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文小说 > 古言小说 > 红楼同人之老书生 > 15、第十五章 嫁女全文阅读

贾儒回家后,心情一直就不好——

现在林黛玉还未来贾家,剧情都还未开始呢,贾家的名声就已经坏到此地步了吗?他们虽然紧着躲,从来跟那两府也不亲,但是在外人眼里都还是一家子的……好在他儿子贾敖是个有出息的,能在贾家的光环之下让人看到他的能力,又有了好官声,想来将来贾家事发的时候,他顶多是被连累革职,人应该是没事的,这就够了。

廖氏见他兴致不高,也不敢冲撞,便引着他说些喜欢的事。比如谁家的孙子年纪轻轻就中了廪生了,真是少年英才啦;谁家的儿子和瑞哥儿、琅哥儿打了一架,不打不相识,成了好友啦;贾儒的哪位好友来访,留下了一本谁谁的文集之类的。这样说了几顿饭的工夫,果然见他神色缓了,这才迫不及待地跟他说起了正经事。

“敉儿今年也及笄了,虽然有心想多留她几年,可是再不定亲,好的就没有了。留成老姑娘反倒是害了她了。”

这件事贾儒也十分头痛。他本来不赞同这么小的年纪就让女儿成亲——十六七在现代还是初中生呢,在这里就成了这里的大姑娘了!

但是风俗如此,凭他又很难改变。他若是强求,反倒坏了女儿的名声。思虑一番,总算下定决心让女儿出嫁,但是在几家挚友的儿孙里挑花了眼,竟踟蹰着一个也没有定下。

今日廖氏又提起此事,贾儒便知她那里有人提了让她意动之人了。

“你只说是谁家的吧!”贾儒淡淡道。

廖氏闻言,喜气洋洋地说:“就是你的好友,神武将军冯家的嫡长公子,冯紫英!”

贾儒当下眉头一皱——“是他?”

廖氏见老爷这样的反应,立马觉得这冯紫英在外面定是有什么不好,但是她没听说呀?“老爷可是听说这冯紫英在外面做了什么不妥之事了?”

贾儒接过丫头送上的新茶,略想了想才问道:“是谁跟你说的?”

“哪还有别人,自然是他母亲过来说的。你和他们家二老爷不是好朋友吗?门第根基跟咱们也相当。我常听瑞哥儿两个时肯夸他仁义,交游也广阔的,虽然在读书上不大行,但是家传武学已经尽得其祖父真传,想来将来袭了爵,官职也低不了!他虽然比敉儿低了一辈,但是这也算不得什么大事,只年纪相当,各论各的也就行了。这样还不好吗?”

“妇人之见!”贾儒摇头道。

他知道,如果他不说得严重点,廖氏绝对不会当成一回事的。

“我的女儿虽然不如那东西两府门第高,但也是十几年娇生惯养出来的。只这几年刚跟着她嫂子学些管家理事的事,哪里能去那样上头好几层公婆等着她去立规矩的地方?况且冯紫英那小子身为嫡长子,家业宗族责任重大。他那个人,在大事上虽然不错,但是在小节上时常有亏,不是今日冲谁挥了拳头,就是跟人吃酒听曲儿争戏儿。士灿都说他是个‘没笼头的马’,一天都不着家,我们家的女儿,哪怕是给劲楠也不能给他呀!”

廖氏马上急道:“老爷,冯劲楠不能袭爵……”

“我知道,我挑的劲楠你看不上。你嫌他不能袭爵,早说了不止一遍两遍了。但是,我还是要强调,劲楠这孩子自幼聪敏好学,用功上进,也不是那种迂腐偏激的,将来成就不可限量!他为人也洁身自好,虽然在跟同窗们应酬的时候难免会涉及些风月事,但是他本人从来不主动去那烟花之地,这在长安城各贵人家的子弟中是多么难得!嫁女儿是为了让女儿过安安生生的好日子,咱们女儿又不是那种尚才弄权的人,让她管内宅反而是害了她——你是要面子还是要里子,最好早早想明白了!何况现在海内升平,皇上正需要文臣治国,武将的地位已经一降再降,否则这些武官世家又岂会一再送子弟走科举的道路?光袭爵有何用——你看咱们家来往的这些夫人里有几个真心恭敬那两府的?”

廖氏听了,思量了半日,又偷偷与儿媳妇高氏商量了——她现在倒对高氏信服得很——转弯抹角地打听了女儿的心事,这才丧气地承认,丈夫的话是对的。

刚想去回绝冯家长房的话,突然听冯家传话来冯家大爷冯紫英定亲了,定的姑娘是寿山伯家的嫡出三姑娘,已经择定日期年内就成亲了。

廖氏一听,气得犯了头疼病——这明明就是没把我们家当一回事!暗暗咬牙一定要拿回这个场子。这日冯士灿之妻来时,言语招待上难免就有些怠慢。

冯士灿之妻倒是早有准备了。

贾儒和冯士灿两人交好,他们的子嗣也互相亲近,身为女眷,走动一下是再正常不过的了。不过这贾家父子虽然极好,夫人廖氏却是个空有漂亮皮囊的,内里却是眼皮子又浅耳朵又只爱听人奉承,连个通房也没给自己老爷搁,果然是善妒又刻薄的,贾六太爷配她实在是糟蹋了。她们这些人家常走动的,没一个看得上她,不过是看在丈夫们交好的份上了。

不过她家的女儿是贾儒亲自教养的,再加上高氏这个教养极好的长嫂,贾敉的性格是非常讨喜的,生得粉团一般可爱,又极爱笑、会说话,各府走动的女眷们都有心把她娶来做媳妇。只是老爷们说了几次,一直没有个准话,只听说六太爷舍不得姑娘,想要多留几年,那些岁数大些的等不得了就只好先成亲了。

不过冯家的小儿子冯劲楠却是只比贾敉大三岁的,去岁刚中了秀才,正在国子监里念书,预备下一场入秋闱的。冯士灿早有了跟贾儒做亲家的心思,只因两人每每说话就互相讥讽互相斗气,从没有心平气和到结束了的,所以竟一直拖到现在。冯士灿之妻自信自家儿子还是配得上贾家姑娘的,此次一来,廖氏已被贾儒说动,虽然不情愿,还是给出了肯定的答案。

就这样,贾儒捧在手里十五年的掌上明珠就被别人定下了。

两家订了日子,就在过年四月,天气转暖了以后。时间已经很紧了,廖氏、高氏自带着贾敉准备闺中针线细软,贾儒、贾敖领着贾瑞、贾琅四处采买大件的嫁妆。要知道古代的女人有了婆家,能倚身的除了丈夫的宠爱、娘家的震慑和生一个好儿子之外,最重要的就是嫁妆的多少了。因此,贾儒虽然不敢在元春省亲之前暴露出太多钱财来,却也绝不会因此而少给女儿。

贾敖在保定任上未归,但是也搜罗了许多定瓷、易水砚、珐琅器等特产回来。用来打家具的红木是老早就开始留着了的,还有珍珠、宝石什么的,都是有机会收时就收一些,积攒到现在,送去做头面首饰早就足够了。其他的嫁妆也都细细地备足了,就是还缺一个宝石盆景,也不知是哪里兴起的嫁妆里面带这个……贾儒觉得这东西除了撑面子和浪费钱,实在是无用的很,但是没法,还是托了一个世交的儿子到南边去买了一个缠丝玛瑙的回来。

他没嫁过女儿,但是看过别人嫁女儿,知道娘家要给女儿陪嫁庄子、铺子的。但是他自女儿出生前理过一次家后,也不过只管了三四年而已,等到贾敖20岁时就全交给了他们夫妻,所以贾儒并不清楚自家都有什么铺子。

庄子是当初分家时给他的那两三处,后来交给贾敖管理以后好像又添了许多,他也不理论,只写信让贾敖不许亏待了妹妹。贾敖在父母两方的耳提面命下哪敢怠慢?况且小米儿也确实可人疼,他也舍不得她受一丝委屈的,便做主分了一大一小两处庄子和两家饭店的分店出来。那些地方的管事、伙计也都算给贾敉的陪嫁。此外又早早筹划带哪个丫头过婆家去,哪个丫头心思太活不能带便开恩放出去,哪个奶嬷嬷可以带着给贾敉撑腰,哪房家人老实诚恳可以踏踏实实办事之类的,不可胜记。

直忙到年关将近,贾敖也封印回来了,贾儒这边也暂且放下筹备的事,准备一家人过最后一个团圆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