幽静的树林中,火光跳动,噼啪声时而轻轻炸响。
俞成周轻轻揽着身侧的宋云,道:“还记得上巳节的传说吗?”
“上巳节?”宋云歪着脑袋想了想,“是关于高祖皇帝的传说?”
俞成周点了点头。两人突然都沉默了。
提起上巳节,宋云自然不免想到宁南歌,上一次她便是和他一起放灯的。那盏荷花灯还在,可是一起放灯的人已经不在了。
俞成周心中亦是想起那次上巳节,那盏他终究也未寻到的荷花灯。
“你那时……”俞成周开口道:“许了何愿?”
宋云侧头看他,他的面容一半被火光照亮,一半隐在黑暗里,她抬手将他的脸扳过来,看着他的眼睛正色道:“我不曾许愿,只写了首诗。‘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今年元夜时,月与灯依旧。不见去年人,泪湿春衫袖’。”
“好诗。”俞成周淡淡笑着转过脸去,“我的夫人,当真才华过人。”
“我哪里比得上夫君的才华。这是我家乡里流传的诗句,并非我所作。”
“你唤我什么?”
俞成周转过脸来怔怔地看着宋云,宋云眨眼道:“夫君啊,怎么你不喜欢?”
“喜欢,甚是喜欢。”
宋云唇角一勾,两手抬起捧着他的脸,一字一句正色道:“我那日并未许愿,但今年上巳节,却曾许一愿。”
“愿何?”
“愿得一心人,白首不相离。”
宋云说这句话的时候,眼睛定定地望着俞成周的眼睛。
俞成周的眼中正映着两簇小小的火光,亮亮地闪动着,低低笑道:“那你许愿之时,心中所想可是我?”
宋云道:“是你是你,全是你。”
两人相视一笑,俞成周心中再不去纠结那只未寻到的荷花灯。往日的他是多么的自信从容,可竟也会为了一盏灯而失了心神,只因他真的害怕,怕她想要相守白头的人不是他。
宋云轻笑着靠在他的肩头,沉沉夜空中星子悄然闪动。她脑中想起送南歌回去那一日,她亲手将荷花灯与南歌的骨灰一起埋入云里院。
她亦是后来才知,原来那盏荷花灯方被她推入水中,就被宁南歌派人捞去了,她身旁这个傻子又如何能找得到呢。
“所以说,那个传说是真的吗?”宋云再次开口问道。
东雍国上巳节,不论门户、只凭真情定终身的独特传统,据传是高祖皇帝所定,皆因他少时便是因为门户阶层痛失所爱,那样的悲剧令他痛彻心扉,于是便有了这个规定。
俞成周点了点头,继续道:“传说中那个起义军统领虽无儿无女,但其实却有个弟弟。”
“有个弟弟?”宋云大吃一惊,脑中霍地一闪,失声道:“他弟弟该不会就是……”
俞成周淡然道:“当年那支起义军,号俞家军。”
宋云张大了嘴巴,一时倒没了声音。
俞家军?那起义军统领竟然姓俞?
东雍高祖皇帝之所以能够成就一切,皆因那起义军统领,若非有他,他早已死在狱中。可据说那起义军统领重伤而亡时,因无儿无女便将位子传给了当时的高祖皇帝,但,他怎会有个弟弟?若他真有个弟弟,为何不将位子传给自己的弟弟?
俞成周看出她心中疑问,道:“他虽然有个弟弟,但却醉心诗书,并无异于天下,更遑论战场征伐。”
“所以,俞家军统领自然十分了解自己的弟弟,就将位子传给了当时跟在他左右的心腹,也就是东雍的高祖皇帝。”
“嗯。”俞成周微微点了点头,宋云继续问道:“那后来呢,为何会有个高祖手书?”
“高祖皇帝打下天下,心中时时感恩俞统领,于是便给了他弟弟巨大的财富与封地,并且,随之送去一道密旨。这,便是那封高祖皇帝亲笔手书。”
“高祖皇帝写了什么?”宋云问出这个问题时,心中其实已有了猜想。
“无论何时,尚家若有不敬俞氏,或不重社稷之子孙,俞氏后人均可凭此手书,废其帝位,改立他人。”
“高祖皇帝确是个重情重义之人,但他这密旨对皇室来说,可真是够狠的。”宋云怔怔地说,“他可知此手书非但不是俞氏之尊荣,反倒是个催命符啊。”
俞成周淡淡一笑:“不错。俞氏先祖收到此手书亦是惶恐,但高祖皇帝一心要报答当年恩情,如何也不肯收回,并道这江山也有俞大哥的血汗。俞氏先祖于是也当面与他发誓,俞氏子孙,必世世代代辅佐尚家,守护东雍江山,绝无异心。此密旨也只由俞氏家主代代相传,以防后世有居心不良之子孙。”
宋云摇头,叹道:“对于一个皇帝来说,此举无非是悬了把寒刀在头顶,即便知道身正不怕影子斜,可抬头低头,总有把刀在身边明晃晃的,这谁忍得了。”
“自然忍不了。所以俞氏便成为了历任皇帝的眼中钉,肉中刺。”
“偏对这根刺,心里恨得滴血,表面还得无比尊敬,这画面,想想都难受的可怕。”宋云抖了抖肩膀,忽然扭头看向俞成周,问道:“那这手书,此时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