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文小说 > 古言小说 > 田园喜事:重生之农家锦苏 > 第112章 踏青(2)全文阅读

尤其讲究背诵,她老是在电视上看到让学生们背书,自己偷偷打瞌睡的老夫子。

白五似乎是没料到小姐会问他,愣愣的抬起头,那暖如骄阳的笑容就落在了心里,近看,小姐真好看。

弯弯的眉,狐狸般的眼眸,还有好看的嘴唇。

“前几天,夫子让背诵三字经,最近让我们学写毛笔字,校长说,您送他的宣纸可是顶级的,改日他做了画也要送您一副!”

白五难得温柔细语,还用了敬称。

“嗯!”白锦苏小口喝下一口粥,知道若真她要了解其他人的情况,白五骄傲,必定不会跟她说,只能问白一,只是他们相处久了,难免产生感情。

白三最后一个落座,吃的也最少,小脸红彤彤的,漂亮的像个小公主,唇也是极亮的红色。

“小姐,我们真的要去翠峰山吗?”白二是最没心机,憨厚的一个,饭量跟他的个子一样都很大。

“是,顺便问问,要不要童工,若你们日后休息,也可以去打个零工赚点零花钱,不用交给我的那种。”

作为一个要用心栽培孩子们的大家长,白锦苏考虑了很多,以求达到最好的效果。

趁着白一等回房换衣裳的空当,白锦苏搅面又快速的摊了十几张煎饼,拌了个凉菜木耳洋葱,煮了十来个鸡蛋,灌了开水。

“白三,你磨磨蹭蹭什么,快走啊!”白二停在白三的房门外,高声喊道,吓得背着他的白三惨白着脸转过身来。

白二无辜的挠头,他没那么可怕吧!

“二哥,我没事!”白三小步出来,主动说道。

“没事就好,没事就好!”

听着白二傻不愣登的话,白四的目光落在白三明显不同于正常人的面色,若有所思。

“白二,愣在哪里做什么?快点!”

白五直呼其名,已经不耐烦的在下面吼道。

白锦苏只觉好笑,先出了门,一共吃食都是白一背着。

六个人走在空无一人的街道上,顿时感觉冷风瘦瘦的吹,白锦苏一向起来的早,现在也就是早上七点不到的时间。

这座院落,往前再走几步就是张家店,张家店里早早亮着灯,但是店门没开,再往前走过大路,就是屹立平县几十年的金品轩,此时,店门早已经打开,十几只烤的焦黄焦黄的鸡挂在门口,让人垂涎欲滴。

白锦苏突想起什么,走回来买了两只装进白一背篼,挨着白一的白二闻着肉香,顿觉嘴里全是肉香了。

翠峰山,美其名曰高高耸立在云端,山势陡峭闻名,从山脚,到山顶长满了郁郁葱葱四季常青的松柏,最山顶,映在云雾缭绕中,那里有一座闻名平县的道教寺院,供奉着各式的菩萨,除了道教教徒,还有专门以算命为生的算命先生。

白三越走越觉得自己快要窒息了,可是他决不能让小姐发现他的异样,拼命的坚持着。

白锦苏东张西望,这是她有史以来最轻松的一天,当然要好好放松,白一等也很兴奋,平日家里活忙,哪有空这么闲暇。

六个人不一会儿就到了翠峰山的脚下,说不一会儿也应该有三十分钟的时间,几个人看着漫天飞舞的灰尘,似乎有些失望。

远远地就看到一堆一堆的人忙着担土,一副热火朝天的劳动场景,白锦苏惦记着让白一他们打工的事情,走上前对着一个指挥的人想要问问工价。

不料,那人见她是女孩子,又是个小女娃,上来就轰人。

“小孩子一边玩去!”

“大哥,你们这里要这么大的孩子吗?”白锦苏赶忙抓过白二,以白二与成人一般的体型,他不可能不要吧。

“拿户籍了没?他满十六岁了吗?”那汉子打量着白二,看着年轻,但是身高,体型各方面看上去都是有力气的,有点动心。

白锦苏顿时蔫了,白二今年十二岁,户籍上写的清楚。

那汉子不耐烦的挥手,道:“未满十六岁这里一律不要,你们不要添麻烦,到别处去玩吧!”

白锦苏兮兮的退下来,看来,得重新考虑让他们锻炼的事。

“既然没戏,那我们还是上山玩去!”

白一等也有点失望,除了读书,啥都不做,小姐自己又没有收入,孙先生养伤还要花钱,她会养他们多久?

“小姐,也许城里有活,白一回去带着弟兄们自己找找!”

白一这话一出,白四,白五觉得说到了自己心坎里。

“小姐,我们都可以自己找!”

“小姐,我们——”

看着白四等争先恐后的表忠心,白锦苏瞬时了解到这些孩子,心里的害怕和担忧,连忙解释道。

“我让你们打零工,不是嫌你们不赚钱,而只是想让你们当打零工是玩耍,在我心里,现在你们最主要的任务就是好好读书,记着一句话——知识改变命运!”

看来,是她心急了。

白一重复着白锦苏的话,总觉得小姐的思维奇怪,他甚至都想不通白锦苏要他们读书有何目的?

只因为是她家的家仆,所以必须识字,这个解释牵强。

“知识改变命运?小姐当真聪明!”

撂下话,白五昂着头追上前面纤细的身影。

不一会儿,几个人就爬到了半山腰里的空地,因为地势高,一眼望下去就是成千上万的人忙碌的景象,白锦苏也被眼前的一幕惊到了,好在她提前做过功课。

将肆意泛滥的大河改道,引一部分水从前面的峡谷而来,一路经过崇山峻岭,蜿蜒曲折,一直流到据此不过百里之远,只因长年缺水,但是土地肥沃的绿野盆地,这才是建设者真正的目的,只要这个工程一旦建成,那就是功在社稷,千秋流传的丰功伟绩。

只是此中艰难,唯有当局者才能了解。

数一百亿计的国家财政投入,数以万计的工人,牵连下游上百万人口,这三样,若一个出了问题,哪一个不是动摇国本的大患,哪一个都能让主持工程进度,当朝文韬武略的宸王殿下——万劫不复!(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