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林虽泪眼涟涟,但仍高声怒道:"各位大人不必多言,诸位之心思,劝皇上纳妃的折子里可写的清清楚楚!杨家持宠而娇,本宫这皇后忌妒狭隘。如今杨帅辞去兵马大元帅,本宫亦辞去皇后。圆诸位之愿!"
不待百官再言,周六先扶起肖林:"朕这一生,只有一位皇后。那就是你杨宜!此生,决不会有第二个女人进入朕的后宫!还请皇后收回凤印,不可再说这样的话!"
肖林委屈地唤了句:"六哥。"
周六亦轻声道:"林儿,六哥知道你委屈!且先回去,六哥一定给你一个交待!"说这话的时候,周六觉得心像火在烧一样。自己乃堂堂皇帝,竟被百官逼着自己的皇后受这样的委屈!若非先帝留下的一堆乱摊子到现在还没处理完,且大周才经过一场大战朝局不易大动干戈,参与此事的人,朕一定会轻易放过!
且等着,等朝局稳定,待国库充盈,百姓安居,朕一定要将今日之耻百倍还之!
看着肖林离去,杨爷爷更加坚定地要皇上收下兵马大元帅之印。周六也明白,杨爷爷只要还担任兵马大元帅,就还会在风尖浪口上,朝中之人就还会拿此事来妄论杨家,妄论皇后。最后,含泪收下兵马大元帅之印,扶起杨爷爷。
"如今我大周已无战事,这兵马大元帅一职,朕就先收着。待需要是,再封!"
兵部尚书还想说不合规矩,却被杨爷爷一个眼神吓的不敢吱声了。今日已经逼的杨家如此让步,他们实在不敢再多论。最终,这场由百官挑起,打着为了皇权稳固不让杨家专宠,实则为了将自家女儿送到后宫的政治闹剧,以杨爷爷的辞职而画上句号!
杨爷爷辞去兵马大元帅后,紧接着就上书,想去苏州华夏学院养老。周六跟肖林商量过后,批准了。
杨爷爷南下的船,是肖林准备的。爷爷为了她被迫放弃用生命得来的荣誉,她能回报的,就只是让他风风光光南下。十艘巨大豪华的官船,三艘装满爷爷要用的日常物品和带给如意庄的礼物。光这些货物,就值百万银子。
另外七艘装人,除了爷爷的一千亲卫老兵,另有肖林派的两百名男仆,两百名婢女,他们负责照顾爷爷的日常起居。当然,肖林知道爷爷不会用他们,爷爷的日常起居都是由他的亲卫来办的。
爷爷开始不愿意收这些仆人,到不是觉得张扬,只是单纯地觉得麻烦。肖林笑道:"爷爷有所不知,帝都闲人太多,而如意庄却是人总不够用!这些人随爷爷过去,到作坊干活也好,到书院打杂也好,有的是要用他们的地方。"爷爷这才同意。
出发的前一天,杨爷爷送信,让肖林到杨府一叙。"现在御史恨不得十二个时辰都盯到咱爷孙身上,明天,你就不要到码头去送爷爷了。"杨爷爷看着肖林慈爱地说。
肖林一再强忍,眼泪还是掉了下来:"爷爷!对不起!对不起!都是孙女无能,让爷爷受此委屈!"
爷爷抚摸着她的头顶,轻笑道:"傻丫头,这哪里是你的错!你忘了吗?我们早就约好,待战事一了,爷爷就去你的学院做武先生。如今,正好如愿而已!
爷爷啊,一点都不委屈!那兵马大元帅的担子压到肩上,爷爷连睡觉都觉得重的慌!再者,我们杨家确实该急流勇退。爷爷离了官场,也正好给你哥哥们机会不是!
杨家,爷爷一点都不担心。至于丫头你,爷爷也不担心。你聪慧识大体,且目光长远,见识卓越。你只要照顾好太子,与陛下一心。朝廷上的那些魑魅魍魉,也就能给你添添堵,分毫动摇不了你的尊贵!
我们杨家是将门,战场上强势,但是在官场政治上,却毫无优势!所以,政治上的问题,杨家帮不了你。但是丫头你记住,只要杨家还有一个人在,就会护你周全!杨家会永远坚定地站在你身后!"
肖林抽噎道:"孙女明白!爷爷放心,我会顾好自己,顾好杨家!这次攻击我们杨家的人,孙女一个都不会放过!"
杨爷爷笑着摇摇头:"现在不是算帐的时候,殿前一事,你已经给了百官重重一击。现在,你要做个大度的皇后。不光不惩戒,还要广施天恩。多多赏赐诰命女眷,让他们放松警惕,觉得你这个皇后不过如此,并不敢和百官撕破脸。
静待日后,抓准时机,将那些还是不将你这个皇后放在眼里的,一一打入尘埃!要记住,要么不动,要么一击必中!
呵呵,只要陛下不纳妃,只怕百官就会时刻挑你这个皇后的毛病。这可是个持久战,丫头你可要随时保持警惕哦!"
肖林道:"爷爷,您实话跟孙女说,您是不是也觉得该让皇上纳妃?"肖林静等着爷爷的回答,这个答案现在对她十分重要!
果然,爷爷没让她失望:"爷爷说了,纳妃之事,是皇家的家务事。没什么该不该,皇上想纳,你阻止不了,皇上不想纳,那么你就该支持他!只要你与皇上一心,纳不纳妃,根本无关紧要。可惜,朝中之人怎么就看不明白呢?"
肖**定地道:"皇上不想纳妃!我会让他一辈子都保持这个想法!"
杨爷爷哈哈大笑:"对!这才是我杨家女儿该有的气魄!"
虽然爷爷说不要去码头送他,但肖林还是悄悄地来了。只是没靠近,在能看到码头的阁楼上,远远地给爷爷挥挥手。看着满头白发的爷爷上了船,看着十艘豪轮慢慢驶远,肖林觉得自已身上有什么东西也随爷爷一同南下了。比喻说,当权者不该有的仁慈!
"冰雨,查清楚幕后主使是谁了吗?"
"回娘娘,奴婢查到参与之人,除了几个才离京回封地的亲王,还有就是,陈家。"
"陈家!这么说,太后也有参与?"
"太后是否参与奴婢不知,不过指使封御史的确实是陈家,并且事后放出对杨家不利流言的也是陈家。"(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