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宫内,确实比京城里凉快得多,这是苏清宁来到行宫之后,最直观的感受。
之前的时候,孩子们都蔫蔫的,因为太过炎热,到了行宫里,一个个撒开了欢。
虽说是来行宫,可每天的课程,却不会落下,东方熠跟杨蕙心都跟着来了,每天早上,孩子们仍旧会跟在皇宫的时候一样,早早起床,锻炼身体之后,去跟先生读书。
小公主快要两岁半了,说话越来越流利。
看着小公主,苏清宁不由得想起,小公主还不到一岁的时候。
灏儿跟瀚儿在那个时候,已经开始冒话了,复杂的肯定说不了,但单字总是能够往外蹦的。
到了小公主,不管你怎么教她,她都不肯说,甚至过了一周岁,说的都很少。
那个时候,苏清宁甚至担心,是不是小公主有什么问题,以至于语言方面发音迟缓,可后来才发现,不是小公主发音迟缓,是她懒。
她其实会说,也能够冒话,就跟大皇子还有二皇子那时候一样,可她偏偏不说,故意让你着急。
这孩子从小,就一肚子古灵精怪。
虽然是女孩,可她跟大皇子还有二皇子一起读书,教导他们的先生,对于小公主的聪慧,是有过夸赞的。
之前,苏清宁一直担心,小公主的热度,持续不了太久,保不齐哪天,就说什么不肯读书了。
可过去了许久,小公主却没有厌烦的意思,她仍旧每天早上起的很早,看自己的父皇练武,或者看哥哥们扎马步。
兄弟俩每天早上,都会在宸帝的指导下扎马步,都快过去一年的时间了,还是如此。
苏清宁问过宸帝,马步要扎多久,宸帝只让她别着急,这扎马步,算是基本功,是急不得的,什么时候行了,他自然会说。
宸帝自有自己的计较,时间久了,苏清宁也就不问了。
因为自己的原因,苏清宁甚至怀疑过,小公主是不是跟自己一样,灵魂也是穿越的,不然为何小小年纪,却能坚持每天去上书房读书?
再或者,是个重生的,可她试验过,没什么问题。
她甚至让月灵帮她推演过,可一切都证明,小公主没有任何异常。
她不是穿越而来的,更不是重生的,她就是她生下来的孩子。
知道是自己想多了,她也就不再多想,月灵让她安心,说小公主自有造化。
最终,苏清宁安下心来,小公主就算再聪慧,也是自己的女儿,只要他们都健健康康的,比什么都强。
一转眼,宸帝跟苏清宁带着孩子,在行宫里住了快两个月的时间,这两个月,孩子们晒黑了不少。
行宫里凉快的多,除了读书的时候,他们时常在外面玩耍。
行宫内,有宫人,特意种了一大块地,孩子们从小到大,还是第一次接触到这些,所以觉得很新奇,每天午睡醒来,就往地里面跑。
东西种的很齐全,很多时候,苏清宁他们吃的菜,就是从地里摘的。
因为这一大片地,孩子们认识了不少的东西,要知道,以前在皇宫之中,根本接触不到这些。
就算吃过,或者看过,他们也不知道这些东西,到底是如何来的。
到了行宫之后,亲眼见识到了,也就知道了,苏清宁觉得,这是来到行宫之后,最大的收获。
出来许久,如今也该回去了,同宸帝商量了归程之后,一大群人从行宫离开,向着京城归去。
等他们返回京城的时候,西北边关的暗卫们,也回到了京城,他们带回了跟元翊有关的消息。
元翊离开西北边关之后,直接向着大元归去,他没回自己的封地,而是直接向着京都而去。
大元之中,但凡有些能力的皇子,都被元翊派人秘密杀害,就连皇后的嫡子,那个最有可能继承皇位的人,都被元翊派人解决了。
虽然过程艰难些,可到底,最终的目的达到了。
元翊是大元的皇子,这么多年,在大元的势力,还是不可小觑的。
虽说他在大兴的时候,过得有些窝囊,可那也是正常,毕竟人在屋檐下。
再加上,他虽然人去了大兴,却没有将骨干力量带走,毕竟大元这边的情况,需要人试试盯着。
那个时候,元翊以为自己一定会成功,却没想到,现实给了他一记响亮的耳光。
如今的一切证明,将人都留在大元,是正确的选择。
事实上,早在之前,他就谋划过此事,那时候觉得,将所有的兄弟都杀害,似乎有些不妥当。
所以,他选择了迂回的方式,从大兴下手,利用大兴,来让父皇承认他是太子。
但他失手了,加上在大元,不止是皇帝知道他的所作所为,旁人也知道,他不动手,自有人跟他动手。
于是,他就只能先下手,将所有对他有威胁的,通通除掉。
如今,大元有能力继承皇位的皇子,就剩下他一人,不管大元的皇帝是否愿意,都会让他成为太子。
他做的那些事儿,少不了引起愤怒,这一路上,追杀他的不少,他也受过伤,甚至差点没了命,可到底,还是活了下来。
知晓了元翊的消息之后,宸帝让暗卫们退下休息,这一路上,他们也是辛苦了。
元翊那边,他并不担心,若是他死了,大元如今没有合适的人选,要么继续拖延立太子的时间,要么,就只能从宗室里选择。
大元的宗室贵族,宸帝早让人调查过,不成什么气候。
若是元翊如愿,成为了太子,宸帝也不担心,他成为皇帝都没事,因为他有后手,可以防止元翊对大兴动手。
帝后重回后宫,后宫里恢复了往常的模样,天气开始凉爽,不管是主子还是宫人,都舒服了许多。
回到皇宫之后,苏清宁不免有些感慨,时间过得太快了,这一转眼的,大半年又过去了。
孩子们一天天长大,她虽然还没变老,却也能感受到时间的流逝。
知晓了她的想法之后,惠妃跟陈嬷嬷都笑她,对于时间,两个比她年长的,都不觉什么,她年轻些,却不少感叹。(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