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文小说 > 古言小说 > 我手写我心 > 盛唐之音——李白杜甫全文阅读

先说李白

李白是诗仙,这个称谓在他活着时候就有,唐代诗人贺知章就很叹赏李白的诗。据说当他看了李白的《蜀道难》后,无比佩服地称其为“谪仙”,把他比作天上下凡的“仙人”。

李白的确是“才华馥比仙”,他的诗文好到什么程度呢?据说,有一天他在一家庙里玩,走的时候就在人家庙宇的空白墙壁上,即兴写了一首诗,古代人都这样,没有可供发表的地方,就爱如此留下“在此一游”的痕迹,后来人家庙里的和尚要装修,就打算把这个涂满字的壁粉刷一下,这时,有个宰相的女儿来到庙里,一读之下,大为倾倒,出了千两黄金买下了这面壁,从而留住了李白的诗作。这就是有名的“千金买壁”的故事,据说后来,李白还享受了齐人之福,娶了这位铁杆粉丝——有钱有貌的宰相千金。

李白一生受出世入世的思想左右,几次出仕,又几次被逐出官场,这都不说了。他的传奇比这些更脍炙人口。

李白是个传奇人物,据说他能让高力士脱靴,杨贵妃研磨,皇上亲自调羹,最高统治者对一个草根之人,礼贤下士到了这个份上,这在现在也算是个神话,在当时就是更谓奇迹了。

我曾经见到一副图画,画里把李白画的很大,边上有两个宫装打扮的人,搀扶着,图名叫《太白醉酒图》,很有意思,把李白画的志得意满,他几乎成了当时文人的偶像,文人大都有这个梦想,想当个“禄蠹”,又怕做实,怕真的变成这样,害怕自己整天为了稻梁之谋而疲命,说穿了就是文人的那份“清高”,死要面子,于是希望有个人请自己,把自己抬出门,就像诸葛亮被刘备“三顾茅庐”一样,很体面,很有范的,被一级统治者迎进皇宫,其实诸葛亮都没有李白气派,对刘备鞠躬尽瘁,没有点不屑的表示。李白把文人的狂狷,表现的淋漓尽致。

人说诗即心史,我们还是从李白的诗里来看李白这个人吧!

我们先读曾被贺知章赞叹的那首《蜀道难》吧!

李白无书不晓,据冯梦龙记载的《李谪仙醉草吓蛮书》一文,这篇故事让我们看到,李白还精通外语,故事说,当时有一番邦来使,用外语提交国书。大臣们蒙了:“此书皆是鸟兽之迹,臣等学识浅短,不识一字。”杨国忠一看,“双目如盲”,满朝文武,无一人认得,皇上龙颜大怒,说“敕限三日,若无人识此番书,一概停俸;六日无人,一概停职;九日无人,一概问罪。别选贤良,并扶社稷。”在贺知章推荐下,朝廷找到了李白。李白果然才学过人,将来使的文书,流利地翻译成了唐代的普通话。原来是个渤海小国,要挑战唐朝。当时朝廷上下,主战主和说法不一,吵得热闹。李白既不主战,也不主和,竟用三寸不烂之舌,以番文回复,把个番使吓得面如土色,愣是让番邦从此岁岁来朝,年年进贡。此佳话,真可谓一纸贤于十万师,李白也从此过上了优裕的生活。

这个李白既然懂外语,自然很多方言也涉猎,这首《蜀道难》,据有关专家分析,可能是一种方言,李白运用文字的能力已经是如火纯清,把方言化用到自己的诗文里,自然是有可能的,“噫吁嚱!”这是一句感叹词,表达的是一种惊叹,后面他就直接说了“危乎高哉!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李白用的是乐府的体裁,所以这收首诗里有一个像歌里的强音,反复出现,那就是“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这一句,全诗以变化莫测的笔法,淋漓尽致的刻画了蜀道之难,艺术的展现了古老蜀道逶迤、峥嵘、高峻、崎岖的面貌,描绘出一幅色彩绚丽的山水画卷。诗中那写动人的景象宛如历历如目。我们再重温一下:

噫(yī)吁(ū)嚱(ī)!危乎高哉!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

蚕丛及鱼凫(fú),开国何茫然!

尔来四万八千岁,不与秦塞通人烟。

西当太白有鸟道,可以横绝峨眉颠。

地崩山摧壮士死,然后天梯石栈(zhàn)相钩连。

上有六龙回日之高标,下有冲波逆折之回川。

黄鹤之飞尚不得过,猿猱(náo)欲度愁攀援。

青泥何盘盘!百步九折萦(yíng)岩峦。

扪(mén)参(shēn)历井仰胁(ié)息,以手抚膺(yīng)坐长叹。

问君西游何时还,畏途巉(chán)岩不可攀。

但见悲鸟号古木,雄飞雌从绕林间。

又闻子规啼夜月,愁空山。

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使人听此凋朱颜。

连峰去天不盈尺,枯松倒挂倚绝壁。

飞湍(tuān)瀑流争喧豗(huī),砯(pīng)崖转(zhuàn)石万壑(hè)雷。

其险也如此,嗟(jiē)尔远道之人,胡为乎来哉!

剑阁峥嵘而崔嵬(éi),一夫当关,万夫莫开。

所守或匪亲,化为狼与豺。

朝避猛虎,夕避长蛇。磨牙吮(shǔn)血(uè),杀人如麻。

锦城虽云乐,不如早还(huán)家。

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侧身西望长咨嗟(jiē)!

这首诗想象和那是奇特,也应该是有寓意的,应该是表面写蜀道艰险,实则写仕途坎坷,放映了诗人在长期漫游种屡逢踬碍的生活经历和怀才不遇的愤懑。

再说杜甫。

杜甫很倒霉,一生贫困潦倒,还做过如《红楼梦》里的那种清客,寄付于一些达官贵人的门下,维持生计。

杜甫很喜欢李白,写下了很多关于李白的诗,李白也有唱和,但和杜甫比起来就潇洒的多,没有杜甫那么多的牵挂。

杜甫的诗很工整,所以有人说杜甫的诗可以学,但李白的诗没法学,这也许就是学者和小说家的区别。

我们来看杜甫的有名的《石壕吏》:

暮投石壕村,有吏夜捉人。

老翁逾墙走,老妇出门看。

吏呼一何怒!妇啼一何苦!

听妇前致词:三男邺城戍。

一男附书至,二男新战死。

存者且偷生,死者长已矣!

室中更无人,惟有乳下孙。

有孙母未去,出入无完裙。

老妪力虽衰,请从吏夜归,

急应河阳役,犹得备晨炊。

夜久语声绝,如闻泣幽咽。

天明登前途,独与老翁别。

这篇诗像一个小的短篇小说,把矛盾和冲突表现的淋漓尽致,把壕吏的凶残刻画的入木三分,这家人家三个儿子都当兵战死了,这写壕吏还不放过,最后老太太只好自己去应征兵,一个老太太能干什么,到时候还不是埋骨异乡,真是可悲可叹。

这篇诗写的阴风惨惨,试想,一个黑夜,婴儿在啼哭,老人在哭,鸡犬不宁的,是多么凄惨的一副画面。

杜甫写人间的苦难,写的很到位。

我们再来看他的另一首诗《茅屋为秋风所破》。

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

茅飞渡江洒江郊,高者挂罥长林梢,下者飘转沉塘坳。

南村群童欺我老无力:忍能对面为盗贼,公然抱茅入竹去。

唇焦口燥呼不得!归来倚杖自叹息。俄倾风定云墨色,秋天漠漠向昏黑。

布衾多年冷似铁,娇儿恶卧踏里裂。床头屋漏无干处,雨脚如麻未断绝。

自经丧乱少睡眠,长夜沾湿何由彻。

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1,风雨不动安如山!

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

杜甫很倒霉,好像他还饿死了一个儿子,人生如此,还有什么欢乐可言,真是替他悲伤,想还是现在好,如果也沦落在那个年代,真是不知道会怎样,连诗圣都缺衣少穿,像我们这样的平庸之人,只有死路一条了。

杜甫很怀念李白曾写下《梦李白二首》

梦李白二首

其一

死别已吞声,生别常恻恻。

江南瘴疠地,逐客无消息。

故人入我梦,明我长相忆。

君今在罗网,何以有羽翼?

恐非平生魂,路远不可测。

魂来枫叶青,魂返关塞黑。

落月满屋梁,犹疑照颜色。

水深波浪阔,无使皎龙得。

其二

浮云终日行,游子久不至。

三夜频梦君,情亲见君意。

告归常局促,苦道来不易。

江湖多风波,舟楫恐失坠。

出门搔白首,若负平生志。

冠盖满京华,斯人独憔悴。

孰云网恢恢?将老身反累。

千秋万岁名,寂寞身后事。

当时李白被流放,杜甫很担心,于是做梦都梦见李白,诗里有一种悲伧的气氛,把自己对李白的思念写的很是细腻。

第一句很好“死别已吞声,生别常恻恻”,写梦,先言别,笼罩一幅悲伤的气氛。也是总起对自己生涯的感叹。

李白当时流放,杜甫也好不到哪里去,李白好歹还有御赐的金牌,衣食有保障,杜甫却常常吃不饱,穿不暖,杜甫很“悲催”!杜甫没自杀,真是hold得住,很牛!

后记

写到这里,我想说一句结束的话,很抱歉,没写好,文字也不精彩,思想上也没有什么独特之处,就匆匆结束了。

这研究学问很是枯燥,向一些致力于学问的人,致礼!(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