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文小说 > 古言小说 > 不为江山只为卿 > 第九十七章 出事全文阅读

许慎言没料到在这京都的深夜,居然遇到本该千里之外的熟人,不由大吃一惊。“快停下!”

许慎言叫的急,等车子停下,已经过了京兆府。许慎言来不及等车子停稳,撩了裙摆直接跳下了马车。

“姑娘,你当心!”翠儿吓得脸都白了。急急地跟着许慎言后面。

许慎言一路小跑着回到京兆府门口。白发老妇正呆呆地坐在地上,双眸绝望而空洞。

“三婶?”许慎言在老人面前站定,有些不该相信自己的眼睛。向来精明强干的李三婶,不过短短半年不见,那一头乌黑的头发,尽全数花白,一下子苍老了十岁不止。许慎言心头一痛,顿时湿了双眼,她攀住李三婶的双肩,哽咽道:“三婶,发生了什么事?您为什么在这儿?”

李三婶木然地抬头,定定地看了许慎言好一会,才回过神来,一把抓住许慎言,如一个溺水濒死之人,几乎用尽了全身的气力,去抓住哪怕仅有的一丝丝生存希望,力气之大,让许慎言感觉到胳膊上传来一阵阵钻心的疼痛。“阿言?是阿言?”

“是我,我是阿言,三婶,到底发生什么事儿?”许慎言想起刚才在马车里隐隐听到李三婶和值夜小使的对话,心中的不安无限扩大。二娃哥哥出了什么事了?

“阿言,阿言,他们冤枉你二娃哥哥,说他谋财害命!”李三婶紧紧地抱着许慎言,哭道:“阿言,你是最了解二娃的,你知道他有多心善,他怎么可能杀人呢?”

“我知道,我知道!”李二娃平素为人,许慎言自然知道。李二娃确实是出了名的和善,村里但凡谁家有个难处,他都会帮上一帮。她在李家村这些年,若没有李二娃,凭她一几之力,真的是没办法将顾家兄妹好好养大。

“阿言,你去告诉他们,二娃是不会杀人的,阿言,求求你,去给二娃作个证,二娃他不会杀人的。”李三婶也是急得慌了神。

许慎言望着大门紧闭的京兆府,不知道怎么办才好。还是翠儿先回过神来,上前两步,道:“老太太,这官府办案,讲究的是个证据,不会因为我们姑娘一句话便会将人放来,此事还得从长计议。”

李三婶一听,又悲从中来,一把一把的抹着眼泪。许慎言更是手足无措。翠儿劝道:“姑娘,眼下天色已晚,再不回去,老爷夫人要担心了。奴婢瞧着老太太也累了,不如先请老太太一同回去,跟老爷商量商量!”

“正是,正是!”许慎言连连点头,自己也是急糊涂了,回去和哥哥商量才是正理,忙道:“三婶,翠儿说的事,您先随我一同回去,将事情来龙去脉仔细说说,和我哥哥商量一下再作道理。”

李三婶想了想,也觉得在理,当下便抹了抹泪,抽抽噎噎地随许慎言回了许府。

许府门房还留着灯火,柳氏专门派了婆子在等。见了马车到了府门前,婆子急忙向内通传。“老爷夫人,姑娘回来了!”

李三婶仔细打量了一下许府,三进的宅子,虽然比不得京都别的大宅,却比乡间豪绅的宅子要精致,能在都城置办这么一座宅子,定不是普通人家。李三婶瞧这架势排场,不免有些惴惴。当年猜测过许慎言的来历,多半也只是以为是大户人家的大丫环,没想到,当年落魄的小丫头,却是官家女。

“三婶,你别担心,二娃哥哥吉人天相,不会有事的!”许慎言见李三婶呆板的样子,以为她在担心李二娃。

“哎哎!”李三婶瞧着灯光掩映下的许慎言,广袖青衫裙,头戴碧玉簪,手上戴着同质地的臂环手镯,竟是全套的一副首饰头面,一派端庄秀气的大家小姐的气派,哪里还瞧得出是李家村辛苦度日的那个小丫头?李三婶突然想起,当时如果不是因为自己嫌弃顾家兄妹,也许,眼前这个可人儿就是自己的媳妇了,如果二娃成了家,就不会去给她打理铺子,就不会被人污陷谋财害命了。一想到自己生死未卜的儿子,李三婶的泪水又如雨落。

“三婶,您先别哭!先随我去见我哥哥!”许慎言拿帕子替李三婶擦了擦泪。

李三婶点点头,随着许慎言去了许慎行夫妻所住的院子。

许慎行和柳氏早已得了婆子的禀报,已经迎出了正房。见许慎言一出现,柳氏急忙上前两步,挽了许慎言的手,道:“阿言,到底怎么回事?”

许慎言看了李三婶一眼,道:“这事情一句两句怕是说不清楚,不如进屋说。”回头挽了李三婶的手,道:“嫂子,这就是我常跟你们提起的李三婶,三婶一家,可是我的大恩人,没有他们一家,我都不知道这几年能不能熬下来。”

“原来是恩人到了!”柳氏朝李三婶福了一福,道:“三婶快快里面请!嬷嬷,你去给安排安排,待这边叙完话,恩人好歇息!”

马嬷嬷应喏而去。

柳氏引了二人进了屋。许慎行早已等得急了,一见人进屋,劈头就问,道:“阿言,怎么回事?”

许慎言将自己在街上如何瞧见李三婶简单说了一下。

“李二娃?”许慎行听到李二娃的名字,神色不由一闪。想起了这几日朝中各派为了这个名不见经传的李二娃,各方势力卯足了劲,至今没个定论。原来,这个李二娃,竟就是妹妹常说的恩人李二娃。“到底是怎么一回事?”

“阿言走后,二娃整天魂不守舍的!”李三婶道。许慎言脸一红,垂了头。许慎行吭吭地咳了两声。李三婶一个激灵,忙道:“阿言,我没别的意思。”

“我知道!”许慎言再尴尬,也不得计较,此时,李二娃的事情更为重要。

李三婶讪讪道:“那段时日清河镇来了不少外乡人,铺子时挺忙的,刚好二娃田地农活都做完了,我怕他整日闲着会胡思乱想,就让他在铺子里给我打几天下手。没想到,就出了事了……”(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