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文小说 > 古言小说 > 我手写我心 > 鹊巢,抓住了象征物的特征全文阅读

鹊巢,抓住了象征物的特征

维鹊有巢,维鸠居之;之子于归,百两御之。

维鹊有巢,维鸠方之;之子于归,百两将之。

维鹊有巢,维鸠盈之;之子于归,百两成之。

不论是鸠占了雀巢,还是鸠占了鹊巢,总而言之,就是这个巢,是有一只鸟筑好了,又有一只鸟搬进来了。

我们不论感情上的因素,只看客观现象,这就已经和嫁娶相吻合了,也就是完整的表达了一个男子建好了家等着新娘住进来的形象。

说到这,我就想到了诗人在艺术造型上的提炼和加工。

艺术造型无怪乎就是以此物比彼物。

比的巧,就是好,比的像,就是妙,当然还要把握住个人的感情色彩。

这个鹊巢就基本上都捉到了。

首先是巧。

两只鸟在同一个窝,这不是很人类很像,本来不是一家人,互不相干,八辈子都打不着的人,一下子住在一起了,这不是两只不一样的鸟进了同一个窝不是吗。

所以我说这个比喻很巧。

其次是像。

其实像就是吻合的意思。鸟和人类是不达边的两个种类,这就巧了,尽然有这样吻合的事。那鸟和人也有相近的时候,这就很妙了不是吗?

最后是感情因素。

写诗无怪乎是表达感情,不过先民的感情可能和现在人的想法有点差异,审美观有点不同,现在人认为这是一种侵犯行为,但古人认为这不是,至少没这样想,所以这一条也是过关的。

总而言之,言而总指,这是一首好诗,有借鉴作用。

采蘩,善于扑捉细节

于以采蘩,于沼于沚;

于以用之,公侯之事。

于以采蘩,于涧之中;

于以用之,公侯之宫。

被之僮僮,夙夜在公;

被之祁祁,薄言还归。

采蘩,一首描写工作紧张和辛苦的诗。

这首诗是以设问的方式一问一答。

上哪里去采白蒿呢?去池沼,去水边。

干什么用呢?替公侯们干活。

……

余下都是设问形式,颇得妙趣。

这些都不重要,我感兴趣的是作者扑捉细节的成功。

诗讲究以少言多,这就需要技巧和构思了。

这首诗展示的都是动态的画面,其中对工作人员头发的描写,颇具代表性,这是作者扑捉细节的能力。

草虫,一首写给爱人的歌,为你欢喜为你忧

喓喓草虫,趯趯阜螽;

未见君子,忧心忡忡。

亦既见止,亦既觏止,我心则降。

陟彼南山,言采其蕨;

未见君子,忧心惙惙。

亦既见止,亦既觏止,我心则说。

陟彼南山,言采其薇;

未见君子,我心伤悲。

亦既见止,亦既觏止,我心则夷。

“我心则降、我心则说、我心则夷”三句话都是为一个人,就是作者的心上人,被这女子爱念的这个男人是有福之人吧!。

不过这有福之人,也定是个倒霉之人,这个女子全部的爱恨情愁都压在这位男子身上,他也很难承受吧!

我想起金庸的天龙八部,那个段王爷差点被自己的心上人给咬死就是很好的说明,不过人间自古有情痴,这也无可奈何。(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