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文小说 > 青春小说 > 明末求生记 > 第八十七章 四方使节全文阅读

第八十七章 四方使节

赵承礼身负使命,从朝鲜搭乘商船来到宁波。

还没有下船,大夏朝廷就知道了。

在明代的时候,宁波是相当重要的一座港口,即便是在夏朝宁波也是很重要的港口,特别是东方诸国的朝贡的使节,如果是从海路来的话都是从宁波来。

赵承礼本质上是冒充朝鲜使节。但是一到宁波就打出朝鲜使节名头,也看见了其他国家的使节,细细打听了一番,才知道,从宁波来得使节就有三个国家,除却朝鲜之外,还有日本,琉球。

日本虽然处于德川幕府时代,锁国令已经下了,但是德川幕府的锁国令,主要针对的是西方人,甚至郑家独占日本航行,未必没有这方面的原因。

所以日本对外国的事务,绝非完全无知的,甚至还有官方贸易船只,也就是朱印船在郑家的庇护之下,游走在南洋,甚至与越南,暹罗等国家有贸易往来,而这些朱印船除却贸易任务之外,还有一个任务,就是收集各方消息。

对夏朝来说,日本已经观察很久了。其实双方虽然没有官方交流,但是其他方面的交流从来不少。

只是之前夏清之间的局势还不是太分明。但是在安庆之战后,谁都能看得出来,夏请之间的局势已经稳定下来。

故而德川家也派出一位本家子弟来南京。

不过,日本这一次来,没有附加的要求,更多是看看而已。随即赵承礼打听出来,这为德川家的子弟很是低调,低调到几乎没有存在感。

也是,浙江的民风民气对日本一点也不友好。

比如对很多人来说,倭乱相距并不是太远。

而琉球尚家已经不是第一次来了,琉球国太小了一点,故而他对大陆之上一心半点的变化都非常的重视,在罗玉龙北伐之前,就来过一次,换了王印,将大明赐给的王印,换成了大夏赐给的。

这是第二次,如果不是因为北伐大败。琉球人恐怕想要一年一朝贡了。

不过,当赵承礼来到了南京的时候,才发现南京不仅仅有他们三国使臣,多少年都没有启用的南京四夷馆几乎都住满了。

除却朝鲜,日本,琉球三年之外,还有荷兰人,安南人,暹罗人,等东南亚小国。

荷兰人刚刚在澳门敲定了合约之后,立即加开始了与中国大规模贸易。当然了因为欧洲和平而到来的大规模贸易潮,还有些时日,但是这并不妨碍,荷兰人在

南京事先布局。

还有安南三家,郑氏,阮氏,莫氏。这三家之间的关系都不是太好的,故而分成了三拨站了好大的地方。

至于暹罗,占城,等地也零零星星来了几个人。试探的意味非常浓郁。这也是荷兰人与夏朝开战的影响。

特别是林察在安南南方,建立一处军港,还停留了两三艘船驻守,虽然人数不多,实力也很小,但是对南方的小国,却很快意思到了天朝的存在。

让他们回忆起当年大明朝的威势来。自然要派人来探探口风。

赵承礼虽然负有特殊使命,但是夹杂在这个各路使节之中,并不是太起眼的,他倒是想单独见张轩一面,但是大夏礼部的官员一直搪塞。一时间让他也没有什么办法。

只是他不知道,这并不是礼部的人再拖延,而是内阁内部又争执,也就是大夏外交政策还没有订下来。

就这些使臣来说,到底以臣属来接待,还是以外国来接待。这一点在内阁内部有很大的分歧。

南京紫禁城大殿之上,内阁,枢密府大员都落座了。

“薄来厚往,是先朝之弊政。”姚启圣正在说道:“而今朝廷钱粮紧张,正在做明天的预算,我粗粗一算,明年的窟窿还是不少,如果今日非常项有,钱逆案贼脏,国债,以及卖盐场的收入。这三项,就抵得上今年的正税了。即便如此,朝廷开支还是不足,如果仅仅是几个戏子一般的使节,就花一大笔钱,这笔钱礼部去想办法,反正我户部是不批的。”

张轩直接敢于户部事务之中,预算决算这两个概念,被张轩郑重的提出来了,实际上古代未必没有这样的财政计划,但是并没有那么强调而已。

张轩确定去年十月到今年十月,算是一个财政年。从十月到年底之两月之间,户部就要忙一件事情,就是决算。而这个决算,被冠以一个古代的名称,叫做上计。这些资料要在正月十五后,朝廷开衙理事之后,朝廷商议的第一件大事。

如果户部做不完的话,那么只好将整个年假加班了。反正也只有十天而已。

而在正月内阁通过之后,户部就要编写出年的会计录,存档。然后开始根据上一年的数据,编写明年的预算,在秋收之前,内阁通过之后。于当年十月开始执行。

只是张轩想的很美。但是想要完成这样一套体系是相当困难的,姚启圣估计,三五年之内,预算都不可能做得多准确的。

估计也唯有全国丈量过

之后,这预算才能精准一些。

昭武元年财政年是以十月开始了,而今已经到了年底,仓促之间编写出来的预算书,简直是错漏百出,姚启圣不得不每天处理。火气相当大。

文安之轻轻咳嗽两声,说道:“即便如此,诸国诚心来朝,也不能寒了他们的心。”

姚启圣说道:“这是礼部的事,与户部无关,明说了今天预算之中,就没有这一项。”

张轩也听明白两人的心思。

文安之态度摆在那里,就是想要继承朱元璋,厚往薄来,以怀远人的政策。而姚启圣本身对这个政策没有多少反感,他唯一在乎的是钱。

只要不花钱,就随你去。

但是想要花钱却是万万不能的。

“陛下。”文安之说道:“臣知道户部有些为难,但是总不好让远人薄中国。”

文安之此言一出,姚启圣不说话了。就等张轩决断了。

张轩说道:“朕在广州的时候,听过一个笑话,我听说在广州有一群人,常年准备一些外国人,训练礼仪,等待时机,等前朝有什么大喜日子,纷纷以使节的名义,朝见,然后领前朝一大笔钱。”

“甚至还有一些商人,胡诌一个根本不存在的国家,自称国使。那几根一些货物,就能换十倍中华财务,却不知道这些事情有什么没有?”

张轩这话揭穿了一个万国来朝的面纱,从唐时到而今,广州假造使臣,几乎都做成产业链,记录在案的使臣,最少有一半都是从广州城内给制造出来的,简直是一本万利的生意。

“有。”文安之说道。

大明士大夫也不是傻瓜,很多使臣也不可能伪造得十全十美,但是很多时候皇帝需要这样的使臣,似乎办宴席,没有几个类似于倡优的外国使臣,就不舒服。

或许皇帝本人不知道,但是下面人却不全是傻子。

所谓之瞒上不瞒下。

张轩说道:“如此做,就不让远人轻中国了吗?”

“这------”一时间下面的人不知道该说什么了。

“朕还听说,如朝鲜,安南,日本等国,对天朝称臣,但是关起门来,却自己称皇帝,各种御用逾制。却是有没有?”张轩说道。

“却是有的。”别人都不会说话,但是作为礼部尚书。文安之不得不说话。他也知道这其实是公开的秘密。只是没有人捅破而已。张轩话都说到这份上了,文安之不敢不承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