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文小说 > 古言小说 > 薄情相公淡然妻:生离死别 > 第119章全文阅读

绍兴九年,临安城。

临安南倚凤凰山,西临西湖,整座城池呈南北狭长状。自高宗皇帝将都城迁至此地后,便将皇城建在了南部凤凰山上,而将城池的街区建在了北面,整个临安城形成了“南宫北市”的格局。

临安城以御街为主干道,御街从宫殿北门和宁门起至城北景灵宫止。城内有四条与御街走向相似的南北向道路。东西向干道也有四条,都是东西城门之间的通道。城内河道有四条,其中盐桥河为主要运输河道,沿河两岸多闹市。城外有多条河流,与大运河相连。

临安商肆遍及全城,《梦粱录》中所述的“自和宁门杈子外至观桥下,无一家不买卖者”,最正确的描述了御街的景象。这里不仅可以做一般的买卖,还有特殊生意的街市,如金、银交易等。

官营作坊多集中在城市北部武林坊、招贤坊一带。瓷器的官窑在城南凤凰山下,称内窑。私营作坊则遍布全城,丝纺业多为亦工亦商的作坊,集中在御街中段官巷一带。御街中段的棚桥是临安最大的书市,刻版作坊就在棚桥附近。

许多达官贵戚的府邸设在御街旁商业街市的背后,官营作坊则在城池的北面。国子监、太学、武学则在靠近西湖西北角的钱塘门内。

御街南段为衙署区,中段为闹市街区,这里是全临安城最热闹的地方了,“瓦子”、茶肆、酒楼、**以及杂耍等皆集中在这里,官商区则在御街南段东侧。

御街坊上,大大小小的门面都早早地就开了张。还不到巳时,街上已经是热闹非常,人来人往,摩肩擦踵的。

临安的繁华吸引了领国许多的生意人,街上行人中也不乏高鼻深目的异国人,偶尔还能瞧见一两个高鼻蓝眼睛的番人。或许是见多不怪,没有人对这些异乡人感到好奇的。

赵子偁带着几个随从信步而行,看着眼前这繁华的景象,眼中却闪过一丝忧色。

“叔父,琮儿累了,能歇会吗?”赵伯琮拉了拉父亲的衣袍,今天天不亮就起来了,这会已经是日上中天,赵伯琮觉得又累又饿。

“琮儿是不是饿了?”

“嗯!”

赵子偁指了指一旁的酒楼,“那我们去吃点东西,歇歇吧。”

赵子偁等人来到二楼,找了个靠窗的看得见街景的单间,几名随从分立门口,警惕的看着四周。小二看着,知道这些人来头定然不小,愈发的小心伺候着。

赵子偁看着已经十二岁的儿子,个子长高了不少,脸色也不错,心中稍感安慰。

“琮儿,宫里还待的惯么?皇上对你好不好?跟太傅都学了些什么?”

“叔父,琮儿在宫里一切都好,就是有点想叔父。”

自从皇太子元懿夭折后多年,皇上后宫再无所出,不得已只得在宗族中另选后继者,六岁的赵伯琮少年稳重,品行优良,被选为新太子,眨眼间六年已过。

赵子偁与他的先祖赵德芳一样是个多情之人,伯琮的母亲是他一生至爱,爱妻离世后再未纳妻,家中只有两房妾侍,都是妻子当年陪嫁的丫环。今日是爱妻忌日,皇上特意恩准他接太子微服出宫,祭祀亲母。

这些都是当初答应伯琮入主东宫之位时与皇上谈好的条件,否则依祖制的话,伯琮一旦入宫,父子只怕只能以君臣身份相见了,更别说祭祀亲母了。

小二上菜,摆了慢慢一桌,还有一壶梨花酿。赵伯琮看着满满一桌的菜,皱了皱眉头,“爹,就我们两个,哪里吃得完这么多,叫他们坐下来一起吃吧,别浪费。”

赵子偁听了一愣,脸上露出一丝惊诧的神情。“琮儿,你以前不是最喜欢桌上菜摆的满满的吗?怎么现在……”

“师父说,孔圣人说过‘道千乘之国,敬事而信,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为君者,要懂得珍惜不可肆意浪费,我是太子,更要从自身做起。所以,我现在吃饭吃多少摆多少,再不象从前那样了。”

“是太傅教的?”

“不是,是武师父说的,武师父就是专门教我习武的师父,不过他每次来都蒙着脸,我连他长什么样都不知道。不过武师父可厉害了,连禁军侍卫统领都打不过他呢!”提到武师父,赵伯琮一脸的崇拜。

赵子偁看着儿子的神情,心想皇上委实待琮儿不错,到真把他当帝王栽培着,心中顿觉安慰了许多。

“既然公子都说了,那大家都进来一起吃吧!”

赵子偁父子原本就是极好相处之人,这次出来除了太子近身的两个侍卫是从宫中带出来的,余下都是赵子偁府中的,见王爷太子相邀,大家就恭敬不如从命了,唯有那两名大内侍卫坚持在门外守着。

赵伯琮也不勉强,只是吩咐小二另替他们准备酒菜,待会轮换着吃。赵伯琮的细心令二人十分的感动,心中暗暗发誓今后一定要好好报效太子。

王府侍卫大多与赵子偁赵伯琮父子相熟,不一会,大家就都放开了,说说笑笑的。

赵伯琮吃饱后,手里抓了一把花生边吃边看窗外街景,人群中三个人吸引了赵伯琮的眼球。(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