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文小说 > 现言小说 > 义门演义 > 郓州决口水滔天,瓠子歌中决口堵全文阅读

却说宋太宗大喜,道:“省华西蜀为官三年,百姓安居乐业,政绩突出,正宜擢升重任。未知升任何职为好?”

群臣随声附和,有说宜任这,有说宜升那,你一言,我一语,煞是热闹。

忽前任益州转运使唐某出班道:“陈某在益州结党营私,多行不义,例如益州小史唐强仅仅拿了国库中的一文钱,陈省华便将他处死,实是不该。因此,陈宜贬不宜升。”

太宗转问群臣:“偷一文钱而被处死,可有此事?”

“确有此事。”

太宗大怒道:“省华负我,传旨贬为江州司马。”

“是。”

陈省华接到圣旨,交接完毕,安排妥当,便一叶小舟,前往江州就职。

益州府衙人山人海,成千上万百姓撑着万民伞来为他送行。

在灿烂的阳光里,陈省华跳上船,向江州驶去。

前面便是长江三峡。刚驶入三峡,便云生西北,雾涨东南,云雾弥天,不辨东西南北。

雾中,陈省华眼眺江州故里方向,不由诵起韩愈的诗来:

一封朝奏九重天,夕贬潮阳路八千。

本为圣明除弊政,敢将衰朽惜残年。

云横秦岭家何在,雪涌蓝关马不前。

知汝远来应有意,好收吾骨漳江边。

吟诵着,他又依韵奉和一首:

益州处处艳阳天,此去江州路八千。

斯地惊闻出贼子,殃民祸国一年年。

云横故里家何在,风势汹汹总阻前。

小丑跳梁终有报,光明灿烂在前边。

江水滔滔,小船顺流而下,正所谓:

朝辞白帝彩去间,千里江陵一日还。

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己过万重山。

船行如飞,很快地,陈省华就到了江州。

不表陈省华被贬至江州任司马如何勤政爱民。却说黄河是有名的地上悬河,因而经常缺口为害。黄河缺口又多在郑州以下,因那是无阻的海滨平原。北宋是历史上黄河缺堤改道频繁的时期,形成几股河道入海。郓州治在今山东东平县,它的南边就是梁山泊,与梁山泊相通的是北流河。黄河流经郓州县北十二里,宋太宗乾德四年(966年)夏秋之交,黄河滚滚洪水天上来,横冲直撞,年久失修的脆弱的郓州黄河大堤约束不住大水,忽霎那之间,被滚滚浊流冲开一个缺口。滚滚黄河水,排山倒海向良田沃野冲去。

霎那之间,千里沃野成了一片泽国。,河决郓州杨刘,水泛县境,漂民庐舍。千千万万百姓便被洪水夺去了生命……、

啊,黄河……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摇篮,是他孕育、创造、发扬了灿烂的中华文明,中华民族就是在黄河的保育下发扬光大。但同时,黄河又带给中华民族不尽的灾难……

《尚书?禹贡》中所记载的河道是有文字记载的最早黄河河道。这条河道在孟津以上被夹束于山谷之间,几无大的变化。在孟津以下,汇合洛水等支流,改向东北流,经今河南省北部,再向北流入河北省,又汇合漳水,向北流入今邢台,巨鹿以北的古大陆泽中。然后分为几支,顺地势高下向东北方向流入大海。人们称这条黄河河道为“禹河”据文献记载,黄河下游自有史记载至北宋时期,有以下几次重大的改道。

周定王五年(公元前60年),黄河发生了有记载的第一次大改道。洪水从宿胥口(今淇河、卫河合流处)夺河而走,东行漯川,至长寿津(今河南滑县东北)又与漯川分流,北合漳河,至章武(今河北沧县东北)入海。这条新河在禹河之南。

汉武帝元光三年(公元前1年)黄河在今河南濮阳西南瓠子决口,再次向南摆动,决水东南经巨野泽,由泗水入淮河。年后虽经堵塞,但不久复决向南分流为屯氏河,六七十年后才归故道。

王莽始建国三年(公元11年),黄河在今河北临漳县西决口,东南冲进漯川故道,经今河南南乐、山东朝城、阳谷、聊城,至禹城别漯川北行,又经山东临、惠民等地,至利津一带入海。此后几百年中,黄河情况不甚为频繁。北宋初期,决口不断,短时期、短距离的分流河道不少。

每次黄河改道,淹没良田无数,造成大量民田被毁、大批灾民的流动,流殍满野,哀鸿遍天,可见,因水灾的严重破坏和威胁,造成大量民户逃离家园而成为流民。在这种形势下,土地的大量损毁和荒芜自然在所难免。而受黄河淤积的破坏,土地质量的下降所构成的危害也是极为深远,其地力恢复则需要一个相当漫长的过程。因此,灾民生活无着,惟有liu亡而己,处境十分悲惨。

此次河决郓州,灾难深重,被害者凡数千里,田庐荡溺,流离饿殍之民,相望道路……派谁治理去为好?宋太宗一时没有合适的人选。

在宋朝掌管治河事是一肥差,可以混水摸鱼、中饱私囊。所以人人争管治河事,不能如愿则寻机攻击他人。此时,为了争得治理权,一帮官僚纷纷向太宗推荐人选,但均被太宗一一否决。因为太宗感到难当大任。

忽宰相道:“江州司马陈省华铁面无私,两袖清风,且善治水,何不派他去郓州?”

一句话提醒宋太宗,太宗大喜,忙宣旨令陈省华火速北上堵缺口及治理郓州洪水。

陈省华临难受职,这是宋太宗知人善用。

陈省华没日没夜赶至郓州,但见滚滚洪水淹没了千里沃里,到处是流动的灾民,到处是漂浮的尸体。

陈省华沉痛无比,命令部下道:“首先火速组织人力,收埋死者,不得有误!”

“是!”一批部下领命去了。

“开仓放粮,赈济灾民,不得克扣毫厘粮食,不得中饱私囊,违者严惩不怠!”

“得令。”

然而官史贪污受贿惯了,在此天大的天灾面前,居然克扣灾民粮食。

陈省华得知,且查获罪证,大怒,下令斩立决。

处决了几个败类,杀鸡儆猴,欺侮部众再不敢作奸犯科,因此,得以顺利安置流民数千家。

却说黄河下游呈悬河之势,由来已久。因此,控制洪水,确保洪水安全下泄全凭两岸大堤的约束。堤防一旦决口,形若倒悬,极难堵塞。因此,实施堵口工程往往是一件极其不易又有相当大风险的事。风险高,极其不易,而又不得不作,决口、堵口又相当频繁,陈省华一到郓州,马上依当地风俗祭天祭神,佑助堵口成功。

接着,陈省华想方设法,运用有限的资金,多方采购物品,巧妙集合古今河流治堵技术,决定采用“平堵和立堵相结合的方法堵塞决口。先是用大竹或巨石沿决口口门横向插入河底为桩,由疏到密,使口门水势减缓;然后,再用草料填塞其中,最后压土压石,使口门最终合龙闭气。并用从决口口门两端用埽占法向水中进堵,使口门逐渐缩窄,最后留一定宽度的缺口,再进行封堵截流。

在堵口之中,陈省华率领军民苦战奋斗,但见鞠躬尽瘁,身先士卒,亲自搬运石头,挑泥土,打竹木桩,脏活苦活重活抢着做,在他的精神感召下,军民人人奋勇,个个争先,堵塞决口得以顺利进行。

大雨如注,浊流滚滚,千百万军民正在冒着生命危险在堵塞决口,陈省华带头唱起汉武帝瓠子歌:

决兮将奈何,浩浩洋洋兮虑殚为河。

殚为河兮地不得宁,功无已时兮吾山平。

吾山平兮钜野溢,鱼弗忧兮柏冬日。

正道驰兮离常流,蛟龙骋兮放远游。

归旧川兮神哉沛,不封禅兮安知外。

为我谓河伯兮何不仁,泛滥不止兮愁吾人。

齿桑浮兮淮泗满,久不返兮水维缓。

河汤汤兮激潺湲,北渡回兮汛流难。

搴长筊兮湛美玉,河伯许兮薪不属。

薪不属兮卫人罪,烧萧条兮噫乎何以御水。

颓林竹兮楗石菑,宣防塞兮万福来。

这歌声荡气回肠,淹没了轰隆隆的水声。

在陈省华的正确指挥下,在郓州军民万众一心的拚搏下,经过艰苦奋斗,终于使黄河回归旧道。

接着,陈省华率领军民,在黄河边除按旧制种桑枣外,并大力监督人民种植榆树、柳树及土地所宜之树木。按每户人口定为五等:一等户年植树50株,每等递减10株,孤寡者免种。且摊派费用以治理河流:除动用国库钱粮外,规定河北五百里内差夫(富户出钱免夫、穷户出夫修河),五百里外出钱雇夫及借常平仓司钱买梢草、斩伐榆树送至工地。陈省华更迁民避水:为减少灾民,将低洼处居民迁至高处安家落户。

预调梢(山木、榆,柳)、芟(芦获)、薪柴、楗橛、竹、石、茭索等塞河之物数以万计,谓之春料。命沿河诸地官吏会同河渠官吏,乘农闲之机率丁夫、水工收采树木,编竹纠芟为索,长十尺至百尺不等。选宽平之所为埽场,密布芟索、铺梢,梢芟相重,用土石压之,并以巨竹索横贯其中,谓之心索。这样可增加堤防强度。自郓州沿黄河两岸修此堤防数处。

至今在郓州还流传着陈省华堵塞郓州决口的诗歌“省华堵决口,恩多怨亦多,百年千载后,恩在怨消磨。”

太宗从治河中看出他有理财的本领,马上颁布任命,决定擢升陈省华的官职。

未知陈省华擢升何职,请听下回分解。(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