蒸汽海与浮岛下面脱离造成的温度影响还需要时间来观察,通知勘探队留神即可。
接下来可能要面临寒冷,让王齐觉得心累,李想说的不错,这破流放地事太多了。
也许当初真的应该走全民魔法的线路,光明教会和生命教会都用魔法建造营地或城市,似乎也没什么问题。
但说是这么说,真的让他再选一次,他还是不会选魔法。
理由很简单,连城市都不是屁民亲手建造的,那一切的权力也会远离他们,因为没有统治者会支持白嫖。
以自身为例,神树就是超越魔法的奇迹,王庭树与小熊城的房价、糖及其制品,民众没有任何可讨论的空间,凤凰王国的整个经济系统也以此为支点翘动。
缺乏民众基础,在一场跨度至少数十年的大规模战争里,更死不起人,干什么都会缩手缩脚。
……重点还是王国已经证明了魔法和科技的结合,确实比纯魔法更有战斗力。
总之现在没办法转变线路,还是得设法解决将要面对的降温难题。
虽然暂时还没拿到具体的降温时间表,不过李想老家和上辈子的认知告诉他,要解决的重点只有保暖,其余都细枝末节都可以临时应对。
保暖涉及到4个大类,建筑、动力设备、纺织业、食物。
建筑方面需要操心的不多,因为王国在刚刚拿下红石城建设新城的时候,就启动了水泥产业,此后收入囊中的地区建筑都以砖混结构为主,并且当时为了应对较高的环境温度,墙体厚度也足以应付一般寒冷。
即使预期温度更低一些,砖混结构的小楼也有足够的强度增设保温外墙和额外的屋顶防寒层。
动力设备需要室外防冻能力,这方面比较缺乏选项。
因为前期环境的关系,境内除寒冰森林相关工作,绝大多数地方用不着防寒,各种设备本就比较缺乏防寒设计,若没有足够长的时间,根本无法实现改进和替换。
可入手的部分,只有防冻液、燃油标准以及基于魔法或电力的临时增温手段。
防冻液这东西王齐上辈子接触比较少,其它灾二代所掌握的信息也够呛,能入手的点只有甲醇乙醇,它们的防冻效果足够可靠,而且可以根据气温临时调配比例。
以王齐了解比较多的乙醇为例,常压下40%乙醇水溶液,冰点在零下25度附近,通过加入小比例抗凝结成分如甘油等,可以再降低一点。
温度更低会比较麻烦,75%酒精水溶液可以顶住零下65度的极低温,可这个比例本身就是燃料。
还好现在有报纸,通过报纸来进行科普,能够在较短时间内让大多数人掌握正确使用方法,降低失火风险。
酒精的生产工艺王国里还比较齐全,甲醇和乙醇都有。
生产甲醇的企业有使用石油气制法的黄金重工、焦煤气制法的黑水焦煤厂、以及制乙炔生产副产品的新城重工。其中焦煤厂的甲醇产量最低,可挖掘潜力也最大,另外乙炔还有几个民间小厂在做,也有少量甲醇供应市场。
生产乙醇的主要企业是使用糖制法的新城酒精厂,这是个几百人的厂子,产出的酒精除工业部门也销售给草药店。其余的是民间酒厂,也没有纯酒精的说法。
定制酒精产量保障计划的时候,还听闻有个小企业曾经尝试过桔梗制法生产乙醇,但王齐查看的时候已经破产了,调阅卷宗说是工业定位的产品被故意贩卖到食品渠道,结果甲醇超标把人给喝废了,给罚款罚破产的。
接下来是纺织业。
王国因为劳动人口紧缺,轻纺工业起了个头,就趁着产业外移时期交给境外改善生活平衡贸易差了。
自家倒也还剩了几家厂,产能如今只能对应80万人的日常用度,这个供应量还是以现有平均温度26度上下为基础的,如果温度降低四十度,即使不考虑初期大采购,现有的产能最多也只能维持不到三十万人的需求。
事情还是需要外部发点力,等勘探队那边有结果,就把消息通过报纸捅出去,让外面的纺织业做好准备。
当然外人的产能始终没有自己手里的靠谱,家里还要催促一下彩虹化工那边,早日实现涤纶的工业化量产。
具体做法可以让黑曜石银行给现存的纺织厂注资,或者找上游的纺纱厂也行,由纺织厂或纺纱厂出钱帮助彩虹化工推进,共同成立一个化纤厂,有了盈利预期并且有人出钱分摊风险,彩虹集团那边也会上心一些。
最后是低温环境下的真正挑战——食物。
境内已经实现55%作物由玻璃温室产出,实在是推不动了,这里面的重点矛盾在于玻璃温室不利于机械化作业,对人力的依赖比露天农田更高。虽然这些年也有相关农企做了不少努力,但机械设备那边的进展更快,两者差距并没有缩小,以至于最近几年玻璃温室产量占比还萎缩了。
要进一步提高玻璃温室的耕作、采收机械化率,大概得开个专项课题,由机车总厂来牵头。
机车总厂现阶段有些名不副实,凤凰、风谷两个板块的机车供应量短时间内没办法再增加,庞勋板块还运不过去,一年勉强维持两三个火车头的订单保持技术水平,其产能大部分都服务于汽车厂和新城重工。让他们去做点农业课题,也可以让工程员们活动活动脑子,免得生锈。
这点安排还远远不够,就算把境内农业产能全部转换为玻璃温室,并改装上足够的温室内温度维持设备,不计算糖的情况下,也只能维持约100万人口规模。
低温环境下境外农牧都会大幅度减产甚至绝收,大家又要回到高含糖比的食谱上。
高含糖比食谱,只要纤维素、维生素、蛋白质能跟上,最多就是牙齿坏的快一点,魔法世界的假牙做得比一般农业时代好不少,问题不大。
真正的危险是移民,可以预见一旦境外食物贵乏,一定会有巨量人员向着有食物的地区迁移,以现有的农业产出能力应付不了那样的情况。
看起来直接拒收就行,但人饿极了那可是连同类都能吃的,手段太粗糙,会无止尽的提高安全成本,贸易也会出问题,没了贸易支持,工业水平只会倒着走。
最好还是当地问题当地解决。
神树花生作为王齐的一颗棋子,继续优化优化,或许可以在低温下维持一定的产出,可草本植物面对降雪终究是太过于脆弱,被埋起来见不得光怎么合成。
花生的低温产能不能指望,是不是要拿出一种树来?
考虑过各种影响,王齐觉得还是推塑料布大棚比较靠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