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参观完金莲花广场上车后,导游就继续开讲:接下来我们就要去观看澳门的标志性建筑物——大三巴,其正式名称为圣保禄大教堂遗址,一般称为大三巴或牌坊,“三巴”即“圣保禄”的粤语音译。该教堂又称澳门天主之母教堂,于1580年竣工,先后经历次大火,屡焚屡建,直至185年的最后一场大火将其烧得只剩下教堂正门前壁,此墙因类似中国传统牌坊而得名“大三巴牌坊”。这块正面前壁的遗址建筑糅合了欧洲文艺复兴时期与东方建筑的风格而成,体现出东西艺术的交融,雕刻精细,巍峨壮观……
讲着讲着汽车就停在了路边,导游带大家开始往大三巴走,路上游人非常多。我们穿过大三巴的后墙来到了正面。马上就看到一座三角顶的大牌坊,有5层楼高,完全是一座欧式风格建筑。下面有三个大门,中间有三个小门。
据上面记载,牌坊高约7米,宽米,为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巴洛克”式建筑物,共分五层,底下两层为同等的长方矩形,由三至五层构成三角金字塔形。顶端竖有“十”字架,其下嵌有象征圣灵的铜鸽;铜鸽像的旁边围着太阳、月亮及星辰的石刻;铜鸽之下为一圣婴雕像,其左上是“永恒之火”的雕像,右侧则是“生命之树”的石刻;第三层的正中刻着一个童贞圣母像,旁边以牡丹和菊花环绕,前者代表中国,后者代表日本;雕像左方还刻有“永恒之众”。一艘“葡式帆船”及一个“面目狰狞的魔鬼”;第四层分别供奉耶稣四名圣徒的雕像;第三层与第四层的左右两侧,雕刻有中华民族传统文化艺术的象征动物——狮子;底层为三面门户,正门的楣额上用葡文刻着“MATERDEL”意即“天主圣母”,两侧的门上刻有耶稣的记号“IHS”。大三巴牌坊上各种雕像栩栩如生,既保留传统,更有创新;既展现了欧陆建筑风格,又继承了东方文化传统,体现着中西文化结合的特色,堪称“立体的圣经”,是远东著名的石雕宗教建筑。
站在大三巴正面的下坡台阶上,人们纷纷开始合影留念。我也欣喜若狂找到1个美女帮我疯狂拍照。记录下我第一次来到澳门的光辉岁月。拍完之后,我就开始往小山上游走,10分钟后我就走到了山顶的大炮台,只见这座西式炮台建筑群上,在每个墙体的凹处都放有一个大钢炮,每个钢炮下面都有钢铁铁炮架和轮子,可以随处移动。斑驳的墙体早已尘封了那段战火岁月。但巍峨的炮台还是见证了那段历史。上面清晰的记载着,炮台及其火炮本属教会所有,为保护圣保禄教士而兴建,用以防御海盗,后转为军事设施区。炮台四周均置有巨型钢炮。
下了炮台我就缓缓往回走了。看着远处巍峨挺拔的大教堂开始浮想联翩,年代久远的葡萄牙殖民统治就这样一去不复返了。虽然人已非,但物依然还是伫立在这里。给中国人民竖起了最大的警示牌,敲响了最亮的警钟:落后就要挨打。弱肉强食这个动物世界里永恒不变的生存法则,一直都在诱惑着人类一次次悲剧重演,无休无止,让人叹息!
路过旁边街道时,我无意间看到一家澳门特色小吃店——猪扒包小铺。于是就走到窗口递进50块人民币,说,给我来个猪扒包。只见老板马上递出1个包子和5块钱。
我一看以为找错钱了,就说,只要1个!
老板淡定的说,对呀,1个5。
我一听就蒙了,天呐,这外形如同小汉堡的包子竟然要5,再看看这街上的人流量,一天最少能卖1000个,日营业额就是5000,一个月就是75万,一年就是900万。按照餐饮业利润对半的法则,一年就能赚450万人民币!天呐,年就成千万富豪了!
想到这,我立马就想来这开个包子铺了。看来澳门这地方虽然节奏没有香港快,但消费还是和香港不相上下的!难怪有那么多内地人都来这打工,在酒店,**做个服务员,一两年后就回老家买房了!
感慨过后,没有吃饱的我又买了天价的葡式蛋挞和水蟹粥这两种澳门当地最受欢迎的美食,站在街角香喷喷的吃完后就上车了。(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