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文小说 > 古言小说 > 第一运河之起源:邗姜 > 002:刻竹牍忆古今时全文阅读

「蓼蓼者莪,匪莪伊蒿。哀哀君父,生我劬劳。蓼蓼者莪,匪莪伊蔚。哀哀先母,育我劳瘁。

瓶之罄矣,维罍之耻。鲜民之生,不如死矣。无父何怙?无母何恃?出则衔恤,入则靡至。

父兮生我,母兮鞠我。拊我畜我,长我育我,顾我复我,出入腹我。欲报之德,昊天罔极!

虞山烈烈,飘风发发。父思逝女,何虑之有?虞山律律,飘风弗弗。父思逝女,捧骨乃还!」

左手握有竹牍,右手紧握刻刀,吕邗姜搜肠刮肚,努力地刻字,将她才学了不久的《诗经·小雅·蓼莪》里的诗句修改得七七八八。

有好几次她刻错了字,不得不再换一片竹牍——因而,她脚下的废品堆积得都有一座小山那么高了。

她刻得极为认真,晶莹的汗珠从她的额间滑落,她也不曾注意。

——很明显,她正在刻写一封书信。

书信的内容也很简单,大意是她即刻前往吴国,带回长姐的骨灰。

……是的,她动作不慢:承诺带回长姐骨灰一事,发生在昨晚——

昨晚君父大摆宴席,众人一喝大半夜,喝得那叫酩酊大醉,唯有姬子们顾及形象,还算清醒得很。而她作为女眷之一,亦没敢松懈:趁着同父异母的哥哥们东倒西歪、扯着嗓门叫人回府之际,她果断地起身,飞快地离开。到家后,她立即吩咐侍女们将早已备好的细软重新检查一遍,准备天亮便出发!

她实在不敢晚呆一步,免得她的那群好哥哥们又吩咐姐妹们前来她家窜门儿——还记得幼时,公子黔的妹妹吕瑞姜找她玩儿,她因第一次有人乐意接近她而受宠若惊,几乎对吕瑞姜言听计从!

可叹她无论多么真诚对待吕瑞姜,吕瑞姜仍是算计她:仗着她生母早逝且她不受君父的喜爱,肆意拿走了她心爱的遗物,那是她母亲生前留给她的……当她得知遗物被吕瑞姜拿了去,气得哇哇大哭,径直地跑去找吕瑞姜讨还,却被吕瑞姜的母亲斐姬责骂了去,并被冠以“无人管束”的罪名而枉受责罚,跪在殿前思过了整个晚上!

恰巧那晚还下了雨,小小年纪的她淋了一夜风雨,隔天便生起病来——要不是君父听闻吕瑞姜忽发寒热而顺便地前来看望斐姬,偶见她可怜,命人寻了医师来,她的小命恐都难保!

自那以后,她时不时地受到姐妹们的挤兑,无人帮她说话——除了吕瑞姜!

说来也奇:自她病愈,吕瑞姜则性情大变,隔三差五地找上门来,说要道歉!

可她吃一堑长一智,实不愿再与吕瑞姜亲近。

由此,她以读书为由,深居简出。

可吕瑞姜却甘之如饴,不改其心。

见亲妹不受吕邗姜待见,吕邗姜与公子们的关系,尤其是公子黔,越发地疏远。

更有甚者,一得机会,公子们时不时地借机敲打她。

君父不立嫡子,想要争王的公子们暗中提防——无论男女,公子们皆会想方设法地打压,免得君父看对了眼或耳根子软,临时起意地立为太子!

……她可算无辜受了牵连。

后来,她长大了,拜了老师,在老师的指导下,眼界开了,也知事了,明白了一些事情——

她的出生从不被君父重视,以至于作为多余存在的庶女,姬妾们见了,都想欺她三分!

听闻侍女隐晦地提及,她的母亲出身寒微,原是遥远小城的一名优伶——那小城地处偏僻,是齐地的某块边境。昔日,步入暮年的多情君父偶经那里,地方官吏因要巴结君父,特将母亲召来,为君父献舞一曲,博得君父一夜春恩。

一席风流,君父回宫,再没召见母亲。数日之后,母亲却被诊断她怀了孕。

母亲容貌虽好,奈何家中无人,无所依靠,虽被君父很快地遗忘,却被那地方官吏客客气气地伺候。又过一月,母亲为保腹中之子,终是咬了咬牙,找那地方官吏要足了盘缠,只身前往临淄,投奔君父。

吃尽一番苦头,母亲入住临淄宫,偏居一隅。

数月后,母亲生有一女,正是她,赐姜姓,吕氏,名邗。

惜叹母亲一生贫贱,生她不久,便撒手人寰,徒留一名侍女照顾她——

彼时,芮姬与燕姬暗地争宠,恰逢杞国君主交好齐国而派遣使者求亲——君父宠爱燕姬所生的嫡女少姜,不愿嫡女远嫁。为求地位稳固,芮姬迎奉君父,花言巧语,建议将不起眼的庶女吕邗姜许配于杞国君主,只待吕邗姜及笄!一来交好杞国,二来庶女也能有个好归宿,此举得到君父的赞同。

所以说,吕邗姜是有一桩婚事在身!

但是,就算有一桩婚事在身,吕邗姜亦过得不甚如意——

她既无母族,亦无兄弟,却不与任何齐国公子们交好,兼之又有一桩婚事在身,倘若哪天她嫁人了,掌握了实权,可不会威胁诸公子么?

——然而,有谁会知,杞国乃是偏远小国,连齐国一座城池都不如?又闻杞国君主年事已高,只怕吕邗姜嫁去几年,便会……

倘若杞国君主薨逝,或许吕邗姜还要为其殉葬!

为此,吕邗姜如履薄冰,频繁装病以解困扰,然并卵。

……拜师晏子实属一件庆幸之事。

晏子名婴,字仲,夷维人,齐国上大夫晏弱之子,历任齐灵公吕姜环、齐庄公吕姜购和当今齐王吕杵臼这三个朝代,辅政长达五十余年,人称晏相。

晏子身材不高,其貌不扬,以政治远见、外交才能和作风朴素闻名诸侯,齐国四大家族之一。传言他聪颖机智,能言善辩,出使不受辱,内辅国政,屡谏齐王,是齐国最为聪慧之人。

齐王一直是诸国君王里的奇葩:齐国尚红,齐王却爱偏红!并且,他丝毫不着急儿女们的教育,反而规定儿女们年纪到了十岁,便可自主择师——不过,对方收不收徒就看对方的意思了……齐王表示:他绝不插手!

当然,以晏子的名气,想拜他为师的公子们、姬子们能将齐宫围成三圈还不止。

但以晏子的英明,怎会看不出这群公子们、姬子们的企图呢?

于是,晏子狡猾地设下一道难题:

「一百年前,楚国令尹孙叔敖在苟陂县一带修建了一条南北水渠,水渠又宽又长,足以灌溉沿渠两边的万亩农田。然而,一到天旱,沿堤的农民总在渠水退去的堤岸边种植庄稼,而且还把农作物种到了堤中央,致使水流无法畅通。到了雨季,渠水上涌,那些农民为了保住自家的庄稼和渠田,偷偷地在堤坝上挖开口子放水。这种情况越演越烈,使得一条辛辛苦苦挖成的水渠被弄得面目全非,基本无法使用,甚至演变成了祸害——渠道经常发生水灾!

历代苟陂县的官员都无计可施!

每当渠水暴涨成灾,当地**不得不调动军队去修筑堤坝,堵塞漏洞,浪费了巨大的财力、物力和人力,而且年年如此。

那么,问题来了:请想出一条法子,彻底地解决这个问题。」

晏子规定:谁能答对这道难题,他便收谁为学生!

答案没人会——

无人能通过晏子的考核。

而她比大多公子、姬子们机智的地方在于她另辟蹊径,没再考虑难题,而是针对人——晏子的长子:晏圉!

晏子一把年纪,自是有儿子,所幸儿子只比她大两岁——她打听好了晏圉的行踪,每天偶遇晏圉,一来二去,二人倒成了朋友。

晏子得知此事,心中一惊,生怕她借故攀亲,果断地让晏圉另娶四大家族之一的高家女儿,这才免去了无形的灾祸。

她顺势而上,私下找上晏子,威胁晏子,若不收她为徒,她便继续捣乱。

晏子大笑,觉得她甚是有趣,这才收她为徒——亦是私下!

毕竟晏子也需顾及面子:说好规则不打破,便不收徒,他怎能打脸呢?

故此,她成了晏子的私徒,大概除了晏子和她,没人会知道。

包括晏子的儿子!

托了晏子多年的教导,她眼光犀利了不少,更不敢单纯地靠近那群姐妹们。

晏子也欣赏她的聪慧,称她与诸公子们不同,是为明理晓事之人。

唯一让人惋惜的是,晏子多次感慨:若是大王再不遏制齐国四大家族之一的田氏一族,可能齐国终将被他们取代。

幼年她听得不大懂。

长大后她想听却听不着了——五年前,年近八十岁的师傅晏子终于老死了……

由是,吕邗姜细细地思考:假如她从吴国带回嫡女的骨灰,能否请求君父,取消她与杞国君主的婚约?

……这便是她顺着晏子的思路而为自己的将来思考的出路。

——吕邗姜目的成功一半:近几年来,齐国诸公子们争嫡太过厉害,君父偏爱幼子晏孺子,更还时常地提及已逝的嫡女少姜,未尝没有厌恶争权夺利之感。

因此,她有信心:只要她带回少姜骨灰,就能用真诚打动君父,取信君父,最终取消她与杞国那一桩虎头蛇尾的婚事。(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