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文小说 > 现言小说 > 两个公主的爱情 > 57、第五十九章 鲜花不开的地方全文阅读

第五十九章

童桐提着帆布袋出门,但站在大路中间,竟然不知道该去哪里好。心里有着心碎的绝望,和不被爱的难堪,童桐不愿去和别人分享这些强烈的情绪。然而,逃出了家,逃出了小猫窝,却还是逃不出馨若。这个城市处处,都是馨若的影子,都是她和馨若的点点滴滴点点滴滴。

童桐突然想起了静师姐说的“灯塔计划”的事情,童桐静了静,拨了通电话给邢静,“静师姐……”

“小桐?”邢静正在办公室办公,突然接到童桐的电话很是惊讶。

“师姐,你前面的说,灯塔计划现在在进行。我不想等着招人,我想直接进去然后马上下到乡去,可以做到么?”童桐想要速战速决,只想快点离开。

“小桐,你……怎么这么突然?”邢静小小的吃惊了一下,开始和童桐提起这件事的时候,童桐并没有表现出要行动的样子,为什么现在这么突然的要去。邢静问了,却得到了童桐的沉默。

在职场打滚多年,邢静知道凡事不必过于追问的道理,对找你帮忙的人,只要只管做个顺水人情就好,邢静叹了口气,继续说:“办法不是没有的。我给他有个同学毕业以后留在支教志愿者组织,现在已经是灯塔计划的负责人了,我打个电话给他。应该可以走走后门。”

于是童桐在邢静的引荐下去了一趟志愿者组织的办公室,很快就拿到了一封志愿者管理事务负责人的介绍信。他们告诉童桐灯塔计划支教的有几个半固定的地点,让童桐选一个。童桐对那年在贵州的经历印象十分深刻,于是选择了贵州。

搭了最近的一班航班,飞到了离那个小镇最近的城市,然后马不停蹄的搭火车到了这个小镇。这真是一个很不起眼的小镇,位于贵州西北部。与其说是镇,其实比较像一个村庄,幸好是处在两个较大的城市的火车路线旁边,交通不会特别闭塞,但是仍是非常的简陋,非常的穷。

童桐到的时候已经是晚上11点了,夜虽深了,但是童桐还是有种没有回过神来的感觉。只是六七个小时的时间,她竟然已经从一个繁华的都市,走到这个全然陌生的偏僻的小地方来。从那个就是一间小砖房的车站出来,眼前的这条空荡又显得脏乱,连个路灯都没有的小街,看起来应该是这个小镇白天最繁华的集市。

童桐走了一圈,终于发现了一个白底红字的小灯箱,上面写着“招待所”。灯箱还破了一个大洞,在“待”和“所”的中间,咋一眼看过去变成“招待斤”。童桐走过去,发现是一栋两层的小楼,正对着街的外墙都已经有点剥落,露出了里面红色的砖块。最重要的是,这个“招待斤”,还是大门紧闭的。

童桐无奈,伸手敲了敲门。敲了几下没反应,童桐边加大力气敲,边喊:“有人吗?是招待所吗?”

这下有反应了,里面传出一阵乡音很重的普通话,叫道:“来了来了,别吵了!都几点了啊?还来敲门!”

童桐觉得额角冷汗一滴,我说阿姨,你这里不是招待所么?还有规定客人几点上门的?老板娘是一个身材丰腴的中年妇女,迎童桐进门以后让她简单的在一个小本子上登记一番。拿了钥匙,童桐终于进去了这个花费15元一晚的房间。房间很简单,就是一间房,墙上刷着白石灰,一张木板床,一个桌子上面放了壶水和一个杯子,然后别无他物。卫生间和浴室是公用的,在走廊边。童桐稍事梳洗,换了件衣服就在床上躺下来。

终于消停下来,馨若又自然而然的回到了童桐的脑海。没有办法了,从来都是一天24小时装着她,已经变成习惯,一停下手边的事情,就在想馨若的种种。童桐想到馨若对着自己冷然的脸色,想到馨若已经不再爱自己,心里一阵阵的酸楚。但是或许是情境不对的原因,在这个陌生的简陋的小房间里,童桐心中难过,但只是鼻子酸酸的,并不能流下眼泪来。童桐就在这种酸酸的,有些胸闷的情绪当中慢慢的睡着了。

第二天童桐被临近街道的窗子传来的声音吵醒。童桐退掉了钥匙,走出街道来的时候,才发现这个小镇比她想象的还要更穷。都是一些低矮的土夯房,或者是红砖房,看起来就没有二十年以内新建的建筑。从周围的环境来看,看不出什么现代的气息,只有挂在路中间的一条“xx技校招生,马上报名1000学费返回200”的崭新横幅在这片老旧的环境中簇新得特别显眼。

童桐不怎么费劲,就找到了传说中的镇政府。是一个大院里面有几栋三四层高的黄皮小楼。这个小镇的政府,麻雀虽小,但居然还有个专门的教育委员会。当童桐将自己的学历证明,工作证明和各种简历,包括那封介绍信一起给哪位穿着白衬衣,看起来倒是很有几分书卷气的教委主任的时候,人家倒吸了一口气。

著名大学医学博士,国家级科研机构主管,副高职称,这位看起来很都市很有气质的小姐,她到底是上级派来视察的,还是过来抢镇教委领导的职务的啊?教委主任战战兢兢的将童桐的简历摆在一边,把灯塔计划负责人的介绍信看了又看,翻来覆去的好几遍,才终于放下心来——还好还好,这位看起来很有资历的小姑娘确实只是过来做志愿者的,吓得人心跳。

这位姓张的教委主任倒也是个热心教育的人,开始对童桐说:“你就去我们镇上的镇中学吧,这是我们镇最多学生,也是最好的学校了。”这些城市来的大学生,来到这里已经是体验生活了,条件更差一点,难保不会出什么问题。安排去条件稍微好点的地方始终是比较稳妥的办法。

“张主任,我不是成群结队来下乡体验生活的大学生,我是真的想有所帮助。我不想去镇上最好的学校,你可不可以让我去最缺乏老师,最需要人去帮忙的地方?”童桐一听哪里不知道主任想什么,于是主动要求去最需要的地方。

主任听到了对童桐倒是顿时多了几分好感,想了一下,于是对童桐说:“那你要做好准备,那个地方条件比较艰苦。我们今天有个人过去那边传达文件,我试着联系他,让他跟那边的村长打声招呼。你呢,就出去街上那些开出租摩托车的,租他们的车带你过去。”

童桐办完事情,走到街上果然看见一些搭客的摩托车停在路边。见童桐走过来,一个三十岁左右的男人将摩托车开近,问:“小妹,去哪里?”

“去新口小学,多少钱?”

“新口啊……要收三十……”

童桐一看周围估计也没有更好的交通工具,也就没有想太多,就直接上了摩托车。只是童桐万万没有想到哇,在市区打的,大概足够绕两条街的三十块,但是三十块在这个地方的,足足让她坐着这辆摩托车在山路中穿行了一个多小时。

这里的山路,是在半山腰上开凿出来的,车在上面走,一边是山上因为开凿路而显露出来的石壁,另一边则是悬崖,悬崖下面是两座山之间的山沟。而路也不十分宽,基本够两车并行,路面不是水泥,也不是沥青,是开路时的那些小碎石和细沙,偶尔一段铺着些煤渣。

就在童桐一路心惊胆战的看着自己在完全没有护栏的悬崖边行驶过,吓得身水身汗,然后又坐摩托车坐得腰酸背痛全身僵硬的时候,终于到了这个名叫“新口”的村子。

新口是一个瑶族和汉族杂居的小村庄,距离童桐来的那个小镇中间隔断了两座大山,镇到村之间有大概四十公里的山路。这里的地势很陡峭,一路来的时候,几乎没有见到平地,村民门的土房子或砖房子稀稀落落的建在半山腰和山顶上,远远望去,那些房子全部处在云雾缭绕中的感觉。

童桐发现,菜地、田地,也是在山上,山上稍微平整的地方,或是靠近房屋的地方,几平方米的一小块竟然也能开垦出来变成了一块块菜地和水稻田。唯一能有稍微大一点的平地,就是这条小石头路所处的两座山的小山谷中间。因此众多的居民房看马路,都是居高临下,村子里进进出出一个人,还在大老远,全村的人都可以看见了,非常有意思。而在路上的人仰视着山上,只看到这些大山茂密的灌木从,又露出星星点点的房屋、人烟和小块菜地,看起来新奇又独特,别有一番风味。

新口村很山,居民住得很分散。平均海拔近1000米,农民多种植玉米、马铃薯、大豆、烤烟等等,但是这里属喀斯特地貌,土地碱度高很贫瘠,作物的收成很不好。村子里的村民大多祖祖辈辈都住在这里,环境相对封闭,至今仍过着半自给自足的生活。童桐在一些空地上还看见架起的竹篙上挂着一些蓝底白花的蜡染布。

新口村的村长姓陈。陈村长说村子前年才通电,但因为民房分散的原因,仍有一半的村民家里是没通电的,通了电的人家也多舍不得电费和电灯钱。仍有很多人习惯用油灯,晚上点油灯,早早休息,第二天早早起床下地干活,是多数村民的生活方式。如果不是因为教育缺乏影响孩子的教育问题,这种单纯的、自给自足的、安贫乐道的生活方式或许仍然会在这个几乎与现代隔离的村子里继续下去。

最让童桐吃惊的是,这个地方居然不通电话!这让童桐这个城市动物太惊讶了。即便是连手机的信号也是弱弱的,仅限于能接通电话的边缘。但是童桐到了村子,仔细的收拾自己的物品的时候,才发现自己居然很崩溃、很大头的没有带手机的充电器。这下真是太好了,村里不通电话,自己唯一能通的手机变成一块100克重的砖头。虽然她当时的本意是躲起来,但也没想到要这样的消失在深山老林里呀。

幸亏在镇上的时候,已经在一间杂货店桌面摆放的公共电话旁打了电话给自己父母。并且打了电话会研究所告诉萧所长她要停薪留职,所长开始不答应,见童桐态度坚决加上童桐手上最主要的课题刚好圆满结题,于是萧所长退了一步同意童桐暂时放两个月的大假。

新口小学位于很靠近村中心的一个小山包的山顶上,原本是一座寺院,现在寺院前面的三个空间稍大的殿堂用来做了三间教室——没错,这个小学就只有三个班。因为没有老师肯来这里教书,所以在老师极度缺乏的情况下,只好把一二年级分成一个班,三四年级一个班,五六年级一个班。上课的时候,老师上一半低年级的课,然后布置练习让学生做,接着再给高年级的上课,如此循环。

由此也可知,小学一共也只有三个老师。

“童老师,你将就一下,你来得突然,我们给你准备了一间睡房。你就暂时住在这吧!”讲话的是一位穿着朴素将近半百的李老师。她和她的丈夫张老师都是新口小学的老师,只有初中学历,在新口教书教了20年了。

童桐第一眼见到这间房,差点没吓死,教室后面的一间青砖瓦房,地上同样铺着青砖。吓人的是,这屋前屋后,都长着“整齐划一”的青草,连房间的角落里都有几颗。这也太郁闷了吧……童桐想,等下还得在房子里拔草。

李老师的丈夫看到童桐吃惊的样子,笑了一下解释说:“童老师,这种杂草我们特地让它长在这里的,这种草会散发一种特别的味道,长在屋子周围,晚上蚊虫就不敢靠近。拔下来晒干以后在房子里熏一下,更是除蚊驱虫,比蚊香实惠多啦!”

房间里的摆设很简单,一张简单的框架木床挂着蚊帐,放着有些陈旧但很干净的被褥,一张旧旧的书桌和靠背木椅。还有角落里用来给童桐放衣物的木柜。而正在房间里打扫和拉电线装灯泡的两夫妇,一位是新口小学的第三位老师小郭老师,郭老师是这个小学学历最高的,高中毕业后回到新口,娶了村里一位瑶族的姑娘。

童桐到的第二天就建议三位老师将五年级和六年级分开两个班,童桐暂时给五年级的班上课。这个山村小学,老师不够,能力也是心有余而力不足,所以平时主要的课程也只有语文和数学,其他的科目,书本发下去只能给孩子们自己看。童桐于是把学生们自习的课调了两节出来拿来上“自然、常识”课。

大家都知道志愿者是呆不久的,所以到了学生放学,几位老师也抓紧机会让童桐给他们讲讲课。只是几天的时间,童桐一边忙着适应生活上的不方便,一边忙着捣鼓她的讲义,恨不得把她的知识一夜之间全部留在这里,好能够帮助这里的老师和学生,因此每时每刻都忙得不可开交。

这位于大山深处的小村庄,没有路灯,没有繁华和喧嚣。因此这里的夜晚显得来得特别的早,刚刚天黑,就已经显得夜深人静,只有像更高的山上望去,半山腰上的那些民居透露出来影影绰绰的亮光。因此这里的天显得特别的黑,没有大城市里那种虽然天黑了但天边仍然被灯光映得发红的样子。

天黑了,她仍没有回家,馨若肯定会非常担心吧!每次她晚回家的时候,馨若都担心她是不是有什么意外耽搁了,发短信来嘱咐她开车小心。童桐有几分后悔,在手机快要没电时不应该赌气的不给馨若报个平安。馨若是这么善良而且关心自己,就算她已经不爱她了,她也还是关心着她的吧。只是童桐觉得自己的心太难堪了,馨若对自己的包容和关心只是当作一个故人吗,而不是一个爱人,那么这样她还有什么脸面去面对馨若?

童桐庆幸自己现在身在一个离馨若那么遥远的所在,让她即使是想馨若想得快忍不住了,也不能像以前一样跑去见她粘着她。还在同一个城市,万一遇到了怎么办,童桐自认为是不可能和馨若做朋友的,让她怎么能够容忍,怎么能够控制得住。但是难道老死不相往来吗,就和以前的那些乱七八糟的桃花一样?不,不,更不要,想想就觉得恐怖,一辈子都见不到馨若的可能性。

所以童桐也要等,等着自己做好心理建设,至少要可以装得不那么在意不那么明显。而想念一个人的方式会有很多,有时候只需要一些不经意的话,比如童桐每天都在心中模拟的那些要对馨若说的话——

你吃饭了没,你忙吗,你累不累,还有,馨若你在干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