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丽华想起之前自己突然的顿悟,总结了里面一些比较宝贵的经验,接纳不能改变的,强大可以改变的。
捋清了思路,这才缓缓开口:
“在我们的生活中,或多或少都会有一些问题给我们带来困扰,让我们感到不开心,甚至是痛苦。比如抽烟、酗酒等等不良嗜好,明知道不好,却怎么都戒不掉;
再比如,易怒、焦虑、抑郁这些不良情绪,也会影响我们的心情。进而甚至影响我们的治疗疗效。
除此之外,还有像拖延症、强迫症、社交恐惧症等等问题,影响着我们的幸福感。我们也许曾经下了很大的决心,费了很大的力气想要改变,但三番五次也没能成功。
归根结底,就是因为我们无法控制住内心那些调皮捣蛋的小精灵。
我在这里给大家分享一个好办法。
它帮助我们接受自己‘本性难移’的部分,换个方式去解决问题;它也帮助我们了解自己‘人定胜天’的部分,四两拨千斤,轻松化解问题,迅速得到自我提升。
接下来,我将从以下三个方面给大家分享如何认命接纳自己,如何不认命改变自己。
第一,一个困扰我们的问题能否改变,是由哪些因素决定的?
第二,具体来说,哪些问题能改变,哪很难改变,而哪些根本无法改变?
第三,如何从当下开始做出自己改变?
首先,一个困扰我们的问题能否改变,是由哪些因素决定的?你们是不是和我有同样的感觉呢?
这个世界上已经有太多的心理治疗方法和太多的自我提升方法,但是大多数都是对我们无效的。
我们已经浪费了那么多的时间,忍受了那么多不必要的挫折。为什么会这样呢?
这是因为,这些方法走错了路,它们总是试图去改变一些本来就不能改变或者是很难改变的东西。
对于不能改变的事情,我们使再多的劲儿都没有用。那么,到底怎么去分辨,什么是能改变的,什么是不能改变的呢?
这完全取决于一个问题的根子到底有多深。表层的东西改变起来比较容易,而深层的东西改变起来就要难的多。
怎么判断一个问题是表面的还是深层的呢?大致可以从三个层面来定义问题的深度,这三个方面分别是:生物层面、证据层面和力量层面。
先来说说生物层面。一个问题和天生的生理机制关系越密切,就可以说,这个问题在生物层面上涉及的层次越深,想要改变这样的问题,基本上可以说,是非常难的。
遇到这样的问题,一定不能傻乎乎地硬磕,而是要先接受这个现实,然后,迂回变通地想其他办法去解决这个问题。
比如说,我们想飞。可是,我们的基因显然不支持我们学会这种技能,就算我们花一辈子来练习,也不可能实现这个梦想。
但是,如果我们能早点接受这个现实,我们就可能另辟蹊径,发明出飞机这样的飞行器,让自己用其他的办法实现飞的梦想。
我还可以再给大家举个例子。‘疲劳’是一种正常的生理反应,几乎是无法改变的。但是人们在面对和‘疲劳’有关的问题的时候,很多时候会选择直接去硬碰硬。
比如,我之前看过的特别有名的海豹突击队的训练。
这这里插一句最,海豹突击队就是击毙本**的美国军队组织。
言归正传,海豹突击队在作战任务中,狙击手一旦埋伏下来,就要连续熬上一两天,不能合眼。
这个时候,他们已经非常疲劳了,射击命中率就会受到影响。以前军队训练狙击手的时候,常用的办法是进行心理干预,或者干脆给狙击手吃药,帮助他们减轻疲劳感。
实际情况表明,这两种方法都不怎么有效。积极心理学家塞利格曼就给美军训练狙击手提出了真正有效的训练方法:
那就是,既然疲劳是一种从生理层面很难改变的反应,那就干脆彻底接受疲劳,让狙击手在极度疲惫的情况下练习射击,提高疲劳状态下的射击精准度。
同样的道理,战斗机飞行员面临的是‘恐惧’,这也是一种正常的生理反应,几乎无法改变。
那么,就不能试图去改变或者减少他们的恐惧;而是要训练他们在极度恐惧的心理状态下,还能做出正确的选择和进行正确的操作。
说回到日常生活,比如体重这个问题,如果我们的肥胖是由基因导致的,那么它就属于生物层面的深度问题,几乎是不可能瘦下来,或者说就算你短时间内瘦下来了,稍不留神就会胖回去。
(尬笑)我自己暂时还不觉得我是基因胖。
说完了一个问题在生物层面的深度,我们接下来说说在证据层面的深度。
对于一个问题,支持它的证据越容易找到,它就越难改变;反过来,否定它的证据越容易寻找,它就越容易改变。
我给大家举个例子。我的前夫的哥哥,有一次我们从东北开车回北京,开了一辆丰田汽车。
在服务站下车上厕所去,顺带去了一家超市去补充路上的食物,等我们带着一大堆吃的回到停车场,发现车钥匙打不开车门了。
当时,我们想尽了各种办法尝试,最后还叫了开锁公司。在等开锁公司的过程中,车场的保安走过来看了看我们的钥匙,又看了看车,然后慢悠悠地说:‘你确认这个车就是你们的车吗?这把钥匙是丰田的,但是这辆车是本田啊。’
我们仔细看了看,果然是这样,这辆车看起来很像我们的丰田车,颜色大小都差不多,但是仔细一看,真的不是自己的那辆车。车牌号也不一样。
之后,哥哥和前夫放眼往车场里望了望,发现我们的那辆车就停在不远的地方。
好吧,其实大家当时真没有想到是车找错了。因为都记得大概就是在这个位置啊!没想到后来又车移动了,我们就自己的车都不认识,是不是有些太尴尬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