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文小说 > 现言小说 > 六宫无妃 > (上)_第十二章 杨柳弄春柔全文阅读

第十二章 杨柳弄春柔

拓跋宏仍旧不说话,听见背后声响,却故意不闪不避,等到郭泉海把匕首奋力刺出时,才突然发力,侧身躲开。郭泉海收势不及,整个人冲到宫墙边,才扶住墙砖停住。等他转过身来,拓跋宏已经抱着冯妙,沿着一处较低矮的墙垛,攀上了墙头。

“你敢在碧云殿撒野,你……”郭泉海本想说几句狠话,吓住这个多管闲事的人。话刚说了一半,碧云殿的前殿忽然一阵嘈杂,似乎是有人硬闯进来,与前殿的人发生了争执。

郭泉海掏出一块帕子,狠狠擦了擦手,他是碧云殿掌事太监,这时候不得不出去看看。其实那天安排的事,已经办得差不多了,书信应该今晚就会送过去。只要事情办妥当了,日后就算有人提起,也全推给那个出面设赌局的替死鬼就行了。

至于那个不知死活的丫头,既然她在宫里,日后慢慢收拾就是了。他朝地上恨恨地啐了一口,理了理身侧的朱红穗子,快步往前殿走去。

走出好远,冯妙才长长地出了口气:“可吓死我了……”她打量了拓跋宏几眼,这身衣裳她还认得,不就是那天在墙头嘲笑她脸皮厚的人吗?

冯妙抬手在他胸前推了一把:“你把我放开,讨厌鬼!”手心碰触到他紧致的前胸,依稀带着年轻男子的热度,说话时还气势汹汹,缩回手时,脸已经一直红到耳根。

拓跋宏腾出一只手,轻轻拨开她额前散乱的碎发。刚才在碧云殿内,她的额发就被风吹开了,露出莹润如玉的额头,和清秀细致的五官。微弯的眼睛,即使生气时,也像含着一点浅浅的笑意。略微上翘的鼻端,轮廓精致的嘴唇,每一处都那么小巧,并不刻意张扬美感,却好像带着来自山水之间的钟灵毓秀之气。在鲜卑女孩中间,他从没见过这么精巧柔软的五官,心头颤动,竟然用手指去轻抚她眉眼之间的弧度。

“你……你放开!”冯妙嘴唇噘起,脸上明显地浮现一层怒意,挣扎着要往地上去。拓跋宏刚刚看过冯清脸红羞涩的样子,她从小沾染贵胄习气,即使脸红,也带着几分骄傲自矜。可眼前怀中的人,却如此生动,睫毛微微颤抖,像蝴蝶的翅膀在胡乱拍打。

他松开手,放冯妙下去。脚一沾地,冯妙就倒吸一口凉气,刚才只顾着生气,全忘了有一只脚扭伤了,不能用力。就要跌倒,又被拓跋宏伸手扶住。

“谢谢你……”冯妙心不甘情不愿地道了声谢,一手搭在他胳膊上,另一只手扭着衣带上的一串璎珞。

拓跋宏从衣袖里掏出一块琼脂包裹的中空金铸小铃,含进嘴里,这才开口说话,声音又像从前一样,带着嗡嗡回响:“你怎么惹上那位郭公公了?”

“你倒好意思问,要不是跟你说话耽搁了,我哪能惹上这么大麻烦?”不提这个还好,一提这个冯妙越发气愤不平。她凑近拓跋宏说话,几乎就要指到他的鼻尖上,忽然闻到他身上似乎有浅浅的龙涎香味道,那是皇帝才能使用的熏香。

“咦?你是……崇光宫的太监?”冯妙贴近他身上闻了闻。

拓跋宏也不说破,只反问她:“是又怎样?不是又怎样?”

冯妙支着腮想了想:“是的话,你认不认得皇上身边的林琅姐姐?认得的话,能不能帮我带个话给她?”

被关在碧云殿小室里时,她无意间想起,那郭公公来要人,说的是奉高太妃的口谕。高太妃的亲子,不就是上次争抢林琅的那位小王爷。前前后后联系起来,虽然想不透要发生什么事,她却可以肯定,这次北海王拓跋详费尽心思地安排,是要对林琅有所图谋。

这事情不能原封不动地传递出去,那样不但会惹来麻烦,恐怕效果也适得其反。冯妙想了又想才说:“你只要告诉林琅姐姐,如果有人假借她父亲的名义叫她出宫,那就无论如何也不要去,就行了。”

她伸手拨开地上的残雪,找出几根泛黄的草茎,在手指间灵活翻动,结出一只活灵活现的小狗:“你把这个拿给林姐姐,她就知道是我,自然会相信我的话。”

草编小狗趴在拓跋宏掌间,他有些哭笑不得,看她说得那么郑重,信物却像小孩子间的玩笑一样,怎么看怎么幼稚:“我带你去崇光宫,你自己当面跟她说,不是更好?”

冯妙连连摇头,她不知道文澜姑姑是不是已经在想办法帮她,既然已经脱身,就要尽早回去:“我要回甘织宫去,林姐姐认出是我,一定会相信的。”她以为拓跋宏不愿帮忙,抬眼向他一笑:“你帮我把这句话送到,下次见面,我编一只更大更好的,专门送给你。”

她一时思虑缜密、心思百转,一时又天真烂漫,正像个十几岁的女孩儿家。拓跋宏把草编的小狗放进怀中,算是答应了,接着背对着她蹲下身子,拍拍自己的肩头:“来,送你回甘织宫。”

冯妙脚腕上仍然剧痛,知道自己无论如何走不回去,也不逞强,乖乖地趴在他背上。拓跋宏就势站起,把她稳稳负在身上。

上一次有人背她,还是高清欢送她回奉仪殿。那时她初入宫闱,面对的又是自幼熟识的人,没多久就睡熟过去。可这一次,却是趴在只见过几面的陌生男子背上,她只觉得胸口像揣了只不安生的蝴蝶,不住地拍打翅膀,想要飞出来。

她凑近拓跋宏耳侧,小声说:“布衣之徒,设取予然诺,千里诵义,为死不顾世……从前阿娘逼着我读史记,最喜欢的就是这一句了。”那是《史记》里称颂侠士重情重义、信守诺言的句子。

拓跋宏觉出她的天然芬芳,喷洒在自己耳后,脚步越发地稳,却不回头。真是个狡猾的小狐狸,她要道谢,又不好意思太过直白地开口,假借《史记》中的句子,称赞自己像个世间流传的侠客一样。先戴上这顶高帽子,再深究句子里的意思,便是催促他一定要信守承诺,答应了的事,无论如何也要做到,叫他想反悔拒绝也不好意思。

更深露重,一处处殿宇,渐渐熄灭了灯火,只剩下甬道两侧的青石座灯,发出幽幽的光亮。拓跋宏心中无限安宁,这一整天的不快、遗憾、愤懑,似乎都在夜色中化作一团朦胧雾气,远远地飘散开去。

甬道尽头,本应该已经出宫回府的李冲,默默注视着那一对渐行渐远的小小身影,许久才叹了口气:“人人都说他的面容很像先帝,但若是离得近了,仔细去看,其实更像你家小姐多些。”

在他身后的树影里,文澜姑姑的语调跟平常一样生硬:“今天的事,是我请求大人帮忙,大人何必让皇上以身犯险。”

李冲回头,直视着文澜姑姑:“你在甘织宫里快二十年了,从来没有看过他一眼。你要我帮忙救出那个小姑娘,我并非没有别的办法。我要这么做,一来我相信他做得到,二来,你看过他一切安好,总该放心了吧。”

回到崇光宫时,拓跋宏的裤脚都已经被露水打湿了,林琅立刻上前帮他更衣。拓跋宏沉默不语,竟然没有发现今天的林琅有些异常。平常这个时候回来,她总会递上准备好的参汤,给他暖身,今天却连一句话都没说。

“皇上,”林琅犹豫再三,还是开口了,“奴婢好几年没有回家去了,正月里想跟皇上告个假,回家去祭拜一下先祖。”

拓跋宏皱起眉头,想起小丫头再三叮嘱的话,便说:“正月里事多,朕的衣冠饮食,都需要你打点,过了正月再说吧。”他一向对林琅和蔼客气,并不当她是寻常宫人,可这句话却带着点严厉口吻。她家里的情形,拓跋宏多少也知道一些。他对林琅亲厚,却不肯对她那些不争气的家人宽待。他曾私下对林琅说过,若有人因你的出身地位而喜爱你、善待你,那才是对你的羞辱。

林琅心里委屈,但她一向柔顺惯了,也不敢分辩什么,只是低头不语。家世出身,向来是林琅心中一个死结,此时恳求不被允许,她担心爹爹的情形,眼中泛起泪花,转过身用手背抹去了。

整个正月,拓跋宏都异常繁忙,要接见别国来朝觐的使臣,还要跟太皇太后一起,一拨拨接见述职的官员。有赏有罚,年年都是如此。

轮到内秘书令上殿时,已经到了未时。内秘书令负责传递文书,原本就是个不容易有功绩也并不容易犯错的职位。现任内秘书令,因为一手好字而获得赏识,人却中规中矩,没有什么特别之处。他按例向皇帝和太皇太后问安,垂手静静等着。

太皇太后手里拿着他一个月前呈上来的述职,忽然劈手掼在地上:“锦绣文章写得天花乱坠,人却如此不中用!”

内秘书令已经年过五十,人又生得有些肥胖,听见太皇太后质问,吓得惶恐跪倒,一时却又想不出合适的话来替自己辩解。

“哀家问你,去年一年,你送到哀家面前的文书,缺失了多少?”太皇太后用镏金护甲指着地上,“话倒是说得好听,上顺天威,下感时运,自己做错的事,怎么一件也不提?”

她声音不大,可是一件一件都说得清楚明白,哪一件文书送得迟了,哪一件又保存不善导致污损,容不得人狡辩。

“宏儿,”太皇太后忽然转向坐在正中主座上的拓跋宏,“你也该学着,自己拿主意了。这样的官吏,该如何处置?”

拓跋宏心中清楚,这一任内秘书令,做了六七年了,平日有些小过错,却没有胆子当真犯什么大事。太皇太后一直没动他,不过是看他老实,这一次忽然大发雷霆,原因也并不在他身上,而是在于去年年初那场风波。

冯清出疹子当晚,宫中出现了柔然刺客,拓跋宏借此装病,想要建立天子亲卫,却被太皇太后先发制人,逼得他在奉仪殿外下跪认错。拓跋宏能够抢先得知柔然刺客的动静,便是得益于从这位内秘书令手里截留了一份文书。

明里,太皇太后要他拿主意,惩治不称职的官吏。实际上,太皇太后是在警告他,他的一举一动都已经被看在眼里。

拓跋宏神色谦逊恭谨地起身,向太皇太后说道:“回禀祖母,孙儿以为,此人玩忽职守,疏忽懈怠,不应再任内秘书令。不知祖母觉得如何?”

太皇太后微微点头:“你是皇帝,你拿主意就好。不妨撤了他的职,由李冲改任。”

话一出口,坐在大殿两侧的拓跋宗亲一片哗然。李冲这人,素来有些脾气古怪,从来不肯圆滑处事,真正跟他亲近交好的人并不多。除此以外,众人如此反应,还有另外一个原因。据说李冲经常深夜乘车进入奉仪殿,独自面见守寡多年的太皇太后。虽然没有人敢明说出来,可人人心里都在猜度,这两人之间,究竟是什么关系。

十几双眼睛看向拓跋宏,等着看年轻的皇帝如何反应。

拓跋宏却好像浑然不觉,略一思索便说:“李冲为人端方严谨,担任内秘书令,再合适不过了。”他对随侍在一边的学士吩咐:“就照此拟旨,今天就办。”

太皇太后提倡节俭,内殿议事向来都不准备饭食,因此过了申时便散了。崔姑姑捧上描金莲瓣小碗,请太皇太后进补药。毕竟是上了年纪的人,一整天端坐着,还要耗费脑力,太皇太后早已经有些吃不消,只不过碍着皇帝和拓跋宗亲在场,不敢显露出疲态来。

崔姑姑看着心疼,在一边说:“皇上到底还是听太皇太后的话。”

“听话?”太皇太后抬手揉着额角,“自从上次宫中出现刺客以后,他就学乖了,不敢再明里跟哀家作对,却学会了迂回交换。这些事情,他明知道自己无力影响,便干脆顺着哀家,想让哀家看在眼里,在大婚立后的事儿上如了他的意。”

太皇太后半闭着眼睛,声音里全是疲累:“冠礼不可能一直拖下去,他胜在年轻,有的是时间跟哀家耗着。但是哀家要让他明白一个道理,不是他给了别人好处,别人就一定肯同样回报他。”

奉仪殿外,参加议事的宗亲都已各自散去,只有始平王拓跋勰跟在拓跋宏身边:“换了太皇太后亲近的内秘书令,皇兄要参与政事,就更加难了。”

拓跋宏把手压在拓跋勰肩上:“太皇太后在国事上,一向分得清轻重,李冲这人,朕凑巧私下见过一次,为人耿直。这样的人做内秘书令,不是坏事,何必在这种小事上拂逆太皇太后的意思。”

奉仪殿内,太皇太后小口小口地喝完药汁,崔姑姑立刻送上一颗冰糖。补药味道极苦,非得要浓重的甜味,才压得住,年轻时,太皇太后从不像别家的小姐那样,喜爱甜食。可是年纪越大,口中的苦涩味道就越重,每日非要传甜汤进食才行。

崔姑姑躬身禀告太皇太后:“咱们家王爷,已经在后殿等了半晌了,要不要传膳留王爷一起用?”

崔姑姑口中的王爷,自然是异姓封王的冯家家主冯熙。太皇太后摆手:“叫他进来,说几句话就叫他回去。”

珠帘打起,冯熙快步走到太皇太后身前,恭恭敬敬地叩拜。因是借着探亲之名入宫,他只穿着寻常便服,叩首之后,也不起身,就跪在原地禀告:“府中的月华凝香已经都用完了,臣……”

太皇太后屏退旁人,只留崔姑姑在一边伺候:“不要紧,哀家已经用了别的法子,确证了哀家的猜测。清儿和滢儿,就算顺利入宫侥幸得到皇帝宠爱,也永远不可能诞下皇子。万幸的是,还有一个妙儿。”

冯熙叩首恳求:“妙儿从小都不曾受过这方面的教导,若是她不愿意入宫为妃,臣恳请太皇太后不要逼迫她。”

护甲的金面在桌上轻轻一扣,太皇太后的声音冷冽得不带一丝情感:“哀家从不逼迫人,肯或者不肯,哀家只叫她自己决定。”

甘织宫内,此时也飘着袅袅药香。那天晚上,冯妙一进门,就看见文澜姑姑站在雪地里,眉毛上都结了一层白白的清霜。从那天开始,文澜姑姑便病了,而且病情来势汹汹,几乎整日昏睡不醒。

正月里忌讳看病煎药,太医署里本就没有人在,更别说是给一个甘织宫里的人看病。冯妙没办法,只能自己找些草药,用水煎了给文澜姑姑服下。文澜姑姑平日几乎从不生病,这一次,不知道是病重难医还是这些药都不对症,药汁一碗碗灌下去,却丝毫不见起色。

冯妙忧心忡忡,却不敢在文澜姑姑面前表现出来,只安慰她说,用的都是温良的药剂,难免见效慢些。她捧着空碗出屋,刚掩好门,便看见予星鬼鬼祟祟地向她招手。

她伸手在予星额头上一戳,开玩笑地说:“没人催着你做事,就越发调皮了。”

“不是不是,”予星摊开手掌,一只草编的蚂蚱,躺在她手心里,“南面宫墙底下发现的,这几天,已经是第三只了。”

枯黄草茎编成的蚂蚱,样子却有点古怪,一只大的带着一只小的。冯妙一看便知道,是有人约她子时相见。她一共送了两只草编小狗出去,不用想也知道,这只蚂蚱是那个人送过来的。

现在的冯妙,已经不是刚进宫时不谙世事的小姑娘了,她也听人说过,在宫中天长日久,有耐不住寂寞的太监和宫女,会私下交好。其实她不大明白,私下交好究竟是做什么,她只是隐约觉得,好人家的女孩儿不该这样做。

“你脸怎么这么红?”予星伸手来摸她的脸颊。

“我热!”冯妙羞恼地推她一把,把手里的瓷碗放进她手里,“你这么闲,就去帮我把碗洗了,快去。”

予星刚走,冯妙便听到身后有人走来,转身去看,便见到素云径直向她走过来:“奉仪殿派人来宣你,已经在门外等了。”

冯妙微微诧异,她以为太皇太后早就把自己忘记了,没想到会突然在这时来宣她觐见。冯妙点头应下:“请姐姐跟来人说一声,容我整理衣装,再去拜见太皇太后。”

一年之后,重新踏入奉仪殿,一草一木、一砖一瓦,依稀仍旧跟从前一样,却又透着股陌生。冯妙在甘织宫并没有什么东西,不过是换了一身干净衣裳,又重新绾了发髻而已。

她依旧记得第一次进奉仪殿时学的规矩,快步走到进门后第五块青砖处,俯身跪倒,双手交叠放在身前,额头贴着手背拜下去。

刚要开口称呼太皇太后,冯妙忽然顿了一顿,太皇太后恩威难测,贸然开口,恐怕会惹得她老人家不快。从前在奉仪殿侍奉时,她总是自称奴婢,对太皇太后也不敢以姑母相称。此时正逢佳节,她又刚被人从甘织宫带出来,若是仍然这样称呼,恐怕听见的人会以为她心中怨恨太皇太后,不愿跟她老人家亲近。

想到这儿,冯妙清清嗓子,重新开口:“姑母在上,妙儿给您磕头,唯愿姑母身体康健。”也不多说别的祝词,最简单的话,被她用清醇如泉水的嗓音说出来,反倒带着一片赤子情怀,格外惹人怜惜。

“好孩子,起来吧,这一年倒是瘦多了。”太皇太后招呼她到身前,慈爱地摸着她平滑的发髻,“在那里可好?”

冯妙眼中一酸,就要流下泪来,却强自忍住,此时说好或者说不好,都不妥当:“回太皇太后,起先觉得辛苦,时间长了便习惯了,反倒比在家里时有意思得多。”她绝口不提在奉仪殿的事,只说好过在家中被嫡母虐待,这原本就是实话,任谁也挑不出错来。

太皇太后微微点头,这几句话的确进退得宜,理着她的衣角又说:“好孩子,你的委屈,哀家心里有数。正月里哀家事忙,刚出正月,便想起叫你母亲、兄弟进宫来,让你们见上一面。”

进门时勉强维持的冷静淡定,此时陡然惊破。在甘织宫里,冯妙想得最多的,就是阿娘和弟弟过得好不好。如今能让她见上一面,不管是为了什么,她都感激太皇太后的心意。

薄纱小帘后,影影绰绰地坐着两个人。冯妙眼中珠泪盈盈,那人影就越发模糊。她向太皇太后看了一眼,便急忙忙地伸手打起帘子。

一声“阿娘”刚要叫出口,便硬生生咽了回去。小帘后面的人,并不是阿娘和弟弟。

打起珠帘的手还僵在半空,薄纱帘子后面的人,已经一起抬眼看过来。冯妙心里再怎么不痛快,礼数上却不能错,只好俯身拜倒,口里叫着:“见过母亲、哥哥。”进宫来的人,正是博陵长公主和冯诞。名义上,他们才是冯妙的嫡母和兄长。

博陵长公主面如满月,眉目疏朗,一言一行都很端庄,却少了几分女子的妩媚柔婉。她见着冯妙,神情有些不自然,可是碍着太皇太后就在身边,只能勉强挤出一丝笑意,询问冯妙的近况。

“阿常和夙儿没有诰封,按制不能随意入宫,”太皇太后和颜悦色地对冯妙说话,“你就跟嫡母和兄长好好说说话儿吧。”

冯妙点头答应,坐到博陵长公主身侧,一一回答她的问话。奉仪殿里难得地烧着上好的银丝炭,一丝一缕的热气,从缠枝莲纹炭盆里飘出来,熏得人像喝醉一样面色酡红。在这如春的暖意里,冯妙却越发觉得背上一阵一阵地发凉。

她明白太皇太后的意思,她的阿娘和弟弟,是根本没有身份地位的人。如果她一辈子困在甘织宫里,那么她的阿娘和弟弟,便一辈子见不得人。至于毫无情分的嫡母和兄长,他们此刻的和蔼客气,不过是因为太皇太后在场。

她的生死荣辱,根本不能掌握在自己手上。

博陵长公主原本就对冯妙没什么好感,没多久便起身告辞。冯妙心思乖觉,知道这场戏表演得差不多,也向太皇太后告辞。有宫人带着她,从角门出去,返回甘织宫。

走出没多远,冯诞便匆匆追上来,殷殷询问:“妹妹在宫里可还缺什么?我托人打点了送进来。”

冯妙恼恨他上次送来的纸笺,冷冷淡淡地屈膝行礼:“不敢劳烦大公子,甘织宫里都是戴罪的宫人,不能私下送东西进去。”

冯诞斜跨一步,挡住她的去路:“妙妹妹,我把你和清儿一样看待,那纸笺的事,我并不是……”

“纸笺的事儿,太皇太后已有圣裁。”冯妙摆出一副无懈可击的笑来,“再说,那也都是过去的事儿了,大公子何必还要提起呢?”冯妙再次绕开冯诞,跟着宫人走远。她和冯清,怎么可能一样看待?

冯妙不敢回头,几乎是小跑着回到甘织宫。看见予星,她便一把抱住,眼泪很快打湿了予星的肩头,不知道是要高兴还是要难过,好半天才喃喃地说:“我要离开这里,我再也不要把命捏在别人手里……”

进入二月,宫中便开始筹备上巳节。这原本是南朝士族中间流行的节日,早先人们只是聚集在水边,举行祛灾除病的仪式,渐渐发展成了风雅的饮宴。风俗传到北方,变得越发多样,少年男女,要在这一天聚在一起、踏歌起舞。

原本已经确定了,要在知学里设宴。上巳节踏歌,应该由太子率先起舞,可皇帝还年轻,宫中并没有太子,踏歌环节,便一向由始平王拓跋勰领头。拟好的几个步骤,刚派人送去始平王府,尚仪局便接到太皇太后的口谕,今年的上巳节,要请鲜卑和汉族世家的未婚小姐都来参加,知学里的地方太小,改在宫中畅和园举行。

畅和园本来是一处花园,点缀着亭台楼阁,景色虽好,却并不适合开宴。尚仪局正在苦恼,这难题不知怎么被拓跋宏知道了。他心情似乎极好,亲自画了一幅草图,要在畅和园开凿一条弯曲的沟渠,再引宫中碧波池的水,灌入其中,形成流觞曲水。来参加上巳节宫宴的女眷,可以饮酒作诗,也可以另设小席,很是自在。

“过了上巳节,就算是春天了。”拓跋宏抬眼往窗外看去,才发现窗子上仍旧用的是冬天的厚纱。往年这个时候,已经可以更换春天用的碧影纱了,今年却还没有动静。这些事情向来都是林琅掌管,从来不曾疏忽忘记,只不过最近,林琅很是反常。有几次在御前侍奉,差点把茶水洒进墨砚里。

拓跋宏只当是那几句话说重了,过几天林琅自然会想开了,也不多问。他心里正想着另外一件事,丢进甘织宫里的草编蚂蚱,有一只被裹在绢帕里丢了出来,绢帕上绣着一个“望”字,约他望日子时相会。

他提笔在纸上胡乱勾画,心里已经打定主意,要好好捉弄一下那个小丫头,以解心头之恨。等她看见自己的真容、认出自己的身份,看她还敢不敢那么嚣张?突然回过神来,才发现纸上勾出了两道弧线,前端弯弯,尾端又微微上翘,正像那双眸光闪烁的眼睛。

拓跋宏把那张纸随手一揉,就要丢出去,手扬到半空又收回来,把纸张展平,压在一摞书册的最下面。

开凿沟渠、准备上巳节当天用的酒樽、吃食,都需要人手。内六局各自忙得不可开交,都到甘织宫来借人。文澜姑姑还在病中,无心料理这些杂事,冯妙想着这是难得的机会,回明文澜姑姑以后,但凡有来借人的,她都一概答应。甘织宫内一大半的人,都被内六局各自领走了。

房内无人时,冯妙悄悄拉住予星,郑重其事地告诉她:“我必须离开甘织宫,这是我最后的机会,错过这一次,恐怕这一辈子都再没有机会了。”她留意内六局宫人的对话,知道是太皇太后吩咐,要请鲜卑和汉族世家的未婚小姐参加上巳节。这意味已经很明显,太皇太后要开始给皇上选定大婚对象了。

皇帝第一次选妃,并不是直接册封,而是先从适龄的未婚女子中间,挑选容貌、家世、才学都上佳的女子,送进宫中一处别苑,先由资历颇深的老嬷嬷教导宫廷礼仪,再根据这些女子的表现,确定入宫之后的位分。一般来说,皇帝大婚的皇后,也会从这些女子中挑选。而落选的女子,则有两条出路,一种是嫁给其他的皇室宗亲为妻,另外一种是进入后宫,成为品级颇高的内廷女官。这种方式遴选的女官,并不服侍人,而是制定礼仪、抄录文书,甚至可以参与政事。

无论哪一种结局,只要进入候选范围,从此便可飞黄腾达。对冯妙来说,最理想的自然是成为内廷女官。她跟皇帝只见过几面,说过的话不超过十句,哪里谈得上什么感情?她从小听阿娘讲的,都是举案齐眉、红袖添香这样的闺阁趣事,要她嫁给一个她并不爱的人,实在太过匪夷所思。

太皇太后的意思已经很明显,并不会特别关照她,要她凭自己的本事出甘织宫。思来想去,她只有一条路可走,就是吸引皇帝的注意,成为候选入宫的良家女子。

予星是直来直去的性子,手撑着头想了想:“上巳节不是要吟诗吗,你那么喜欢读书,提前作出几首好诗来,肯定能一鸣惊人。”

冯妙轻轻摇头:“这事不能做得太过刻意,皇上也是男子,他也许会对主动的女子感兴趣,却并不会真正放在心上。最好是无意间跟他偶遇,却又惊鸿一瞥、难以忘怀。如果他邀请我同游踏春,我便要拒绝他,让他心中生出求之不得的惋惜,这样才能永远记得我。”

她在男女之事上懵懂无知,说得坦荡大方,毫无忸怩之色。

予星瞪大眼睛:“难怪你总是长不高,吃进去的东西都用来长心眼儿了。费脑子的事你自己来,我只管出力,主意还是你自己想,需要什么东西,我帮你准备就是了。”

“我已经想好了,”冯妙信心满满地微笑,“踏歌原本是一支古曲,现在流传的多半是阳刚的男子舞。阿娘教过我踏歌女子舞,动作十分柔美动人。我还需要些道具来达到一鸣惊人的效果,这就要拜托你姐姐帮忙了。”

当晚,予星就把长长一串单子托人送了出去,第二天就收到凉月的回话,答应帮她们在上巳节之前准备好。

冯妙夜夜在小阁楼里偷偷练习,每一个动作都力求完美。这一次,她只能成功不能失败。

望日当晚,子时刚过,拓跋宏便依约来到甘织宫外。月色清冷,四下无人。他正以为自己会错了意,也许那个“望”字,指的并不是望日。目光一转,瞥见地上放着块一模一样的绢帕。

他心口一震,从没有过如此迫不及待的心情,捡起来展开,绢帕内包着一支断成两截的翠玉簪子。心头一寸一寸凉了下去,绢帕一角,绣着一行秀丽端正的字迹:“匪我思存。”

折断的簪子代表永恒的告别,“匪我思存”四个字,又清楚地表明了原因。他并不是她心里的良人,与其纠缠不断,不如早早做个了结,免得行差踏错、难以挽回。

宫墙森冷,冯妙在小阁楼上,刚好可以看见墙外的人影。她相信自己做了最正确的事,那少年能在禁宫中随意出入,又在目睹密室里的情形时落泪,身上必定也带着不能被人知晓的隐秘。可不知为何,看见那少年身影离去,她忽然涌起一股无力感,有什么东西飞快地流逝而去,再也抓不住了。

崇光宫内,铜铸青云鼎里,焚烧着浓郁的龙涎香。拓跋宏仰面躺倒在榻上,手里攥着半截断簪。

“林琅,”他闭着眼低声叫她,“替朕更衣。”

没人应声,拓跋宏睁开眼,这才注意到,自从刚才进门,林琅就一直没有出现。她此刻不在崇光宫内!

拓跋宏走出主殿,揪住一个值夜的小太监,厉声喝问:“林琅人呢?”

小太监虽然在崇光宫当差,可平日里只能在外殿做些粗活,根本见不着皇上的面。此刻被皇帝揪住衣领,吓得两腿战战发抖:“小、小的没见着林姑娘。”

若是林琅偷偷出去,自然不会叫人看见,质问这些守夜的太监也没有用。拓跋宏松开手,小太监便瘫软在地。

快到午时,林琅才从外面进来。拓跋宏怒不可遏,一块和田玉镇纸,劈手就砸了出去:“连你也不把朕放在眼里!”镇纸正落在林琅脚下,青碧色的碎片四散飞溅。林琅惊得倒退一步,却还是缓缓跪下去,叩首说道:“皇上息怒,林琅今生今世,都不敢背弃皇上。”

她就跪伏在满地碎屑上,手掌、额头都被划出血来,却好像完全不知道疼一样。拓跋宏听她语调悲怆,似乎极力压制着心中情绪,顿时觉得不忍,绕过填金盘龙桌案,拉她起身:“不过说你一句,你脾气倒比朕还大,不爱惜身子也就罢了,好好一张脸也不要了吗?”

林琅低着头不说话,眼圈泛红,像是哭了一整夜,这会儿却一滴眼泪也流不出来。拓跋宏低头凑到她面前,看见她嘴角、脖颈上,似乎有些瘀青痕迹,便抬手去轻抚,语气里又带上一丝愠怒:“你父亲竟敢打你?”

“不,不是!”林琅张惶后退,躲开了拓跋宏的手,“是我夜里走路不小心。”

他们两人平常一向举止亲密,拓跋宏的贴身小事,都是林琅一手打理,此时林琅无意的一躲,倒叫他心中生疑,脸色也有些不大好看。

林琅眼神闪烁不定,不敢跟拓跋宏对视,慌慌张张地说:“奴婢刚从宫外回来,身上……身上不干净,今天先叫外殿的如意服侍皇上吧。”她从拓跋宏面前挣开,捡起几块和田玉镇纸的碎片,从侧门离开主殿。碎玉捏在她手心里,殷红血珠一滴一滴地滚下来,一路蜿蜒在澄泥金砖地面上。

拓跋宏盯着林琅的背影,面色阴沉。他和北海王拓跋详,小时候都是林琅的母亲带大的,林琅还只有几岁大时,便得太皇太后恩准,跟着母亲在宫中。可是林琅一向只与拓跋宏亲厚,他相信林琅,超过信任任何人。可这一夜过后的失态,究竟是怎么回事?

上巳节春宴正式定在三月初三,据说傩仪执事官高清欢,亲自卜定,这是一个难得的吉日,适合宴饮欢聚。北魏皇族还保留很多鲜卑部落的习俗,尤其特别相信占卜祭祀。之前一再推迟皇帝的冠礼,便是因为每逢旬日占卜,都没有吉日。吉日出现,即使只是适合设宴这样的小事,仍旧给平城内的贵胄皇族带来了难得的振奋。

胭脂水粉、绫罗绸缎的价格,都跟着水涨船高,因为家中有未婚适龄小姐的名门望族,都收到了宫中的请柬,要参加上巳节春宴。

有凉月、予星帮忙,冯妙已经备好了踏歌女子舞要用的东西。要论繁复精美,自己准备的东西,自然不能跟世家望族精� �筹备的饰物相比,她只能多动心思,胜在新颖别致上。

她最珍视的,是一对九尺长的水袖飘带。阿娘教的踏歌女子舞,带有明显的南人特色,曼妙轻灵,需要舞蹈者技艺高超,把水袖甩动得如灵蛇、似轻云。她在水袖间又加了别出心裁的装饰,用两层夹缎镂空裁剪成百蝶穿花图案,又在缝制的花朵中间夹了真的桃花和杏花花瓣。翩翩起舞时,蝴蝶若隐若现,桃花红、杏花白,纷纷飘落。

予星曾经看过一次她的练习,惊讶得嘴都合不拢,好半天才说:“我要是男人,一定像你讲过的那个皇帝一样,用黄金盖房子,把你藏起来。”

冯妙无奈地抚额浅笑:“金屋藏娇,那是汉武帝第一任皇后的事。”说到这里,想起陈皇后最终还是失幸于帝王,在长门宫幽怨而死,恍然觉得隐隐不祥。

她清楚自己并不在受邀参加之列,能否成功,全在于皇帝一念之间。若是皇帝喜欢,这便是心思灵巧、蕙质可人。可若是皇帝不喜欢,这便成了别有用心,私闯禁苑、行止不端,是可以杖毙的大罪。

三月初一,尚仪局便开始安排,把饮宴要用的东西源源不断地送进畅和园。冯家两个博陵长公主所出的女儿,都要来参加,特别叮嘱了说,最小的滢小姐体弱,要安排远离水面的座席。新任内秘书令李冲的几个女儿也要参加。

最令人啧啧称奇的是,高太妃的娘家高氏,也禀明了太皇太后和皇上,有适龄的女眷要参加。高氏一族,在子息上并不兴旺,只有入了宫的太妃,据说当年请高僧看过,最有宜男的面相,后来果真生下了北海王拓跋详。至于高太妃的弟弟平原郡公,膝下尤其单薄,早年过继了一个同宗的儿子,后来又收养了高清欢,从来没有听说高家还有适龄的未婚小姐。正因如此,高氏在皇帝冠礼的事情上,一直并不热心。

宫人都在私下猜测,这名高家小姐,究竟是什么来历。人还从来没露过面,东西已经送了整整两车进来,预先安放在畅和园里。

高家显然对这凭空出现的女儿极为爱重,坐榻不肯用宫里的,要用自家带的上好清凉玉雕成的,说是触感润泽,可以让人清凉无汗、肌肤滑腻。可是又怕三月间天气凉,坐玉榻会损伤身体,用长绒狐裘缝制成软垫,包裹住坐榻。

至于其他的吃食、器皿,都各有讲究,半点也差不得。喝水要用根雕木碗,去除水里的杂气;喝酒要用白玉酒盏,衬托出酒的香醇味道;喝茶要用素白瓷杯,不能带一点杂色……

尚仪局的宫女,光是准备这位高小姐的用具,就累得快要直不起腰来,私底下都说,就算是请个九天仙女来赴宴,大抵也不过如此了。

真到了三月初三这天,人人翘首盼望,都想看上一眼这位神仙一样的高小姐。可等到午时开宴,各家的小姐都来了,唯独这位高小姐没来。只有高清欢向太皇太后和皇上代为解释,说高小姐早起头痛,用丁香花敷额头去痛。没想到丁香花在皮肤上留下了印记,用水粉遮盖不净,要重新匀面上妆过后才肯来。

贵客都已经到齐,自然不可能专门等着一个人。侍宴的宫女,用彩盘托出六十个桃木雕成的中空小盒,依次放进水里。事先开凿的水槽,顺着山势微微起伏,引入其中的水,便自然流淌起来。桃木小盒放进水中,都漂浮在水面上,也顺着水势缓缓漂动。

众人的座位就零星散落在曲水环绕之间,只有冯家小姐怕凉,设了一块素纱屏风在面前。

太皇太后笑吟吟地对拓跋宏说:“今儿是你们年轻人的日子,哀家只是来看看热闹。宏儿,这春宴就由你来主持。”

拓跋宏也笑着起身,先取了桃花春酿,单膝跪地敬给太皇太后,然后才站起来说:“朕也是借花献佛,今天的主意,可都是思政想出来的。他连朕也瞒着,没想到布置得如此别出心裁,孙儿不如干脆让贤,让思政来主持。”

说话间,冯诞已经从座位上起身,也跪在太皇太后面前,捧上自己手里的春酿:“请姑母赏脸,也喝了侄儿敬上的酒,侄儿就算借了胆,敢在姑母和皇上面前献丑了。”

太皇太后听见他油嘴滑舌,忍不住笑了,就着他的手浅浅地尝了半口:“猴崽子,快去吧,要是好就罢了,要是不好,哀家宫里有五寸宽的木板子,让你父亲带回家去,好好整治你一顿。”

冯诞得令起身,便对着所有宾客朗声说话。他指着水中漂浮的桃木小盒说道:“今日都不必拘束,随意想个新鲜主意,博太皇太后和皇上一笑。等会儿酒令传到谁面前,便请派出席上年纪最小的一人来。若是男儿,便喝三杯酒,再从水中取一个小盒,照着里面的话去做。若是女子,也取一个小盒照做,另外不拘是唱歌、吟诗还是作画,挑自己擅长的表演一样便可。”

参宴的人听了这话,都明白了几分。每处座席上,年纪最小的都是那名未婚配的小姐。这是要借着酒令,让小姐们在皇上和太皇太后面前表现。人人欢欣雀跃,只有冯清满脸不高兴,狠狠瞪了哥哥一眼。她比冯妙小些,却比冯滢大了两岁。就算轮到这一席,出风头的也是冯滢。她怨恨哥哥早想了这个主意,却没有提前叫她知道。

此时,冯妙也已经悄悄出了甘织宫,混在侍宴的宫女里,进了畅和园东面的桃树林。文澜姑姑病着,却也暗地里给她方便,让她能够顺利出宫门。前头各家小姐争奇斗艳,她都毫无兴趣。她要等的是踏歌环节,只要盯准始平王拓跋勰的动作就行了。

她偷眼张望,想顺便看看林琅有没有来,可拓跋宏身边竟然空无一人。正隐隐觉得有些失望,身后忽然传来低低压抑的啜泣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