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文小说 > 古言小说 > 红楼之黛玉为妻 > 36、第036章:全文阅读

娘儿俩在花间树下说笑了一番,又携手赏了一回花,又命人设了棋盘回到树下小弈,好不自在,忽有宫娥来说摆膳了,余音未尽,便听到隐隐的鞭响传来,黛玉心知长泰帝过来和皇后一同用膳,忙下了秋千,向皇后告罪,退居彼时居住的后殿。

她住在皇后宫中向来足不出户,每逢长泰帝来了,亦都早早避开,以免冲撞了御驾。

皇后原本就疼爱她,见她如此守礼,又添了三分怜惜。

皇后命人将黛玉的膳食送至后殿,又看着宫娥将御膳摆上,埋怨长泰帝道:“我们娘儿两个才说吃饭,陛下就来了,怎么赶得这样巧?”

长泰帝挥手叫周围伺候的人退下,满脸喜色地道:“有喜事,天大的喜事。”

皇后纳闷地道:“什么喜事,快说来我听听,好陪陛下同乐。”在大事上,长泰帝向来喜怒不形于色,自己嫁他二十余年,何尝见过他这般欣喜若狂?连太上皇禅位的诏书下来,亦未见他有十分欢喜,可见今儿真真是遇到天大的喜事了。

长泰帝拉着她的手,笑道:“前些日子不是跟你说,卫若兰不知从哪里得了一部奇书,里头记载了于国于民都有用的东西?别的尚不好说,单是他说的金山银矿,已经有消息了。”

闻听此言,皇后顿时喜出望外,问道:“当真?”

没人比她明白长泰帝登基后吃的苦了,若真有了金山银山,必将缓解国库空虚之状。

长泰帝从袖里掏出几块金子摆在桌上,“当真。只有一处金山送了消息过来,和消息一起的就是这几块当时冶炼出来的金子,瞧着成色极好,足以说明其他几处也不会是假的。若兰原先因朕缺钱只说了金山银矿,后来反应过来,又想到了铜铁矿,都在疆域图上勾勒出来了。这处金矿极大,根据勘探推测,至少能开采五十年,冶炼出百万两以上的黄金!”长泰帝点头,又笑又叹,顾不得用膳,在桌前走来走去,其兴奋难以形容。

皇后忙行大礼,道:“恭喜陛下,贺喜陛下。”

长泰帝伸手扶她起来,道:“同喜,同喜。”

皇后见他高兴得语无伦次,一时话里盼着其他几处金山银矿如实,一时又满怀壮志,言外盼着匠人早早地将炸药火炮宝船等物做出来,将来平定四海,皇后忍不住一乐,顺手扶他坐下,道:“遇到这样的喜事,我陪陛下好好喝几杯。”

长泰帝回过神,阻止道:“喝酒伤肝,你少喝,饭后朕还得批奏折,也不能喝。”他极端自制,从不喝酒误事。

皇后听了,脸上露出一丝遗憾,原以为今天能借机好好喝一回。

这回用膳长泰帝全然忘记了食不言寝不语之礼,絮絮叨叨地道:“探得金山一事只有朕的心腹知道,朕打算瞒着太上皇,免得他老人家知道有银子了,就想着夏天避暑,冬日南下,耗费人力物力。若兰从疆域图上勾了七处,三金四银,皆在疆域之内,这一处离得最近,消息传来得最早,倘若其他几处皆如此,将大大缓解朝廷缺钱的窘状。倒是海外岛屿上的两处一时半会是没法子打发人去了,等工部做出坚船利炮,朕就令水师前去查探。”

皇后想了想,建议道:“依我看来,怕是瞒不住太上皇,倒不如不瞒他。盐矿茶都属朝廷,金银铜铁俱在矿内,朝廷派人去开采冶炼运回,直至收入库中,陛下想想,其中有多少人经手?焉知都是陛下的心腹而没有掺杂其他人?”

一桶冷水泼将下来,长泰帝皱了皱眉头,脸上多了几分深思,良久方问道:“不瞒太上皇,这金银怕是刚入国库就没了,朕如何用之于国民?”

皇后反问道:“陛下自问,当真能瞒过太上皇?欺瞒后被发现,必定闹得不好看。”

长泰帝顿时叹气。

过了半日,长泰帝颓然道:“你说得没错,瞒怕是瞒不住。”

随即,他又苦笑道:“若不是太上皇一味奢靡,朕何苦瞒着他?上月动工修葺避暑山庄,并建观月楼,亏得因各嫔妃出宫省亲,各家因造省亲别墅导致京城中砖瓦木石涨价,随后又因运进京城的砖瓦木石太多,反倒降了价。饶是这么着,也已经支出十万两银子了。”

皇后同情地看了他一眼,安慰道:“为今之计,唯有忍了。”

长泰帝问她有何妙计,言犹未完,戴权亲自来报,说太上皇有请。

夫妻二人脸上同时变色,皇后开口道:“莫不是金山有矿的消息才传来,太上皇就知道了罢?平常除了请安,几时叫你特特过去了。”

长泰帝扬声叫戴权进来,问所为何事。

长泰帝自有人被安插在上阳宫,戴权苦笑道:“说是太上皇听闻陛下发现了金山。”

闻此言,长泰帝脸色铁青。

皇后忙起身掰开他的手,取下被他紧紧攥着手心里的筷子,放到桌上,道:“才得了消息没多久,太上皇就知道了,可见前言不谬,这事瞒不住他老人家。陛下且先想想去了上阳宫该当如何措辞,莫叫他老人家看出什么来。”又命宫娥端茶过来与长泰帝漱口。

长泰帝点点头,道:“我晚上再过来。”说毕,脸色恢复如常,前去上阳宫。

皇后因担心长泰帝在太上皇跟前不好交差,草草用了饭,出了殿在院内走来走去,黛玉业已用毕饭,漱了口,换了衣裳,过来相陪。

黛玉瞧了瞧皇后的神色,乃道:“娘娘可是有烦心事?”

皇后点了点头,见周围无人,叹道:“有这么一家人,家里公中缺钱,已经掌权的老爷节衣缩食,偏老太爷不肯放权,手里攥着家里的大管事不听老爷之命,又想着天天从公中支银子,老爷好不容易才有了进账,老太爷却又知道了这笔钱,意欲支取,你说该如何料理?”

聪明如黛玉,须臾之间便明白老爷是长泰帝,老太爷是太上皇,她抿嘴一笑,并没有开口回答,荣国府小小宅门内已有许多争端,何况朝野皇宫。

皇后只是随口抱怨,没指望黛玉有好主意。

晚间长泰帝如约而至,在皇后跟前方现怒色,告诉她,太上皇得知后大喜过望,命他等金子运回,先支一笔出来给他用,随后又恨恨地道:“边疆将士所需,灾区百姓所需,太上皇一概不闻不问,倒是不忘他手里头那些大营里将士的饷银,不许短一文半个。”

皇后道:“陛下息怒,咱们早知是这样了,又何必气坏了身子。”

随即转移话题,道:“既已确定金山确出金子了,陛下可曾想过如何赏赐卫若兰?倒是个极难得的孩子,不能亏待了。”

长泰帝道:“若兰今年十五岁,赏赐过于频繁容易引人瞩目,于他不是好事,你也知道卫伯府那些子人和事情,没一个好相与。赶明儿再说,他的好处朕都记在心里了。朕今儿问他有什么想要的,他说暂时没有,是个懂事的。”

皇后赞同道:“有道理,等他年纪再大些,或者分了家,另行赏赐不迟。”

提起卫若兰之功,不免思及黛玉之献,长泰帝问道:“静孝那丫头住在你这里,你不送她回去,可是怒气没消?”

皇后笑道:“早消了。我何曾恼了?那些子人不值得我恼。我不过是在铁网山和林丫头一见如故,回京后一直想念着,方接她过来住两日,至于其他人怎么想那是他们的事情,与我何干?我又不曾斥责他们,也不曾流露出什么意思来。”

长泰帝莞尔,道:“便是你什么都不说,才叫人心里忐忑不安,恐你降罪。”

皇后嗤笑一声,脸上带着点点冷意。

“你打算几时送静孝回去?”长泰帝满脸好奇,料知皇后必有主意。

皇后慢条斯理地道:“岂能就这样送回去,等他们来请回去。我送回去,他们只当我气消了,仍旧是记吃不记打,亲自来请回去,他们才能彻底明白林丫头的身份。”

长泰帝笑道:“倘若不来请呢?”

“不来请?”皇后低头抚了下凤仙花染的指甲,然后抬起头,道:“但凡有心,想得我原谅,就得有人进宫来请,不来,如何示其歉意?我料想,林丫头生日那天是个好时机,后宫椒房眷属可进宫,又能全了自己的脸面,又能表示自己的心意。”

长泰帝素知皇后料事如神,道:“既如此,就等着看了。”

皇后一笑。

展眼到了二月十二,黛玉一早起床,就有刘嬷嬷等人过来给她磕头,忙命快起。

黛玉年纪小,又在孝期,虽然皇后记着她的生日,但却不能给她摆酒唱戏地过,只在昨日命人送了许多衣裳玩器给她,今日又备了一百寿面和一百寿桃儿遣人送到后殿,又吩咐御膳房预备新巧菜蔬做了送上来。

去给皇后请安时,皇后笑道:“寿星来了,快免礼坐下。原想借着你生日好生地乐上一乐,偏生不能,免得你心里过不去,旁人也来讥笑咱们娘儿俩。”

黛玉谢道:“如今已是极好,若热闹地过,如何对得起父母。”

随即脸犯愁意,道:“父孝在身,犹未曾完,我又是做新衣裳,又是打新首饰,虽然平素谨慎不食荤腥,但也曾随众看戏,犯了诸多禁忌,午夜梦回之际,总觉得对不住九泉之下的父母。”

皇后听了,便知她想左了,忙道:“傻丫头,我就知道你太多心了。父母之丧百日后,大户人家里孝期内不吃荤的有几个?不穿绫罗绸缎的有几个?闭门不应酬的有几个?又有几个能做到枕砖席地守墓?他们都做不到,又怎能苛责你一个孩子?便是吃药,那药里还有荤呢!不说大户人家,且说寒门小户,寻常百姓日日早出晚归地忙着劳作,难道当真就闭门守孝不出了?没有这样的道理。你已经做得极好了,不用为此挂怀。”

黛玉道:“我自然明白这个道理,从前想着祭祀乃为尽心,何时何地都使得,只是如今不同往日,怕被人挑了不是,反而累及身边人。”

皇后笑道:“别担心,担心这些做什么?若为这个而活,终究没意思。”

黛玉叹息一声,将心事和盘托出,道:“我倒不是为了外人的说法和看法,也不曾想过效仿孝子贤孙,只是心里觉得对不住父母。”

皇后抚慰道:“莫如此,别人都做不到,又怎能来要求你一个小小的女孩儿?平常人家只需服内不生子、服内不娶亲、服内不宴乐、服内不穿红衣喜服即可。”

黛玉伤感道:“我却没能做到服内不宴乐。”

贾元春省亲,她得其召见,夜间游园看戏,百般热闹,宝钗生日那天,亦随贾母出席看戏,平常吃饭用药膳,也没有做到茹素。本以为自己已经做得很好了,如今细想,终究有许多不是之处,今逢生日,思及父母,越发觉得愧疚万分。

皇后心想到底是孩子,忙以文武百官家孝期内的消息开解她。

除了几个顶顶有名的孝子贤孙外,闻得满朝文武便是丁忧,也没能做到这些,私底下不知道吃了多少荤油,黛玉略解忧愁,到底仍难开怀。

可巧元春打发人来请黛玉,皇后拒绝道:“免了,告诉贤德妃,静孝县主不过去打扰她。”

来人不是别个,却是黛玉在荣国府亦曾见过的抱琴,她跟着元春进宫,一直服侍元春,素知元春心事,闻听皇后断然拒绝,心底暗暗叫苦,莫不是皇后对贾家怠慢黛玉而起的怒火仍未平息?不然怎会三番两次地推掉元春之请。

黛玉进宫这些日子里,借请安之机,元春在皇后宫中见过黛玉两回,感慨她得皇后的青睐,只是没有一次能把黛玉请到自己的凤藻宫,姊妹间说梯己话。

抱琴掩下心思,低眉顺眼地道:“娘娘说,今日是二六之期,老太太和太太都进宫了。”

旧年每逢此日,都只王夫人一人进宫,和元春共叙母女情分,说不尽的梯己言语,贾母今日突然和王夫人一同进宫,可见醉翁之意不在酒。

皇后似笑非笑地道:“难道林丫头住在我这里,一个个都不放心不成?”

抱琴连道不敢。

皇后摆摆手,正欲言语,黛玉忽然道:“娘娘,既然外祖母进宫了,无论如何我该当去见见外祖母,回来陪娘娘一起吃饭。”别人都可不在意,独贾母不能。

皇后已到嘴边的话咽了下去,点头道:“去去就来。”遂命心腹宫娥送她过去。

抱琴眼里透着一丝喜色,忙忙告退。

及至到了凤藻宫,久居中宫长处花间林下的黛玉便觉此处十分空旷寂寥,宫内除了规制外,其陈设亦无奢华之气,倒合了省亲那日元春说大观园过于奢靡之言。

不过,即使如此,也是十分富丽堂皇。

黛玉上前以国礼参拜,元春忙命免过,等黛玉给贾母和王夫人行过礼,方赐下座,命人沏茶,含笑道:“今儿是妹妹的华诞,我早早地就想着了,只是一直不曾请得妹妹过来,未曾送给妹妹。”说毕,命抱琴将巾纨香帛等物拿出,又有两件精巧玩器。

黛玉淡淡一笑,谢过,命紫毫接过。

贾母上下打量黛玉,见她气色甚好,心里略略放心,又叫到跟前拉细问近来吃得好不好,睡得好不好,末了道:“今儿你生日,给做的衣裳打的首饰都不好带进宫,仍在家里放着,家里姊妹们弄了好些营生,也给你准备了生日之礼,都盼着你早些家去。”

黛玉笑道:“有劳外祖母和姊妹们惦记,等我回去,必定好生谢上一谢。”

贾母见她一如从前,心里多了三分欢喜,道:“娘娘前儿下了谕,命你们姊妹们去大观园里头住,免得花柳无颜,佳人落魄,府里头已经打发人打扫收拾,安插器具,择二十二日搬进去,我和宝玉特特给你留了潇湘馆,比别处更觉得清净雅致。”

黛玉问姊妹们住在何处,听说迎春择了缀锦楼,探春选了秋爽斋,惜春相中蓼风轩,李纨则住稻香村,宝钗属意蘅芜苑,宝玉看中,不免一笑,婉拒道:“大观园搜神夺巧,确是极好的住处,姊妹们平常住的房屋狭窄,搬进大观园里自然妙不可言,娘娘命宝姐姐他们住进去的谕我早先就听说了,只是我舍不得外祖母,偏就想跟着老太太。”

听了这句话,元春和贾母、王夫人婆媳俱露惊愕之色。

王夫人一呆之后,很快就心生欢喜。贾母和宝玉都决定把潇湘馆留给黛玉,打量着自己不知道他们的想法,不就是潇湘馆和离得最近,只隔着一道蜂腰桥,好方便来往?纵使蘅芜苑和一样又大又齐整,离得也是远了些。

不等贾母提出反对,见王夫人对自己使眼色的元春忙道:“妹妹有心孝顺老太太,如何不许?既然妹妹心意已决,便如此罢。”

黛玉起身谢过,贾母眼里微露一丝颓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