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贵妃的懿旨赐婚,能嫁给心悦的男子,她十分高兴,激动的一夜未睡。
她以为嫁给他之后,她主内,打理好后宅,让他无后顾之忧,他俩定能夫妻恩爱,执手一生一世。
如今,她如愿以偿,可是,拥着他,他却触碰不到他的温度,他冰凉冰凉的,似是要将她冻僵一样。
高媛明白,这种感觉,日夜折磨着她,迟早有一天,她会崩溃的。
“王妃,您如今身份不一样了,眼界也要变宽才行,不管王爷怎么样,都是您名义上丈夫,传出不好的事情,对他影响深远,王爷断然不会对您做出格的事儿。”奶娘轻轻抚着她的发丝,“你啊,如今就是把握好王爷来的日子,怀个小世子,有小世子傍身,你的正妃之位,巍然不动。”
高媛深吸口气,点点头,“奶娘说的对,是我想岔了,可能今日太累,我胡思乱想了。”
“王妃好好休息,睡一觉,一切都会好起来的。”奶娘笑了笑。
“奶娘也早些歇息吧。”高媛起身,想送奶娘出门。
这时,敲门声响起,高媛喊道,“进来。”
门被推开,进来的是老实木衲的红儿,红儿朝高媛行礼,“奴婢给王妃请安。”
“起身吧。”高媛摆摆手,示意她起来,“大半夜的,可有重要事?”
奶娘脸色不悦,瞪了红儿一眼,“你这丫头,不是告诉你,让你埋在李仙宁身边,别轻举妄动吗,你怎么不听话呢,你这一跑,被李仙宁发现,可就前功尽弃了。”
不错,红儿是高媛埋在李仙宁身边的钉子。
“妈妈放心就是了,奴婢心里有数,万万不会给王妃惹麻烦的。”红儿恭敬地行礼,眸光晶亮,哪里还有先前的呆笨样子,完全一副精明样。
“你有数就好。”奶娘点点头,虽然不认同红儿的做法,却也没多加苛责。
高媛拢了拢发丝,正色道,“今日跟着李仙宁去尚书府,可是发生了大事?”
红儿躬身上前,稚嫩的脸上透着讨好,“大事到没发生,不过,奴婢听了一个消息,觉得很重要,所以,夜晚无人,才来叨扰王妃。”
紧着,红儿伏在高媛的耳边低声道,“奴婢说大小姐与定国侯府世子亲上加亲,侧妃娘娘一脸恨意。”
高媛听了这话,像是被惊到一样,猛然从椅子上惊起,手不自觉的砸在梳妆台上,发出砰砰的声响。
“王妃,仔细您的手。”奶娘急忙上前,握住高媛的手,“王妃小心些才是,被人发现红儿在咱们院就不好了。”
高媛点点头,“嗯,奶娘放心,是我失仪了。”
自那日接到定亲懿旨,她高兴的睡不着,可是,后来听说尚书府的三小姐与自己一同进府,她的心像是浸在冰水里,从那时起,她就开始布局了。
她是正妃,李仙宁是侧妃,若上官玉一直是王爷还好,她能压李仙宁一头,可,若上官玉登上帝位,李仙宁受宠,当皇后的不知道是谁呢。
未雨绸缪,她必须对敌人知己知彼,才能立于不败之地。
她听说尚书府挑丫鬟,特意早早的安排了俩丫鬟送到人牙子处,没想到,老夫人那双毒辣的眼睛,也有失误的时候,竟选了红儿进府,还作为陪嫁丫鬟,放在李仙宁身边。
高媛好一会儿,才缓过劲来,一脸惶恐,跌坐在椅子上。
奶娘也是吓一跳,焦急地看着高媛。
高媛蹙了下眉头,抬起头,看着红儿,“你这消息,可是真的?”
若是真的,她就相当于握住了李仙宁的把柄,那么她就能立于不败之地。
红儿语气肯定,神色充满自信,“奴婢眼睛雪亮,看侧妃提到李大小姐时,恨不得喝李大小姐的血呢,之前京城不也传,说……”
红儿见高媛脸色不好,没敢继续说下去。
高媛整个人不淡定了,上官玉原来看上的是李大小姐啊,难怪今日在高府,她瞅着上官玉看李长安的眼神不对劲呢。
她的直觉是对的,若传言是真,那上官玉把她摆在什么位置?又是怎么看待她的?
高媛心痛到无法呼吸,泪珠儿在眼眶打转,深吸口气,稳住心神,无奈地摆摆手,“你先回去吧,若没重要的事儿,就别往我这跑了,被发现就不好了。”
“是,奴婢先退下了。”红儿识趣地退出屋子。
奶娘看了眼高媛,这才追了出去,将荷包塞给红儿,“这是王妃给你的辛苦费。”
红儿急忙道谢,“奶娘替我给王妃道生谢,红儿誓死效忠王妃。”
“嗯,你这丫头是个好的,趁着晚上没人,赶紧回去歇着吧。”奶娘说道。
红儿走了,奶娘才折身回了屋。
“王妃,红儿那丫头到底说了什么事儿,让你如此恐慌?”奶娘回了屋,见高媛还是一副惶恐的样子,焦急地问道。
“奶娘……,兴许父亲真的能得到定国候的爵位。”高媛勾起唇角,笑容凄凉。
“王妃,你究竟怎么了?”奶娘催促道。
王妃怎么跟魔怔了一样,定国候的爵位,已经传给了高军,岂是那么容易弄到手的。
“奶娘,这是一个机会,我必须把握住。”高媛眼神晶亮,深情哀伤,“女人这一辈子啊,能靠的,也只有娘家。”
夫君靠不上,又暂时没儿女,她唯一靠的,也就是娘家了,若她父亲是定国候,上官玉就算看在她爹的爵位上,也不会为难她,定会供着她,她的王妃之位也就保住了。
一个女人,得不到爱情,那么,只能用权欲填满了。
“王妃,别傻了,您是个柔弱女子,又岂能谋夺爵位。”奶娘劝说一声。
她希望高媛能走出魔怔,看清现实,好好跟瑞王过日子,只要高媛不犯大错,瑞王定会待高媛极好,就算全了王府的脸面,也不会给高媛罪受。
想那些不切实际的,只会徒增烦恼罢了。
女人这一辈子,很长,何必跟自己过不去呢,开开心心才最好。
——内容来自【咪咕阅读】(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