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文小说 > 现言小说 > 乱世浮华烟雨中 > 109章人间四月天(1)全文阅读

110章人间四月天(1)

周末,徐老板果然准时赴约。

一段时间不见,徐老板似乎更加精神了。

他穿着一件深蓝色中山装,脚蹬一双亮铮铮的皮鞋,头发油光铮亮,像是精心打扮过一样。关键是他容光焕发,说话中气很足,显得很有男子汉气概……

相比之下,顾美丽就像一朵缺乏阳光雨露照耀的花儿,柔弱而无精打采,脸色发白,总是提不起精神……

“哎呀,美丽,一段时间不见,你生病了?”徐老板大惊小怪的问。

“没有。就是功课比较紧张,有些累。”顾美丽强打精神说。

“你们女孩子啊,就像这人间四月天,阴晴不定。时而艳阳高照,时而电闪雷鸣,时而风和日丽,时而雨雪冰霜……你读过那首才女林徽因的著名小诗吗?”徐老板问。

一向不研究文化的徐老板,怎么今天也咬文嚼字起来?一时间,让顾美丽有些不习惯。

“是不是那首《你是人间四月天》?”美丽问。

“是啊。那首诗写的多好啊!”说完,他便背诵起来:

“我说,你是人间四月天……”

“徐老板,今天有些多愁善感啊!”顾钱在一边也奚落起徐老板来。

“有感而发,有感而发啊!你看看你的女儿,不就像这人间四雨天吗?令人捉摸不定。前一阵子,我陪美丽去参加假面舞会时,她还十分兴奋,可今天,你看看,她一副病怏怏的模样。”徐老板说。

其实,来之前,徐老板也是做了一些功课的,想着总要讨女孩子欢心吧。这些女孩子,不就喜欢那些情啊爱啊的小资情调的诗歌吗?

“徐老板要多来啊!”母亲史学琴也在一边帮腔。

“你今天来了,美丽的心情似乎也好多了。”她说。

徐老板先是和顾钱聊起了生意……

之后,又聊到了佛教的热门话题:弘一法师闭关永春蓬山,谢绝一切往来,专事著述……

“美丽,你知道吗?这弘一法师,出家前,也是一个文化名人啊。”徐老板说。

顾钱因为整天忙生意,对佛教不甚了解。但史学琴却因小兰在顾家那段时间胡作非为,心情不好,却对佛教十分信仰,每天吃素念经,倒也让烦躁的心情平复不少。

“徐老板,我没有听说过,要不,您给我们说说吧。”顾美丽听说弘一法师曾经是文化人,自然很感兴趣。

“就是啊,徐老板,你给我们说说吧。我可是虔诚的佛教徒呢。”史学琴说。

“那我就给你们说说这个弘一法师吧。”徐老板说。

“这个弘一法师,原名李叔同。他可是一个大才子啊。”徐老板说。

“在文学上,他是有名的词作家。音乐上,他被誉为中国近现代音乐启蒙者,是第一个用五线谱作曲的中国人;绘画上,他可算是中国油画之鼻祖;他在他话剧艺术创作、书法、篆刻上也很有造诣。总之,是个公认的大才子。”徐老板说。

“这样一个大才子,却出家,当和尚,为什么?”顾美丽不解的问。

“是啊!这就叫经过大俗,方得大雅啊。”徐老板接着详细介绍起李叔同的家世和经历。

原来,这个李叔同,19世纪末出生在天津的一个巨富之家。

他家祖辈经商,主要是经营盐业与银钱业,算是津门巨富。

李叔同的父亲李世珍,是清朝的一名进士,曾在朝中做官,后辞官继承父业。

李叔同的母亲是家中的三姨太,十九岁生下他时,父亲已经六十八岁。李世珍老来得子,视李叔同为珍宝。

“古人说,老夫少妻结合,往往生出麒麟之子。譬如孔子出生时,父七十,母十七;欧阳修出生时,父四十九,母二十。而李叔同出生时,父六十八,母十九……”徐老板说。

李叔同是典型的早慧儿童——

六岁启蒙;

十岁熟读诗书;

十三岁学训诂书法;

十五岁就诵出“人生犹似西山日,富贵终如草上霜”这样的绝句……

因为他父母家人信佛,李叔同也耳濡目染,深受影响。

由于家教严格,李叔同从小就饱读诗书。16岁便考入辅仁学院,学习八股文。可能是物极必反,随着年龄不断长大,他对经国济世的正经学问越来越没有兴趣,反而喜欢上了唱戏。当他一接触到戏曲时,就狂热的爱上了这门艺术。

后来,李叔同根据家里的意思,与一个富家茶商的女儿成婚。她大李叔同两岁,但此女眉目端正,知书达礼,为他生下三个孩子。

1901年,李叔同以第十二名的佳绩考入南洋公学,师从蔡元培先生,并成为他的得意门生。

这段时间,他钻研书画篆刻,和书画名家一起办《书画报》;甚至研究音乐,将《诗经》等古文填词在西洋音乐里,歌曲竟还广泛流传;他还加入文人社团“城南文社”,时常交游宴饮,切磋文章……

1905年,李叔同母亲王氏因病去世,李叔同扶柩回乡,给母亲举行了一个盛大丧仪,自己远走日本留学。他先是在东京美术学校学习绘画,同时在音乐学校学习乐器和编曲。

在日本,他风流潇洒,恣意妄为:

花最昂贵的票价去听一场音乐会;

自费出版并发行了中国近现代第一本音乐刊物《音乐小杂志》;

还和同学一起创办了中国第一个话剧团体春柳社,演《茶花女》……在他的带动下,大批中国留学生开始接触话剧,将话剧带回国内,成为中国话剧史的开端。

他还与一个日本女人结了婚。

1910年,他带日本夫人福基回国,居住在上海。

回国时的李叔同,已经三十来岁,他最先,应聘在上海太平洋报社当编辑,后来,又被南京高等师范请去教美术、音乐,同时兼杭州师范教学。在学校教书的日子里,有关他的新闻不断:

他教学生画石膏像,将裸体模特带到写生课上,假日里跑到野外写生;

有名人来学校讲座,别人都是跑去围观看热闹,他和同事夏丏尊,却躲到凉亭里吃茶;

不过,在教书之余,李叔同也把西湖的美景细心领略了一番……别人在西湖边看到的是湖光山色的美景,李叔同却在西湖的氤氲朦胧的雾气里,感受到了佛法空灵……

1916年的夏日的一天,同事夏丏尊在一本日本杂志上看到一篇题为《断食的修养方法》的文章。文章说断食是身心“更新”的修养方法,自古宗教上的杰出人物,如释迦、耶稣等都曾实行断食修炼。还列出了实行断食过程中的种种注意事项和方法,继而介绍了一本专讲断食的参考书。夏丏尊读了觉得很有趣,就把它介绍给李叔同。

李叔同看了此杂志的文章后,竟然被迷住了。他是一个凡事都认真的人,便开始了断食的实验。

他在《我在西湖出家的经过》中写到:

“我于日本杂志中,看到有说关于断食的方法的,谓断食可治疗各种疾病。当时我就起了一种好奇心,想来断食一下,因为我那个时候患有神经衰弱症,若实行断食后,或者可以痊愈,亦未可知。”

李叔同实行断食的地点是在杭州的虎跑。虎跑有大慈定慧禅寺,俗称虎跑寺。该寺由唐开成二年(87年)僧钦山建,名资庆。大中八年(854年),改大慈。断食实行得很顺利,住在寺庙时,他和僧人也逐渐亲近起来。有时会向僧人借来佛经看。他在寺庙中待了半个多月,直到两个星期后才回学校,同事们惊奇的发现,经过断食的他,人瘦的几乎脱了形……可是,他自己感觉却十分舒适。

李叔同在《我在西湖出家的经过》中是这样解释的:“我住进去以后,常常看见一位出家人在我窗前经过,即是住在楼上的那一位。我看他却十分地欢喜呢!因此就常和他来谈话,同时他也时常拿佛经来给我看。……这回到虎跑寺去住,看到他们那种生活,却很喜欢且羡慕起来了。我虽然在那边只住了半个多月,但心头十分愉快,而且对于他们吃的菜蔬,更喜欢吃。……这一次我到虎跑断食,可以说是我出家的近因了。”

1918年正月十五日这天,李叔同皈依了佛教。

后来,他又用了大约半年的时间整理自己的财产和私物,将自己的书籍、字画、折扇、金表都赠送给了友人,就连衣服也一件不留。在天津的祖产、上海的房子,也都安排妥当。处理了相关的学校教学工作,与同事告别后,农历七月十三日,李叔同正式出家为僧。

日本女人福基曾从上海来杭州虎跑寺找出家的丈夫,想劝说他回家。

她问他,什么是慈悲;

他说,爱,就是慈悲。

福基无奈对着远去的李叔同悲伤的说:慈悲对世人,为何独独伤我?

……

李叔同写给福基的信里,是这样说的:

“但你是不平凡的,请吞下这苦酒,然后撑着去过日子吧,我想你的体内住着的不是一个庸俗、怯懦的灵魂……为了不增加你的痛苦,我将不再回上海去了……人生短暂数十载,大限总是要来,如今不过是将它提前罢了,我们是早晚要分别的,愿你能看破。”

听了李叔同出家的事,顾美丽感觉心情有些沉重。

作为津门巨富的纨绔子弟,他享受过锦衣玉食的生活,见识过人间的悲欢离合,看到了世俗社会中凡人的无奈和渺小……所以,这位名满天下的文坛才子,才会如此决绝的与世俗一切告别的……在寺庙里,这个曾经的富家子弟,每天只食一餐,过着清贫至极的生活。

由于他潜心佛法,才学高深,被人称为民国四大名僧。(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