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是,受老族长的影响,如今在童氏家族当中,即便没有了嫡支族人的压迫,其他庶支当中各户也是自私自利,家中有壮丁的人家,情况尚好,可家中没有壮丁的人家,日子可就苦了。
这也是限田令所带来的负面作用。
限田令是按照每户分配田地,相对于其他地方,关中地少人多,自然做不到每户人家都分配一百亩土地。可是,金知蝉把自家的耕种技术以收费的形势传播了出去之后,大汉天下,北方百姓,即便家中只有二十亩耕地,也已经足够养活一家老小五口人了。
当然,这是在不遭遇任何天灾人祸的情况下。
如果一家不选择分家,让家中壮丁单独立户的话,官府是并不会按人头分配给土地。
而那些家中没有壮丁,却在之前分配了田产家庭,依然要负担被分配到手中的田产的赋税。
这就导致后来,有一些家庭,因为家中的壮丁突然死亡,而且,并不是因为战争或者徭役的原因而死亡的家庭,有些人家不得不抛下土地,携带者遗孤逃离家园,以逃避赋税。
当兵或者服徭役,其家人是可以免税的,而且,若是在战争中阵亡的将士,其家属可以免除一代人的徭役,同时,在家中男子没有成丁之前,也可以免除家中的田赋。
当然,这里指的一代人,只是阵亡士兵或者服徭役之人的直系子女,若是其家中还有成年的兄弟的话,可以免除兵役,却无法免除田赋和徭役。
这就是不分家的坏处。
而分了家,那些不愿意当兵或者服徭役的男子,一旦死了,家中缺少了顶梁柱,有不能免除田赋,光剩下孤儿寡母,有一部分女子根本无力种植田地,自然只能选择逃跑。
对于这种逃户,关中三辅各县官员也只能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他们若是要硬把人留下来,只能是逼着这种人家自杀,即便西汉的赋税不高,三十税一的田赋再加上口赋,这就是一笔不小的开支,更何况,家中的女人、老人和儿女都是要吃饭的。
让这样的家庭逃走,地方官员们反倒可以将这样人家保有的土地收回,在分配给其他人家。
童忠暗查得知,整个童家庶支中,失去家中男子的家庭居然不少,他们大多数都是之前受到老族长的虐待,小时候吃不好穿不暖,长大了即便娶了妻子,生了儿女,但是,因为身体没有养好,故此,都活不太长。
这几个兄弟侄子,全都是在三十岁,不到四十岁便病故了。
能跑的全都跑了,剩下的全都是这些兄弟侄子们留下来的遗孀本身身体也不好,根本就没有能力带着儿女逃走。
查明了童家所有情况之后,童忠暗中派人将这几户自幼失扈的小孩子,带到自己身边,问了问情况,顺便试一试这些孩子。
跟着金知蝉这么长时间,尤其是金知蝉在东莱郡大办学校之后,童忠也从她身上学会了一些如何测试小孩子聪明程度和能力的方法。
可是,让童忠大感失望的是,这些孩子当中,居然一个激灵的都没有。
一个个听到他的名字和来历,大一点的孩子全都惧怕不已,这几个孩子全都低下头,根本不敢再看童忠一眼,也不知道是什么人之前给这些孩子的心中灌输了什么,让他们如此惧怕自己。而那些四五岁的孩子,一个个傻乎乎的只知道吃。
老实说,童忠看到这些四五岁的孩子,真觉得他们还不如东莱郡中那些两三岁的孩子聪明。
大环境决定了一个孩子的成长和能力。
一群从出生就在饥饿和生死线上挣扎求存的孩子,除了寻找食物之外,他们又能懂得什么呢?说实话,这些乡下长大的孩子,即便七八岁了,也还不如在长安城里沿街乞讨的那些小乞丐更加机灵。
失望过后,童忠整个人却轻松了下来,原本他就没有指望能够从自己的侄子或者侄孙中找到适合的接班人。这些孩子在这样的环境中长大,能不学坏就已经非常不错了。
故此,童忠暗中见过这十几户人家的遗孀,经过商量之后,这十几人家一夜之前,全都离开了长陵。
所谓商量,其实就是童忠说出自己的安排,他的这些弟媳们、侄媳们听着,自觉自愿地接受他的安排。如今,童家的人又有哪个人不知道,这个童家曾经和现在做过大官的长辈是个大能人,跟着他,起码不用再担心饿肚子了。
对这样的家庭来说,已经是最大的幸福了。故此,对于童忠的安排没有人不愿意,也没有人敢不满意。
而童忠能够为她们做的,仅仅只是将她们全家人用马车运到东莱郡下面的一个小县,安置在其中,愿意干活的,可以多挣一些钱,不愿意干活的,或者干不了活的,有童忠帮衬着,她们不至于饿死。而那些孩子可以免费进入县内的学校里读书。
而最终,童忠这次返回故里,也给自己定了门婚事,他娶得是一个老兄弟的妻子,并将这个老兄弟的儿子收为了义子。
这次回家,童忠自然要去探望那些曾经帮助过他的好兄弟。华夏人重土轻迁,以前,他的那些好兄弟当中,并不是所有人都愿意跟着金知蝉去东平里的。
其中也有家中环境不错的,自然不愿意离开故土。恰巧,他这次回来,去探望其中当初对他最好的一个好兄弟张铁,碰巧在这个时候,张铁病重,奄奄一息。
童忠急忙招来了金知蝉留在长安城里照顾其母金修的一个医生,可惜,这个时候,张铁病势沉重,已经到了药石难医的境地。
张铁临死前唯一放不下的就是自己的妻子和儿女。
张铁从军中退役较晚,因此,他娶妻的时间也较晚。夫妻二人生的儿女虽多,居然有八个,但最大的也不过才十二三岁,而她的妻子更是才三十出头。(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