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文小说 > 古言小说 > 农女有田有点闲 > 第六百章 去城里过年全文阅读

张婆子脸色十分严肃:“我想过了,你们开了年就成亲。老二那个瘪犊子肚子里不知道在寻摸什么坏主意,咱们又将他得罪死了,说不得他真干得出卖妹求荣的事情来。”

“虽然你们定亲了,可这一天没成亲,就一天悬着。要是老二真做出这事来,就算没成,珠儿的名声也坏掉了!可不能为了那么个畜生,坏了我珠儿的好事!”

“娘说的对!都依娘的!”宋重锦激动的道。

说出口才意识到,自己将心底那声娘给喊出了口。

张婆子一愣,马上笑开了花:“既然你都喊娘了,这婚事更得抓紧了!这几天先不管,等老二他们一走,咱们就开始准备!”

王永珠和宋重锦自然更无异议。

才敲定了婚事,正说着去选个黄道吉日,王老柱匆匆就进了屋子,装作十分淡定的道:“我已经决定了,要跟老二他们一起去城里过年!”

张婆子此刻满心都是闺女要结婚了,要办得漂亮,天知道多少事情,哪里管得着王老柱是去城里过年,还是天上过年。

只含糊的点点头,表示知道了。

“你……你就不想跟我一起去?”王老柱咬牙半天,才问道。

“我老天拔地的,哪里都不去,就在家里呆着!你要去你去,还有别的事没?”张婆子转过心思来,巴不得王老柱快走,走了家里正好一心准备婚事。

差不多日子到了后,就把王老柱给喊回来。

不是她说,王老柱这个人她还了解的,别看现在喊得欢,真要到了城里,还不一定能住得习惯。

不过如今都不是她操心的事情,所以挥挥手,示意王老柱可以走了。

王老柱气得脸色铁青,拔脚就走。

回屋就开始收拾行李。

他琢磨着既然老二有钱,他这个当爹的去儿子家,哪里还有自己花钱的道理?

那分的本金银子,自己不在家,可是个麻烦。

给儿子?王老柱立刻否决了,只怕这给了后就是肉包子打狗,有去无回了。

想来想去,也只有张婆子可以托付。

纠结了一夜,又跑到后院,将本金银子交给了张婆子保管,嘴上当然不是这么说的:“我这一趟出去,也不知道什么时候回来,到时候做生意的话,岂不是耽误事情?这本金就放在你这里,等需要的时候你一起拿出来就行了。”

张婆子冷哼了一声,看在王老柱马上要带着老二一家眼中钉要滚蛋的份上,收下了,也没说啥。

王老柱还不放心,又把几个儿子喊过来先宣布自己的决定,又试探着问几个儿子:“我这次去,恐怕有一段时间,也正好给几个孩子看看读书的环境,要是真的好,就把几个孩子都接过去读书。”

金罐一听读书,立刻头都大了一圈,只觉得爷爷真是太坏了,去县城不去买吃的,买玩的,居然先去找先生。

还要把他们都接过去?傻子才去呢!

正想着,就听到王老柱问:“金罐,金盘,你们要不要跟我一起去城里?城里好玩的地方可比咱们乡下多。”

金罐翻个白眼,就算他们是小孩子,可也不带这么不走心的哄骗的吧?前面才说要去找先生,把他们几个接过去读书,转身就说是带着去玩?

他已经是个大人了,才不会再上大人的这些当!

当即很严肃的拒绝:“我不要!我不去!我不喜欢城里!”

先把话说前头,他不喜欢城里,所以读书这种事情别找他。

金盘看了看爹娘,又看看金罐,然后才小心翼翼地开口:“我,我也不喜欢城里!”

王老柱失望的看了看几个孙子,金罐怕王老柱还抓着不放,忙往外跑。

没奈何,王老柱只得收拾好了包裹,王永贵帮他拎着。

出了院子,王永珠正好赶到,掏出一张五两的银票塞给了王老柱:“爹,就算你去他那里住,也有不凑手的时候,这个带着,轻易别拿出来。”

王老柱捏着银票,嘴唇翕动了一会,看着王永珠的眼神带着几分复杂和不好意思。

凭良心说,他对小闺女颇不上心,也觉得小闺女脾气太硬,不听话。

可这个时候,也只有她还记得给自己这个爹塞点银子,怕自己没钱花。

“你在家好好照顾你娘!”憋了半天,王老柱憋出来这么一句话。

王永珠点点头:“爹,你放心吧!”

王老柱想了想又勉强道:“你放心,你跟重锦的婚事,是板上钉钉了的,你二哥他也是为你好,我会劝着他的……”

这是含蓄的表示,他不会听王永安的话,对王永珠的婚事有什么别的想法。

王永珠知道王老柱这个人,虽然偏心,爱面子,可就是因为爱面子,所以绝对做不出悔婚的事情来。

送着王老柱出了门,王永贵送王老柱去老屋。

王永珠想了想,转身跟王永富道:“这天气冷,路又远,他们打算怎么去镇上?”

依照王永安一家的体质,估计是走不到镇上去的。

王永富一愣,倒是王永平道:“我早起就听爹说了,他们要去雇牛车去镇上。”

王永珠皱皱眉头:“这天气,坐牛车,只怕爹受不了。宋大哥,麻烦你将我爹他们送到镇上去就回来,到了镇上,他们就能雇上车了。”

王永安这条毒蛇一样的人物,还是越早送走越好。

要是冻出个好歹来,在镇上不走了,那还是祸害。

宋重锦和王永珠交换一个眼神,明了的点点头,答应了一声,将马车赶出来,去老屋那边了。

王永安他们正在发愁,昨天收拾了半天,大部分东西都被张婆子给砍坏了,就连王永安身上的那件棉袍子,都被砍了好几个大口子,露出里面的棉花来。

钱氏心疼得直掉泪,熬了大半夜才将棉袄缝补好了。

至于其他被损坏的东西,能用的收拾起来,不能用的,或者要花大力气收拾的,钱氏干脆就丢给了王永珍。

王永珍倒是不嫌弃,这些在钱氏看来没用的,她都觉得挺好的,也就乐滋滋的收了下来。

回来的时候满满的一大箱子,回去的时候,一个包裹就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