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安看向褚裒,抱拳颔首道:“原来您就是大名鼎鼎的褚将军,在下失敬。”
褚裒连忙摆手,轻笑道:“哪里、哪里,褚某只是平庸之人,华将军年少有为,此前与赵国一战,屡立战功,这才是让天下人敬佩的英雄啊!”
华安闻言,心中一乐,连忙客气道:“过奖了,若非褚将军镇守广陵,牵制赵国的左翼大军,华安岂能立下寸功。”
“年少有为而不轻狂,实属难得。”褚裒夸了华安一句,看了身旁的褚蒜子一眼,轻声道:“蒜儿,你在家时常提起‘华安哥哥’,如今人就在你眼前,你怎么不说话了。”
褚蒜子莞尔一笑,上前几步,看向华安,轻声道:“华安哥哥,多谢你当年救了我,蒜儿知恩图报,日后一定报答。”说完信誓旦旦的看向华安。
华安闻言,连忙回道:“路见不平,岂能袖手旁观,蒜儿妹妹,不必介怀。”
褚蒜子淡然一笑,走到王灵身前,握着王灵的双手,夸赞道:“王姐姐,蒜儿终于又见到你了,十年不见,姐姐比以前更漂亮了。”
“姐姐老了,蒜儿现在才漂亮呢?”王灵说着捏了捏褚蒜子的脸蛋,二人虽然多年来首次见面,却像是极为熟悉一般。
“姐姐一点都没老,还很年轻呢?看,我家的小白躺在姐姐的怀里,都不愿意离开了。”褚蒜子说着,摸了摸王灵怀里的小白兔。
王灵闻言,莞尔一笑,看着怀里的小白兔,微笑道:“它叫小白,是妹妹养的,真的好可爱哦!”
“嗯,小白,小白,抱你的姐姐漂不漂亮。”褚蒜子提着小白兔的耳朵,调皮的说道。
“漂亮,漂亮,姐姐最漂亮了,我要和姐姐回家去。”褚蒜子装作兔子,轻声夸赞王灵。
王灵见了,噗嗤一声笑了出来,顺手将小白兔交到褚蒜子的怀里,轻声道:“小白,小白,快回到主人的怀里吧!主人最疼你了。”
褚蒜子接过小白兔,看向王灵,轻声道:“姐姐若是喜欢小白,就送给姐姐好了,蒜儿家里还有小灰、小黑和小花。”
说着将小白兔重新塞给王灵。
王灵伸手挡住,客气道:“不了,蒜儿,姐姐没养过兔子,怕是照顾不了小白。”
“哦。”褚蒜子应了一声,突然眼睛一亮,调皮的看向王灵,打趣道:“王姐姐,蒜儿听说,你和华安哥哥成亲了,华安哥哥待你好吗?”
此时,华安与褚裒已经结伴走出了五十步开外,两名随从更是离得远远的,两个女子的对话,自然大胆了许多。
王灵闻言,脸颊犹如被热浪灼了一下,有些火辣辣的,顿了片刻,莞尔一笑,轻轻的点了点头,眉宇间有一种说不出的幸福和甜蜜。
“呵呵呵,姐姐脸红了。”褚蒜子调笑一句,略带醋意的说道:“看来华安哥哥待姐姐一点非常好,好生让人羡慕啊!”
见褚蒜子一副调皮、羡慕的表情,王灵嘴角不自觉的露出一抹浅笑。
“王姐姐,华安哥哥都是如何疼惜你的,说说看嘛!”褚蒜子睁着大眼睛,好奇的问道。
两口子之间的事,如何说的出口,王灵闻言,不禁哑然,一抹红晕不自觉的涌上了脸颊。
“王姐姐,这儿就我们两个,就说说嘛!”褚蒜子摇动王灵的胳膊,迫切的问道。
王灵被问急了,白了褚蒜子一眼,轻声道:“蒜儿妹妹,待你成亲之日,自然就知道了。”
“哦,那还要等大半年呢?”褚蒜子似乎有些失望。
听了褚蒜子的话,王灵心中一惊,开口问道:“蒜儿妹妹,你还这么小,一年之内就要成亲?”
“嗯,是当今皇上钦定的,让蒜儿年满十四便嫁与琅琊王,爹爹上个月接了皇命,便带着蒜儿从广陵郡搬到了京城。”褚蒜子如实回道。
王灵闻言,更是惊诧,顿了顿,连忙恭喜道:“蒜儿妹妹,就要做王妃了,以后姐姐见了你,就要行参拜大礼了。”
“别别别,别人都可以行礼,唯独姐姐不用。”褚蒜子笑着回道。
王灵呵呵一笑,轻声道:“蒜儿妹妹,琅琊王长相如何,妹妹可还满意。”
“还好吧!来京城快一个月了,只见过一次,面色还算清秀,尤其写了一首好字,就是太瘦弱,似乎身体不是很好。”褚蒜子如实回道。
王灵点了点头,鼓励道:“琅琊王毕竟是皇亲,妹妹能嫁入皇家,也算是一件值得恭喜的好事。”
褚蒜子莞尔一笑,略微叹息道:“蒜儿倒是羡慕姐姐,虽然华安哥哥没有皇室高贵的血统,但很疼惜姐姐。”
“蒜儿,等你成亲之后,琅琊王也一定会很疼惜你的,相信姐姐。”王灵眨了眨眼,扶着褚蒜子的胳膊,鼓励了一句。
“嗯。”褚蒜子满面春光,点头应了一声。
王灵毕竟年长,看褚蒜子总感觉是个很小的孩子,犹豫了片刻,还是忍不住趴在褚蒜子的耳边,小声问道:“蒜儿,你到底长大了没有。”
王灵问的很隐晦,褚蒜子一时没有反应过来,睁着一双大眼,好奇的看向王灵。
见褚蒜子没有明白自己的意思,王灵又趴在她的耳边,单刀直入的问了一遍。
褚蒜子闻言,顿时有些害羞,左右瞅了一下,见附近没人,便伏在王灵耳边,轻声说道:“半个月前,刚刚初潮,蒜儿已经是大人了。”说完嘴角含笑,抬头看起了漫天飘落的雪花。
“哦,蒜儿真的长大了……”王灵趴在褚蒜子的耳边说起了悄悄话。
“姐姐……”
“哈哈哈!”
两个美丽的女孩子,在蒋山的雪地里,嬉戏打闹了起来。
######
与王灵和褚蒜子谈论闺中私事不同,华安与褚裒并步而行,谈的都是朝中大事,尤其,再过几日,作为大晋使者的褚裒,就要率领使团前往辽东了,而华安肩负保护使团的安全,责任更是十分的重大。
二人谈论的话题,自然离不开辽东之行。(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