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湖村人多地少,想要佃地种的村民不少,到李福生那里登记的有十几家。
沈正凌家里只有二十亩地,自然不可能满足每个人的要求,只从其中挑了几户人家,把地佃出去,方丽娘家里也是其中之一。
至于佃租,也是按照市面上约定成俗的规矩来,十税其五,并没有说是同一个村子的村民,就格外照顾他们。
没有佃到地的村民心生不满,便在暗中说些阴阳怪气的话。
说沈正凌是个白眼狼,村民们以往这么照顾他,他如今发达了,却不想着回报村民。
明明家里有这么多亩良田,租给村民们种却要收这么高的佃租,当真是无情无义,不讲情面。
甚至更有人挑拨说,大家都不要佃沈正凌家里的地回去种,看他还能不能收那么高的佃租!
只要没人种,他家里的地荒废了,种不出来粮食,他自然而然都会把佃租降下来!
有脑子的人都知道,这种话一听就是存心挑事的,根本就是不怀好意,可偏偏就是有人相信这种挑唆,想让沈正凌少收一成佃租。
这些人倒也不是真的没有脑子。
只不过是觉得,沈正凌家里如今的日子过得好,对他来说佃租多一成,少一成无所谓,只要他们抱团在一起反对,又有同村人的情面在,这一成佃租说不定真的能少下来。
当然了,沈正凌凶名在外,让他少收佃租这种事,村民们是不敢直接找到沈正凌面前去说的,一个个都跑去找李福生,提出让沈正凌给他们减免一成佃租。
为了达到目的,他们还委婉的向李福生表达出:如果沈正凌不肯给他们减免佃租的话,那他们对于佃地这件事,就要再考虑考虑。
李福生都要让他们给气笑了。
之前听说沈正凌家里有良田佃给大家种,这些人一个个争先恐后的。
如今真的把地佃到手了,转头就来反悔,逼着让沈正凌少收一成佃租,亏他们想得出来。
李福生最看不惯这种,不管在什么事情上见到小便宜就贪的人。
亏得他之前还跟沈正凌说这些人种田水平高,人也老实,现在看来,他的脸都被打肿了。
种田水平高不高不知道,但是绝对不老实。
老实人能干得出这种组团逼迫人家减租的事情?
李福生冷笑道:“你们真以为这样就可以要挟到沈正凌了?他还会怕你们不种他家的地?”
“难不成你们不种,他家里的地还佃不出去?”
“你们可别忘了,现在是你们自己上赶着,要佃沈正凌家里的地回去种,而不是沈正凌求着你们去租他家里的地种。”
有人对李福生说道:“里正这话,说的就有点不在理。”
“我们什么时候要挟他了?
“我们只是想让他把佃租定的低一点而已。”
“就是啊,他家里二十多亩地呢,就算每亩地少收一成的租,他家里的日子也能过得很好。”
“他能赚那么多银子,为什么就不能多拿一点出来帮助村里人?”
李福生喝道:“住口,你们一个个的自己听听,现在说的像什么话?”
“沈正凌家里有钱,现在他能挣钱,可那也是他自己的本事,是他辛辛苦苦挣回来的,凭什么就一定要拿出来?”
“那要照你们这么说,镇上也好,县里也好,有钱的老爷多了,难不成每一个都应该把家里的钱拿出来给大家用?不然就是不讲情面。”
有人不满道:“里正,你说的情况跟我们现在说的情况能一样吗?”
“镇上的有钱老爷也好,县里的有钱老爷也好,离我们天远地远,谁都不认识,人家怎么可能把钱拿出来给我们用?”
“沈正凌就不一样了。”
“他本来就是我们临湖村的人,以前穷苦的时候,村里人也没少帮趁他,他现在发达了,回报一下村里人难道还不应该?”
“没错,没错,就是这个道理。我们也不是说不给他佃租,只是让他少收一成而已。”
“里正,沈正凌家里的地,如果我们大家都不种,光靠他自己一个人,肯定种不过来。”
“要是误了耕种的时间,到时候地里没收成,衙门那边的粮食却一斤也不能少交……里正,你想想这其中的损失,是不是远不止一成佃租的损失?”
李福生没好气的说道:“村子里那么多人,你们不想种,自然还有别人会种。”
“这可说不准,我们几个都不种了,其他人又不是傻的,还会愿意接受那么高的佃租?”
更有人不耐烦地对李福生说道:“里正,这些良田也不是你家里的,你只要帮我们把意思转达给沈正凌一下就好,操这么多心干什么?”
“对对对,地是沈正凌家里的,要不要减租金也应该由沈正凌自己拿主意。”
“里正你就不要管这么多了。”
李福生没想到,他一心为了这些村民着想,结果却被说成多管闲事,简直是把好心当成驴肝肺。
以他对沈正凌和顾元元两人的了解,这两人就不是个能受人威胁的。
这几个村民敢提这种要求,就要做好一亩地都佃不回来种的准备。
既然他们不是好歹,那李福生也就懒得跟他们多费唇舌,直接转告沈正凌一声就是了。
李福生的目光从众人身上扫过,说道:“让我去给你们转告一声不难,但是我要把丑话说在前头,条件你们尽管提,但是沈正凌答不答应,就不是你们能左右的。”
“到时候,如果沈正凌不肯答应把家里的地佃给你们种,你们别再来找我。”
“我也不会再继续给你们当说客。”
众人心里这会儿都觉得,只不过就是一成田租的问题,沈正凌最多不答应,总不至于脾气这么大,直接把地收回去,不让他们种。
可他们万万没想到,沈正凌的脾气还真就是这么大,把地全部都收回去,不佃给他们种了!
李福生去沈正凌家里替村民们转达意见的时候,几个佃地的村民也一起跟去了,不过一开始只是站在院子外面,没有进门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