碍于教主参与其中,穆杰索性装作若无其事,让手下的副官们只好作罢。太平军入驻永安城已有数日,洪秀全无意间翻看到那本施政书册,不由得感慨此书之珍贵难得。打消了先前的偏见,唤来数名文官依照书册中的治政之法,逐个实行开来。
不觉度过数月,太平军未曾荒废训练兵勇,工匠更是准备好无数的铁刀长枪,偌大的粮仓里细米白面堆积如山,百姓们久违的笑靥重新回到脸庞上。洪秀全瞧着万事俱备,从未消逝的野心愈发壮大,筹备军需已然妥当,出兵攻城的想法便逐渐活泛在心头之中。
下令召集亲信谋臣议事,围坐在衙门内堂里,洪秀全将欲发兵的念头说了出来。众亲信皆知晓教主的脾气,向来是独断专行,此番名为共讨商议,实则仅求心安。无不认同教主的想法,甚至还有亲信提出建议,选好良辰吉日,搭建高台以便擂鼓摇旗,以壮军心兵威。
商议直至午牌时分,定好许多要事,忽地有谋臣发言:“既然要打仗,这些军帅势必会大建功勋,如若不赏赐恩惠,想必也没有人肯卖力效命的。”此话方才脱口说出,众亲信就议论纷纷,洪秀全低眉沉思,半晌之后反应到此事尤为重要,吩咐大家想出解决良策。
既然要让手握兵权的各个军帅,对教主死心塌地,自然惟有嘉赏封爵,才能使其忠诚而无异心。眼下太平军起义不过数月,珍宝古董仅是屈指可数,美人名物几近于无,洪秀全对这些物件视如己命,哪里能够拿出来赏赐诸位军帅。
眼珠流转半圈,有个圆滑的谋士上前建议道:“教主要与那妖朝皇帝争夺天下,除了兵马城池之外,还要改善名号,这才能让军民臣服。”听得对方这般提议,又陷入了一阵沉思,旋即摇摇头,洪秀全说道:“万万不可,我何德何能做这皇帝,岂不是叫人在背后指骂。”
知晓教主生性多疑,顾虑之事自是颇多,谋士宽慰道:“那异族之人可做皇帝,咱们教主自然也能当得上。”话音刚落,附议声接连响起,饶是洪秀全百般推辞,也难抵这等热情。
终究认为这皇帝宝位言之太过,洪秀全轻叹道:“教会皆奉天主耶和华为上帝,就算我是世间之主,称王便已足矣,岂能僭越于天主?救世主耶稣,乃是上帝的太子,也只称主而已。在这天上地下,人世间又有谁大得过耶稣?他尚且不得称帝,我算是何等角色,怎敢妄自称帝。”
谋士看透教主心思,讪笑道:“皇帝仅是个称号,教主不喜欢就再换其他的罢。上帝是教主的天父,耶稣是教主的天兄,既然这耶稣是为天主,那教主就自立登基作天王罢。”歪着头思虑着“天王”称号,左思右想都尽得己心,对其感到甚是心满意足。自己的称号已然确立,那手下还有许多军帅待要分封爵位,一时间却又陷入踌躇之中。
眼下封爵不单单是个名号,还要给予许多特有的权利,这样才会让那群军帅真正地心悦诚服。手底下的军帅约莫十余人,各个勇猛而有功勋,却无法逐一授予爵位。谋士想出法子,直言道:“首义军帅不过五人,先封爵于他们,想必旁人也绝无半点怨言不满。”
顿了顿,谋士又续说道:“至于其他人,那就拜官赐升职,往后再徐徐图之。”深觉其言暗通己意,颔首就此答允下来,吩咐诸臣依计而行。定下那五名心腹大将的王号爵位,分别定东王杨秀清、西王萧朝贵、南王冯云山、北王韦昌辉、翼王石达开,再加上天王洪秀全,赫然就是“首义六王”。
招呼手下筹备封王点兵的大典,依照着历朝历代的旧例,分别将有功劳的将军谋臣列位拜官。在卷轴上瞧见穆杰的名号,微微皱眉踌躇,众亲信见状,连忙询问其故。只听洪秀全缓缓说着:“这穆杰年纪轻轻,就当上火头军统帅,若再拜官升位,怕是会从此骄傲自满。”
教主的顾虑让亲信们不以为然,军中年轻之辈不乏高官要职,石达开、陈玉成等将领也深得重用。不过既然是教主所忧,那便应当顺其心意而行。连声附和教主的话语,尽皆言说穆杰不配封爵拜官,好似将先前攻破城池的少年所创功绩忘得干净。
毛笔蘸墨,径自涂抹去卷轴上的“穆杰”二字,竟是只为顺从教主的心意。负手而欣慰地看向天际,微眯着双目,洪秀全极为满意这等局面。想起少年的模样,嘴角微微抽搐,对其才能超群忌惮而欣赏,心头暗自产生出莫名的感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