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风轻起,殿内珠帘碰撞发出清脆的声音,在此时显得清晰异常。
屏风后,明黄色的身影背对而立,负着双手,未曾有任何言语,然而气势冷峻如山,压得人喘不过气来。
陈阳跪倒在地上,不敢妄动。
他的额上已经渗出了薄汗。
在令人窒息的沉默里,男人终于开了口。
“陈阳。”
“臣在。”
唐云昭转身,幽潭般的黑眸微眯,居高临下地打量着地上跪着的人影。
“朕问你,为何对朕隐瞒咸阳城的事情?”
声音低沉异常。
听闻“咸阳城”三字,陈阳的身体不禁微颤了一下,而唐云昭言语里压抑着的怒意,更是让他心惊肉跳。
“禀告皇上,微臣不是有意欺瞒圣上!实乃咸阳城一事忧患已久,难以处理。微臣私自将其隐瞒,是怕圣上担心,有损龙体!”
“怕朕担心,有损龙体?”
唐云昭极快地重复了一遍,声音甚至变得有些怪异。
他俊美的脸上刹那间涌出了煞气,顷刻后,又压了下去。
“陈阳。”唐云昭黑眸幽深,而他居然轻笑了一声道:“那是不是,倘若敌军兵临皇宫,你也会将其隐瞒,怕朕担心,伤了龙体啊?”
说到最后几个字时,已变得咬牙切齿起来。
“荒谬!百姓流离,贪官当道,你却不予置理,反倒向朕隐瞒此事,若不是朕微服私访发现,你还要等何时才告诉朕!”
只听嘭的一声,桌案上的瓷瓶竟被唐云昭怒极拂下,碎裂一地。
“请皇上恕罪!微臣……微臣知罪,不敢再犯!”
陈阳此时已是冷汗如雨,惊惧万分地求饶道。
唐云昭冷笑一声,并未看其一眼,一挥衣袖喝道:“传朕旨意,将陈阳革职,押下去!”
陈阳脸上失了血色,无力地软倒在了地上。而一旁的众侍卫此时也已上前,面无表情地将其带离了大殿。
众人离开后,殿中一片寂静。
唐云昭仍停留在原地,负手而立,面上寒意仿佛能凝结成霜。
身后传来一声细微的叹息。
清淡的香气盈来,一双纤纤玉手忽然轻轻从背后环住了他的腰。
杨淳将脸靠在他的背上,微微闭上眼睛。
“莫要生气了,别气坏了自己。”
极轻极轻的声音,仿佛怕惊扰了梦中的人。
唐云昭眸中的寒意消退,转而露出些许深深的疲惫来。
“好。”他轻声答道,并未有动作。
两人相拥,地上的影子也交缠在一起,永不分离。
此时的宫墙之外,车水马龙,又是另一幅热闹景象。
众人围聚在张贴告示的城墙前,热闹沸腾。
“什么,第三场科举考试竟然没有考官!”
“是啊,这可真是奇怪,没有考官,那怎么能分出高下?”
……
民间议论如潮,而此时的考场内,众考生望着眼前的题目,神色也有些愣怔。
第三场考试,没有考官,有的只是一张明黄色的锦缎,上面墨字遒劲,显然是出自皇上亲笔,另有玉印佐之。
诸位考生沿街行走,将所观情景成书。
这便是题目。
何等古怪,让众人都有些摸不着头脑。
听闻,第三场的题目由皇后所出,由圣上钦命。
可如今,他们竟无法知道皇后以及皇帝究竟想要考些什么。
众人头疼之际,却未曾放弃,能走到现在,无一不是身具才华,心怀抱负之辈,考题的艰难,反倒激起了他们的斗志。
数个时辰后。
殿内,数百张誊写工整的考卷被呈上了唐云昭的玉案。
他却并未急着去看那考卷,而是侧首望向杨淳,微微一笑。
“你出的题,心中可已有标准?”
“言之有理,便是佳卷。”
两人相视一笑,彼此心中看来早已有答案。
数天后,科举考试结果即将公布。
皇榜外,此时众考生正急切地等候着。
其中有一名衣着富贵的公子哥,一手摇着折扇,心情似乎甚佳。
旁边一名衣着次些的考生,对着公子哥笑得满脸谄媚:“朱公子,依小弟之见,凭你的才华,这次必然榜上有名。”
朱公子自得一笑,却故作摇头道:“此言差矣。虽然家父也认为本公子那篇歌颂盛世的文章作的不错,但在结果出来之前,一切还要另说。”
虽然话是如此,从此人的语气神态来看,对自己文章分明是极有信心。
另一人继续讨好地笑道:“朱公子,你就别谦虚了。反正你的文章,肯定比那个唐云要高明百倍。”
说着,鄙夷地望了立在人群之外的一名青年一眼。
“唐云?”说起这个名字,朱公子脸色一沉,不屑地哼了一声。
“此人一副虚伪作派,成天救济平民,还假意劝告我等。哼,人分三六九等,那些平民如何能和本公子一样?”
这几人看上去竟和唐云有过节的样子。
众人正说话间,忽然来了几名官兵赶开人群,其中一人手上抱着金黄色的布帛。
“皇榜来了!”不知道是谁叫了一声,众人都面露兴奋之色。
然而,待看清皇榜后,众考生却如五雷轰顶。
“什么?我居然落榜了!”
“怎么可能,我的文章那么精彩!”
“竟然只有一人上榜。”
……
方才还自信异常的朱公子此时满脸不可置信之色,脸色苍白异常。
“怎么可能,竟然只有他上榜。”
他后退了几步,茫然地望着金黄色的布帛,忽然两眼一黑,竟然昏厥了过去。
“有人昏倒了!来人啊!”
朱公子晕倒以后,众人顿时大乱,手忙脚乱地去扶人。
人群外,唐云皱了皱眉,他一向不喜人多喧闹,因此并未挤在人群中看到榜单。不过趁着朱公子晕倒人群散开之际,他方有机会上前去看。
将那个名字收入眼底后,唐云微微一愣。
金色的锦缎上,只用墨迹书写了一个人的名字。
唐云。
此时的皇宫内,杨淳脸上带着微微的笑意。
“你说,他们看见榜单之后,会不会非常吃惊?”
唐云昭批改着奏折,闻言头也不抬道:“吃惊是肯定会的,但朕很满意这个结果。”
是的,他很满意。
在那天众多答卷里,内容五花八门,最多的便是歌颂盛世,批古颂今,或者抒发自身鸿鹄之志。
然而,那些答卷,唐云昭全部划掉了。
在众多华章内,只有唐云一人注意到了难民问题,人间疾苦。
这才是唐云昭,杨淳想选拔的真正的人才。
唐云昭神情平静:“这次科举只有他一人上榜,朕已下旨封他为官。”
还有一句话他并未说出口。
凭此人品性,当得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