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文小说 > 古言小说 > 一品客栈 > 第十七章 制衣风波全文阅读

吃过早饭,趁着铺子这几天生意清淡,青婵去绸缎庄买了几尺棉布。这会儿有些空闲时候就多做几件衣服,她和青离一人就一套新衣和一套旧衣,显然是不够穿的。

还得抽出时间做上开春穿的衣衫,鞋子,她还不会做。古人纳鞋底步骤可是及其复杂的,而且她力道也不够。幸好李婶之前给她和弟弟一人做了两双鞋。

如今她靠着之前整日买冬笋倒是差不多赚了十多两银子,拿出一两来买些棉布做几件衣裳倒是绰绰有余,所以她也想给李婶一家三口各做上一件。虽不说做工精致,但到底是一片心意不是。

打定主意,青婵就给李叔李婶各自用布尺量了尺寸,就关上房门专心缝制衣裳去了。小远志的只得等他回来了才能开始动工了,估摸着书院也快放年假了。

青离倒是一直很听话地呆在屋子里温书习字,刚开始时还时不时跑出来要找活儿做,发现也没什么要做的,加上李婶也老训他,让他安心读书,倒也没再出来。

他本就对书本和练字有股子执着和痴迷,当下人人都叫他安心读书,也就静下心来温书习字了。

每日琅琅的读书声从他的窗口传出来,听得一阵悦耳。

时间久了,青婵又怕他读书读多了成了一个书呆子,就叫他多出去走走,每日在院子里锻炼一个时辰。

为此,青婵还专门教授了他一套广播体操,只是由一个身穿古装的人做现代的广播体操,怎么看着怎么怪异。幸而看多了,也就适应了。

此外,还叫他多去书斋请教何先生学术问题,和他探讨一下,青婵总觉得何先生不简单,多和他接触接触总没害处。

何先生是书斋老板,这书斋老板姓何单名一个继字,字景山,取自“高山仰止,景行行止”之意。去那儿多了,也和他渐渐熟识起来。所以他们就直接称呼他为“何先生”。

县城外面的消息也陆陆续续地传过来,或真或假的都有。

真的是周捕头话里话外透漏出来的,假的自然是那王大姐时不时上门来说的。

县城外面设了好几处施粥的棚子,县令大人开了粮仓救济灾民,林老员外也是全力支援协助官府救济灾民。各大小商铺也纷纷捐款捐物,李婶也拿出好几担粮食送往粥棚,整个锦城显得官商和谐其乐融融。

官府出兵剿拿之前趁火打劫村落的山贼,将贼窝一窝端了,倒是清除了前任县令留下的隐患。

因灾民过多需要遮风避雨的住所,借以避过寒冬,等来年开春再迁徙回北方。

所以县令又下令建了几处灾民安置点,其中有一处就是小破庙,重新修葺一番安置了灾民住下。

那片竹林里的冬笋毫无疑问地被发现了,这条赚钱的路子华丽丽地被掐断了。

本来还打算着此事告一段落后,再回那儿赚上一笔,如今此事也无望了。青婵有些沮丧,转念一想也是造福灾民的好事儿,他们正没吃的呢?

想了想,她找来周捕头向他仔细说道此事,让他将那些灾民组织起来挖冬笋吃,偶尔还能上山猎猎野兔,不过这时候野兔越来越少了。

周捕头听了,心里佩服这女子的心胸度量,若是一般人铁定是要想法子据为己有的。

低头沉思半响,皱眉道:“这冬笋是新鲜物事,比猪肉还贵,就这样顿顿当粮食吃了,倒是极不划算。我看不如先叫他们挖了留一小部分先吃着,其余的卖出去换些粮食和菜蔬。毕竟县衙粮仓支撑不了多久,那些商铺也不愿长时间的救济。”

没想到这周捕头倒是极有经商的天赋,当个捕头可惜了。青婵暗自腹诽,也点头同意。

周捕头坐了喝口茶水就要走,“好了,我还要去粥棚看看,小婵姑娘,这次事情你可是立了大功的,我会仔细向大人禀报记你一功。”

此事告一段落,青婵的几件衣服也接连几天不停不休的缝制,总算是做完了。

这几件冬衣还是没有精致的花纹,但是精在剪裁和阵脚的细腻以及做工的纯熟。她给自己做了一件鹅黄色的短襦袄,同色的百褶长裙,给青离做了套月白色的冬衣,穿在身上越发像是文质彬彬的小书生。

给李婶做了套枚红色的短袄加长裙,李叔的则要简单些是套湛蓝色的短袄加长裤。

李婶收到衣服一阵眉开眼笑,显然是满意极了。李叔到没多说什么,不过第二日就换上了。

棉布穿在身上的舒适是粗布不能相提并论的,青婵自己也是爱不释手的抚摸。

说来也怪,青婵只在前世简单的学过制衣,还不曾做得这么好过,怎么如今做衣越发娴熟?往往是脑袋还没反应过来,手已经在飞针走线了。这也是她能这么快做好几件冬衣的原因。

连李婶也夸她这做工阵脚是城里针线娘子也比不得的,只是疑惑怎么没绣花,要是绣了精致的花纹那可是要出彩不少的。

青婵只好羞涩红了脸道:“我不会绣花呢?”

李婶没多说什么,只道:“等有机会我再好好儿教你绣花,女孩子哪儿能不会绣花呢?”

学绣花?那估计手得被针戳成蜂窝,青婵想到就一阵头皮发麻。

不想惹来李婶一阵唠叨,硬着头皮应了就朝后院儿去了。

碰巧青离走过来,一袭月白色新衣,端的是个面如冠玉,眉眼如画的少年郎。

显摆似的在她面前转一圈,“这次的衣服总算赶上你以前的手艺了。”

以前的手艺?记得第一次做出的冬衣虽说针脚细密,到底是没有这次做的精致。那时青离还嘟囔了句做工比不上以前,她还笑骂一句“有得穿就不错了,还嫌这嫌那的。”

如今又听他这么一说,方才想到莫非这原主针线活儿极好,她制衣越来越娴熟不是做多了的缘故,而是这身子之前受原主支配的记性使然。

“小离,姐姐之前的事儿都不记得了,你告诉姐姐,我之前是不是会针线活啊?”青婵越想越惊异,看着青离问。

青离原本的喜意一僵,脸上掠过一抹黯然,低声,“姐姐,你以前针线活是极好的,绣的莲花还能招来蝴蝶呢?娘每回都夸你,十里八村的人都知道,不少人冲着这个和你求亲。”

没想到这原主倒是个响当当的人才,会读书写字,还有一手好绣工,只可惜芳华早逝,让她捡了便宜。青婵默默替她叹了口气。

“姐姐,你别担心,过去的事你总会想起来的。”青离不忍姐姐失落,顾不得自己,忙劝慰。

“那我若是一辈子都想不起来呢?”

“一辈子都想不起来就一辈子想不起来呗!不管怎样你都是我姐姐!”

虽然有些伤心姐姐忘了以前,但有什么比得上姐姐活过来重要呢?

“嗯,是啊!不管怎样你也都是我弟弟!”

青婵决定去找李婶和她学绣花,确定一下是否如她所想。要知道前世她可是连十字绣都不会的,结果室友都笑她笨。

时间一眨眼就过去了,转眼就到了腊月里,是过年的最后一个月。

今年冬季锦城因着流民南下伤了元气,不少镇上的铺子关门。

县城还好没有铺子关门,但生意还是没往年好。

但青婵还是有些低估了古人对春节的重视和爱热闹,光是李婶所在的这条街上就已经是人来人往络绎不绝了,更何况是繁华热闹的东街和西街呢?

偏偏一早上就站在店门口招揽客人的李婶还一个劲儿的嘀咕进城的人太少了,没有往年热闹。

青婵这才慢慢了解到古人都是一年下来省吃俭用留着过年吃,大多数人是一年不曾进过县城,等到年底有了余钱才来县城置办年货,好过个好年。(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