雅文小说 > 玄幻小说 > 龙起苍茫 > 第383节 西伯利亚铁路全文阅读

同治六年(1867),三口通商大臣崇厚在天津创办了天津机器局,光绪二十一年(1895)改称北洋机器局。

北洋机器局被八国联军破坏后,袁世凯为了扩充自己的实力,于光绪二十八年将北洋机器局被劫后残存的机器设备移到德州,开办了德州北洋机器制造局。

袁世凯选德州办这一军火工业的主要原因:其一,天津是帝国主义的势力范围,在德州办局,可以避免与帝国主义的摩擦,减少麻烦;其二,德州地近京畿,在德州办局便于控制,其三,德州素有“九达天衢”、“神京门户”之称,是水陆交通枢纽。

更何况,从陆路上来说,德州是承接山西煤炭基地与胶东半岛的桥梁,也是山西煤炭南下的重要交通要道。

在过去的两年多时间里,山西的煤炭大部分都是经秦皇岛与葫芦岛两大港口海运到南方港口,这使得煤炭成本增加,限制了多方面的发展。

打下德州,不但能够进一步沟通南北,还能有效的威胁京津,使得国防军在战略上占取主动。

段祺瑞深知其中要害,一到了德州便开始排兵布阵,督促下面从严练军,一时间鸡飞狗跳,着实乱起一阵。

袁世凯别出心裁的将北洋军划分为三个军区,德州军区司令为段祺瑞,下辖第七镇与第八镇,以及他的嫡系第三镇。

德州对峙的北洋军与国防军双方谁都不敢轻举妄动,更何况,双方谁都不想向对方开火,国防军不想打内战,北洋军在过去从国防军那里得到了不少好处,当然不舍得眼前这局面被破坏掉。

许多北洋军军官恨不得立即被国防军收编,总比目前的状况好,国防军中也有许多的旧军,南京政府不但没有大量裁汰他们,而且还加以整编。

除了继续在国防军中拿军饷,当初各省的旧军政府都有妥善安排,实在是羸弱不堪的鸦片兵都强制戒毒并且政府安排工作。

这让继续在北洋军中混吃等死的许多底层士兵看到了希望,活着有个盼头,这是他们唯一的理想了。

现在的北洋军不像之前的北洋六镇,由于袁世凯迫不及待的想要将北洋军扩编成十个镇,大量的旧军只是改换了个名号,加上拉壮丁入伍,整个军队战斗力并不强,士气也很低迷。

他们的装备也是五花八门,英国、法国、沙俄与日本四国的武器装备混杂其中,只有半数五个镇使用了全俄械或是全日械,像驻防在德州的北洋军第七镇与第八镇,装备驳杂,补给极为不易。

整个山东的国防军只有陆军第二十六师,这是除东北集团军以及伊利军区之外第一支整编完毕的陆军师。

蒋方震从南京一路赶到徐州,将驻防淮地的陆军第二十九师带到德州,他将全权负责德州前线战事。

从大沽口登岸向天津发动攻击,将很有可能导致列强的干涉,为了不让列强尤其是日本舰队找到借口,李秉衡还是决定将主攻方向定在德州。

不出意外的话,沙俄肯定要入寇,日本关东军也会虎视眈眈,到时候东北集团军将会主要对付外敌,没有南下的实力。

压力,全在自己这边。

能不能尽快攻入北京,关系到列强对这场内战的态度转变,如果不能尽快攻克德州,并且向北京进军,那么,复杂的外部环境也将成为拦路虎。

小林权宗并没有达到满意的效果离开南京,不过,怀中还是揣着一份合同,南京方面同意就双方的贸易往来展开谈判。

另外,南京政府还将向日本提供一批粮食,作为中日友好的象征。

不用说,又是一批南华产的“转基因”粮食,这些粮食在日本可真受欢迎,得到了日本各界的好评。

这让李秉衡有深深的罪恶感,为此他已经下令减少向欧美出口,但是日本求上门来,哭着喊着要这些粮食,那么为了中日友谊考虑,也只能勉强同意。

不过,之所以同意谈判中日贸易,是因为李秉衡觉得不从日本身上搜刮一番,实在是对不起日本对国内的高税收。

日本目前的经济虽然不景气,但是它还是在一步步的依靠轻工业商品出口来换取西方世界的机械设备。

中国在自身需求的同时,也需要打开国际市场,进一步刺激国内资产阶级投资重工业,尤其是机械行业。

卖设备给日本当然会助长日本发战争财,但是从日本人身上搜刮利润,同样可以壮大中国。

目前欧洲国家的矛盾激烈,欧洲大多数强国都卷入了关税战和对外国市场的竞争。

例如:1888-1889年意大利和法国之间、1879-1894年俄国和德国之间、1906-1910年奥地利和塞尔维亚之间,均爆发了关税战。

由于19世纪后期德国工业化的速度异常迅速,英国和德国之间开始了最为激烈的经济竞争。

1870年,英国的工业产量占世界工业总产量的31.8%,而德国仅占13.2%。到1914年时,主要由于美国的产量从占世界总产量的23.3%猛增到35.8%,英国工业产量所占的比例已下降到14%。不过,德国的产量却得到了充分的增长,以致它的比例略有上升,为14.3%,大于英国所占的比例。

中日之间同样存在竞争,但是竞争的先机却一直在中国手中,有南华这么好的一个基础在,没有理由会输给日本。

日本的自造舰炮寿命极短,各项参数也不理想,这将成为严重制约日本舰队战斗力的软肋,这便说明了日本的工业体系的薄弱。

时间进入了5月,似乎气温开始上升,国内民众的情绪也在不断的高涨。

德州成为了最为紧张的地带,因为,这里将随时爆发内战。

率先擦枪起火的却并不是德州,而是唐努乌梁海。

这段时间哥萨克骑兵们频频骚扰唐怒边境地区,这是大规模进军的前兆,熊成基早有防范。

自从两国在4月进一步交恶之后,任何人都清楚,两国的战争早晚会爆发,而且就在眼前。

李秉衡也一直在试图推动欧战提前爆发,不断的要求奥匈帝国向沙俄施加压力,中国将会在塞尔维亚问题上持恰当的态度。

不过,历史有时候的确有顽固性,让他无可奈何,欧洲到现在仍然没有爆发战争的迹象,看来,还是得等待萨拉热窝事件了。

“快,快,往噶蓝泡子那边撤。”

席德廷阶不停的催促着他的手下,这些从草原牧民转变而来的骑兵仍然带有浓重的自由色彩,但是他们这时候却都很听话。

他们是想将哥萨克们引入不远处的泡子边上,那里是设伏的好地点。

过去的数月,他们一直是这样做的,也取得了不错的成果,哥萨克没有以前那样的嚣张。

他们的骑枪是07式步枪的改进型,全枪长度1.1米,重量才3公斤,非常适合骑兵作战使用,就是凭着这个,才能频频的击败凶残的哥萨克。

“腾部里是个神枪手啊,是个神枪手,百发百中啊他百发百中。”

不少索约特骑兵唱起了歌谣,显得很是轻松休闲,丝毫没有将身后的敌人当成一回事。

的确,他们个个都是棒小伙,之前的无数次战斗他们都是赢家,打的沙俄军队没有脾气,尤其是哥萨克,远远看到他们都要掂量掂量。

不再是像过去一样,看到中国军队就嗷嗷直叫的扑过来,可见骑兵部队在过去的岁月里给他们留下了不可磨灭的伤痕。

“熊司令,您真的要去前线吗?”

林静兰成为了克孜勒的红人,这个一直跟着熊成基的千金小姐很是新派,让没有见过世面的兵哥哥们很是惊讶。

就连熊成基都是对她敬佩有加,颇为赞叹。

“当然,这一仗很是关键,我必须要亲自指挥,打赢了,唐努乌梁海就能清净个几年。”

对于这场战争,他很有信心,对方的战线太长了,就像漫长的西伯利亚铁路一样。

想到西伯利亚,作为中国人,熊成基始终有些情结的,这里在古代是中国的领土,如今却被称为西伯利亚。

这片富的流油的土地一直掌握在沙俄手中,熊成基却是极不服输的,阿萨姆都被他打了下来,没有什么是办不到的。

自己所在的地方可以威胁到西伯利亚铁路,而且最为要紧的中段,当然要成为西伯利亚的眼中钉肉中刺。

他也一直在做战争准备,并且制定了针对西伯利亚以及西伯利亚铁路的战略。

从16世纪开始,沙俄疯狂地在亚洲扩张领土,攫取了整个西伯利亚地区,这片广袤的土地面积达1200多万平方公里,占亚洲陆地面积近1/3。

这里有一望无际的森林和草原,肥沃的土壤以及丰富的矿产资源,很多人将其称为“金窖”。不过由于距离俄罗斯的欧洲部分太过遥远,西伯利亚在几百年里都无法得到开发。因其自然条件恶劣,自16世纪末以来,历代沙皇便将这里作为苦役的流放地。

19世纪末期,俄国开始进入工业化时期。为了发展国内经济,沙皇开始关注起西伯利亚地区。更重要的是,当时英美日等列强正在远东国际舞台上激烈角逐,使西伯利亚的战略地位凸显出来。为了牢固地占有这片远离欧洲的土地,也为了实施沙俄蚕食亚洲的“远东政策”,沙皇决定修建一条贯通整个西伯利亚的大铁路。

其实早在19世纪中期,有关部门就已为修建铁路进行了大量论证工作。

1890年,沙皇亚历山大三世正式颁发命令,决定首先从最东端的海参崴动工。

1891年5月,皇储尼古拉(即后来的末代沙皇尼古拉二世)亲临海参崴主持铁路奠基仪式。

1892年7月,铁路工程又从车里雅宾斯克往东修建。

由于事关重大,俄国最高当局自始至终对该工程给予了高度重视,并于1892年成立了“西伯利亚大铁路特别管理委员会”,皇储尼古拉亲自出任主席。

“你知道吗?这便是沙俄为何对唐努乌梁海念念不忘的原因,就是因为我们离这条铁路太近了,离这条生命线太近了。”

“只要能够在这里牵制住沙俄军队,并且能够摆出北进的态势,那么将会吸引沙俄军队的主力,对于收复历次为沙俄侵吞的土地,是有大帮助的。”

他时时刻刻的记着李秉衡在写给他的信中所提到的,自己这边可是关键。

林静兰去过西伯利亚,也清楚这条铁路的来龙去脉,脑海中立即显现出关于它的资料。

1904年,西伯利亚铁路正式开通,立刻成了沙俄侵略远东的重要工具,然而铁路的修建却是异常的艰难,除了密布的河流湖泊与山脉、面积辽阔的永久冻土层外,恶劣的气候成了最大的考验。在西伯利亚,冬季的温度能达到惊人的零下50多摄氏度,而在盛夏又经常出现近零上40摄氏度的高温。巨大的温差经常造成钢铁脆裂、设备损坏。

在极其恶劣的条件下,成千上万的俄国贫苦农民以及服苦役者参与了施工。他们冒着严寒酷暑,开山搭桥,铺设枕木,很多人因劳累致死。另外,俄国还必须为铁路的修建付出高昂的代价。

作为欧洲经济比较落后的一个国家,沙俄几乎要倾尽国力才能承担起惊人的费用。仅在1891年—1901年间,俄国就为西伯利亚大铁路花费了14.6亿卢布,远远超过了同期的军费开支。

经过了13年的努力,才有了初步的回报,目前还没有完全收尾,沙俄一直在进行努力,让这条铁路成为它牢牢控制西伯利亚以及远东的生命线。

“据说在西伯利亚大铁路修建过程中,俄国曾多次派人到我国的山东、河南及东北各地招募工人,前后达几十万人。这些中国工人除一部分修建东清铁路外,其余大部分来到西伯利亚地区的铁路工地上工作。还有,我听说西伯利亚大铁路东段的桥梁和隧道工程大部分都是由中国工人完成的。”

熊成基朝她看了一眼,握了握拳头,“这些都是中国人的血肉之躯堆积起来的,就跟美国西部铁路枕木下全是我们华人的冤魂一样。”

自己当初克服了各种困难,从阿萨姆不远万里的来到这片土地,完成了李秉衡的梦想,收复了唐努乌梁海,便是冲着西伯利亚铁路来的。

李秉衡希望他成为一把尖刀,随时对准西伯利亚铁路,希望可以给对方致命一击。

在李秉衡看来,俄国在十月革命后的虚弱,将是西伯利亚战略最好的实施时机。

要想拿下西伯利亚,首先便要在西伯利亚铁路上做文章。

西伯利亚大铁路竣工后,给俄国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效益。在火车的轰鸣声中,原本荒无人烟的西伯利亚迅速繁荣起来。

通车后,这里的第一个变化就是人口迅速增长。1863年时,西伯利亚人口仅为286万,到今年为止沙俄官方的数字已达962万。

大量移民的到来,有效地缓解了西伯利亚地区劳动力匮乏的状况。随着人口的迅速增长,在大铁路沿线两侧,众多的城市也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出来,这种发展步伐被当时国际舆论誉为“美国速度”。

靠着铁路带来的劳动力与资金技术,西伯利亚一跃成为俄国的主要农牧业基地,作为贫穷的农业国,西伯利亚谷物产量已占沙俄的接近两成。

同时,西伯利亚的工业也得到了大力发展。为满足修路需求应运而生的采煤业、木材加工业、冶金业等都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刺激,乃至拉动了整个俄国的经济。

要想扼制住沙俄的国力增强,必须要尽快拿下西伯利亚铁路,而第一步则是要拿下中东铁路。

如果能在唐努乌梁海最大限度的吸引沙俄主力,那么在东北的国防军将会有机可乘。

一场惨烈的战斗结束了,轻敌冒进的哥萨克再次的遭受了灭顶之灾,在由索约特人组成的骑兵师面前,他们并不占优势。

这是我们的家园,我们的天堂,不容许外人来践踏。

在坚定的信仰面前,任何外来的压力都只能使得这股力量更加的不可压制,甚至爆发出极强的战斗力来。

德州方面终于开始了战火纷飞,国防军毫无征兆的向北洋军发起了进攻。

段祺瑞一直在德州兵工厂监督生产,他深深的知道,即便有沙俄与日本的武器装备援助,内战一旦持续下去,自己这边不能给予支持,那么还是得低人一头。

南方国防军有着初步的国防工业的支持,而北方,则依然还是一团糟。

这让极为自负的段祺瑞颇有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的感叹,不管怎样,应付眼前的不利局面,才是他所要做的。

刚一开战,国防军的炮火就给了他们一个下马威。

北洋军对于南方国防军的了解一直停顿在表面,并不了解,甚至可以说完全没有了解,这对段祺瑞来说是件相当无奈的事情。

兵法云:知己知彼百战百胜,可是现在,他连对方居然有这么猛烈的炮火都没能提前知晓。

“听,这是重野炮的声音,或许是日本人一直在说的150毫米榴弹炮,他们居然有这种火炮,还是山东驻军,要是南京的精锐师会有怎样的威力?”

从敌军的炮火猛烈程度来看,本方的炮兵部队完全不在一个档次,完全不能与对方抗衡。

“南京居然富到这个地步,一个陆军师能有这么多的火炮?”

这真是件不可思议的事情,看来,这仗可难打了。

段祺瑞的眉头,紧紧的皱了起来。(未完待续,如欲知后事如何,请登陆www.qidian.com,章节更多,支持作者,支持正版阅读!)(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