裴大郎的脸色一定很难看。能唬得李烈陛下这么八卦的人都闭上了嘴,没有询问这个新科爸爸的感想。从这一点上来说,就可以察觉裴大郎的脸色有多难看了。
半响,裴大郎张开了紧闭的双唇,吐出一行字来。那可真是一个字一个字的吐出来的啊!不过五个字“我~要~见~三~娘!”裴大郎说了一分钟!斩钉截铁的口气没能打动李烈陛下。
人李烈陛下说了:“不行!”也说得铿锵有力,态度坚决。
事关大皇子安危,换句话来说就是事关江山社稷,李烈陛下会同意那才奇怪呢!
裴大郎如何肯依!怒道:“我要辞官!这个官我不做了,我就不信,我还找不出一个人来了!”
李烈陛下和裴大郎大眼瞪小眼,两不相让。
李烈陛下看裴大郎的倔脾气上来了,忙劝道:“我安排人给三娘递信,让她回京一趟。你看这样如何!”
既然李烈陛下妥协了,裴大郎也就见好就收,勉为其难的点点头,算是答应啦!
十八又一次的奔赴鱼香,此行不但带了银两银票,还带了李烈陛下和裴大郎的手书各一。
李烈陛下的手书又长又啰嗦,零零碎碎的表达了他对三娘隐瞒生子一事,没能满足他的好奇心的不满。并且传达了裴大郎急于想见她的心情,还表达了对裴大郎要挟他一事的不满。
裴大郎的手书很简单,千言万语只汇成了一句话:陌上花开,可缓缓归矣!
什么?裴大郎不着急?只是千言万语,百般滋味只融入了一句话中,是体贴也是温柔的催促。或许可以这样理解:陌上的花儿都已经开了,都过了那么久,夫人也可以一边赏花,一边慢慢的回来了吧。
这一句并不合景,却合了某人的情。三娘并没有如同吴越王钱镠的戴妃一般瞬间泪满香腮,当即收拾行囊,赶了回去。
三娘犹豫了。
三娘不是不想裴大郎,也不是怀疑裴大郎的诚意,更不是没有勇气面对上京人的指指点点。
三娘只是意识到了,孩子不仅仅是她的,裴大郎的,还是洛家和裴家的。不是她和裴大郎想怎么解决就怎么解决的事情。
从李烈陛下的手书可以看出,这件事情弄不好会成为全天启皆知的大事件。
那孩子呢?还会和现在一样,陪在她的身边吗?裴大郎怎么看待孩子?他会不会也想要孩子,想要把孩子留在他的身边,或者是送到裴家?
面对这些问题,三娘不确定起来。面对回不回上京的问题,三娘真的是抓破了脑袋。
理智和情感在拔河:情感告诉她,不能回去,回去了孩子就不完全属于你了,裴家像孩子都快想疯了,怎么会放过这两个孩子。理智告诉她,必须回去面对这件事情,还真不是你一个人的,你必须得和孩子的父亲说个清楚,弄个明白,达成协议。
最后,理智还是战胜了情感,因为三娘意识到,这个社会,这个时代,没有人会认同自己的做法。何况李烈陛下明显是站在裴大郎那一头的,在这个‘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的时代,自己能带着孩子去哪里?李烈陛下能守得住自己在那里的秘密多久?自己最终还是要面对这样的结局。早解决早轻松不是么?
三娘怀着忐忑的心情回了上京。
自从书信寄出之后,裴大郎就怀着忐忑的心情在大将军府坐立难安。每天都对着大门口张望,一副魂不守舍的样子。
乔四海留在了惠州,不单单是因为他是涿州人,也不是单单是因为瘴气对他的影响小,主要是因为他水性好,又对船很了解,再加上和裴大郎相处久了之后统兵用兵也有些心得,李烈陛下就把他留在了惠州训练水军。
乔四海留在了惠州,偌大的大将军府就剩下了裴大郎一个主人。平时裴大郎没有觉得,这些日子里,裴大郎总觉得这大将军府冷清得紧,平添两分寂寞。
一干侍卫并不了解情况,一部分新来的便偷偷地问道:“裴将军这几天怎么了?莫不是前两天陛下宣召,说了要打仗?”
呆在大将军府久一点的人都知道一些情况,便有老兵笑道:“每隔几个月,裴将军就有几天魂不守舍的。估摸着洛神医要来上京了吧!”
便有各种疑问排山倒海而来--洛神医是哪一位?和裴将军什么关系?为什么每隔几个月来上京一趟?会不会成为将军夫人?
到最后,老兵只管摇头不答,故作神秘。而新兵却越发对洛神医洛三娘好奇了起来。
只是洛三娘的到来不但让新兵满足了好奇,增添了许多疑问,还让老兵们大吃一惊。
洛三娘不是一个人来的,她还带来了两个小包子,当然不是人们口中吃的包子,而是白白软软嫩嫩的双胞胎。让人吃惊的不是洛神医生子了,而是这两个小包子长得一模一样,而且怎么看怎么像裴将军!
裴将军不是打仗去了吗?这孩子是洛神医和谁生的?裴将军知不知道?
疑问充斥着老兵们的脑袋。他们不单单是好奇八卦,还在为自己担心着。若是裴将军知道洛神医结婚生子了,不知道自己又要**练好久!!!
大将军府的三百侍卫目送着三娘进了大将军府,看着三娘去了大厅。那感觉,比走星光大道还要吸引人的目光,而且这些目光比起歌迷影迷都炙热,都专一。
众人瞩目的感觉其实并不好,三娘抬头挺胸收腹,深吸一口气,鼓起勇气迈入大厅,面对许久未见的孩子他爹--裴大郎。
两个小包子一岁半了,已经会说话,也会走路了。三娘一手牵着一个孩子迈入大厅的时刻,裴大郎看着大门口的三个人,愣了愣,紧接着大将军府里响起一声狮吼:“来人啊,关大厅之门!大将军府里的所有人站到三米之外,违者军法处置!”***(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