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文小说 > 古言小说 > 公孙策与包拯 > 开封事4全文阅读

待到第二日入夜时分,公孙策便与包拯来到了至枫亭,身后还跟着好奇的白玉堂。

却不想在至枫亭里,除了王进,他们还见到了本不该出现在这里的——小风筝,以及李浩的妻子玉娘。

那小风筝一见他们,便露出了几分顽皮和高傲的笑容,一如上辈子。

但公孙策却是皱起了眉头,此时此刻,小风筝不该出现在这里的。

而包拯直接就拧眉了,目光露出不悦,盯着王进,“王公子,她们是谁?为何出现在此处?”

王进忙拱手作揖,擦了擦汗,这会儿他也知道了眼前这个黑脸的就是鼎鼎有名的包青天包大人,包大人身侧的便是第一才子公孙策,公孙先生。至于两位身后的那个长得好看的少年,他就不知道了……

“大人,这位是李浩的发妻,玉娘,这位姑娘是小风筝。”王进一边急急介绍着,一边有些窘迫,“大人,李嫂子说要见亡夫,小风筝姑娘说她有办法让李嫂子见到她的丈夫……所以,您看,这……”

——这真的和他没关系啊他冤哦,不过就是买了个乌盆……

“大人请勿怪罪,是我逼着王大哥让我们来的。”李浩的妻子玉娘满脸愁苦的开口哀求着,“我只想再见我亡夫一面。”

公孙策看着玉娘,心底轻叹一声,这也是个痴情的。不过也是个刚烈坚强的女子。他还记得后来玉娘将李浩的儿子养得很好,李浩的儿子还中举做了官,还曾专门来拜见过包拯。

“大人一定不会怪罪的,素闻包大人正直清廉,爱民如子,怎会怪罪思念丈夫的可怜女子?”小风筝轻声说着,语气温柔,可眼底却露出几分狡诈轻蔑。

公孙策的眉头再次皱紧,小风筝还是如同上辈子那般,以为自己能掌控人心。

“这位姑娘错了。”公孙策看向小风筝,神色不悦,冷声开口,“此刻我们在此处,非开封府的任何人,而只是一名过路人罢了,姑娘无需用我们的身份来威压于我们。其次,若是以法论,姑娘于李浩一案有何瓜葛,或者说姑娘认识李浩?知道李浩的真正死因?或者说,姑娘这么肯定能够招魂,是确定李浩已死?那么,姑娘是知情者,亦或是主谋?”

说到此处,公孙策神色更加冷漠,“不要说姑娘只是一时好心,天下苦命人甚多,怎的姑娘偏偏在这个时候就认识了苦命的李浩或者,李浩的妻子呢?”

包拯侧头看向公孙策,嘴角微微勾起,又不着痕迹的抚平。

而那小风筝的脸色变了又变,最后勉强维持住笑容,“既然两位只是过路人,那么,两位也是真的想见一见那李浩?”

“本来很想,现在不见也罢。”包拯淡淡说着,转身看向玉娘,肃然道,“若有冤情,开封府的鸣冤鼓,夫人可以随时敲响。”说罢,包拯看向王进,“你的诉状里所陈述李浩一案,已经有了一些进展,李浩的确已死,丁克兄弟确为疑凶,明日你需来开封府一趟,有些细节还需问你。”

一旁的玉娘听到“李浩的确已死”时,脚一软,差点摔倒,幸好小风筝眼明手快的扶住。

“可,可是大人,细节,细节我不知道啊。”王进慌乱的的说着。

公孙策微笑,“王公子可在招魂成功后,仔细询问,然后明日告知我等即可。”

“大人,大人!请为我夫做主啊。”玉娘回过神来,立即跪下,声音哽咽带着几分凄厉的喊道。

“这位夫人请起,若有冤情,还请上府衙陈述一二。”公孙策轻叹一声,扶起玉娘,低声说着。

玉娘哽咽着点头。

随后,包拯便轻轻拉过公孙策,两人慢步离开了至枫亭。

好奇跟来的白玉堂有些不解的问着公孙策,“公孙大哥,我们不看乌盆冤魂了吗?”他可是好奇的很,冤魂哎~~~

“不必看了。”公孙策笑笑说着,侧头看向包拯,他不容许任何人用那样轻蔑的目光看着包拯,铁面无私,爱民如子,公正清廉的包拯包青天大人岂容他人轻视?或许现在的包拯还没有后世的响彻天下的声名,但在他公孙策心里,包拯就是包拯!

“李浩已经被谋杀,毋庸置疑,接下来的就是还李浩一个公道。”包拯缓缓说着。

而不知道是不是公孙策的错觉,在包拯说完后,公孙策竟觉得一阵阴冷的风从身侧卷起,又缓缓的消失。

“这风好冷啊。”白玉堂忍不住搓搓手臂,无端端的怎么起了冷风呢?

公孙策下意识的看向包拯,包拯只是勾了一下嘴角,抬手拍了拍公孙策的背部,“时候不早了,回去歇息了。”

公孙策一愣,随即也笑了起来。

——罢了,不管上辈子还是此时,能否看见冤魂并不重要。

重要的是蒙冤的人得以昭雪,求取公道的人能得偿所愿。

******

而在翌日,展昭带着老赵头抓来了丁克兄弟,丁克兄弟被抓的时候还很茫然,直到在开堂审案,在一干证据——乌盆,李浩的金子,买给妻儿的东西,以及李浩的印章面前,丁克兄弟还想否认杀人罪行,却不想,展昭还带来了另一个差点被害的商人,在这个因为跳崖而侥幸活命的商人指控之下,丁克兄弟终于认罪。

结束了乌盆案,公孙策去了书行买了几本书,送给了李浩的儿子。一如前世,鼓励李浩的儿子好好读书。

“公孙先生,你说包大人到底有没有看见我爹?”李浩的儿子突兀的问着。

在送李浩的妻儿回乡的时候,没想到,李浩的儿子会这么问。

公孙策有些意外,这和上辈子可不一样。

“我不知道。”公孙策想了想,蹲下,看着李浩儿子严肃的小脸蛋,很认真的回答道,“我跟随包大人多年,每次每个案子,他都是查人找证据,以及推理,他查的非常仔细,也很严密,他曾说过,人命大于天,公道自在人心,真相才是最重要的。我从未见过死去的冤魂,包大人也从未告诉过我,他有没有见过。”

李浩的儿子茫然的点头,“那,就是没有了?”语气里带着几分失望。

“不,那也不一定。”公孙策摇头说道。

李浩的儿子眨眼,“我不明白。”

“因为我没有百分百的确定,这世间没有冤魂的存在,所以,我不能说,这世间没有冤魂。”公孙策认真的说着,“事实才是最重要的。如果因为没有亲眼见过,你就否认冤魂的存在,那你就有失偏颇了。”

李浩的儿子恍然,“哦,我明白了。”

公孙策欣慰的笑了,拍拍李浩儿子的头,“回去后,好好读书。”

“嗯!”李浩儿子重重点头。

目送李浩儿子离去,公孙策站了许久,才慢慢的转身,看向在他身后的妙龄女子——小风筝。

“公孙公子,可否借一步说话?”小风筝柔声问着。

“好。”公孙策看着小风筝,轻轻点头。

在城门口的茶馆找了个偏僻的地方坐下,点上一壶茶,公孙策端起茶壶,给对坐的小风筝倒了一杯。

“或许是我的错觉,总觉得与公孙公子不是第一次见面。”小风筝端起茶杯,凝视着公孙策,轻声的说着,“公孙公子给我的感觉非常熟悉。”

公孙策端茶的手一顿,随即垂下眼帘,开口说着,“或许在某个地方,姑娘曾经见过在下。”

小风筝一笑,“也许吧。”

“姑娘是受何人所请?”公孙策转开话题,直接问道。

——他可记得,上辈子的小风筝是为着天芒而来,那么这次呢,无端的出现在他和包拯身侧,定然也是为了天芒吧?只是,应该或许,还有某人的指示?

小风筝眨了眨眼,侧头顽皮一笑,“公孙公子怎的就认定是有人请我来呢?”

“因为这世间巧合的事虽有,但有很多巧合不过是人为罢了。”公孙策说着,看向小风筝,“姑娘,我既然已经知晓,你也不必掩饰。有话直说吧。”

小风筝盯着公孙策良久,才轻轻一叹,“有人请我来加入你们,跟着你们去边关走一趟。”

公孙策眉头微皱,果然如此,上一世小风筝跟着他们也不是偶然的吧。

“姑娘,我已知晓,此事待我与包大人商议后再回复姑娘。”公孙策站起身,拱手说道。

小风筝一愣,似乎很意外,“公子的意思是?”

“若是包大人同意,姑娘后日就跟着我们启程吧。”

公孙策说罢,转身便朝茶馆门口走去,却不想一个转身,就见包拯静静的站在茶馆门口看着他。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