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文小说 > 现言小说 > 义门演义 > 僖宗旌表义门陈 太守亲临传圣旨全文阅读

却说唐僖宗读罢众臣劝其回京的表文,触动衷肠,当下痛哭流涕,下令回京。

一行人马,辞别巴蜀,浩浩荡荡,几经沛离,终于回到了京城长安。

是日早朝,僖宗升殿,群臣拜贺之后,僖宗道:“有事快奏,无事退朝。”

尚书右仆射王徽出班道:“微臣有本。”

僖宗道:“速速奏来。”

“启禀陛下,可愿中兴大唐?”

“恨无回天之力,未知爱卿有何良策?”

王徽道:“方今天下,**巳久,欲求长治久安,须讲忠孝节义。陛下可树立一批忠孝样板,以劝人向善,以安天下。”

僖宗道:“爱卿言之有理,但是何处有样板啊。”

王徽于是将德安县令奏章呈献上去,满心欢喜道:“艾草坪陈氏,累世同居,聚族二百余人,诚不易矣。微臣起初不信,及至先后两次派人调查,均言属实。乃敢上达天听。”

僖宗大喜,笑道:“五世同居即可旌表,何况二百人乎!准奏!爱卿速拟旨罢。”

“谢皇上!”

“朕久居巴蜀,赖爱卿治京,功莫大焉,众臣人等,亦各有功劳,朕无从为谢,惟有在此金鸾殿上,设宴招待,聊表谢意。方今天下,太平在望,咱们君臣,且一醉方休!”

“谢皇上!”

僖宗笑了。

不久,山珍海味摆满金鸾殿。文武百官一齐举杯,共贺平定**,同祝大唐中兴。

席间,唐僖宗兴致勃勃道:“陈氏聚居二百余口,可谓盛矣,未知江南还有更大的家族吗?”

“没有了。”王徽道。

众臣道:“只有义门陈了。”

宴罢,僖宗乘着酒兴道:“朕居巴蜀久矣。回凤城十多天了,还不知道凤城附近是何样子,来人啦,朕要出城看看。”

“是。”

一轮圆月挂在天上。柔和的光辉,洒向长安大地。唐僖宗随口问道:“好圆的月亮哦。十五了吧?”

“回禀陛下,昨天是十五,今天十六了。”

唐长安作为当时全国的政治、文化中心,城内又坊、有市,坊是住宅区,市是商业区,市坊分开。市有两个,东市和西市,东市有“二百二十行,四面立邸,四方珍奇,皆所积集。”长安城最宽的街道有0米,东市的街道宽15米左右。西市内东西向和南北向各有两条街将市内划分成9个区,每区四面都有街道,各种行业的店铺临街而开。一般的店铺铺面只有小间,大的也不过间。从出土的遗物看,西市有饮食店、珠宝店等,还附有用于加工的手工业作坊。

不远处一阵歌声传来:

“长安冬欲尽,又送一遗贤。醉后情浑可,言休理不然。射衣秦岭雪,摇月汉江船。亦过春兼夏,回期信有蝉......”

月圆花好,出得城来,唐僖宗不由诗兴大发,随口吟道:“金鸾宴罢月如银,环佩铿铿出凤城。问道江南谁第一,咸推惟有义门陈。”

“好诗,好诗!”随从齐赞。

兵燹连年,出得城来,随处可见战火的痕迹。李儇叹了一口气,不愿看了,吩咐打道回宫。

公元884年,寒冬腊月。

是年大旱,江西绝大部分地区大闹饥荒,以至于出现了“易子而食”“人相食”的惨剧。

这日,九江太守正在忧心忡忡,忽得报曰:

“圣旨到-”

太守急忙整衣接旨。

“奉天承运,皇帝制曰:江州义门陈氏,忠孝著于四海,足为世人楷模,著九江太守暂为钦差大臣,奉旨旌表。钦此-”

“臣遵旨。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于是,一行人马,浩浩荡荡,向江州敷浅源太平乡常乐里艾草坪开去。

.行至敷浅源,天色巳黑。一行人马在德安县衙歇息一夜后,次日辰时,继续向艾草坪开拔。

天朗气清,万里无云。远远传来一阵歌声--

徐州古丰县,有村名朱陈。去县百余里,桑麻青氤氲。机梭声轧轧,牛马走纷纷。女汲涧中水,男采山上薪。县远官事少,山深人俗淳。有财不行商,有丁不入军。家家守村业,头白不出门。生为陈村民,死为陈村尘。田中老与幼,相见何欣欣。一村唯两姓,世世为婚姻。亲疏居有族,少长游有群。黄鸡与白酒,欢会不隔旬。生者不远别,嫁娶在近邻。死者不远葬,坟墓多绕村。既安生与死,不苦形与神。所以多寿考,往往见元孙。我生礼义乡,少小孤且贫。乱离失故土,骨肉多散分。江南与江北,各有生平亲。存者终日别,死者隔年闻。悲火烧心曲,秋霜侵鬓根。死生苦如此,长羡陈村民。

由官道,走田间小道,正午时份,一行人马来到了艾草坪。

钦差大臣太守惊问:“我省旱灾严重,但这里好象并未受灾?”

“也许是义之所感吧。”太爷答道。

小山村轰动了。

此时义门陈氏第二任家长陈伉业巳辞去家长一职,大家公推陈崇为家长。

家长陈崇率家人陈青、陈伯宣、陈伉、陈待、陈仲、陈俛、陈伟、陈伸、陈崇、陈忻、陈经、陈泗、陈坦、陈贡、陈址、陈谐、陈式、陈玫、陈德、陈炳、陈的、陈礼、陈周、陈善、陈奇、陈克纯、陈克思、陈克政及其配偶及子女,各穿新衣新裤新帽新鞋,二百多人,站得整整齐齐地恭迎官府人等。

九江太守、钦差大臣踏上暂时搭建的旌表台,庄严宣读圣旨道:

“奉天承运,皇帝制曰:

朕闻尧舜之世,比屋可封,不过孝弟而己,上下之间,相劝不善,亦由教劝之何如耳。夫嘉言行载诸简,编者虽多曷苦,修齐家接诸耳目者,切于此加恩,而示劝庶,几见贤以恩齐,银青禄大夫,江州陈崇世同居,养不贰于田畴,财无分于尔我,呜呼!昔张公艺九世同居,敬书百忍,今陈崇公累朝合食,祇协一城,宜锡华章以规盛事,可以旌表其门曰,陈氏行义元门,仍赐行义钱二千百封,以优异之王者施行。

唐中和四年甲辰”

聆听完旌表圣旨,陈崇从德安县太爷手中接过圣旨,率家人三百余齐声道:“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九江太守接着道:“吾皇昭宗,闻知尔陈氏义事,十分高兴,赐御诗一首,汝其听之--”

“金鸾宴罢月如银,环佩珊珊出凤城。

问道江南谁第一,咸推惟有义门陈。”

陈崇率家人齐道:“谢皇上!-”

太守又道:“皇上为了宏扬忠孝,传颂节义,特赐匾一块,曰义门陈氏,赐联一幅,曰:九重天上旌书贵,千古人间义字香。”

“谢主隆恩,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后人有诗叹道:

不是忠孝难义聚,陈家竟致二百人。

教化臣民做样板,僖宗旌表义门陈。

送走钦差大臣,家长陈青,著作郎陈伯宣,荆州通判陈崇及二百余陈氏家人,均无比兴奋。

伯宣道:“今蒙圣上旌表,可谓皇恩浩荡矣。我等应当益发忠孝,莫负皇恩。”

众人齐道:“长辈所言极是。”

陈伯宣老怀大慰。数月后,他偶感风寒,卧病在床。家长陈崇急忙为父亲延医问药。

未知陈崇如何为陈伯宣治病,陈伯宣何时病愈。请听下回分解。(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