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朝前,唐境向韩珞成投去了询问的目光,得到的却是他无奈的摇头。唐境低下头,在心里叹了口气。本想到韩珝偲跟前去打探打探虚实,却没想到直到退朝,都没见着韩珝偲的人影——看来,韩珝偲多半也和此事有关。
上朝时,皇帝的脸色便十分冷峻,工部尚书的脸更是铁青。昆江联通三郡,又是华天与晟平的边界,防御工事本就非常重要。唐境记得,去年皇帝还花了很长一段时间亲自监督工部尚书修理昆江的岸堤,每逢有关昆江的奏折都亲自批阅,不可谓不重视。但堤坝修好还不到一年,不过是经了几场暴雨,便又化为废土。看来今天,工部尚书若是没个合理的解释,这身官袍就得交回朝廷了。
“孤一大早就收到奏报,说昆江决堤了。”朝堂上没有一个人敢出声,只有皇帝的声音在大殿里回响,倒是不怒自威了:“除此之外,瘟疫也开始蔓延。抛开瘟疫不谈,孤想问问工部尚书,你的岸堤是怎么修的!”
工部尚书的腿抖得跟筛子似的,忙出来跪下了:“陛下,臣对天发誓,臣负责监督昆江岸堤这么多年,每回都不敢怠慢,都是用最坚固的石料修筑,绝无偷工减料啊陛下!”
“那你说说,去年修好的堤,今年怎么就塌了?”皇帝怒而起身,把奏折扔到殿下,指着那封奏折说:“你自己看!”
工部尚书颤颤巍巍地爬到一边去捡起奏折来,看过后,颤着声说:“陛下,这封奏折根本就没有说岸堤是从何处损毁的,陛下去年只让臣加固了老化腐蚀的那几处,无怪乎此啊!”
韩珞成一听这话,知道不妙:你一个久经朝堂的老臣,遇事不揽责不说,还推给皇帝——他可是九五之尊,怎么会做错事?哪能认错呢!
果然,皇帝更生气了,怒极反笑:“这么说,倒是孤的错了?前年是你工部全权审查了各处岸堤的情况上报给孤,你说哪里不妥,孤便立刻拨款让你去修。现在一旦事发,殃及百姓,你开始来指责孤不能明察秋毫了?”
“不,不,陛下,臣不是那个意思啊!”工部尚书吓得几乎要屁滚尿流——此任陛下本就是个心机深沉之人,过去的二十多年,他遇到什么事儿都总隐忍着胸中的情绪。可最近不知为何,每逢遇事,帝王之怒便如泄洪般倾注于外界,实在是叫他这样的老臣无法承受。
唐境也看出不对了:皇帝今天,确实是暴躁了许多。照理来讲,泄洪、瘟疫这些事在他眼中,不过仅仅关乎民生,并不会影响到他的权柄——相反的,此次决堤和瘟疫,他还可以加紧给朝廷换血,重塑一个完完全全掌握在自己手里的权力中心。
今早才收到消息,那说明皇帝大概还没怎么思考,如何把这严重威胁了国家安全和个人凝聚力的飞来横祸完美解决,再把锅推到另一个人身上。唐境想到过往皇帝处理这类事情时,那种沉稳自然的情绪,便不由得想起了当时韩珝偲说的话:莫非……是韩珮翎给皇帝下了什么能扰乱心神的毒?
但无论如何,他总还是得先站出来:“陛下,臣以为工部尚书的意思是,陛下和尚书大人都已经为了百姓尽职尽责,但他怀疑,是有心怀不轨之人从中作梗。”
这句话一说出来,韩珞成的目光便毫不避讳地落在了唐境身上:诚然,他说出了问题的核心,也有可能会让皇帝警惕起来,查出真凶,顺便再把韩珮翎的阴谋诡计连根拔起。但与此同时,韩珮翎也难免关注到了他。
这目光不仅仅有惊讶,还有责备中的关切——唐境的伤还没好,他是真担心若唐境成为了韩珮翎的眼中钉,又会再次遭遇不测。
工部尚书一看唐境来给他台阶下,不管三七二十一,立刻接了话:“对,对!陛下,臣口舌笨拙,但就是唐侍郎所说的意思啊!”
皇帝闻言,睥睨着底下一站一跪的两个人,冷声问:“那你们觉得,是什么人要祸害那两郡的百姓呢?”
唐境沉默了,工部尚书便偷偷看他,也是懵得一脸。他刚才符合唐境,本就是为了保命,可没想到皇帝真会这么问。
唐境不是不知道该如何答,他是不敢答。刚才他站出来帮工部尚书,是希望这只勤勤恳恳的替罪羊能免受灾殃。但现在他要是真说出了些什么东西,不仅会沦为韩珮翎一党的众矢之的,也会被皇帝所怀疑。
他只能低头答道:“启禀陛下,臣以为……许是……”他本就不擅长撒谎,这又是紧要关头,满脑子被搅成了浆糊,更想不出所以然了。
“父皇,不怪唐侍郎和李尚书说不出口。”一直不说话的韩珮翎这时却站了出来,声音虚浮——想来是多日寻欢作乐的缘故。纵然如此,说出来的话却很有分量:“儿臣以为,在几乎全华天人都知道父皇加固了岸堤的情况下,那些暗中蠢蠢欲动的乱臣贼子,是不会花费如此心力去制造这样一场祸端的。”
“那你觉得是什么?”皇帝有些烦躁:他本就讨厌别人说话弯弯绕绕,再加上这段时间眼前的这个儿子实在没干什么人该干的事,实在不想听他说话。
“儿臣以为,”韩珮翎接下来的话简直是一道晴天霹雳:“是晟平为了让我国陷入内乱,而故意制造的一场灾难!”
朝堂上瞬间炸开了锅:晟平在当今陛下攻打浦羲之前便与我国结了秦晋之好,陛下更是让先皇后所生的长平公主嫁到了晟平太子府。这些年来,晟平和华天这两个大陆上国力相当的国度,竟能坐下来共享同一条母亲河的资源,互相交流文化——若非如此,皇帝也不敢同意自己最宠爱的公子韩瑜卿到晟平去游学。
唐境还不知道韩珮翎是何用意,但韩珞成很快就明白了,他立刻站出来说:“父皇,儿臣不以为然。”
韩珞成暂时现在居于天空视角,虽然有些云雾遮挡,但大概知道真实的情况。再怎么着,晟平也断然不会轻易放弃与华天的结盟。毕竟这一断,便不只是两个国家之间的战事了。
他昨夜收到叶桓微书信时,还在怀疑韩珮翎大概不会有这么大的胆子,冒着国土动荡的危险制造这样一场混乱。但听完了韩珮翎的发言之后,他开始明白了:他不仅要让这世界乱起来,还要当救世主。
不待皇帝准许开口,韩珞成便直视韩珮翎的眼睛,朗声道:“自从长平公主和亲到晟平后,晟平与我国之间,连些许摩擦都没有,遑论是这般荒唐之事!凡有大事,必先见于末梢。莫非是二哥先收到了什么要紧的情报没有公之于众,才怀疑是晟平所为么?”
韩珮翎自觉无理,但依旧嘴硬:“我不过是猜测罢了,四弟要是心里已然有了答案,不妨说出来。”
“我哪能有答案啊,我也是猜测!”韩珞成突然转身对着皇帝道:“父皇,儿臣以为,是侵占民田案尚有余党,心有不甘,才酿成此祸。”
韩珮翎闻言,眼神突然凌厉了起来:侵占民田一案,从薛家、裴家被捕到公侯王爵被查,始终是他损失最多。他近日萎靡不振,皇帝恐怕早已起疑。而韩珞成这句话一出口,更是祸水东引,成功把这个锅又还给了韩珮翎。
“侵占民田……又是侵占民田案!”皇帝却不以为然:“不过是一个案件,哪来那么多余党!”
“陛下此言差矣。”极少开口的公孙丞相站了出来:“老臣以为,侵占民田一案牵扯甚广,真要查起来,只怕余党无穷无尽。当务之急,也并不是再牵连更多的人卷入此案中,而是略微宽松,减少与余党之间的仇怨才是。”
这下唐境能确定,此事一定和韩珝偲有关。不仅有关,韩珝偲还想假借韩珞成之手再给韩珮翎一击,让他们鹬蚌相争,自己好坐收渔翁之利。唐境决心不能再让韩珞成开口说话了,又道:“陛下,丞相所言有理。臣以为,侵占民田案查处至今,也已将近尾声。不如臣与许大学士在七月内迅速结案,以免拖累了救助水患和瘟疫的进度。”
这番话唐境不是不能私底下告诉皇帝,但此刻说出,就是为了特意激一激韩珮翎,叫他快些行动,否则此乱过去,局面便难以控制在他手中了。
唐境这边给出了切实可行的方法,皇帝才算是能坐下来了:“既然如此,就尽快结案吧!工部这边,孤先不追责,限你一个月内控制住水患。若是做不到,提头来见!户部和兵部协调,妥善安置流民,控制住瘟疫蔓延的范围,该封城就封城,也能把流寇挡在外围,不至于深入坤京,危及帝都。”
“待此事过去了,孤再细细纠察。”皇帝虽然表面上已经冷静了下来,眼中的怒火却还未熄:“究竟是什么人,什么势力,要危害我华天的安定!”(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