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学敏跟着付子莘到了大安街。
“我要买一个会做饭的厨娘回去,你去帮我挑一挑。”付子莘让赵学敏去选人。
张牙婆看见两人进来,知道是生意来了,笑着脸迎上去。
“两位哥儿是要买人吗?”
“我们要挑个厨娘回去。”赵学敏点点头。
“那你可来对了,整个县城就数我张牙婆经手的人最多。”张牙婆叫人去把卖身的人拉出来。
付子莘一看,都是十二三岁的小姑娘,看穿着相貌应是穷苦人家的孩子。
“这些姑娘都是我才从乡下买回来的,从小就在家里干活,灶上的活是极熟悉的。”张牙婆打量着赵学敏,想来也不会挑人。
赵学敏一身锦缎,一看就是富家公子。
“那要多少银子?”赵学敏问道。
“四两银子一个,你要是买的多,我可以给你算便宜点。”张牙婆意有所指。
这些人都会做灶上的活,他不知道该怎么选。
“付先生,您看?”赵学敏拜了师,便改用尊称。
付子莘问道:“我是想找一个厨娘,你觉得应该从哪方面来考虑?”
赵学敏一听,知道不是简单地让他选人,这里面有考教的意思。
“厨娘,那肯定要会做饭,厨房的活都能干。”赵学敏说道。
“这些人都能干的,烧火做饭都行,还会洗衣打扫。”张牙婆在旁边插嘴,试图推销。
“嗯不错,你想一想,饭菜都是要入口的,有没有需要注意的地方?”付子莘没理会张牙婆,引导赵学敏。
“干净卫生!厨娘自身要讲卫生,这样的人做出来的饭菜才能入口。”赵学敏记得他祖母去年就处理了两个不爱干净的厨房下人。
赵学敏在张牙婆推出来的人中筛选了一遍,最后留下的不过两三人。
“不知平日你在家吃的饭菜如何?”付子莘又问道。
“菜分量少,但是样数多,味道也很好。我有同窗吃过一次,说是酒楼里面的厨子都比不上我们家。”少年回道。
“那要什么样的厨子能做出这样的饭菜?”
“我听母亲说过,是从州府花重金请来的大厨。”
付子莘点点头,“我要挑选厨子,厨子本身应具备的基本素质不提,你首先应该考虑的是我到底要请个什么样的厨子。”
“......”赵学敏倒是没想那么多,被付子莘一点,顿时明白。
如果先生要找的是像自家府里那样的厨子,那张牙婆拉出来的这些姑娘通通不符合。
“不知先生想找什么样的厨子?”赵学敏立马虚心问道。
“一要有经验,二要有水平,三年龄不能太小。最好是在大户人家做过的,会做的菜式能丰富一些。”付子莘说道。
赵学敏心里复述了两遍,重新对张牙婆说了要求。
张牙婆这才让人把院子里的小姑娘们带回去,“最近有被贬谪的官家下人发卖到此,应该能符合你们的要求。”
赵学敏眼神询问付子莘,付子莘点点头。
“这里面是年纪大些的,你们看,最边上那三人就是才被贬谪的官家下人。”张阿婆又让人从另一个屋子叫出来十几个人。
这群人,有男有女,基本都是成年人,看起来很是憔悴。
站在最边上的三人,看起来像是一家人,小女孩站在中间,约莫和付平悦一般大。
三人皆穿着旧棉衣,倒也干净。
“你们随便挑。”张阿婆示意赵学敏。
“你们可有在厨房做过活的?”赵学敏没有直接叫那三人出来问话。
人群中有些恐慌,却没人回答赵学敏的问题。
“如果有会厨艺的可以主动站出来,我先生家缺个做饭的厨娘。”
张阿婆见众人不吱声,叱骂道;“去了公子家,是享福去的,别不识好歹,到时候卖不出去我就直接把你们送到腌地方去。”
牙婆也就是嘴上吓吓人,这些人都是花了本钱的,还指望他们挣钱呢。
“我家媳妇儿在大户人家厨房做过掌事,厨艺也是极好的,常见菜系都能做,还会做各种点心。”站在边上的男人上前一步。
他俨然就是张阿婆刚刚介绍的三人中的一个。
“你们都上前来。”赵学敏让三人上前,仔细看了女人的手掌指甲是否干净。
“不错,不知能否借用张牙婆家的厨房,让她去做两个菜,试试厨艺。”赵学敏没办法判断这人说的真假,最好还是试试菜。
“没问题。”张牙婆干脆地答应,反正这钱最后是要算在他们头上的。
女人去了厨房做饭,小女孩站在男人身旁,一直望着厨房的方向。
她很快做好了两道菜,厨房没什么食材,有什么就做什么。
一盘炒土豆丝,一道小葱拌豆腐,赵学敏先尝了,再送到付子莘面前。
付子莘各尝了一口,冲赵学敏点点头。
“这位婶子身价银不知要多少?”赵学敏问道。
“这位哥儿,这厨娘可不单独卖,你们要买得三个一起。”张牙婆说道。
“我们只想买个厨娘。”赵学敏重复道,因为他记得付子莘只说了买一个厨娘,没说买其他的。
“一起买,还是你们赚了呢!这妇人的相公,之前是府里做管事的,我看你家先生厨娘也没有,应该是才搬来的吧,买个管事回去,也不用为琐事操心。”张牙婆看人很有一套。
赵学敏一听,牙婆说得也有道理。
“先生,您要不把他们一家人都买了?”
付子莘觉得没问题,但是这牙婆吃准了她要买这家人,肯定要抬价。
“这两个大人倒还行,不过这小女孩能干什么?”付子莘问道。
妇人一听,付子莘不想买小女孩,连忙求道:“求您行个好,将我家廷姐一起买了吧,她吃得少,也能帮着干简单的活。”
付子莘不为所动,看着张牙婆,等她拿主意。
“这样,三人一起买,我便宜一些,你们给三十两银子带走。”张牙婆心痛不已。
赵学敏对钱财没有太大的概念,三十两银子也就是他买两三本书的钱。
付子莘摇头,“牙婆是欺我们不知外面物价,这个价在京城兴许能成,我们可是县里,顶多十五两。”
“十五两不行,我本钱都不止十五两。”张牙婆不同意。
“那算了,我们去府城买也是一样的,不过多走些路程。”付子莘说着就要离开。
“等等,二十五两。”张牙婆赶紧叫住人。
“十七两。”付子莘还价道。
“二十二两,这位哥儿,也给我让点利不是。”张牙婆叫苦。
“十九两银,不能再多了。”
张牙婆看付子莘确实不会加价了,只好作罢,“成,十九两你们带走。”
付子莘取出银票,换了三张卖身契。
“先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