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文小说 > 古言小说 > 十一娘的发家史 > 二十五、置业全文阅读

过几日,李嬷嬷打听到鹿儿巷有一处二进房屋出卖,售价100两。

26“这房子怎么那么贵,这个价都可以买一座三进房子了。”周嬷嬷在一旁问道。

李嬷嬷道:“你别听到二进房子就觉得比不上三进的,这个房子它有个优点,就是地方大,听说有四亩地呢!若不是文府这回要跟赵府干,为了筹钱,也不会想到把这处闲置的房屋售卖。”

“如果是四亩地,那倒也不贵。”周嬷嬷道。

十一娘却不管贵不贵,她刚听李嬷嬷说时,心里就痒痒的,自家酒馆太小了,加上后面住人及仓库,也才300多平米,按现在的计量标准,就半亩地左右,在这个时代来说,算是窄的了,李三保回来后,那批枣物要制作,需要场地,不可能把东西拉回府里弄吧,且就算不是为了这批枣物,她要干别的事也需要场地,比如说制墨啊,制染啊,造纸啊,制丝啊,不说她是从现代穿过来的,单就手上《齐民要术》里介绍的赚钱法,就够她折腾的了,所以,拥有一个独立的场所,对她来说非常必要。

她想了想,问周嬷嬷和李嬷嬷,如果她想把房屋买下来应该怎么做?周嬷嬷和李嬷嬷听了此言,交换了下目光,然后周嬷嬷谨慎地道:“小姐若想买房子,可能还是要先跟太夫人商量下吧——”

“为什么?”因为她是未成年人?那可不可以买了放别人名下?

“这个,”周嬷嬷斟酌道:“本朝,私置家产是违法的,一经被人告发,是要徒刑的,小姐万万不可瞒着长辈私置家产。”

啊?十一娘愣了下,原来是这样,虽然许府气氛总体不错,但是有林姨娘这个人在,还是太危险了,那要不去跟祖母说声再来买?

“其实,”看出十一娘的纠结,李嬷嬷道:“小姐若要置产,跟太夫人禀报一声应该不怕,老奴进府那么多年,觉得太夫人虽然外表严肃,但其实还是很公正的,私吞孙女财产的事,太夫人肯定不会做。”

“不只太夫人,府上的大老爷、二老爷在人品方面也很端正的,且说二老爷,在外人看来,咱们二老爷行事好像有点不太靠谱,但二老爷是个非常重情义的人,二房的主母和姨娘,个个都本本分分,不只相安无事,且感情都不错,二房的庶子女们也友悌有加,所以,小姐如果要置房产,最好是在太夫人面前过个明路。”周嬷嬷补充道。

听得自己两个嬷嬷都这么说,十一娘第二天就去跟太夫人禀报这件事,并咨询她的看法,不过她买房用的借口是想扩大酒馆的仓库。

没想到许太夫人听到十一娘的话后非常高兴,她对一旁站着的于嬷嬷道:“看看,看看,于兴家的,你看我的孙女长得像我,小小年纪就有这么多的想法!”

十一娘一头雾水地看着许太夫人,许太夫人在听到这件事时,第一反应不应该是惊讶吗?毕竟自己今年只有7岁。

怎么高兴的成分多过惊讶?

于嬷嬷笑道:“果然是有怎样的祖母就有怎样的孙儿,当年老太太您也是十岁不到就撑起娘家的家业,养活了两个弟弟,现在嫁到许府,又操持了那么大的一份家业——”

“但凡有父母庇护的孩儿,哪个需要这么劳神的!”说完,许太夫人把十一娘招到面前,握住她的手道:“好孩子,你这样做的对,祖母知道你是个聪明的孩子,别的话就不多说了,你要记得,你跟别人不同,祖母年纪大了,还能看顾你几年,再亲密的亲人,都不如自己的双手可靠,趁着祖母还在,你想做什么,尽管去做,闯祸了还有祖母呢!”

“祖母——”听到这些话,十一娘要说不感动肯定是假的,只见她哽噎着扑到许太夫人的怀里,半天说不出话来。

许太夫人拍着她的背,怜爱地道:“明天祖母就叫许管家去给你办这件事,到时把房子记到你名下,等你出嫁了,这些就都记进你的嫁妆里去!”

十一娘带着鼻音的声音从许太夫人怀里传来:“那,如果我赚钱了,也给公中交一份吧!”

许太夫人大笑道:“哟,这还没开始赚钱,就想着养家了。”

于嬷嬷站在一边高兴地道:“还是十一娘有孝心,也是老夫人您的福报啊!”

许太夫人扶起她的身子,笑道:“那我就等着十一娘的孝心了!”

许管家很快就将这件事情办妥,十一娘曾叫周嬷嬷拿钱给许管家,没想到许太夫人已经给了钱,说是用酒馆这一年的收益来付的。

不过,因为李三保还未回来,十一娘手上没有合适的劳动力,还是另拿了二十两银子给许管家,帮忙把房子修整一下及添置点必要的家具。

一切都弄完后,十一娘带着两个嬷嬷去那个房子看了一次,房子不多,只有二十多间,其中正房只有十间,但空旷地方大,以后就是拿来另建房子,或是做晒场都可以,因此十一娘很满意。

买完房子,下一步是买人。

在许管家的帮忙掌眼下,十一娘买下了顺子和祥子两兄弟。

顺子是哥哥,今年16岁,祥子是弟弟,今年14岁。

他们两个的娘早就过世,本是跟父亲相依为命,没想到去年父亲生病,为了请医买药,卖了家中的两亩田还不够,顺子只好自卖自身,跟村里的人牙子黄婆赊了六两银,结果这笔钱只够买十天的药,最后还是没救回他们老爹的命。为了给父亲凑丧葬费,祥子跟着哥哥一起,也把自己卖了。

不过,这两兄弟虽然是年富力强,可是还在孝期,因为怕晦气,所以一直没主家愿意买,十一娘倒是挺佩服这两兄弟的孝义,于是不顾许管家和两个嬷嬷的劝阻,坚决把他们两个买了下来,准备让他们在鹿儿巷那里看房子。

黄婆子看到这两兄弟终于出手了,不知多高兴,本应是19两的卖身银,她自动打了个折扣,18两就卖了,图个口彩。

本来她是看这两兄弟正值壮年,才愿意买的,本以为可以卖个好价钱,结果没想到砸在手里,几个月了都没人买,就是有人看中了,一听说这两人还在孝期,就马上打消主意,而这两人又耿得要死,每次叫他们不要跟客人说刚死了爹,结果下一波主家来时,那顺子还是主动说了,真真气死个人,现在好了,终于把他们出手了,黄婆高兴都来不及,就怕十一娘一行人反悔,马上就要求去官府做了登记。

交易完后,十一娘也给这两兄弟改了名,原来顺子就改成吉顺,祥子就改成吉祥,这两兄弟也是实在人,马上就给她实打实地瞌了个响头,差点没把十一娘吓着。

因为这两兄弟身上有孝,十一娘不敢把他们带进许府,就让他们住到鹿儿巷的房子去,先看着房子,并留了点钱给他们买米面及生活用品,然后十一娘就当起甩手掌柜,把他们扔给李嬷嬷去管了。

上元县的这个中秋,因为城西赵府的提议,而变得热闹起来,最后,县城有近20户人家参与了这个合伙生意,虽然许太夫人反对自家掺和进去,但许伯颜心心念念想赚大钱,最后,在有心人的牵线下,瞒着母亲,跟李府借了三万两投了进去。

此时的人们,谁都以为这是一本万利的生意,但老话说得好,有多大收益,就有多大风险,此时的上元县,谁都没想到,这笔生意最后让所有参与的商家血本无归不说,还害得部分家族倾家荡产,此为后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