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文小说 > 古言小说 > 锦绣田园农家小地主 > 第一千五百三十章 陈铁匠全文阅读

“时候不早了,今儿都到这儿吧!”

吃过饭后,又聊了一阵,孙氏看了看外面的天色,对着周氏提醒道。

“行,今天就到这儿!”周氏一槌定音。

陈铁匠的母亲见状,连忙冲着媒婆使了个眼色。

媒婆会意,小心翼翼的询问道,“老太君,那今儿这事您看是……要不咱就……定下来?”

媒婆嘿嘿一笑,解释道,“老太君,您看这都快入冬了,眼看着就要过年。”

“早点定下,男方也好早点准备聘礼,时间越充裕,准备的就越妥当。”

“到时候,男方女方的面上,都好看!”

“尤其是这喜事吧,宜早不宜迟,您说是不是这个理儿?”

“对!张媒婆说的对!”

“喜事肯定是赶早,越早越喜庆。”

陈母听罢,立刻出声应和,满脸笑嘻嘻,看起来是个随和人。

尤其是她的目光,转到宋惠英身上的时候,满意两个字,简直就是要刻在脑门儿上,一看就是喜欢的不得了。

宋惠英长相不差,自己有铺子,娘家也阔气,将来嫁人,嫁妆必不会少。

虽然是二嫁,带着个闺女,可她闺女早晚会出嫁,也不用担心分了陈家的家产。

再者,一旦成亲,立刻就会受到宋家的提携,成为榆林县的新贵。

这样抱着金蛋的儿媳妇,谁家不想要。

陈母想了想,觉得这门大好的亲事,不能就此放手,还得努力努力,把这事儿赶紧定下来。

于是出言道,“老太君,我们家诚意十足。”

“我这儿子你也看见了,不是那花里胡哨的人,嘴巴也不像那些读书人那么会说。”

“但是这过日子,还得是讲究个实诚,人老实,体贴,那比啥都重要,您看……”

周氏听罢,沉思片刻,抬了抬手。

“终身大事,不可草率做决定,我们回去好好商量一番,明日便给媒婆信儿,你们看如何?”

“行!行!行!”陈母连连点头。

“得商量!得好好商量商量!”

“成亲不是过家家,是得好好思虑思虑,那……就恭送老太君!”

陈母身子一弯,“老太君,大太太,姑奶奶,慢走……”

“不急!”

孙氏站在周氏一侧,嘴角噙着一抹笑,看着温婉贤淑,又落落大方。

伸出了手,唤了声,“小二!”

说完,孙氏转头看向陈家一行人。

“百味楼是我宋家所定,今日这账,该我宋家来结才对。”

孙氏这话说的大气,仿似理所当然。

“这……”媒婆的眼珠子在孙氏身上看看,又往陈家那边转转。

对其笑着恭维道,“还是宋大夫人敞亮,宋家不愧是咱榆林县顶顶有名的大户。”

“跟那小家小户比起来,端的是大气。”

陈母见状,立在一侧,微微一笑,站得笔直,不上前亦不后退。

待伙计过来后,立刻询问,“这位夫人,不知有何吩咐?”

“结账!”孙氏说着,伸手掏出荷包。

“夫人!”伙计立刻躬下身子,“就在刚才,陈老板已经结完了。”

这个陈老板指的,自然就是陈铁匠。

“嗯?”孙氏打开荷包的手一顿。

宋家众人也皆一怔,结完账了?

就在众人疑惑之际,陈母才堪堪上前。

对着周氏弯身行礼道,“既是两家相看,怎能让女方出银子。”

“这账我们便提前结了,还请大夫人切莫争抢才是。”

闻言,宋家众人面面相觑。

片刻,周氏才道,“既然陈家结了账,那便算了,老大媳妇,把银子收起来吧!”

话虽如此说,周氏再看陈母,陈铁匠时,脸色却随和不少。

显然这一举动,入了她的眼。

出了百味楼,打过招呼后,两家人便分开。

今天宋家来的,除了周氏,孙氏,宋惠英,还有作为兄长的宋诚忠。

待走到分叉路口,宋诚忠的脚步一停,开口道,“娘,学子报那边还有点儿事,我就先不回去了。”

“今儿个有几位书生,约了我送文章,我去看看。”

“去吧,正事儿要紧!”

周氏一挥手,打发了宋诚忠。

因为宋家在县里边有宅子,周氏,孙氏,宋惠英这几日,也都留在县城,没打算返回宋家村。

所以一时之间,她们也不着急回家,而是慢悠悠的顺着街道旁一边走,一边聊。

聊的自然是今天对陈家,对陈铁匠的印象。

“惠英,你觉得陈铁匠这人咋样?”周氏问道。

“还行吧!”

宋惠英把挡在身前的树杈拿手往外拂了拂,有些心不在焉,显得兴致缺缺。

却又强打起精神道,“人看着还算老实憨厚。”

就是这长相……太粗犷,不是她喜欢的类型。

宋惠英偷瞄了周氏两眼,把话往回咽了咽。

“这年头,就得找个老实本分的!”周氏听了,反而点头。

“我看这陈铁匠,人丑是丑了点,可老话说得好,嫁汉嫁汉穿衣吃饭,那长相过得去就行,主要的是人知冷知热。”

“像那……”周氏想说郑旭东,可一想人都没了,提了也无用。

便改口道,“像那些嘴上抹了蜜似的,就会拿嘴玩人,不能正经过日子,啥啥拿不起来,要他有啥用。”

“我看这陈铁匠,人就不错,陈家也实诚。”

“就说今天咱们这顿饭,那菜可不少,少说也得七八两银子。”

“这要搁那普通人家,能顶上一年的花销。”

周氏这话没夸大,百味楼是榆林县最大,最好,也是最贵的酒楼。

平平常常来这里吃顿饭,少说也得二三两。

今日他们人多,按照周氏初步的估算,七八两打不住。

而一户五口之家维持温饱,一年的花销,五两足矣。

“娘!”听了周氏的话,宋惠英却摇了摇头。

“有一句话不是说,付出越多,所求必越大吗?”

“您刚才跟陈铁匠聊天儿的时候也问了,他铁匠铺子一个月的收入,也不过是五六两银子。”

“可一顿饭,却愿花七八两之多,如此这般,不是正有所图吗?”

“图不图的,也要看人家愿不愿意给你花!”周氏板起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