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文小说 > 古言小说 > 蓬户生晖 > 第一五四章 生机全文阅读

郑大虎在堂屋里陪着坐了一小会,借口要去果园里喊大郎几个就走了,留下姜氏与徐世铮夫妻继续说话。

出了大门也不走直径,东拐西折的偏绕了个不大不小的弯,进入果园后亦是优哉游哉的漫步,留足了时间给姜氏提要人的事。

二妞瞅着一脚踩在簸箕边缘,然后洒了自己大半身草木灰,再然后愣成个木头人的徐修永,抿紧了嘴,使尽全身的力气把笑意压制下去,一手搁在自己的腹部不停的揉,硬憋屈得自己肝啊肠的颤得生疼,她怕笑出声来伤了大少爷的自尊心,虽然徐少爷今天弄出来的笑话已经不止一出了,但哪出都没这出来得叫人震撼,这哪是来帮忙干活,分明是拖后腿捣乱兼自虐啊。

徐修永被三郎的狂笑激得晃过神来,从小到大他还没如此窘过,特别是当着表妹的面,狠狠损伤了他那颗小小的男子汉的心,于是又羞又恼,忙低头猫腰用手去拍,可怜的孩纸这下更悲剧,顿时满脸一鼻子的灰。

‘哀其不幸怒其不争’,鲁迅先生真是伟大,多精辟的语言艺术,二妞也装不住了,还算争气,没与二郎三郎一样,直接拍地狂笑。

“永哥儿别动,担心把眼睛糊了”,见徐修永提起袖子要擦脸,正好赶上的郑大虎干净出声直至,又对着唯一还保持着风度的大郎道,“你去端盆清水来,给永哥儿洗洗脸。”

郑大虎其实远远就瞭见了刚才那一幕,心里也好笑着呢,细面养大的公子哥哪做过这些粗活,今早硬要与大郎他们到地里来,他意思意思的拦了两下没拦住,也就不管了。

郑大虎才不会因为要将就徐修永,就让自己的儿子也就此两手不沾土。

自家的儿子虽然都送去读圣贤书,但沐休的那天同样要下地干活,免得有一天读书没读出出息来,还无一技之长,连媳妇孩子都养不活。

大舅子只交代大郎他们在家怎样,徐修永就如何,那就跟着一道来地里玩玩吧。

没想到还真玩出花样来了,郑大虎对还闭着眼睛的徐修永上下扫了一眼,心里啧啧两声,可惜了身上那套好衣裳,得好十来两银子吧,只是弄点灰上去还能洗,可是下摆处刮出的那么大个口子,不知道媳妇还能修补不?

对于徐修永,郑大虎还蛮喜欢的,出门进门姑父长姑父短的,眼睛没长到天上去,家里上啥吃啥给啥用啥,虽然性子闹了些,也算不得多坏,这么些日子了没干出什么惊天动地的事来,到底是世家出身,再怎么闹心里头也有度。

等徐修永把头面打理干净,一干人等才跟着郑大虎一道家去,进院不急着见人,先各自回去换了干净衣裳,做的是农活,少不得要沾染些污浊,这样见客不恭不敬。

便是徐修永和霍尚二人,也是匆匆与徐世铮夫妇照过面,没讲几句话也跑后边换衣裳去了。

新盖的厢房要烧炕热屋除潮,人暂时不能住进去,大郎他们的衣物都还在书房里搁着,大妞二妞亦是没搬回西屋去,住在后边离四郎也近些,免得他一个人住着孤单。

大妞在屋里做针黹,并不知道徐家来人了,姜氏陪着说话一时顾及不上,也是想着等二妞回来,姐妹俩一道过来见礼。

等二妞换好衣服与姐姐走出屋来,大郎几个已经不在书房了,女孩子出门前梳妆打扮就是麻烦,再小也是一样的。

魏氏这回出来,是要去紫云寺还愿,为着丈夫平安归来,还因祸得福升了官,她要茹素一月感恩菩萨保佑,正好徐世铮沐休,护送妻子的同时,却是特地携了重礼来送与大郎几个。

原来,今年北边遭的雪灾更为严重,前前后后下了三个多月,有些村庄整个都被雪埋了,徐世铮上回领的差事,倒不是救灾赈灾,却是要给戍边将士运送粮草给养。

为这事,在徐世铮之前,文官连武将,已经被斩杀两人罢免五人降职三十余人,还有一去不回可能被大雪掩埋了的不计。

北边边境上的异族一直蠢蠢欲动,若是因为这场雪,军需供应不上,损兵折将得太过严重,那么一开春,北边的鞑子再次侵入烧杀抢掠为非作歹时,将会如若无人之境,更甚的是,异族也有可能乘虚而入,占我大好河山,从别的地方再调兵遣将,哪能那么及时,毕竟整个北方都遭了灾,人畜伤亡巨大,鞑子那只怕更严重,不来抢才叫怪了。

徐世铮担着守卫京畿一责,外头的武官又不是死绝了,本来押送粮草这事,还轮不到他。

粮草送不过去,反倒在路上还损失不少,按时间来算,再一个半月,边关就要断粮,于是乎,天子重怒,众人难扛。

活不能不干,但谁都是两肩膀扛着一个脑袋吃饭,丢了就再找不回来了,再者,朝堂上分门别派,谁也不想折损自己的人,最后,徐世铮这个爹不疼姥姥不爱,虽备受皇帝看重却根基不深的军中新贵,被众人不约而同推崇到前面来,仿佛除了徐世铮,再没有人能堪当此任。

今上上位不过五年,皇位都还没坐稳当,虽舍不得这个他亲自安插进京畿卫的最大保障,但也无法与群臣抗争,本还指望徐家能出面化解,但徐家竟然选择中立。

百年徐家,不仅是因为徐家英才辈出,也是因为徐家从不参与夺位之争,徐家家训,便是只忠我皇。

徐世铮也是保皇派,但他是在今上龙潜时就已经追随之,若是今上夺嫡失败,他就是陪葬品必死无疑,有可能还会牵连上徐家,虽然撼动不了徐家的根基,但元气大伤是不可避免的,毕竟,徐世铮还没有被嫡支分出去。

对于徐家来讲,徐世铮就是个不折不扣的忤逆不孝之人,说是背宗忘祖也不为过,为了不引得上位者讳,徐家只崇文不入伍,徐世铮却是军功立足,这一点一直是徐家的心头大忌,但徐世铮深得皇帝意,还委以重任,全然不靠徐家荫庇。

徐世铮死猪不怕开水烫,便是徐老太爷大道理说破天去,他也是左耳朵进右耳朵出,全不当回事,没办法,不走这条路,他就别想封妻荫子,书读得不差但也就那样,头上还有个非嫡出却是嫡长的哥哥压在上头,家业轮不到他来继承,他这一生能得荫恩衣食无忧,可他儿子他孙子呢?徐世铮只能一条道走到黑。

这回徐家不出面帮他开脱,徐世铮能理解更无怨言,是他先背弃了宗族,家里不过是顺水推舟,想着让他栽个跟斗,此事事关重大,在这上头栽了,再往上爬怕是很难,皇帝再看中他要提携他,也要能堵住悠悠之口才行,以徐家的权势,他这条命肯定能保下的,即便不念骨肉亲情,也不能让别人看低了徐家,毕竟只是失职,还不是必死不可的大罪。

临出门前,徐世铮把其中的凶险都告知了妻子,也是为了交代后事,魏氏是他从戎后在外头自作主张请了上官出面定下娶回家的,夫妻感情很是不错,这也是魏氏不得婆母喜欢的很大一个原因。

不管徐家老太爷和大伯以及父亲他们怎么想的,他有自己的算盘。

受命后,他在皇帝跟前起誓,不成功,则成仁,绝不给主上丢脸,这番表态,若能凯旋,他在皇帝心中的分量又多了几分,如若再也回不来,他便以性命为儿子谋下份恩庇,追随今上多年,深知圣心,对与忠贞于他的人,也是存着真心仁义的。

徐世铮是真觉得自己回不来了,就是他慢慢走,慢慢爬,真把粮草送到,顾忌边关的将士也死得差不多了,大冷天里人更不赖饥。

出京后他又折来郑家看了看,对于这个同胞妹妹,他心思太复杂,从知人事起,恨过,厌过,同情过,愧疚过,看轻过,也权衡利弊过,最后能托付的,亦是她。

总之,不管怎样,他相信不论将来怎样,郑家都不会害了永哥儿,妹妹是祖母养大的,心气高的很,这样的事不屑为之。

临行前过来看看,本是了却了兄妹之情,没想到此行,到让他找出条生路来,徐世铮从不是个愚笨的,要不早死在了战场上,他很敏锐的扑捉到了那个所谓的雪橇,能给他带来巨大的生机,看仔细了问明白了,一路上,也是细细的琢磨。

等到了随州,他让副将与粮草督运先行,自己留在随州召集了附近州县里的所有木匠甚至铁匠,日以夜继,把能用马拉的雪橇打制出来,等二十天后,他领着一半的人,赶着五十来辆雪橇,去追前边的车队,还留了一半的人在随州,继续赶工打制雪橇,命他们再打制出五十辆后,再跟上队伍。

雪橇在雪地里行驶,速度很快,不到十天,徐世铮就追上车队,这是,运粮的大车已经被积雪堵住,寸步难行,徐世铮下令,所有的粮草都卸下来装到他带来的雪橇上。

因为赶工,雪橇不够结实,一路走下来总有损坏的,这到问题不大,挤一挤也能装下,不过速度慢一点,何况徐世铮还留了一手,等新雪橇追上队伍后,完全是够用了。

皇帝早就想把自己的人换到京畿卫指挥使的位置上去了,徐世铮这一趟差事办的甚慰圣心,也堵了悠悠之口,升官亦是理所当然,毕竟他原本离指挥使的位置,也只不过半步之遥而已。***(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