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联在京大算是数一数二的精英组织,该组织每年都要在世界各地的顶尖大学里举办模拟联合国大会及其他各种活动,它的游戏规则很独特:每个国家的学生要代表另一个国家出席大会,因为只有这样才能让各国的年轻人充分了解彼此的立场,实现交流的目的。
耿肋就在这一年,成为模联成员。
简宁在图书馆见到耿肋的时候,耿肋正为这次模联作着积极的准备。今年十一月间,模拟联合国大会将召开,抽签之后,中国学生今年代表的是美国,也就是说,将站在美国的立场上参与“联合国”的“外交活动”。
“你的手怎么啦?”见到简宁用白纱布包着的手,耿肋关心地问。
“被照明灯砸了。也真是邪行,我们乐团两个钢琴手一个交流去了港大,一个就落的这般下场……”接着简宁说起乐团。
今年京大乐团也是走上了背字,本来团长因为觉得钢琴手比较富裕,就放了一个到港大交流,可谁想到简宁这个“首席钢琴”在帮刘申拍短片的时候被一只大灯砸伤了手,今年内是别指望摸上琴键了。”
“到时新年音乐会怎么办?”
“团里阵脚大乱!”简宁叹了口气。
“伊森呢?”耿肋问。
“伊森他忙于留学的事,基本上已经不参与团里演出排练。他实在没更多的时间排练。我们练《鳟鱼》都练了好长时间了,可是现在没有钢琴,什么都白瞎了。”简宁很沮丧地抱怨。
“我特别喜欢这支曲子,我对舒伯特的这支五重奏有着特别的感情,它可以算是我的启蒙作品之一。”
“要不你来我们团得了。”简宁开玩笑。
“是准备一月份演出么?”耿玏确认了一下演出时间,暗暗算了算。
简宁本来也就是随口开了一个玩笑,因为《鳟鱼》的钢琴部分有相当的难度,团里不会冒着演砸的风险另找别人来顶替,但眼见耿肋居然当了真,便也乐得就这么顺着他说下去。
“用两个月的时间把一支曲子练到演出水平应该是绰绰有余了。”他这么说。
“那……那我今天回去就跟我们团长说!”事态的发展完全出乎简宁的预料之外。
听了耿肋的演奏后,耿肋临危受命,等模联结束以后,加入乐团排练。
十一月底,耿肋开始进入排练大厅和乐团成员一起排练,简宁对耿肋一旁指导。
耿肋和其他成员很融洽,大伙都很喜欢这个在京大被人津津乐道的牛人。有时候章寒来找耿肋,每人都惊叹他们才子佳人组合。
耿肋平时只在排练的时候出现在大厅,和小倩也很少私下接触。即使交谈也是和排练和音乐有关。
有时伊森在的时候,伊森在小倩面前柔情蜜意。乐团都在开着二人的玩笑。小倩似乎感觉有些囧,耿肋一直坐在钢琴前,神情自若,弹着琴。
忽然简宁有种说不清道明的感觉,脑海中有个念头闪过,很快又消失不见,快得他没有在意。
小倩的纪录片制作出来,原来她是花了一番心思。她拍了和小宇相关的许多东西,有很多是简宁不知道的,例如小宇的物品书信照片之类,她还拍了京大校园,最后小倩把所有的镜头通过剪辑,形成一个完整的故事,一个她和小宇的爱情故事。
这给简宁很大的启示。原来电影离自己这么近。如果愿意,他也可以拍出自己的电影。
现在,简宁已经不再满足编写故事,他觉得他对热爱的东西有一种强大的执行力的冲动。
他要开始创作短片了。他开始琢磨怎样拍出有创意的短片。
剧本的折磨才只是开始,真正用视听语言去表达剧本才是噩梦。他开始写出他的想法,并开始描绘场景,画出分镜头。
简宁把自己的创意拿给刘申看,“我要用具体的镜头语言,充分利用蒙太奇功能,展示人在那一刻间各种复杂的意识、幻想、心理活动......”
“叫什么名字?”刘申问。
“《哭泣的女人》。”
“她为何哭泣......很好,很学院派。”刘申居然对这个创意表现出很深的兴趣。
二人当即击掌断定,开拍。
问题是资金从哪里来?
简宁把这一想法告诉耿肋,耿肋肯定了简宁的创意。他给他出了一个主意。拍一部京大题材的短片,能成为京大的名片。只要创意新颖,资金吗,他负责拉赞助。
“如果这部短片成功了,还拍什么《哭泣的女人》,就拍《微笑的女人》好了。”耿肋笑着说。
一周后,简宁拿着策划书出现在耿肋的面前。
一部十分钟的短片《时光》:三角地一见钟情的偶遇,图书馆的邂逅,音乐会上的演出,未名湖畔的散步......随着一对京大恋人浪漫而又有些伤感的恋曲,京大的人文景观一一展映。
耿肋呈报给学生会,他以学生会的名义,给他们拉来一笔不小的赞助。
《时光》开机。
拍摄中,他们每天诞生了新的NG王,平了昨天一个镜头拍0条的记录。
波折、变动、雨水、堵车……每天都在发生新的问题摧残全组人的神经。
刘申说他这学期要完成一部纪录片的短片,正在寻找题材。简宁建议他可以拍一部纪实风格的短片。
“没有好故事。”刘申一筹莫展。
“什么样故事?”
“我想拍一部类似于阿巴斯的《小鞋子》这样的的短片。”
“你想一下子成为大师?”
“就当模仿吧,《小鞋子》我看了好多遍。”
“蔡明亮也是大师,他所有电影你能看完一遍,我服你!”
“蔡明亮的电影我很少有看完整的,只有一部短片,看过那部吃榴莲和凤梨的那个短片了么?”
“《天边一朵云》(005、)我看完了,很失望。”
“哎吆!牛掰啊!”
“愣是没找到限制级镜头,就看到西瓜了。”
“这会造成后遗症,以后看到西瓜就勃起。”
“你说蔡明亮怎么总喜欢和水果杠上!”
“情怀!”
每个人都有属于自己的情怀,而简宁的情怀就是音乐。如果让他拍一个电影,他首先想到的是音乐。
简宁建议刘申拍一部关于音乐节的纪录片。
简宁带着刘申去了上海,来到家明就读的学校,也是简宁的母校。
一年一度的学校音乐节刚刚落下帷幕,那是相当重要的大型比赛,涉及各种乐器和所有音乐学童,他们会在几十个地方同时比赛,比上几个月,成绩优异的孩子可以获得加分,成为进入名校的跳板。这个比赛已经有几十年的历史了,对整个音乐教育有深远影响。
家明获得冠军,当时的家明引起奥地利一个著名的乐团的注意,家明受到邀请和乐团一起演出。
当时获得好名次的孩子一共有1个,刘申简宁和他们聊了之后,打算从中选择了个人拍摄,家明是其中之一。人中他年纪最大,已经快11岁了,另一个男孩6岁,还有一个女孩10岁。
他们去了家明家。简宁向家明的爸爸说明来意后,他们就和家明父子聊天。
第二天,他们随同家明父子去看家明和奥地利乐团排练。
在路上,家明目睹一群人中有一个消瘦的小偷被人抓住进行羞辱,仅仅偷了三百块钱
这一幕,让家明非常震惊。
爸爸问他:“怎么啦?”
家明:“我在弹钢琴,可为什么有的人过地这样悲惨?世界真不公平!”
爸爸笑了:“你因为这个悲伤?”
家明神情落寞。简宁和刘申吃惊地看着家明......
而和奥地利乐团的合作,更让简宁和刘申震惊。
小家明指责其他成年职业演奏者跟不上他的节拍和走音。
家明:管乐慢。
指挥:刚刚?
演奏继续......
家明:慢了!错音!
指挥:你也慢了。
家明:我知道。但他不该错。我很多音仍做得到。
相关人员:贝多芬一定要快么?
家明:我认为这乐章不能慢。
指挥:能重来么?
家明:现在?
继续演奏......再次出错。
家明嫌弃专业乐团更不上他的速度,烦躁地趴在钢琴上......
回到住所,爸爸问家明:“累么?”
“累死,重复太多。说我太自由,气坏。就一起吧!”
“这样态度不好。”爸爸批评他。
“少许而已。”家明甩了一下爸爸的手。
“态度要好些,要多称赞他们。称赞是领导的好方法。”
“有啊!”家明说。
“我就常称赞你。你力求完美。完美主义!”爸爸说。
“没有完美。”谁知家明竟这样说。
“没有?”
“完美是拨弦在同一秒,音准在同一点。可能么?”
“怎样是美丽?”
“完美。”
“那就没有美丽。”
“对。”家明说。
刘申已经将这些拍摄下来。
回到家明的家,家明爸爸拿出家明过去的录影资料给简宁看。
那时的家明活泼开朗,享受钢琴。他徜徉在音乐的世界,他看到草原,森林,海洋......
而11岁的少年家明怎么了?
家明和乐团合作演出很成功,在后台,简宁对家明进行拍摄和采访。
刘申直接将镜头对向家明。
简宁:“你快不快乐?”
家明:“我快乐。很多人不快乐。”
爸爸:“你为他们不快乐?”
家明:“不。”
爸爸:“世界不公平?”
家明:“不。”
爸爸:“不完美?”
家明:“对。世界不完美。
家明:“全部人死掉是好事。”
爸爸:“哇!”
家明:“真的。”
简宁:“何解呢?爸爸疼你。”
家明:“对。”
简宁:“家境不俗。”
家明:“但是......不过一死,何不早些了断?”
爸爸:“啊?世界就是不完美。”
家明:“死掉就完美。”
简宁:“贝多芬第二乐章完美么?”
家明:“完美。是人都懂音乐就完美,没战争,”
爸爸:“但要大家同时死”
家明:“对,所以我常想像长大后,把世人都召集来告诉他们这个道理。”
爸爸:“没听你说过这些话,爸爸要跟你多聊。”
少年家明哭泣,向爸爸要手帕。
爸爸:“爸爸要跟你多聊,都当你是小孩。”
家明:“不。”
爸爸:“但是你聪明过人。你想的比成人多。”
家明:”为何有人?科学解释不了。”
爸爸无语:“为何?这是敏感话题。你说呢?”
家明:“我一直在追求答案。”
爸爸彻底无语了。
简宁:“余下的生命怎么办?”
少年家明:“早点了断,自杀。”
爸爸:“啊!不要。”
家明:“真的。”
爸爸:“令人伤心。”
家明家有好多书和影碟。刘申把这些用摄像机记录下来。
简宁看了看《想飞的钢琴少年》。
简宁问:“音乐神童维特的故事,看过了?”
“他太聪明,连世界也跟不上他的聪明。”
“维特成为股市上的幽灵,最后还是选择了音乐。”
“电影里的人生和现实里的人生不同!神童只能是在某一个领域成为神童,而在各个领域都很神的话,就不叫神童了。”
“叫什么?超人?”简宁很惊讶家明说出这样的话。
“人类没有超人。”
简宁又被震慑了,他问:“你这么小就懂得电影里的人生和现实里的人生不同了!看过《海上钢琴师》吗?”
“我喜欢的电影。”
“为什么?”
“他生活在大海上,我却生活在陆地上。”
“你觉得该怎样对待生命?”
“自杀是最好的解脱”
简宁无语了。
家明说:“人有权结束自己的生命。”
“那么你呢?”
“我还不想自杀。”
“为何?”
“我一直在追求生命的答案。”
简宁刘申互相对视了一眼。
家明的老师梁老师来给家明上课,梁老师是一个很优雅的女性。她提醒家明:“下个月你就要参加比赛了,有准备好么。”
“可以不比赛吗?”家明问。
“glorifyGod会不高兴的。”梁老师说。
“是吗?真的有神吗?世界就那么简单吗?”家明追问。
简宁不知道为何,他想起自己的外婆,他很少快乐,只有和外婆在一起的时候,他才知道什么是温暖。
从简宁出生的那一天开始,外婆就一直住在他们家。老太太一手把他带大,教他识字,给他讲故事,喂他吃饭,扶着他走路。后来,简宁长大了,把绝大多数的时间给了学校,而外婆却把绝大多数时间给了病床。
小的时候,他父母经常吵架,老外婆就是简宁全部的世界,小简宁也是外婆全部的寄托。
外婆是他的第一个钢琴老师。
外婆很慈祥,但也很严厉。简宁还记得她让自己一遍一遍地练习指法,无论简宁怎么撒娇、胡闹,也决不松口,直到自己的力度和速度都达到了外婆的要求。
外婆最喜欢肖邦的幻想即兴曲,简宁小时侯的梦想就是有一天能象外婆一样流水般地把这首曲子演奏出来。
无数次,在梦里,简宁看到小时候他和外婆一起练琴......
外婆:“别放!”
简宁小心着托着手。
外婆:“别动!别散了气。”
简宁的手指在琴键上飞舞。
外婆:“眼神!简宁好棒!”
简宁笑微笑。
他想起外婆的话:“音乐就像湖泊,就像森林,就像原野,像天上的彩虹......”
天性柔弱的简宁无法成为父亲心目中那样铮铮铁骨的小男子汉而被父亲所不齿,但外婆却并不认为他一无是处,她教他弹钢琴,简宁也出人意料地显露出他所具有的音乐天赋。
简宁第一次获得过钢琴大赛第一名。外婆自豪地笑着为简宁拍摄照片,不住地夸奖:“这孩子前途无量。”简宁开心地笑了。
“谁是世界上最伟大的钢琴家?”外婆问。
“我啊!”简宁忘形地说。
简宁就是天天练琴,在简宁的心中,音乐就像外婆所说的,是音乐盒,是五彩丝带,是美丽的湖泊。
外婆是他音乐的启蒙,也是他永远的避难所。在家,爸妈之间唯一不变的主题就是永无止息的争吵。
后来外婆病了。当年不让须眉的才女变得连自己的儿女都认不出来,笑啊闹啊象个三岁的孩子。他们把她送进了养老院。简宁把自己关在房间里,一整天没有出来。
外婆什么事也不记得了,那些她亲自教过简宁的东西,也随着她辉煌的过去,幻灭在养老院外头晾着的尿布里。
可每次当她一见到简宁,就死死地抓住他,要给他做好吃的,然后把上次简宁给她带来的、她偷偷藏起来的饼干、蛋糕拿出来,看着孙子一口一口地吃下去。简宁吃的是食物,咽下去的是泪水。
逢年过节,周六周日。只要是外婆回来的时候,简宁就坐在琴前面,弹幻想即兴曲,弹爱之梦,弹月光,一首一首地弹,弹完了就从头再弹一遍。他不能出错,也不能弹一些滥竽充数的电影插曲,他知道外婆在听着,她什么都懂。所以他比任何时候都拼命地练——往往是踩着持音器,在清晨和夜里。
在两年又三个月后,这样的日子永远地结束了。
留下了外婆的一张遗照,和外孙的一手好琴。但简宁失去了弹琴的激情。
爸爸每次都朝他大吼:“抓紧时间练琴。”
简宁怯怯地说:“我已经练习过了。”
“多长时间?”
“两小时。”
“太短。”
“曲已练熟。”
他爸爸好像又说时间这么短,不可能太熟。
“要动脑去想啊。我现在也在练。我在说话的时候也在想着音乐呢。”
爸爸伸手就是一记耳光,简宁又回到钢琴旁。累了就在桌上躺一下,吃点东西又练。
在一次亲友聚会上,简宁钢琴表演令所有人交口称赞,父亲也惊诧于他的钢琴天赋,于是送他到一个专业的老师家里专门学习钢琴。
接着简宁师从几个有名的钢琴老师,简宁技艺非凡,声名鹊起,引起国际乐团的注意。
而简宁的性格越来越忧郁。刻板的弹钢琴的生涯也让他更孤僻。
“为何总是弹这一首曲子?”有一次他问老师。
“选择钢琴是异常艰苦的,你必须在十岁之前掌握所有的技巧,接着必须把最难的曲子都弹好,才能有可能取得成功。”
小简宁到了十岁已经参加很多比赛,拿了许多的大奖,受到国际著名乐坛青睐,他受到捷克乐团的邀请,和一起演出并录制唱片。
简宁和当地专业乐团合作演出,举办了独奏音乐会,和他们一起录制贝多芬的第一号钢琴协奏曲.....小小的少年也会以超越成年人的犀利和尖锐,去指责其他成年职业演奏者跟不上他的节拍和走音。(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