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朝野皆为刺客一案的突转急变而感到惊骇迷惘时,北恒朝中有两个人的心情却是窃喜大过了其他。这排在第一位的自是国相郑全。
其实,自打前日夜里接到了皇帝与明王游湖遇刺的消息,郑全心中也曾暗暗担忧了一把。
这几日来,那些骇人的传言在帝都闹得沸沸扬扬,耳目众多的他自然也了解得很清楚。起初,当那些传言传入耳中时,郑全还是狠狠地震惊了一把。毕竟,坊间所传的那些话是事实还是谣言,作为传言主角的他自然再清楚不过了。若说一丝惊骇都没有,那是不可能的。做了亏心事的人心底最深处多少会藏有一丝恐惧。郑全也不例外。
然而,震惊之余,他最先想到的便是要揪出那个在背后捅他一刀的人。
但是,令他失望的是,派出去的人默默地暗访了几日,却毫无所得。
于是,在查探未果和百思不得其解的情况下,这位生性多疑的国相便自然而然地认为散播传言、要置他于死地的幕后之人不是庆王阳承禹就是大将军澹台肃珩,总之一定是一直与他作对的庆王党中的人。
虽然,照目前形势看来,皇帝似乎并没有因为那些传言而对他起疑,甚至还在朝堂上体恤地安抚了几句。然而,对于行事谨慎的郑全来说,未雨绸缪、万无一失才是他的准则。
正当他愁着该如何解决帝都传言的难题时,忽然听闻这事竟然忽然转到了他的老对头庆王身上,而且还是那些被擒的刺客亲口招供的,这简直是他意料之外的转折。无需自己动手,就能看到一直忌惮的对手惹上了大祸,而且这大祸极有可能是致命的打击,这怎么能不教他惊喜呢?
当然,在这位心思缜密的国相想来,这件事并非没有疑点。他也细细地沉思了许久,但并没有想出什么头绪来。同竺饮清一样,他也想不出除了他还会有谁那么瞧不顺那个向来以“忠臣贤王”标榜自己的死对头。
不过,郑全心中的这一丝疑惑并没有占据多少分量,他很快便将心思倾注到如何借此机会彻底解决那根令他耿耿于怀的肉中刺一事上。
在这个时刻,他自然想到了朝中最强的帮手,也是第二个对庆王落难感到既惊诧而又欢喜的人——靖边王楚鸿。
于是,次日早朝时,众臣便在千秋殿观赏了一出口舌相辩的精彩大戏。争辩的主题自然是行刺一事,演戏的主角便是国相与楚王。
对于一众朝臣来说,最教人大吃一惊的莫过于听到郑相开口为庆王说话。不只殿上的许多大臣觉得意外,就连稳坐高位之上的阳修狄也不由地愣了一瞬,原本平静无澜的眼波微微一动。
沉默地将楚鸿与郑全的话听完,阳修狄将凝肃的目光投向殿中的兰袍身影:“肃珩,对于方才郑相与靖边王之言,你可有何看法?”
殿上众人见皇帝一言未置就将问题抛给了澹台肃珩,都有些吃惊,一道道目光齐齐转向澹台肃珩。
在这群大臣中,自然有国相党,也有庆王党。向来支持庆王的几位大臣虽然不相信庆王会做大逆之事,然而此次事态严重,且又突有遽变,众人一时也不敢妄自多言。
而国相党的一众朝官原本准备待前面两位大角的主戏唱罢便按原计划附和靖边王楚鸿,一同谏言,给皇帝施压,令其从重处罚庆王。不想,皇帝竟未给他们开口的机会。
站在最前面的郑全和楚鸿对视了一眼,也微微侧了身子,眼尾的余光扫向身后的那位大将军。
听见阳修狄的问话,澹台肃珩乌眉一动,似乎也有些意外,但他很快便神色平静地抬了眼眸,看向金阶之上的清贵君王:“回皇上,在肃珩听来,郑相与靖边王虽然意见相左,然而皆是心系大恒,一切为国事考虑,一片忠心自然让肃珩钦佩!”
澹台肃珩首先不偏不倚地替殿前那一相一王扣上了一顶虽然俗气却又不能丢下的高帽,随后便不紧不慢地继续作答:“郑相说得很有道理,此事涉及我大恒皇家亲王,想来飘飘数十载,庆王爷确实为大恒呕心沥血,且不说当年随先帝平乱世、定天下,立下汗马功劳,单是先帝驾鹤仙去之后,庆王爷尽心辅佐皇上,谋大恒之安平,也确实称得上朝廷柱石!但是——”
他话锋忽然一转,“靖边王说得也对,京畿重地,贼人再三作乱,袭杀南宿贵客在先,行刺皇上在后,这事传出去确实有损我大恒国誉,若是不严处贼子,既无法向南宿交代,亦会教天下人耻笑!”
澹台肃珩说完这一番话,凝眉朝着前方两个身影望了一眼,重又移眸望向阳修狄,见龙椅上的俊秀男子眉头微锁,眸光略显深沉。
殿上朝臣闻他此番言辞,也听不出这位素来与庆王爷关系甚好的大将军是个什么意思。他们愣怔了一瞬之后,便都聚足了精神朝着澹台肃珩看着,一副拭目以待、各自观望的架势。
阳修狄就在这时沉声开了口:“肃珩,那依你看,此事应该如何处理为宜?”
“回皇上,臣以为,处理此案的首要前提自然是依据我大恒国法。皇上不是给了臣五日期限吗?”澹台肃珩的语声仍然沉稳不变。
阳修狄微有讶异:“前日朕是给了你五日查明此案,可是如今那刺客不是都已经招了吗?难道你认为皇叔是冤枉的?”
“庆王爷是否有冤,臣不敢信口猜度,但臣认为刺客虽然招了,却不能表明庆王爷就是罪魁祸首,单凭刺客一言,证据似乎太过单薄,既然皇上先前已许了臣五日期限,不如就待臣查明此事再行定夺也不迟!”
此言一出,阳修狄似乎比较赞同,微微地点了点头。
然而,殿上的另外两人心中却暗暗一紧。
郑全不自觉地皱起了横眉,然而一时又无计可施,只得默默地听着阳修狄对澹台肃珩下了命令:“好!此事事关重大,朕亦赞同肃珩的看法,便再给五日期限,从明日开始计日,待查明一切再作他议!”(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