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文小说 > 古言小说 > 重生弃妇的美好生活 > 6、06 当铺行全文阅读

躺在床上,田娘默默的在心里算计这些天看到的。好比今天,她一路上,在左邻右舍的院外都看到小鸡小鸭大白鹅,肥猪瘦马老黄牛,而这些她们家都没有。

如今家里除了三个人是活物,就再没其他的活物种了,那怕一条看家狗,守家猫都无。在夜色里,田娘咧咧嘴,从前的她,何尝注意过这些。

一梦八年,她努力回忆,依稀记得家里也曾经有过几只鸡鸭鹅,可从父亲生病开始,陆陆续续的杀了,卖了。最后一只鸡在她醒来那天,绑了翅膀送给那个白胡子的老大夫做了诊金。最后一个蛋,被他娘蒸来给她补身子。

至于其他的猪马牛倒是他家从没有过的。

自己家的地,每年都是一季的小麦,一季的稻米。今年父亲重病,需要钱,大部分的好地都卖掉了。剩下的这四亩地的小麦,家里有事,到母亲想起的时候,已经荒了。如今虽然在崔家的帮忙下载上了稻米,可是却因为肥料不够,以至于长势不好。现在急需再扬一次肥料,这是母亲白日里说的。

园子里种了些蔬菜,可是由于弟弟日日都要打柴读书,她因为身体不好又只顾着习字学文。母亲那里一个人那里忙的过来,结果疏于照顾,长的也都蔫蔫的。

田娘叹口气,现在她急需钱啊。有了钱,她可以买几只小鸡小鸭养着。她看到崔家的猪圈,虽然味道难闻,可是那膘肥体壮的大肥猪,据说出栏可以卖一两银子呢。从前她只知道吃肉,却是不知道猪是这样长大的。

要知道她家的四亩地,一年出产去了吃用,估计连半两也剩不下。

有了钱,她也可以买两只小猪养着,过了年也可以卖些钱,至少够了弟弟的学费。她问过崔大娘,猪吃的比较杂,什么都成,剩饭菜,山上田间的野菜煮成糊状撒上把稻糠也就够了。

想着想着田娘睡了,第二天一早上,她照常送走了昌柏。张氏收拾了一下房间,换了身干净的蓝布白花的褂子。

“你赵大伯家的儿子娶媳妇,娘要过去帮忙。田娘,你好好的在家,中午自己弄点吃的,下午娘就回来了。”

“好的,娘。只是娘怎么带着这木簪子,大喜的日子,你怎么不戴银簪子啊。”田娘一直有些奇怪。

这几天,她见母亲总是穿那样一件蓝白花的褪了色的大衫。记忆里,母亲是个爱美爱干净的人,她恍惚记得,母亲当年有好几件素净的纺绸衣服。她记得就是爹去的前一年,娘还添了一件新衣服。以前到了夏季,走亲戚参加喜事的时候,母亲都会穿的。

“你这孩子,如今你爹的孝期还没过呢,娘自然该这样,素净些。”张氏有些不自然的说了句,然后又叮嘱田娘几句才出了院门。

乖巧着答应的田娘,仔细的看了她娘的头脸,母亲不止是头上的银簪换成了木簪子,连耳朵上常年带着的银丁香也没了。

又想想自家的情况,她不由的心酸。当年她也问过,母亲也这样回答,那时候的她竟然就信以为真了。

现在的她明白,十有八九是卖掉了。想起母亲的衣着,田娘匆匆的来到母亲的房间,看着母亲床头的樟木衣箱四格大衣箱,她犹豫一下,还是伸手打开了。

看着里面的情形,田娘忍不住眼泪就下来了。原来满满的四季衣裳,还有母亲每年都会拿出来晾一晾的,她最珍视的大红嫁衣,都没了。就剩下一些麻布衣服了,连过冬的棉衣都没了。

不用问也知道,一定是拿去当掉了。毕竟父亲过世,地里没了进项,家里本就空虚,还要支付弟弟的学费和家里的生活费。这半年,娇弱的母亲,支撑的是何等的艰难。难怪母亲要离开,这样的家到了冬天,要如何支撑。

从前她秉承大家女儿的清高性子,足不出户的原则,从不屑于和那些左邻右舍打交道,也从不过问家里的境况,对这些几乎都看不见。母亲卖地也好,回老家也好,她都没想过什么,只是跟着母亲走就是。

如今觉得自己那时候的坚持很可笑,可怜。家里穷的都揭不开锅了,还当什么大家女子催眠自己,只是为了那个未曾谋面的男子。

想起那个清雅如玉的男子,她的心口骤然作痛,愤懑难平。可是如今最要紧的如何变现银子,如何及时还债,如何保住自己的家园。至于那个男人,就让他随风去吧。

这几天,她一直在想那个梦里前世,那个人固然可恨,可是自己做的也未必就好。看到母亲对自己无私的宠爱,看到弟弟为了家,小小年纪就去打柴,过去的她怎么就没看到这些。田娘暗暗发誓,这一生,无论如何她要保全娘亲和弟弟,远离那个爱表妹的男人。

田娘匆匆的关上母亲的衣箱,然后自己收拾了下自己,拿上那块玉佩出了家门。崔家村就在淮安城的城郊,距离城门不过四五里地。她爷爷当年是嫌城里吵闹,才选了崔家村安家,觉得进城也方便,乡村又安静。

田娘走了大约小半个时辰就到了城门口。站在淮安城城门入口处,田娘看看脚下黄土压实的官道,又看着身边熙熙攘攘的进出城门的车马人等。这一刻,她无比清晰的感到自己存在的真实,那一切都过去了,无论是梦还是前世。

看着眼前热闹的街市,田娘一时有些茫然。时隔八年,这个本就不熟悉的府城,如今更是陌生。稳稳心神,田娘看了看,选了第一个看到当铺就走了进去。

“掌柜的,我要当东西。”田娘站在高高的柜台前面,惦着脚才能看到柜台里面的胖掌柜的。

“什么东西,拿来看看。”胖的眼睛都成了一条线的老掌柜,放下手里的算盘,抬头看向柜台外面的田娘。

“给您。”田娘从荷包里掏出那块玉佩递了上去。

“活当死当?”胖掌柜漫不经心的问道。

“活当多少钱,死当多少钱?”田娘仰头,可惜个子比较矮,看不到柜台里的老掌柜的脸。

“你这个成色不好,活当五百文,死当一千文。”胖掌柜的掂了一下那块玉佩说道。

“不当了,您还我吧。”田娘脸一沉,这是欺负她人小,不懂货呢。

“哟,姑娘,这么个破烂下脚料,你还想多少呢,我这都是多给,你上别人家看看,能不能比咱家的高些。”胖掌柜睁开那一线眼睛撇了田娘一眼。

“这可不是下脚料,小女子虽然不是行家。可也知道它虽然不是上等的翡翠,可是这绿色,这水头,那也是上好的了。我家这是急着用钱,要不也不会出手的。”田娘拿过那块玉佩,脆声声的说道。

“哎呦,你这小姑娘,要你说那得多少?”胖掌柜的一撇嘴问道。他看田娘的衣着,就知道是这乡下的。他就不信这小姑娘还能说出天价。

“这是翠丝种翡翠,这样的品质,我不多要,死当,二十两。”田娘恍惚记得当年婆婆好像曾经说过,这个玉佩就叫翠丝种翡翠。

“走吧,走吧,你懂什么是翠丝种,破烂下脚料,赶紧去别人家吧。”胖掌柜的挥手不耐烦的说道。

田娘也不多言,转身往外走。她还是不够成熟,怎么没想到,这样的东西,当铺怎么会给高价。也许首饰店可能会更好些,可惜当年没好好的逛逛这淮安城,不知道首饰店都在那条街。她不想废话,她得赶紧出手,然后赶在下午回去,不然张氏回家见不到她该着急了。

“等等,徐掌柜的,你让她拿过来我看看,可否真是翠丝种。”一个清郎温润的声音从后面传了过来。

“哎,大少爷,那个乡下丫头胡说,那里来的什么翠丝种。”徐掌柜颠颠的过去给掀帘子。

一个一身冰蓝绢丝外袍内衬白色绢丝中衣的少年,他没理徐掌柜的话,直接打开柜门,出来站在厅堂里。田娘听见声音自然停了下来,她回头看去有些惊讶。这个人,她是认得的,虽然此时和彼时的长相还有区分。

原来这是他家的当铺,也是,满京城的人都知道,他父亲是个奇葩。作为公主的儿子,不入仕,反倒跑去经商做买卖,生意据说做的很大。她想起,刚刚在门外确是看到一个尹字。

乍然间遇到和那个人相关的人,一时间田娘内心翻江倒海,她想就此转身。

尹承宗,昌平公主的孙子,安平侯的侄子,天元十四年的状元,谢文磊国子监的同窗。那年状元打马游街时候,她正好去了谢家的店里看帐,路上见到过这位年少的状元郎。要是没记错,他比自己大两岁,今年十四岁吧。

她能记住这位,还是因为这个状元喜爱农林养殖,中了状元不去做翰林,而是直接提出到工部去做了个小吏。他祖母父亲自然是不肯,当年闹得满城风雨。最后他还是拧着去了工部,苏文苑还拉着她说过,这个人是个怪胎。

“这位小姐,能给看看你的玉佩吗?”尹承宗温和的看着田娘。

他不明白,她那一脸他乡遇故知的表情因何而来。他只是在后面读书读的烦了,就偷着溜过来。觉得这个乡下女孩挺有趣,就出来看看。

“这个大爷您看,这真的是翠丝种。”田娘递上那块玉佩。

“嗯,这个的确是,不过到底有些絮状物,不是最纯净的。”尹承宗看着手里的玉佩。

“大少爷,您赶紧回去读书吧,不然老爷回来又生气,搞不好就把你送回京城去了。”后面又跑出了个小书童,苦着脸说道。

“行了,我知道了。这位小姐,你这玉佩要多少钱?”尹承宗制止了小书童,然后温和的问向田娘。

“少爷,这个玉佩市价要买少了三十两,您是拿不下的。我家是急用钱,才不得已拿出来的。二十两才能解决问题,不然当不当都于事无补。”田娘知道这快玉佩最多能当十两,可是看他的样子,由不得翻了一番。

“丫头,你这是讹诈呢啊,我们这是当铺,你那破东西,怎么值那些?”胖掌柜的再也坐不住了。腆着大肚子颤颤的走了出来。

“徐叔,这玉佩挺好啊,的确是翠丝种,二十两不贵吧。”尹承宗挑起他又大又圆的凤眼看着徐掌柜的一眼。

“少爷,咱们是当铺,都是十当一,都想这位,咱们都不用做这行了。”胖掌柜苦着脸说道。他还想加一两拿下呢,结果被自家这位爷给搅合了。

尹承宗看了看一身白底蓝花的旧布衣的田娘,“你这个玉佩是你所有吗?你可做得了主?”

“是,这本是父亲故人所送,如今父亲故去,家里因为急需用钱不得已。我娘她觉得愧对父亲,不好进来,在那边等我呢。”田娘犹豫了一下说道。

田娘看看自己的小身板,的确十二岁的她看起来太单薄,比自己的弟弟矮半头不说,如今和这个少年一比,她也不过刚刚到了他的肩头。是有点让人无法相信。

“是这样啊。那个这个我自买了好了。燕文,给她二十两。”

“不行了啊,少爷,那个价太高了。”胖掌柜的看着那小书童掏钱,肉疼的说道。

“走我自己的账,徐叔您就别心疼了。”尹承宗有些好笑的说道。

“多谢这位少爷。”田娘不想废话。

那一世她打听过这个玉佩的价值,知道就是去首饰店,也不过就是这个价了。多也多不多少,她现在太小,搞不好人家再以为她是偷来的就坏了。

田娘走后,燕文哭着脸跟在尹承宗的身后。“少爷,咱可就那二十两了,你要买的花这回可没着落了。”

“嗯,放心,我也是觉得这个玉佩有些眼熟,好像看谁带过,才买的。钱的事情,回头我去找姨妈就是。”尹承宗看着手里的玉佩说道。

田娘可不知道他是怎么想的,她现在一手拎着刚刚在肉铺割得二斤肉,另一只手隐在袖子里,握着荷包。要知道这里面装的可是她全部的家当了,十九两银子,外加九百多文钱。

她快步走在回家的路上,觉得浑身轻松。她娘终于可以不用卖地了,她们可以保住自己的田了,弟弟也可以安心的读书了,她相信只要自己多想多动脑,日子还是会过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