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快,沈白晴这边将马蹄铁的图纸画出来,苏博文看了下,发现沈白晴的确有两把刷子。
沈白晴亲自带着秋兰找到镇子上的铁匠,要求铁匠将自己研究的马蹄铁打造出来。
那铁匠看到马蹄铁的图纸,有些苦恼。
“苏夫人,不是我不接这笔买卖,是我干了三十多年铁匠,从来没有见过这样的活计啊。
这要是干砸了,可就砸了我的招牌啊!”
知晓铁匠是有所顾虑,沈白晴缓道。
“你莫要担心,就按照我说的去做,倘若出了什么问题,我一力承担,和你没有关系。”
沈白晴的话已然是表明了自己的态度,铁匠还想说点什么,不过沈白晴已然将话说明确,铁匠自是不好说些什么。
秋兰陪同沈白晴回牧场,马车里,秋兰不解地问道。
“二少夫人,你为什么一定能够保证你画的马蹄铁不会有问题啊?”
被秋兰问着,沈白晴笑道。
“我何时说它就一定会成功了?我可没有这么说过,我只是说,倘若不成功,我承担责任而已。”
这两句话可是有本质上的区别的,沈白晴不希望秋兰误会,更不希望其他人误会,这本身就是有本质上的区别的。
秋兰似乎明白了沈白晴的意思,不过秋兰还是从心底里佩服沈白晴。
两人回到牧场,过了几日,铁匠那边就把制作好的马蹄铁送到牧场。
苏博文亲自带着人开始进行试验,发现很成功。
苏博文回到卧房,沈白晴似笑非笑地看向他,主动邀功。
“怎么样?是不是很成功?”
沈白晴可是特意让秋兰去打探一番的,在确认十分成功,她才敢当着苏博文的面邀功,不然她也不敢邀功。
见沈白晴如此,苏博文脸上笑意渐深。
“大家都没有想到,你居然还有这样的本事。”
“那是,我的本事可多着呢,只不过夫君轻易没有办法注意到罢了。”
沈白晴如此俏皮,苏博文顿时心情大好。
“你叫铁匠打造的马蹄铁,的确十分不错,看样子我们可以将图纸送回京城,想来陛下会十分满意。”
“好,那便听你的。”
苏博文这边很快就秋江信笺送往京城。
京城,苏府。
苏博星将苏博文的送来的书信送到书房,苏致远那里。
苏致远看过信里的内容,喜上眉梢。
“真好,二儿媳已经画好了新的马蹄铁,而且在牧场马匹用了之后很成功。”
“真的!看来我们可以将弟妹画出的马蹄铁图纸交给陛下,想来陛下定会满意。”
“此事交给你来办吧。”
“是。”
苏博星在翌日早朝后,亲自拜见陛下,将沈白晴绘制的图纸交给陛下。
皇帝对此十分满意,命人开始大量打制新的马蹄铁。
很快,京城里便传开了苏家为陛下提供新的马蹄铁的消息,一时间苏家水涨船高,成为陛下最满意的臣子。
几日早朝时,陛下更是下旨升迁了苏博星的官职,苏家再一次成为京城中众人艳羡的世家。
当晚苏博星回到苏府,王氏早已命人准备了丰盛的饭食,用过饭后,苏博星亲自去苏致远的书房,同苏致远商议事情。
苏博星看得出来明明自己升迁了官职,可父亲显然不是很满意。
苏致远看了眼苏博星,注意到苏博星的眼底闪过一丝不解,便道。
“博星,虽然陛下赏识你,赏识我们苏家,愿意升迁你的官职,那是陛下的恩宠,我苏家万不可恃宠而骄。”
“父亲,儿臣知道。”
苏博星十分恭敬,苏致远继续说道。
“你二弟和二弟妹虽是为了朝廷做事,可此事风险极大,办成了那是家族荣幸,办不成便是灭顶之灾啊!”
苏致远的一番话令苏博星沉默,从前他还盼望着苏博文可以从仕,如今苏博文随是从商,也是在为朝廷办事。
其实想想,为朝廷办事就是存在风险的,可他们苏家几代为官,甚是清廉,为朝廷做事,本就是分内之事。
“父亲,如今儿子刚刚升迁,碍于西境边关动荡,大宴就不办了,但是小宴还是要办的。”
“嗯,你说的有道理,那便让你母亲将此事办妥。
还有,书信一封告知你二弟,让他莫要担心,安心在牧场继续研究马匹。”
“是。”
苏博星的书信一日后顺利送到牧场,苏博文在得知父兄因此事收到陛下赞赏,苏家在京城更是轰动一时后,满心欢喜。
与此同时,苏博文也清楚这就是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道理。
身处在帝王身边,为帝王办事,本就存在风险,可奈何苏家心怀天下,又怎可能弃百姓于不顾?
沈白晴在秋兰的陪同下来到院落,便见苏博文一人站在树下沉默无言,见此,沈白晴来到苏博文神色,目光停留在苏博文的身上,柔声道。
“夫君,可是京城那边送来最新的消息了?”
沈白晴知晓一旦马蹄铁的图纸交了上去,想来陛下定然欢喜,苏家得到的赏赐绝对不会少。
只是沈白晴想要知道苏家究竟得到了什么。
苏博文没有言语,而是将怀中的书信递给沈白晴,沈白晴洗洗读完,欢喜说道。
“兄长升迁,应是好事,我这就命人准备礼物,送往京城,也算是聊表心意,夫君觉得如何?”
“都好。”
沈白晴自是明白苏博文为何苦恼,正所谓伴君如伴虎,他们这件事情表现的很好,可并不代表所有的事都能够表现的很好,倘若那日苏家办错了事,后果却是不堪设想的。
如此,沈白晴开口说道。
“夫君切莫如此心神不宁,就算是有朝一日苏家出事,那也是日后的事,未雨绸缪也不急于一时。
如今边关为难,正是用人之际,想来陛下断然会爱惜忠心为国的世家子弟。”
闻言,苏博文看向沈白晴,面露温柔。
“娘子所言极是,是为夫多心了。”
沈白晴言之有理,苏博文也就不再计较其中得失,就像沈白晴所言,纵使是伴君如伴虎,可如今也是用人之际,想来苏家还不会落入此等地步。(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