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文小说 > 古言小说 > 在傲慢与偏见的日子 > 16、韦翰先生在东方的经历(下)全文阅读

第十六章韦翰先生在东方的经历(下)

斯科菲尔德先生在南洋找了一位会说英语和葡萄牙语的东方人林先生,作为向导。在海上,他们闲着时就跟林先生学习清国语言。清国语言的口音差别可真大,商人们最多的港口:广州,那儿说的是粤语,而在首都说的那种口音叫官话。

他们到广州下了船,并不急着出售这些货物。货物放在船上,只让林先生帮忙,介绍些技术高超的木匠,让木匠们到船上雕刻沉香木。同时,积极向通译们介绍辛可那药粉的功效。

广州那儿天气炎热,疟疾时有发生。奇怪的是,当地人发这病的很少,反而是刚到这地方的外乡人更容易得疟疾。

当地有位新到任的官员,官职是知州,刚把老家的太太和孩子接到广州。

到了没多久,这位知州先生的二儿子和三儿子,就患上了疟疾,当地医生看过好几位了,都没法治愈。

斯科菲尔德先生就自己上门推荐辛可那药粉,清国人民都非常保守,其实他们并不信任欧洲的医术。但是这二位少爷已经奄奄一息了,官员的家人决定死马当活马医试一试。

结果服用没多久,二个孩子病就有了起色,后来又休养了一些时间,他们的疟疾被治愈了。

韦翰先生表示,斯科菲尔德先生是位出色的商人,他当时把一盎司辛可那药粉卖了两千两白银的价,官员的家人还一个劲的向他表示感激。

另外,在暗地里,他们用钱买通旅馆的仆人。请几位仆人调查一下在当地,茶叶、瓷器和丝绸这几样奢侈品,卖给清国人自己的零售价。

没有料到,这种行为却带来了危险。他们的行踪一直有人在暗中监视。

幸而调查立刻得到了一部分结果,清国的商人出售给欧洲商人的货物要比正常售价,高出二十倍左右。

当地的商人十分狡诈狠毒,发现真相败露,就试图限制他们的行动,他们立刻逃往船上,有个中国仆人因此被杀了,途中有位亨特先生还受了伤。

他们逃到海上,巡游在附近海域的葡萄牙军舰救了他们。

这次的遭遇,使他们感到惊怒,为清国商人的大胆与凶狠。

斯科菲尔德先生建议要联系海军和英国东印度公司,清国商人抬的价格实在太高了,应该把这事公布给英国的军队和东印度公司,让他们去与广州政府交涉。

英国东印度公司代表与海军司令知道此事后怒不可遏。但司令对于使用军事力量威逼当地政府,仍然犹豫不决,唯恐引起清国与本国大规模开战,毕竟本国在此地的军事力量不足,尤其别的国家还在周围虎视眈眈。

斯科菲尔德先生对此却非常有把握,他说他对清国人民的了解非常透彻。这个国家有一句俗语叫:天高皇帝远;而且官员们很少有一心为政府办事的,他们最大的爱好就是中饱私囊,当地官员肯定在这中间也捞了一大笔钱财,所以他们绝对不敢主动宣战。只要处理得好,就不会有开战的危险,但是却是需要英国东印度公司代表和海军司令,牺牲一些些尊严。最终他们同意了斯科菲尔德先生的计划。

亚当斯将军写了一封信,其中只表达了两国交好的愿望,并且恳请皇帝允许商人来清国进行贸易,里面的措词极其恭敬谦卑,结尾加盖了将军的私章。

东印度公司的特纳先生也写了一封信,信的开头与将军写的类似,但在最后加了一条:若是能获得清国皇帝批准,今后英国商人采购清国的货物,购入价按市面价格再增加三成。

这封信不能交给广州的官员,要想办法去清国首都,直接递交给他们的皇帝。最终,斯科菲尔德先生和韦翰先生将执行这个任务。

而广州这边,海军对当地政府进行施压,直指商人事件,表示这种行为极其恶劣,严重影响了两国友好,若是不给个满意的答复,将不惜两国开战。

斯科菲尔德先生和韦翰先生去北京的路并不是一帆风顺的。

====================================================================================

韦翰中校边走边说,故事还没讲完,他们已经到了麦里屯的邮局门口。

他向小姐们遗憾的表示,他们这回不得不先告辞啦。按军规,到了团部就必须先回去报到。

“哦,太可惜啦。下周二尼日斐花园的舞会,韦翰先生会去吗?”小姐们问。

“很抱歉,下周一有事必须要去伦敦,恐怕周二是来不及赶回麦里屯的。”

丽迪雅听了,也感到挺失望的,这就看不到韦翰中校跟达西先生对峙的场面,不知道他是不是特意避开他的。

韦翰看到丽迪雅脸上失望表情,不由面露喜色,她可总算对我有点儿在意了。他走过去执起她的手,深情的说:“伦敦的街道可比不上这儿芬芳清新的空气。丽迪雅小姐,我迫切希望下次能有和你共舞的机会,你总不会拒绝我吧?”

先生你真有本事,瞬间进入发情状态,连酝酿的功夫也不需要,这可真不起。“韦翰中校,这绝对是不可能的,我万分期待你能早些回来。你这样说了一半就停下,我想我会天天念着你的。”说完,丽迪雅微微低头,脸颊泛出粉色,摆出一副娇羞不胜怜的样子。

玛丽非常想知道韦翰先生的冒险最后怎么样了,但他实在不够时间细说的。只是匆匆添加了一句,“最后我们侥幸成功了。皇室表示,等斯科菲尔德先生他们回来,我们将一起获得受封。”

最后他们依依不舍的道别。

丽迪雅和姐姐们到邮局取汇款单,是英格兰银行寄来的,她没有当场打开看。一起到的,还有一封斯科菲尔德先生从葡萄牙寄来的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