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初上架,预定粉红票,有票的亲们一定要支持一下呀!
~~~~~~~~~~~~~~~~~~~~~~~~~~~~~~~~~~~~~
七月初时,翟管家再次来信,追问寻找房中人的事情,沈历拿着信,不由埋怨起来:“早说了快些办,结果还是拖到了现在,害的翟老爷亲自写信来催,别让人以为咱们办事不尽心尽力,心里从此不待见咱们才麻烦了。”
姚淑宜叹道:“老爷既要相貌好,又要性情好,又要年龄合适,又要家生女儿,一时半会儿哪里找得到这么合适的人呢?”
“实在不行就买一个外头的,得赶紧把人送过去了,再拖翟老爷恐怕真生气了。”
姚淑宜笑道:“人我想好了一个,只不过年纪有些小。”
“是谁?”
“赵姨娘有个妹子叫燕姐,刚满十四岁,我前日见了一面,长的跟赵姨娘不差什么,虽然年纪小,倒是好高身量,说十七八岁只怕都有人信。”
银莲在旁侍立,闻言大吃一惊,怎么从来没听夫人提起过?燕姐五月里才过的十四岁生日,听说那个翟管家已经四十六七的人了,这不是误了燕姐一生吗?
心中焦急,又不敢插话,只急的满脸通红。
郑幺姑听着便有些不忿,凭什么这种长脸面的事又轮到银莲?要知道那个翟管家在京城可是呼风唤雨的人家,连老爷也要靠他一句话才能升官,要是当了他的房里人,不知多大的体面!
沈历有些意外,看看银莲,道:“你还有个妹子?怎么素日没听你说过?”
银莲大着胆子道:“燕姐年纪还小,我只怕她不懂事,万一冲撞了翟老爷,只怕,只怕……”
姚淑宜道:“先进府里调教几日,再打发她上路。你放心,我和老爷必定像嫁女儿一样,风风光光送她出门。”
幺姑再也忍不住了,插嘴道:“燕姐年纪小不说,一向又在庄子上,没见过世面,京中可不比咱们小地方,万一说错话做错事可怎生是好?翟老爷那也不是一般人呢!”
姚淑宜不动声色,只问:“依你说怎么办?”
“我身边倒有两个丫头,玉翠和鸣翠都不错。”
“玉翠一向是在你房里服侍的,听说你一直安排她上夜?我以为你或者要安排通房。”姚淑宜笑笑地看向沈历,“服侍过你的人,恐怕不合适吧?”
幺姑有些脸红了。玉翠的确一直在做通房的事,可是通房这个名分,自己还不准备给她。
“鸣翠的话,她又没有老子娘在这里,一走就是断了线的风筝,她若有良心,记得先前的主子倒也罢了,要是没良心,也只能由她了。”姚淑宜淡淡说道。
沈历忙道:“还是家生女儿好。”
李姨娘笑道:“不过燕姐的确是小了点,十四岁,还是孩子呢。”
幺姑见有人帮腔,忙道:“就是,不是还有别的家生女儿吗?”忽然想起一事,带着几分报复的心意道,“听说太太把明雪指给了宁妈妈的儿子?可惜了,好个相貌的,她要是没许人,倒正好合适。”
李姨娘也笑道:“说起来丫鬟里头,明雪的相貌的确算得上拔尖。”
姚淑宜淡淡一笑,早知道她们会揪这个短处。只不过这件事早已经跟沈历商量好的,倒也不怕她们嚼舌头。
银莲怯生生道:“燕姐一团孩气,我实在有些担心。”
姚淑宜见她不帮自己说话,有些不悦,便道:“你爹前日进来,已经答应了。那燕姐虽然年纪小,个头比你还要高一截子,你俩站在一处,说不定人都以为你是小的。”
银莲低下头,不敢再做声。
幺姑笑道:“果然有这种事?我还从未见过。”
姚淑宜淡淡道:“或者郑姨娘有更好的人选?不妨说出来听听。至于玉翠、鸣翠这些不靠谱的,还是罢了吧。”
幺姑顿时语塞,强辩着说:“翟老爷是图好生养,弄个十四岁的毛丫头送去,怎么好生养?”
一句话说的沈历也有些抽搐起来,轻叩桌面,沉吟道:“说的也是,要生养的话十四岁的确太小了。”
姚淑宜有些不耐烦,这这个幺姑,几番对阵从来没占到便宜,偏偏不肯死心,处处挑唆。当下微微一笑,道:“也许是我们都想岔了。说起来翟老爷虽然是个管家,可是吏部尚书的管家,跟七品的官员也差不多少吧?我们只顾想找个丫头送去,怎么倒没想过有好人家的儿女送去呢?”
沈历点头道:“这倒也是个主意。”
姚淑宜笑笑地转向幺姑:“我竟忘记了,你侄女今年多大?”
幺姑大惊失色。难道她竟打起了雪樱的主意?绝对不行!雪樱是哥哥唯一的骨血,难道让她像自己一样给人做小,一辈子抬不起头来?
她抬起头,正好迎上姚淑宜带着几分戏谑几分挑衅的目光,顿时明白她心中正是如此想。再看沈历时,犹未明白姚淑宜话里的意思,只顾皱着眉头思索,一时踌躇起来,是该向老爷求助,让他给雪樱做主,还是直接向太太服软?
姚淑宜见她不答,又道:“家生女儿好在知根知底,又有父母在这里绊着,不至于跟咱们离心。但若是有出身清白的女孩子当然更好,哪怕家里穷些,咱们满破着花上几两银子把她父母接进来养活,倒不比丫头们强得多?若是亲眷就更好了。”
沈历还没明白其中关窍,点头道:“倒也是,只是急切之间只怕找不到这么合适的人家。”
姚淑宜笑道:“要是诚心找么,却也容易。”
幺姑急红了脸,李姨娘看出点端倪来,笑得更深了。
姚淑宜向着幺姑道:“郑姨娘,你说呢?”
幺姑深吸一口气,堆出一副笑脸道:“其实还是太太先前考虑的周详,家生女儿有个牵绊在这里,咱们也好拿捏,再说做丫头的惯会使小意儿殷勤,更会伺候人,所以我想来想去,还是燕姐合适。”
沈历不悦道:“先你说不好,现在又说好,早是如此,何苦白费半天口舌。”
姚淑宜笑着斜了幺姑一眼,道:“郑姨娘想明白就好。那我就传下去,明儿叫燕姐进府里来住吧。”(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