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事是皇上自吩咐的,他哪敢不尽心。就算不得不得罪一个人,那他宁愿选择得罪徐相。
做倒他这个位置,已经不再需要丞相的提拔了,再提拔了只能是顶替了他的位置了。
所以,既然两人已经是竞争的对手了,那他不妨直接选边站。就算是熬资历,他也能熬的过如今已经年逾花甲之年的徐相。
思及此,刑部尚书冷着脸:“丞相大人还是不要为难下官了,朝廷钦犯死在刑部大牢,皇上震怒,下官也不好做。今日,无论如何都要带走贵府的大爷,还望丞相大人能行个方便。”
说着,便吩咐衙役去拿人,徐相知道拦不住
,只能眼睁睁的看着自己儿子被带走。
人被带走之后,忍不住发了火。
“蠢货,不知道这是多事之秋吗?做事情也不想着把自己摘摘干净,直接给人留下把柄,是嫌徐家倒得太慢了吗?”
本来现在徐家最担心的就是墨甚的事连累到自家,才想到杀人灭口这个办法。谁知道这一下虽然杀了人,可也把自己牵扯进去了。徐相哪能不生气。
现在,也只有徐老夫人敢劝上一句:“老爷不要动怒,其实此事也怪不得他。以前做的事情没见有人追查,偏偏这次赶上皇上不开心,让刑部那老匹夫借机发作。”
以前徐家确实做过不少这种事情,可死的人都无足轻重,又徐相压着,没人会想不通来找徐家的晦气。
可这一次热闹了皇上,徐家怕是要被徐大给连累了。
为此,徐相瞬间苍老了十岁。
不怪众人群起而攻之,实在是徐家做事太不厚道。自从徐家出了一个丞相,每次徐家出现在交际圈里都是一副高高在上的样子。引来不少非议,若单这样也就罢了,还不至于让人把徐家往死里整。
更重要的是,徐相在朝堂上排除异己,通俗来说,便是顺他者昌,逆他者亡。
新帝登基,沈相辞官,他的门生就遭到了徐相的大力打压。徐家这种行事,早已惹了众怒,百官对他积怨已深。才会出现这种整个朝堂合力打压排挤一家人的情况。
徐沥将将才入狱,夕婧酥就呈上了不少材料。譬如他为了抢人,打死了人家姑娘的全家。再有就是他为了侵占田地,把一个村子的人赶出来,流离失所。
如今是特殊时期,一丁点错误都会被十倍百倍的放大,夕婧酥做事周全,人证物证搜罗得很整齐。
这一番打击下来,结局几乎已经定了。徐相岂会眼睁睁的看着自己去死,在郑玕的判决出来之前,他让底下人写了奏折求情。
奏折里不提他犯的事,只说他在职多年,兢兢业业,没有功劳也有苦劳。
此言一出,郑玕脸色几日都阴沉不定。那徐沥他见过一面,整日游手好闲,哪里像是兢兢业业的样子。
夕婧酥等的就是徐相出手,那一番洗白还没见效果,夕婧酥就放出了另一手资料。
指证徐沥利用自己的职务之便贪污**之事。
徐沥在户部做事,虽然权力不大,但油水很丰厚。他利用职务之便,把国库当成了自己的小金库。
更过分的是,徐家出了丞相之后,大臣们领俸禄都要通过他。文臣还好,大家都有自己的山头,稍微给点好处,俸禄很快便能到手。
武将就惨了,自古文武相轻,他们朝中没有说得上话的人,又不愿意去讨好徐沥,是以,他们常常连俸禄都拿不到。
徐沥此举犯了众怒,不用夕婧酥鼓动,就有人出场作证。
郑玕大怒,在朝堂上直接下了判决:“户部侍郎徐沥草菅人命,以公徇私,行径恶劣。特判秋后斩首。”
郑玕面色不虞,连徐相都不敢求情。
徐沥判决下来之后,徐老太太哭晕了过去。徐相难得没有去看她,由她去哭。
徐相的态度,更让徐老太太绝望。
“老爷这是打算舍弃了沥儿吗?”
儿子是她十月怀胎生下来的,哪里能做到眼睁睁的看着他去死。可徐相都不管,她一个妇道人家又有什么办法。
万般无奈之下,找到了孙女徐盈盈。徐盈盈虽然平时爱摆排场,但见过的世面不多,面对这种情况,她也没了头绪。
徐老太太叫她过来的时候,徐盈盈眼睛都哭肿了。
“见过祖母,祖母近日可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