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文小说 > 现言小说 > 远方——双千年战记 > 第二十三章:滚烫的沙(一)全文阅读

热风从沙丘那边吹过来。沙粒顺着坡面波纹状地滑开。自古以来,看似平静的这一片沙海,从来不就曾平静过。

一条四脚蛇从沙子底下钻出头,机灵地四下张望,又匆忙潜回沙子里。片刻之后,一只马蹄就踩在它刚才现身的地方。战马背上的枪骑兵,在青色战袍外套着一件染成墨绿色的硬皮胸甲,手持细长标枪,回首望向远方。黑压压主力军团正在翻越天地交界处连绵的沙丘,距离他现在所在的地方,大约还有半天的路程。

骑兵把手中的长枪插进沙子里,翻身下马,扯下蒙住口鼻的面巾。面巾下是一张纯朴的伊西斯青年的脸。细眼睛、粗眉毛,没有蓄胡子,约莫二十五、六岁,又或者还要小一些。别看他年纪不大,他已经加入骑兵队已经超过十年,被选为斥候也有三年,算得上少年老成。长时间不间断的赶路让他觉得有些饿。他从绑在马鞍后面的行囊中取出干硬的麦饼匆匆往嘴里塞了几口,又拿出一支大水袋,自己灌了几口,也不忘托起爱马的下巴喂给它几口。马儿十分享受主人的骚弄它下巴的感觉,轻轻的打个鼻息。骑兵赶紧偏头躲开。他知道他那调频的马儿跟着就会伸出它那条潮湿的大舌头来。

把水袋放回行囊,骑士拔出插在靴子里的匕首,拍了拍战马的右前腿。马儿顺从地把马掌抬起来。在沙漠里,马匹的马掌上从来都不钉马蹄铁的。正午太阳下的沙漠表面可以把生肉烤得半熟。马蹄本身可以起到隔热的作用,而马蹄铁则只会加快导热。不过没有马蹄铁也有不方便的地方。细小的沙粒会卡在马蹄的缝隙里,积累多了就会把马掌撑裂。有经验的骑士会定期停下来,细心地把镶在马掌中的沙粒清理干净。

年轻骑兵轻车熟路地用匕首的尖端轻轻刮过马掌间的缝隙。马儿很配合的静静站立,一动不动。很快,他清理完了前面的两个蹄子,又去搬战马的后腿。沙下的那条四脚蛇经不住一块从骑兵嘴角漏下的麦饼碎的**,钻出沙面爬过来。骑兵眼疾手快,拔出插在沙地上的长枪叉过去,把贪嘴的小家伙钉死在枪尖上,晚上宿营后放在火堆上烤一烤,又能多一道令同伴们羡慕的美餐。

突然,得意的笑容僵硬在年轻人脸上。一支箭扎穿了他的脖子。鲜血顺着他的嘴角溢出。他僵直的身体直挺挺倒在沙子里。贪婪地想要吸取着空气,灌进嘴和鼻孔里的却是干涩的沙粒。眼神离散,肺叶里的空气渐渐耗尽,生命之火也随之熄灭。咽气之前,最后回响在耳边的,是战马悲凄的嘶鸣。

远处的沙丘上,射出这一箭的骑士神情默然。确认猎物中箭倒下,他收起弓弩,扯动缰绳,调转骆驼消失在大风扬起的沙雾中。死去的年轻骑兵则在流动的细沙里越陷越深。

风停了,又有谁会知道,寂静的沙海中,到底发生过什么?

……

六日之前,清源部落的一万骠骑在初升的朝阳中离开圣城麦加迪亚,直奔长风部落的聚集地沙息堡。这一支被冠以“青色标枪”之名的骑兵大队素以纪律严明、作风彪悍著称。率领他们的是万骑长巴什尔·赛义德,一位经历过内战洗礼的老练用兵家,也是伊登王最为依仗的心腹。伊登王此番命他率兵出征,要求他务必把长风部落的族长哈蒙·贝勒斯“请”到部族联合会议上。

根据莉迪娅反应的情况,伊登王在暮色大殿当着各位部落议代表的面提审了驯兽师巴隆。审讯过程出乎意料的顺利。面对王者的质问,巴隆对他与哈蒙·贝勒斯相互勾结袭击和结压榨商队的罪行供认不讳。各部落代表闻之,一致要求伊登王对哈蒙·贝勒斯严加惩处。长风部落的代表极力为自己的族长辩解,被气愤异常的众人暴打一顿,扔出了大殿。

伊登王当然不会坐视哈蒙·贝勒斯胡作非为下去。不过根据“圣王”奥尔多·图塔制定的法律,即使是伊西斯联合王国的国王也无权对犯有罪行的部落族长做出直接惩罚,只能在部落联合会议上对他提出起诉。被起诉的部落族长须要到部落联合会议上当面为自己辩护。参加会议的代表们根据诉讼双方的证词以及其他人证物证后投票做出判决。诉讼双方若有不服,还可以向元老院做出申述。元老院有权做出最终裁决。这样的法律能够有效保护中小部落的独立性,避免它们遭到大部落的吞并,但也在一定程度上赋予部落族长们特权。没有哪位国王会因为一点小事情去惩罚一位部落族长。这也导致很多部落族长在族内都是说一不二,过得就像皇帝一样。不过哈蒙·贝勒斯这次做得实在太过分了,严重损害了其他部落的利益,甚至威胁到整个王国的存亡。伊登王决心严惩不怠。

要让哈蒙·贝勒斯到麦加迪亚接受部落联合会议的审判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长风部落本身是一个颇具实力的中型部落,又是沙火部落的传统盟友。哈蒙·贝勒斯仗着自己手中有些兵马,身后又有强大的靠山,一向对王家的命令很不买账。伊登王若是简单地用书信传召他,他恐怕不会轻易前来。伊登王考虑再三之后,决定派出了“青色标枪”骑兵大队对长风部落施以压力。

伊西斯王国幅员辽阔,百分之八十的地区是平缓的沙漠地貌。地理因素十分利于骑兵发挥其机动性和冲击力强的特点。在伊西斯各部落指挥官长久以来形成的战争理念中,骑兵是战争的主力,步兵、弓箭手等其他兵种只是作为骑兵的辅助。因此骑兵部队从来都是独立建制,而不像大陆上别的国家一样和其他兵种混编在一起。清源、沙火、图塔这三个实力雄厚的大部落通常将骑兵以一万位单位组成骑兵大队。其他中小部落也采取类似的编制,只是每支骑兵队伍的标准人数要少一些。清源部落的主战力量是十六支满员的骑兵大队和一万人的奔流骑士团。“青色标枪”在这十六支骑兵大队中战斗力排名第一,在军中的地位仅次于奔流骑骑士团。千百年来每逢大战,“青色标枪”必然作为先锋部队首先出征。各部落都将之视为清源对外征战的战旗。

伊登王此番派出“青色标枪”去缉拿哈蒙·贝勒斯,就是要表达一种强烈的决心,如果长风敢于反抗,或是沙火要为长风强出一头,紧跟在后的将是清源的全部军力。他不惜血本也会将哈蒙·贝勒斯彻查到底。

***

青色标枪骑兵大队的队长巴什尔·赛义德十五岁加入武士团,二十一岁被提升为骑士,经历过上一次的伊西斯内战,可谓一身戎马。他的用兵之道处处体现着老成派用兵家的沉稳和缜密。因为深知此番责任重大,他一路上更是小心谨慎。起初三天,大军一直沿着砂之河干涸的河床行进。这一段地形比较好走,他率领骑兵们策马狂奔,日进三百里。之后,河道转向南,而大军继续向东,深入沙海。从离开河道的时候起,他将日行里程减为先前的一半。一万骠骑声势虽壮,但在浩瀚的沙海中也不过是沧海一束,随时可能因为未知的危险而全军覆没。沙漠变化无常,在风力的作用下,同一片地域的地形地貌在不同时间都呈现不同的姿态。赛义德为保证大军行进途中的安全,派出大量斥候在前方探路。可是这一日宿营之后,却只有一半不到的斥候返回。

能够被选为伺候的骑兵都是拥有丰富的沙漠独行经历的老兵。即使遭遇到恶劣的沙暴天气也有极大概率生存下来。一日之内损失这么多,只有一种可能,斥候们遭到了人为的猎杀!

会是什么人呢?巴什尔·赛义德紧急招来几位千骑长共同商议。嫌疑最大的自然是长风部落的人,但是大军只走了一半路程,距离长风部落的势力范围还远。他们应该不会那么大胆子主动出击向清源挑衅。另外一种可能性就是沙火部落。清源、沙火两族向来矛盾重重。米哈尔·卡利里的野心路人皆知。而且放眼整个伊西斯,抛开向来与世无争的图塔部落,也只有沙火有实力和清源作对。何况沙火与长风部落是盟友关系,保不准卡利里王想要强出一头。不过考虑到沙火的主力部队正在贺坦德嘉作战,而卡利里王本人还留在麦加迪亚,沙火此时对清源发难并不合逻辑。难道还有其他势力插手这件事?巴什尔和手下们分析了老半天也理不出个头绪。一切都只是停留在猜测上。

按照原定的行军路线,大军需要穿过沙漠腹地,抵达宝石绿洲。在宝石绿洲进行补给和休整之后再转向沙息堡。但宝石绿洲已处于沙火的势力范围之内。巴什尔·赛义德不愿意触碰沙火部落向来敏感的神经。保险起见,他下令大军明日起转向东南,绕开沙火部落的同时,贴近有众多中、小部落散布的沿海地区。黑石部落世代与清源交好,移居星月湾沿岸后得益于港口贸易变得比较富裕。赛义德寄希望于从他们那里得到补给。

***

青色标枪骑兵大队的营地里,一堆堆熊熊燃烧的篝火散发着温馨的暖意。篝火边,士兵们裹着毛毯靠着卧倒在地的战马背上,或已入睡,或是轻声攀谈,丝毫没有指挥官们的那些顾虑。巡逻的士兵举着火把穿梭其间,见到熟识的伙伴少不了打个招呼、开开玩笑什么的。气氛就如群星璀璨的夜色一样轻松。

巴什尔·赛义德和他的战士们这时并不知道,一位蒙面的骑士正站在五十里开外的一座高耸的沙丘顶端,极目眺望向这边的火光。他所站的沙丘背面,另有一支骑兵部队枕戈待旦。没有篝火也没有交谈。身着单薄衣衫的骑兵们蜷缩在战马旁边,忍受着沙漠寒夜里的彻骨的冰冷,抓紧时间休息的同时还紧紧抓着自己的武器。若是有人还睁着眼,那眼里定然也和蒙面骑士一样,燃着着炽烈的渴望——复仇!(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