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得知二表哥娶顾氏时也是因为大姑给他们吃了药弄到一块,二表哥才不得不顾氏的事,牛金花回到家一直都在想着要如何弄些银子,好叫自己堂妹找人买些迷药回来。
她想着只要让自己与表哥成了好事,她就不相信,表哥还会让她下地干重活。
只是听说那药挺贵,一点点也得花五两银子,可现在她是一钱银子都没有,五两银子对她来说可是个天大的数字。
不过牛金花也挺有小聪明,她知道这种事肯定不能与娘说,更不能让两个弟妹知道。
要不然,真那样的话,她回娘家哪来的脸面?
如今两位弟妹都看不起她,连带两个弟弟对她鼻子不是鼻子,眼睛不是眼睛,那是为什么?那还不是因为她没有嫁到一个好人家么?
虽然她没读过书,可妻以夫贵,这道理她是打小就听在耳中记在心中,只不过命运戏弄她,没有让她嫁进一个好人家罢了。
想着自己表哥那么厉害,堂妹说他一年打猎就能赚下二十两银子,牛金花就更兴奋了。
哼,在娘家连个饭吃不饱不说,还让两位弟妹嫌弃,说她好吃懒做。
牛金花想着:等她以后进了朱家,一定要拿几筐大米狠狠的甩在她们脸上,好叫她们看轻她。
只是这五两银子她去哪寻呢?牛金花坐在屋檐下发起了呆…
牛金花有两个弟弟,一个妹妹,如今妹妹出嫁了,两个弟弟成了亲,她回到娘家来,不干活又吃得多还挑动婆婆教训自己,她的两位弟妹都非常厌恶她。
小弟媳牛钱氏看着在屋檐下打瞌睡的大姑子朝妯娌牛方氏说:"大嫂,我们赶紧走吧,一会让她知道七婶家今天做喜酒,怕就轮不上我俩去了。"
大姑姐的好吃牛方氏心里极有数,嘴巴撇了撇一脸的鄙视:"快走吧,别让她知道了。这个不要脸的女人,只要对她有好处的事,她什么事她做得出来。"
牛钱氏与牛方氏两个悄悄的背着孩子出了门,两人走到无人的地方牛钱氏才说:"大嫂,刚才我去七婶家随礼的时候,听她们家的表嫂说起,府城里有一户大户人家要买几个洒扫婆子。据说只卖十年自由身,身价是十两银子,以后每月包吃包住还有一两银子的月钱,你说让她去怎么样?"
牛方氏闻言双眼一亮:"弟妹,你说的这事可是真的?要是真能这样,以后我们就有好日子过了。"
牛家一共本就有十二口人,却才四亩水田三亩悍地,本来吃饭之事就是个紧巴巴的事,可再回来一个胃口大又不干活的大姑姐,这两妯娌基本上就是处于吃不饱的状态。
吃不饱还算了,还要一天到晚受大姑子与婆婆的气,这让本是对头的两妯娌,因为大姑子的回归,顿时成了盟友。
牛钱氏见自己大嫂对这事果然感兴趣,她更来劲了:"我哪能说假话?这肯定是真事。你说,要是家里能进十两银子,又把这个吃干饭还闹事的人送走,我想,最起码十年之内我们俩不用天天受她的气了。"
牛方氏当然知道这是好事,而且是大好事,就别说有银子,就是没有银子,能把这个瘟神送走,她也乐意,只是自己这大姑姐还有婆婆会同意么?
"那也得她们都同意呀。"牛方氏脑子比较实诚,转眼就泄气了。
牛钱氏是个比较有成算的女人,她眼珠转了转:"要不一会我们先找表嫂打听详情,然后再与婆婆说,你看如何?"
对,这事只要婆婆能同意,以大姑姐那好占面子的性子,那银子全给了她,未必不能把她送走。
两个媳妇神神秘秘的样子,让牛宋氏有点不耐烦了:"有事就说,搞这么神秘做什么?"
牛方氏比较会说话,就亲自上了:"娘,我与你说,我听到一个好消息呐。"
"好消息?什么好消息?"一有好事,牛宋氏的脸色立即好转。
牛方氏凑近牛宋氏说了几句,果然牛宋氏一脸怀疑:"真有这等好事?"
牛方氏一脸肯定:"娘,虽然我不能完全肯定,但这事应该没有听错,要不我们再去找那表婶打听打听?要是这事能落到大姐头上,那她将来就有依靠了。"
牛宋氏一听立即说:"你们赶紧去找找这表婶,看看她在哪,可别让别人占了先。"
两妯娌对视了一眼,还是牛方氏说:"娘,那表婶在大厅喝茶呢,要不我去找她来这?"
大厅里这么多人,可不能让别人也听到这好事了,牛宋氏立即说:"那还杵着做什么?还不赶紧去?"
"我可与你们说,这事真不是我打出来说的,我家那口子在县城里的刘家赶马车,那府城的刘家可是县城里刘家的族亲,他还能不知道?只是一时要找几个合适的婆子,人又勤快、话又不多的人不容易罢了。牙婆那里他们托人看了好几场了呢。"
牛方氏看着这表婶说得活灵活现,又见自己婆婆眼中的神色,知道有戏了。
"娘,你说这么好的事要让大姐去,那多好?大姐这性子,做事自是能干,东家一定看得上眼。"
牛宋氏也知道自己那女儿的德性,性子太烈,脾气太燥,如今已被休弃回娘家两次,再要嫁出去怕是难了。以她这年纪,以她这相貌,你说去给人家当妾,谁会要?
除非把她嫁给那些老光棍,可能还有人接手。
只是那些个老光棍就是因为连自己都吃不饱才娶不上媳妇,她能舍得把女儿嫁过去,就是自己那女儿也不会同意。
如今家中的情况她也不是不了解,两个儿媳妇虽然表面上不说,可是心底里却对自己意见很大。
现在是他们老两口还在,女儿也还年轻,两个儿媳妇不能对她做什么。
万一有一天自己两口子也老了,儿子媳妇不再听自己的话了。那时别说养嫁出去的女儿,现在她要打压得两个儿媳妇太厉害,到时恐怕自己她们也会不孝顺。
想到这,牛宋氏心中有了数。(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