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周六一早,魏杰喊醒了我。
“嗨,起床了!”他拎着我的耳朵,硬是把迷迷糊糊的我给拉了起来,之后,便像老爸一般,督促我穿戴整齐,洗手间的漱口杯已经帮我倒好了温水,水杯的牙刷上,挤好了牙膏......
“早上的美景不可错过,走,咱们出去溜达溜达。”洗漱完毕,我们一起走出房间——
太阳高高升起来了。霞光万丈,美轮美奂。
长岛的早晨,天蓝云白,如被洗过一般,干净,澄澈,呼吸畅快,眼睛所及之处,都是大片绿色的美景。远处,是波涛汹涌的大海.......这里三面环海,岛上森林密布,常年雨水充沛,气候湿润,属于海洋性气候,阵阵海风吹来,十分凉爽,被认为是世界上最适宜人类居住的地区之一,也是富人聚集的地区。这里的豪宅数量惊人,从百万美元起步到几亿美元的天价豪宅比比皆是。据说很多中国富豪,很喜欢到这里来看房置业......
“周边许多小镇住宅也很有特色,可惜我们时间比较紧,不能带你逛了。”魏杰说。
他开着车带我来到长岛的东面,这里的蒙塔克灯塔是著名的旅游景点,建于1796年。
“当年这个灯塔,就是欧洲寻梦者移民美洲的指路明灯,看到了这个灯塔,就表明他们将登上美洲大陆,开始它们的梦想之旅......”
还开车带我从远处观看了宋美龄故居,一座白黄相间的V字形建筑。这栋楼房共两层,房间很多.....移居美国的宋美龄,原来晚年就居住于此!我的眼前浮现出一幅想象中的画面——
每天清晨,当太阳升起的时候,这位曾经的风云人物,孤单地在树林中散步,或宣立于在海边,遥想当年的历史硝烟,听涛看云.....
汽车返回魏俊家时,只见魏俊的一双儿女,正在草地上嬉闹玩耍。嫂子黎平则在用除草机除草。看着她熟练驾驭除草机的模样,我不由得想到了同学们议论的一句话:
在美国,人工费奇贵无比。你别看那些富人拥有大豪斯,大游泳池,可是,所有这一切的打理,都要靠主人自己。因为,请人除草,打扫院子的费用是极高的!
现在看来,魏杰的兄嫂家,也是如此。
“可惜我身体不行,否则,我一定帮嫂子一起干活。”我对魏杰说。
“干这种事,其实也是一种乐趣!”他瞟了我一眼,似乎并不欣赏我的好意。
“哪像国内的一些富人,有了一些臭钱,就啥都不干,指使人干这干那。这是一种观念的差异。”他说。
我们和嫂子打过招呼,便在这个不小的庄园里转悠了起来。
大豪斯的北面,还真有一个10X15米的游泳池,池水清澈见底,魏俊正在池中奋力搏击。他见我们走过来了,从水中梯子走了上来,裹着浴巾,擦着湿漉漉的头发,向我们打招呼。
“嗨,要不要也下去练练?”他问魏杰.......
魏杰摇摇头,看看我。言外之意,他需要陪我这个大肚婆。
我们有说有笑地来到别墅餐厅用餐.....
二
经过一天的休整,周日上午九点,魏俊开车,嫂子陪着我和魏杰一起向哈佛大学驶去......
“哈佛坐落在剑桥城,位于波士顿,属于马萨诸塞州,波士顿在纽约市的东北方向约00英里左右。”魏杰告诉我。
高速公路上,汽车没有国内长三角、珠三角地区的高速公路那么多,但也不时有车驶过......其中,我看到一辆红色老爷车风驰电掣般赶超了我们的凯迪拉克。司机居然是一位穿着红色风衣的老太太。她一头银发,戴着一个黑色的墨镜,在超过我们时,还向我们招招手,抛过来一个得意的笑!
“哈哈.....”我们全车人都笑了。这一情景太令人激动了......
“这就是乐观、开朗的美国人!”嫂子笑着对我说。
“知道哈佛大学校名的来历吗?”
魏杰问。我当然摇头.......嫂子也笑而不语。
“好像学校创始人叫哈佛?”熟悉美国情况的魏俊说。他在美国上的是华盛顿大学。它坐落在美国西雅图,也是一所世界顶尖的著名大学,金融专业是该校的强势专业。
“不对。”魏杰很得意地说。
“哈佛是美国本土历史最悠久的高等学府,创建于166年,最早由马萨诸塞州议会拨款400英镑建立,最初的校名叫新市民学院。”他说。
“后来,为纪念在建校初期给予学院慷慨支持的约翰·哈佛牧师,学校才更名为哈佛学院。1780年,哈佛学院正式改称哈佛大学。”魏杰说。作为哈佛学子,他当然对学校的历史了然于心。
“这个牧师是个怎样的人呢?”我问。能够以他的名字命名,说明这是一个很了不起的人......
原来,这个叫约翰?哈佛的牧师,是英格兰人,生于1607年11月6日。哈佛的父亲是英格兰地区的酒馆老板,外祖父是当地的一名市议员,曾经和剧作家莎士比亚的父亲一起在市政厅共过事。哈佛是家中的第四个孩子。18岁那年,一场瘟疫夺去了哈佛的父亲和4个兄弟姐妹,悲痛欲绝的母亲带着他改嫁了......之后,他被父母送到伊曼纽尔学院,即今天剑桥大学其中的一个学院学习,毕业后继续深造,取得了硕士学位,随后,哈佛成为一名牧师。在哈佛9岁的那年,他与同学的妹妹恋爱并结婚,带着他的新婚妻子飘洋过海,来到当时新开发的美洲新英格兰地区的查尔斯镇,即今天的马萨诸塞州波士顿地区......哈佛在这里居住下来,并在该镇的教会,任职助理牧师和教导长老。
168年9月14日,到查尔斯镇还不到一年的哈佛,因患肺结核,不幸去世,年仅1岁。去世前,他将从父亲那继承的一笔可观遗产中1600英镑的一半大约700多英镑,和他所有的藏书约400册,一起捐给了刚刚创立不久的“市民新学院”,这个新镇,后来被改名为剑桥,而市民新学院则于哈佛去世的第二年,为纪念这位善良而富有远见卓识的牧师,改名为哈佛学院。现在校园里还有他的塑像。
“不过,在校园里树立的哈佛先生的塑像,虽然标着哈佛先生的名字,但雕像并不是哈佛本人。因为哈佛先生没有留下任何的影像资料,后人修建纪念他本人的雕塑时没有模板,只能在当时的哈佛大学里找到一位比较帅的学生,作为雕刻的模特,顶替哈佛先生......”魏杰说。
“今天的哈佛大学,作为世界名校,光是办学基金就已达近四百亿美元!”他说。
“前人栽树,后人乘凉。约翰?哈佛决定将遗产中一半的钱捐出时,大概也不会想到,今天的哈佛大学能发展到如此规模.......”我说。
【作者***】:本小说纯属虚构。如有雷同,纯属巧合,请勿对号入座(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