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文小说 > 青春小说 > 两栋教学楼的间距 > 第二十六章 文人的过去全文阅读

这是一间平凡的卧室。

拉上窗帘,柔和的灯光照耀在房间里。淡黄的床单,古铜色的衣柜,乳白色带有花纹的墙纸,带来十分亲切之感。

没有人会将家比作高级旅馆,五星级旅馆顶多也只是两张床一个沙发,床铺和被的厚度往往并不称心如意,住起来难免会有不适。人说家是温馨的避风港,只有家可以自行安排成自己最舒适的环境。

至于未成年人,父母也会精心设计良好的家庭环境。这间卧室当然是赵黄昏母亲所设计的,躺在软硬适中的大床上,远比学校宿舍单人床舒适。这本该是享受,然黄昏却半躺在床上的靠垫前,一直哭泣着。

他不敢发出声音,只是抹着眼泪,看着墙上那幅挂照。那是自己小学时的家庭合照,照片中父母分别牵着自己的双手,背后是熟悉的墙壁被风尘染灰。搬家前的时光对他而言好像是快乐的,可惜太过久远,记不清了。

现在他躺在更舒适的房间里,却感觉不到半点温馨,有的只是无尽的压抑。

其实好像也没多大点事啊,老妈不让自己写文而已,哪个孩子都有家长不让做的事。为什么他会反应如此激烈。他躺在床上回想着,自己何时开始喜欢写文的呢?小时候自己是个数学天才啊。

虽说已经没有直接记忆,只记得每次过年前往姥姥家,姥姥都会提及和自己相关的往事,百说不厌。黄昏在三岁时,姥姥带他出去街边买书,别的孩子都对各种闲书感兴趣,他却在地摊上挑起学前教育的《九九乘法表》。卖书的老太太大惊,说你家孩子是神童吗。

上小学时,自己在家偶然发现,旧书箱子里藏着自己父母当年的课本。他挑出最感兴趣的数学教材,自己翻阅起来。无论能不能读懂,仅仅是觉得有趣,或许就像其它小孩喜欢漫画书一样。说来赵黄昏最讨厌的书就是漫画,他只喜欢纯文字的书,看起来轻松。一张一张的图实在看着累得慌。

后来,他开始对各种科学方面书籍感兴趣。起初只是阅读百科全书,后来觉得这样的科普作品东拼西凑,只言片语,细心的他竟发现几本百科全书上的内容有所矛盾。于是他不再阅读少儿读物的百科,转向《时间简史》等科学名著。

当初父母对他好学博览群书是支持的,直到有次他在学校和老师发生冲突,因为他通过更高深的知识,判断书本出了错,而老师不承认。他非常不满,回家找父母评理,结果父母却不再支持他读高深的科学读物,提前预习高年级知识也不允许。他常调侃道,自己就是伤仲永,父母只是一笑,说他张大就明白了。

总而言之,零星的记忆告诉他,那时的他还算快乐。可是这一切,都在父母离婚后发生了改变。

父母在家里大打出手,家中的惨状他永远不会忘记。电视被砸烂,玻璃桌变成碎片,花盆破碎在地上,泥土散落一地......后来父母争抢抚养这个天才少年,好心的姥姥将他接到姥姥家里保护起来,不让父亲进门。待风暴平息后,他和母亲搬到了新房子,也就是现在这个家。

可是,他的母亲变了。

母亲变得异常暴躁,他说错一句话惹得母亲不悦都会被破口大骂。每周在校,他提心吊胆地等待成绩。只要成绩稍有不理想,回家必然挨罚。

如果可以,他宁愿每周上七天学。临近期末,别的孩子盼望着放假,他不知假期该如何煎熬过去。对他而言,家已经不再是避风港,而是地狱。

到了初中以后,情况愈演愈烈。步入青春期的他更加敏感。来自家里的过大压力,使得他难以忍受。于是他选择在学校把自己当成个小丑,装疯卖傻哗众取宠,以此来发泄。结果班里同学就真的把他当成傻子,向看白痴一样看他。连老师也认为此人无可救药,将他的座位赶到教室最后面拖布旁边。

从小被当作天才,小学被老师高度认可的他,自尊心极强。他无法接受这样的现状,无法接受别人蔑视自己,他后悔当初装疯卖傻。奈何一个人流露的第一形象,实在难以改变。无论怎么做,别人对你还是那样看。

他在和人交谈中,喜欢讲些天文地理、人性道德、历史政治、高科技等话题,以显示自己的天才气质。和同龄人比起来,他确实满腹经纶,几乎无所不知。然而,别人怎么会因为听不懂他说什么而崇拜他呢?相反只会更当他是个疯子,集体排斥他,远离他。

他变得自暴自弃。他开始怀疑,学这些有什么用?他从不将“有用”理解为可以提高成绩,认为那是非常庸俗的,本来他以为,无论学什么都能增长知识,提高人的综合素质,学习就是进步。但是别人对他自认为“强者”的否认,给予他很大的冲击。

他对学习失去了兴趣,成绩开始倒退。母亲对他更加打骂,令他感到简直生活在人间地狱。

自己果然被伤仲永了啊。

为什么,自己明明是个天才少年,为什么要沦落到如此地步,凭什么啊。

九门功课纵然枯燥乏味,应试不是学习。他依然保留着对真知识的向往,每天中午在校图书馆阅览《环球科学》等杂志,或许就是他仅有的一点生活乐趣了。

直到黄昏遇上了那个人。

黄昏记得很清楚,事情是这样的。自己初二时,有段时间前往图书馆,经常找不到自己喜欢的杂志。后来他发现,那些杂志总是被另一个人阅读。有时他焦急地在图书馆徘徊,等待那人放下杂志,自己第一时间拿去。

慢慢的,那人不知何时注意到黄昏的存在。

第一次交谈,是那人读完杂志朝黄昏丢去,说了句“给你”。黄昏趁机问道,“你也喜欢科学杂志啊。”二人交谈片刻,黄昏竟发现对方懂得的知识远多于自己,得知人外有人天外有天。

后来,二人在图书馆发现喜欢的书,也会互相分享,并谈自己的感受。原来世上还是有人和自己所见略同的。虽不知那人身在何班,黄昏也从未问过。

渐渐地,每天中午在图书馆和他一起阅读,成为了一种习惯,也是黄昏每天最快乐的一小段时光。就像有的学生每周回家允许玩一次电脑,盼望着那一个小时那种感受。某天那人没有来图书馆,黄昏还觉得有些不自在。

有一次,黄昏抱怨说图书馆没什么好看的书了,那人笑道,给你推荐几本。他推荐了些尼采、叔本华等西方哲学家的名著,赵黄昏第一次阅读便深感共鸣,他明白了人要么庸俗要么孤独,自己身为天才注定不会被多数人所喜欢。

黄昏十分好奇为什么那人会了解他,并给他推荐相当共鸣的书籍。一次黄昏开口问那人,那人没有回答,却笑道:

“当你对现实有任何不满,试着去创作吧。”

严格来说,被黄昏称之为“卡杰前辈”的那人,并非指导过他的前辈。那人所做的不过是偶然一句话,将黄昏引入创作之路。

年轻的理科天才,并不相信自己能写出什么好作品,甚至从不敢于将自己所写给任何看,连向卡杰前辈他也不敢分享。

黄昏首次将作品向人分享,已经是初中毕业后的事了。那时他在网上将一篇作品拍照给卡杰前辈,反正分别了不用顾忌太多。没想到前辈对他的文笔十分赏识,并声称黄昏写得比他还好。黄昏大喜过望时,前辈请求将黄昏的作品在网上发布。黄昏犹豫了三天,终于同意了。

说来卡杰这个名是前辈的QQ昵称,至于是不是他本名,黄昏也不知道。他经常问别人,中国有姓“卡”的人吗?

每天黄昏只有十五分钟时间可以使用电脑。将手写稿拍照传给前辈,聊天几句,查一点自己感兴趣的资料,就这样。前辈将他的文打到电脑里,至于发到什么网站,黄昏并不关心。

当前辈告诉他,他的文连载到仅两万字,就有编辑主动发站信请求签约。(一般作者到三万字才可以自己申请签约,而且未必通过。)黄昏只是轻描淡写回答“知道了”,因为他对网文领域的事一概不知,根本没有概念。当然他还是拒绝了,令前辈十分扫兴。黄昏只是觉得,自己的文借别人手来签约,会感觉很奇怪的。

说来初中时期,黄昏的老妈对他在校一举一动都在关注,听说他和卡杰那个人关系不错,老妈横加干涉,说那人是个精神病,不准与他来往。黄昏只是回答知道了。反正你又不能追到学校来盯着我,我在学校怎么样你管得着吗。

谁知从那件事以后,前辈再也不见踪影。难道他就因为拒绝签约的事生气了?不可能吧,前辈不像是那样小气的人。可是直至今日,他仍未收到过前辈的消息。

每天打开电脑,都满怀期待着QQ是有没有留言,然后失望地关掉电脑。刚才也是一样。此刻黄昏躺在床上,翻来覆去地睡不着。不知如果前辈生活在自己的位置,面对这样的家庭,他会如何做呢?

黄昏还是爬了起来。他没有开灯,也没有穿鞋,否则鞋子才在木制地板的声音一定会吵醒老妈。他光脚踩在冰凉的地板上,小心翼翼地走出卧室,来到书房,摸到门把手。随后将门轻轻关上,按下门锁时发出了一点声音,吓得他心跳加速。说来黄昏心脏不好,和总是受到惊吓一定有关系。

确认门关紧后,他不敢拧门锁,怕发出更多声音。他按下灯的开关。书房比起往常显得十分空旷,一定是少了些什么。对了,书架上一整排的书都不见了。

他望着垃圾桶里的碎片,再次流出眼泪。随后拿出几张新的珍贵纸张,提起笔,重新写起那个故事。纸张肉体可以被摧毁,故事灵魂将永垂不朽。

当他终于完成这篇佳作,时间已经凌晨二点,黄昏还丝毫没有困意。激动得他早已忘记刚才做贼心虚,他关掉灯,直接打开门,门撞击在门吸上一声巨响,将他从创作意境中惊醒。随后传来的便是一阵脚步声。

慌乱的他无处可逃,只得将心爱的文本藏在自己的胖次里面。

房间的灯再次亮起来,他看见母亲的脸上,满是泪水。

“黄昏啊。你知道吗,你从小就和别人不同。四岁时你被心理医生诊断为阿斯伯格综合征,当时我和你爸感觉天都要塌了。我不求你能成一番大业,只希望你能好好当个正常人,活下去。妈一直特别担心你误入歧途,难道你想和你那个精神病朋友一样下场吗?”

“前辈他怎么了?”

母亲叹了口气,泪水滴在了地上。

“他现在正在杨老师的问题少年集中营里关着呢。”(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