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遗旨中,这方面的相关内容是:加封金日磾为秺侯、霍光为博陆侯,木栋为安阳侯,桑弘羊为宜阳侯,其中卜至忠掖侯的爵位不变,不过,其食邑户数由一万户增加至两万户,而金日磾和霍光的食邑数也各一万户,桑弘羊和木栋为五千户。
至于鄂邑长公主和金知蝉的汤沐邑户数都为一万户。
鄂邑的封地,听名字就知道,鄂邑是荆州长江以南的属县,一县的总人数都不一定能够凑够一万人,而金知蝉的东平邑也是从新丰县分出来的,如今的东平里人口虽然超过了一万人,但是,住在这里的人并不都是常住人口,毕竟,东平邑如今已经成为整个关中地区,仅次于长安城的大市集,流动人口,尤其是中小商人特别多。
就在今天,卜至忠入宫朝觐过刘弗陵的时候,霍光专门就此事想要问一问卜至忠的意见,可是,这一次,卜至忠还未作回答,金日磾却主动反对,因为,他心中认为汉昭帝刘弗陵年幼,坚辞不肯接受封爵。
卜至忠和木栋见金日磾反对,也都同意了他的意见,不过,卜至忠也说道:“诸位,不如等到陛下十五岁的时候,问过陛下的意见,再议此事吧!”
听了这话,霍光的心情才算好转了一些。
可就在之后不久,此事横生枝节。
汉武帝身旁的一个亲卫——卫尉王莽的儿子王忽,不知为何,他突然在外面胡说八道,向他的友人传言说:“先帝驾崩前,我常在左右,怎么会有遗诏封这三个人呢?是他们自己使自己富贵罢了”。
这件事被人捅到了霍光等人这里。
真不知道这个王忽是失心病犯了,还是有人暗中指示他这么做的。
王忽也不想想,就算是他常在汉武帝身边,又能代表什么。宫中的侍卫又不止他一个人,而且,他也完全不可能一天二十四小时都呆在汉武帝左右。就算是他一天二十四小时都呆在汉武帝身边,若是他真这么牛掰的话,这么长时间,汉武帝居然没有加封他一个重要的官职。
还有,汉武帝托孤的时候,怎么没有把列入到顾命大臣的名单中的呢?
不但是王忽自己,就连他的父亲卫尉右将军王莽也同样如此。
幸好,霍光三人都非常聪明,他们听闻此事之后,心中自然是非常愤怒的,但是,他们都没有被愤怒激得失去理智。
如果这个时候,霍光他们还依然采取惯常做法,因为此事将王忽和整个王家抓捕起来,严加审讯的话,势必会将此事闹大,反而会让本来毫无争议的遗旨被一个人小人物弄成了他们几个所谓的顾命大臣只是矫诏的权臣勾结在一起,为自己增加富贵而已。
故此,霍光迅速做出了应对,他将王莽找了过来,责备他一番。王莽归家之后,立即毒死了王忽。
私下里解决此事,而且,杀王忽的人,不是受到谣言干扰的顾命大臣,而是他的亲生父亲,霍光使用的这个手段虽然残忍的一些,但是却非常有效。
谣言止于智者,这根本就是屁话,正解应该是三人成虎。
故此,霍光如此处理此次风波,用了最恰当的手段,若是他真得大张旗鼓抓捕王忽的话,反而会授人以柄。
风波止息,可霍光这个时候,也不得不听从金日磾的建议,暂时熄了遵照汉武帝遗旨,给几位顾命大臣加封爵位这件事。
事实上,顾命大臣中,对于此事比较热衷的,也就他一人而已。
有了爵位,只是让他们的身份更为贵重,与朝中的其他大臣有所区别,富则未必,像卜至忠、木栋和桑弘羊仨人,他们像是缺钱的人吗?
五位顾命大臣当中,相比较而言,也就霍光一人是‘穷人’,金日磾虽然没有多少营生,但是,很久之前,陆小六和卜至忠就都在各自郡中为其置办了一个大型牧场。这两个牧场的管事,都是金日磾后来从投降于大汉的匈奴人中挑选出来的家仆,这些人都是他这个休屠王子的老部属的儿子,不但可靠,而且,都是部落中极善于养马的人。
当然,此事金日磾专门请示过汉武帝,对待金日磾的这个要求,汉武帝是乐观其成的。虽然在东莱郡和琅琊郡这两个马场是属于金日磾个人的,但是,马场里繁育出来的良马最终也都是归大汉朝所有。
而且,经过金知蝉多年的施为,汉武帝也已经意识到,有得时候,私人干活比给官府干活要更有积极性。
马场的结果就是这样,关中的养马场建立的时间最长,人员最充足,事实上,这个时期,关中地区的水土条件也大大优于琅琊郡和东莱郡,尤其是东莱郡,在张骞还未将苜蓿带回中原之前,东莱郡马场里一直没有优良的牧草喂养战马,只能用芦苇配合大豆来喂养战马。
而用苜蓿培育出来的牧场,所需的时间并不短,可即便如此,关中上林苑马场繁育数量甚至远不及东莱郡,更不及琅琊郡。
而且,更为重要的是,金知蝉那个时候,还未在牧场里推广人工授精方法繁育战马的方法,这种方法一直都是在耽罗岛和夷洲岛上进行,并未推广出去。
一方面,这种方法实在是有碍观瞻。
若是这种方法是金知蝉发明的这件事传出去的话,必定会大大影响到金知蝉的声誉。
而另外一方面,战马价格又因为汉武帝一直穷兵黩武,居高不下,若是这种方法被传播出去,就很有可能引起全民养马的热潮,进而会出现马吃人的现象。
不是真的马吃人,而是像后世英国出现的圈地运动,贵族把大量的耕地用于养羊、好剪羊毛,耕地少了,粮食产量自然会变少,而羊多了,消耗的饲料相应增加,被当时人的人称之为羊吃人,一点都不足为怪。
当然,这都是明天发生的事情。(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