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文小说 > 古言小说 > 红楼之另有乾坤 > 23、最新更新全文阅读

林如海说:“八皇子好像很小的时候就夭折了,不过中间还有个六皇子。不过,我也只是知道有这么个人,到底怎么样子、什么品行,是一概不知啊。皇上好像不太喜欢六皇子的样子,从来没有带出来过。”林如海摊手说:“所以,不得闻其详。”

林如海唯一知道的是:六皇子出身不高,他的生母只是一个在掖庭负责浆洗衣物的宫女,据说是获罪的官宦之女,在闺中即有“绝色”之称。那天也不知道是皇帝喝醉了还是看花了眼还是怎么地,反正就把那个他平时正眼也不会瞧一眼的卑贱宫人按在地上做了。谁知道种子的力量是无穷的,六皇子就在这样的不经意和意外中来到了人世。

酒后无德,还留下了活生生的证据,皇帝尽管对此很不爽,但是虎毒不食子,对那些基本上可以确认是自己播的种还是负责任的,于是将那宫女晋升为才人,至于孩子生不生得出来就看她福气大不大了。结果六皇子这颗种子还真是非一般地顽强,摔跤摔不死,溺水淹不死,愣是无病无灾地在娘肚子里待足了九个月平平安安地生下来了,倒是生母生出他来就死了。皇帝无奈,正想寻一个品位高一点但是无子的妃子将他领去教养,刚巧大皇子之母刘贵妃说大皇子分府出宫居住,正思稚子承欢膝下,愿意领养六皇子,于是六皇子就在刘贵妃处教养。

胤g心想,啊啊啊?老八就这么给消失于无形了?真是个悲催的娃。话说九龙夺嫡要是缺了老八,就像一道大菜缺了一道味一般,有些索然无味呢。话说当年若是没有老八,自己的夺嫡之路是不是会走得很顺畅呢?不过,没有智力水平相当的对手,胜利来得太容易了,也会叫人不觉得珍惜吧。

不过还是有人自动补充了上来似地,不是多出来个六皇子吗?不过,和那世里的老八相比还是大有不同啊,最起码那里的老八尽管娘亲身份低、不受宠,到底还是健在的,后来还封了妃的,再说老八自己也是长袖善舞,后来还颇得皇阿玛的喜爱的,尽管最后是被皇阿玛厌弃,开始的时候还是有过一段好时光的,比这里的六皇子强到哪里去了。不知道这里抓到一把烂牌的六皇子会不会有问鼎天下的野心?胤g表示很好奇。

林如海说完,饮了一口茶,算是给上面的一大席话告了个段落。

两人默然对坐饮茶。

林如海又说:“要说你姑母,真的是在天上都在照看着我们呢。这回三皇子跑了来,阵仗不小,看他的架势是要挽起袖子大干一场的,偏生九皇子那边又要咱们硬顶,我倒还好,借着妻丧的名义可以托词不出,那扬州府的知府督抚还有大大小小的官员们,谁躲得开这倒霉事?都只好硬着头皮上了。前儿我还得到消息说三皇子连着扒了几个官员的乌纱官袍,说是‘当官不为民做主,不如回家种地去’。唉,道理是这个道理,谁不想为社稷黎民做点事情啊。问题是知易行难,实际做起来才知道当官不易,尤其难在这左右逢源,两面讨好上。随便是三皇子还是七皇子都是咱们惹不起的大神。顺了三皇子的意,要耗费许多银两都还是小事,关键是如此一来,就等于是驳了九皇子、还有他背后的九皇子、吴尚书等人的面子,以后就有的是小鞋穿了。”

胤g对这个世界里和与他前世的兄弟们似曾相似的几个皇子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心里想的是要是能够早日进京就好了,倒是要会一会这些著名人物。

不过据林如海说三皇子等人是大婚后搬出宫去另住的,六皇子、七皇子等年纪还小呢,现在还在宫内居住,平时难得一见,叫胤g听了心里有些怅然,又想着反正回金陵去也是左右没事,不如就在扬州多逗留了两天,随便看看三皇子是如何整治扬州的盐商们的。

听了林如海那边的下属们传回来的消息,这三皇子做事情颇为辣手,他应该是在来扬州之前就做了充分的准备的,知道当地官员为了明哲保身,绝对不会真心赈灾,只会戳一下动一下,要想筹集到一百万两白银不出奇招是不行的。他一来就摆出办差皇子、钦差大臣的威风,将只是唯唯诺诺听命却拨嘴儿不动的几个显要位置的官员给下了,换上自己的心腹,将募捐一事雷厉风行地铺陈开来。另外,擒贼先擒王,三皇子将那几个自恃上面有人撑腰的官员拘到衙门里,叫两个老夫子轮换着日以继夜地给他们讲国家大义什么的,实际的用心是切断他们与盐商之间的互通消息。然后,三皇子又派出一队饥民团团围住那些盐商的家,做出一副饿极了就要将这帮“朱门酒肉臭”的家伙们撕碎了吃的架势。分开围困了这帮人十来天,终于有盐商顶不住了,提出认捐和赈济灾民,三皇子马上表示嘉奖,于是剩下的人也呼啦啦地先后表示服软认捐,最后募集的款项居然还超出了一点。三皇子很满意,还请哭丧着脸大出血的盐商们吃了一顿,又将先前扒下的几名官员的官袍乌纱还了他们,这才旗开得胜,回朝去了。

胤g心里暗思这三皇子行事倒是凌厉果断,不过细究起来,这事情到底难度不高。就凭着他皇子的威风,收拾几个地方官员和当地商贾还不是小菜一碟,哪里需要花什么特别的心思?再说还没有遇到什么旗鼓相当的对手掣肘于他,那些什么七皇子之类的还是小孩呢,没有与之分庭抗礼的实力。光是对地方官员招呼一句“你们顶住”有什么用?顶是要靠实力和心理素质的,再说七皇子后来也没有后续的动作,算是虎头蛇尾,就叫这三皇子隔绝了和地方上的联系,轻松得手。

想当初他胤g去扬州募集黄河水患的两百万两白银的时候,那才叫困难呢。前有老八老九等人在后面围追堵截,一路出着难题,上着折子说他滥用职权,直到他截获了老九和地方官员的往来书信,拿到了他们事后还有太子胤i在后面断桥炸路,在皇父跟前下谗言说自己勒逼当地缙绅,没有以仁义来感化他们自动认捐,有失皇室体面什么的。就那次事件之后他才算是看清了胤i的真面目,无能力无担当,当面君子背后小人,与其为他卖命何不自立门户?当然事后他也腹黑了,面子上他和十三两个虽然还是□□,貌似忠心耿耿,其实皮里黑黄,另有自己的小九九。

胤g看完这一出戏,就准备带着母妹返回金陵,只待年后就来扬州接了黛玉同赴京城。

临行前,宝钗和黛玉两个小姐妹已经是如胶似漆,要好得恨不得做连体婴儿一般。于是,两家人欢欢喜喜联了亲,胤g和宝钗直以“妹妹”来唤黛玉,黛玉也是欢欢喜喜地应了,就又拉着宝钗一处说悄悄话去了,喜得薛王氏直说:“这下子咱们去京城的时候路上就不寂寞了。”

回了金陵,胤g和家人一起闹闹哄哄地过了年,不消细表。而后,将家里的一应琐事归拢打理好,一家人就启程前往扬州,先去接义妹黛玉。

一路上,胤g就和母亲薛王氏说着这个到了京城住哪里的问题。胤g的意思是金窝银窝不如自家的草窝,亲戚家里再好,还是自己家里自在得多。薛王氏却是异常固执,说是她离京多年,与兄姐聚少离多,今儿个去了,少不得有许多话要说,住在一起正好亲香,再说他们家里都是很宽绰的,又不缺他们几间房间,只是不要他们的供应钱粮,有何不妥?

胤g转念一想,自己就算能够说服母亲在外面另住,黛玉又怎么办?她是投奔外祖母贾太君而去的,就算母亲认了她做义女,贾太君也断断不会肯让自己的外孙女跟着自己一家人在外面另住的。可是,就舍下黛玉自己一家人出去另住,不是就等于丢弃了她吗,还谈得上什么一生呵护呢?不如就权且暂住贾家,看看风向再说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