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文小说 > 古言小说 > 穿越四四的小老婆 > 90、葛尔丹叛乱 十四出征全文阅读

康熙五十七年, 发生了一件大事,蒙古葛尔丹叛乱, 土司等一干大臣全部被残忍的杀害。而后葛尔丹派人给大清提交国书,表示蒙古已经独立, 以后就是蒙古国了。消息直达天庭,康熙闻言大怒。

康熙可是个经历过大风大浪的人物,当初平定三番等战事,尽显康熙的气魄。如今小小的一个葛尔丹,竟然无视大清的威严,康熙虽然年纪大了,可是气概不减当年, 如何能忍受这样的事情。况且康熙一直以来都觉的自己是个圣明的皇帝, 如今竟然会发生叛乱,这可是一个大大的黑点,只有鲜血才能将这个耻辱洗刷干净。

若不是康熙的年纪大了,不适合亲政了, 康熙都准备要亲自前往, 将这个小小的葛尔丹给捏死。

这次的叛乱是必定是要平的,那么这个出征的人物,可就值得商榷了。大清以武力国,发展到康熙这时,已经算是太平盛世了,并没有什么战事了。如今有了这个千载难逢的赚取军功的机会,所有人的眼睛都立刻聚焦在了这上面。

就连那被圈禁起来的太子都不甘寂寞, 在圈禁的地方,竟然用米汤写了一篇檄文。其中细数自己从小打到的错误,回忆与康熙相处时的美好情形,痛哭流涕的表示自己已经诚心悔过。如今听闻皇阿玛遇到了难处,胤i十分的惶恐,想要为皇阿玛分忧解难,请康熙给他一个机会。

看到最后,这胤i却是大言不惭的想要争取这次出征的大将军的职位,这让康熙很是生气,刚刚被胤i勾起的那一丝温情就这样烟散云散了。当即将替胤i递交这片东西的大臣推出了午门斩首。这胤i却是自己找死,以为经过了这么长时间,康熙会原谅他。可惜胤i却是将康熙当傻子,以胤i的前科,即使康熙真的原谅了他,也不会将兵权交到他收上去的。

不过军情紧急,这大将军的职位必须得快速的确定下来。而如今各方面角力,争的是如火如荼。对于这个千载难逢的机会,大家都是眼馋的紧,若是可以争取到大将军这个职位,那么在取得了军功之后,以后的道路不说一马平川,那也是路途坦荡的。

只不过康熙也是就事论事的,不可能派一个草包去带兵打仗的。最后,还是德妃技高一筹,成功的帮助十四阿哥夺取到了这个大将军的职位。这里一方面有着德妃的功劳,更多的却是康熙觉的十四阿哥有这个能力。

康熙的这些个儿子,都是很出色的,不过也是各有侧重点的。入八阿哥就是政治才能高一些,而这些儿子之中,就属老十四的武功最高,兵法谋略方面最是出色。所以最后,康熙还是将这个职位交给了老十四。

康熙也不是拖拖拉拉的人,无视其他人的胡搅蛮缠,马上就下了圣旨,封十四阿哥为征远大将军,总领讨伐葛尔丹的兵马。一路之上的所有人必须严加配合,若是懈怠,必将严惩。而老十四也是兴奋异常,带兵打仗,驰骋疆场,就是老十四的梦想,比起争夺皇位来说,老十四更喜欢其实是在战场之上奋勇厮杀的情形。

既然大将军已经名花有主了,那剩下的那些职位也是很有吸引力的,更方面都消尖了脑袋,想要经自己人安插进去。在京城里的权贵们看来,这就是一次白白拿取军功的机会。没有人将葛尔丹放在眼中,在他们看来,等到朝廷的大军一到,必定会摧枯拉朽的将葛尔丹摧毁。

这样的机会难得的很,就连胤g都有些眼热了。自己是没机会了,胤g干脆将年羹尧给成功的安插了进去,得了一个偏将军的职位。而文娴的弟弟如今也是武艺有成了,在凌柱的运作下,也成功的得到了一个职位,是亲卫军统领,负责保护大将军的安全。这个职位,可是吃香的很,只要保护大将军不吃问题,那么不管如何都是功劳大大滴。

文娴在得知文浩即将上战场的时候,很是担心,特地的将文浩叫了过来,仔细的嘱咐了起来。战场是刀剑无眼,文娴害怕文浩出什么意外,特地给他炼制了一方玉佩,嘱咐文浩必须贴身携带。这玉佩是文娴成为金丹修为之后炼制的,上面烙印这被动防御阵法,可以自主的抵挡危险,并且平常的时候也有着滋养身体的效果。

当初文娴一共炼制了三块,一块早就给了弘历随身携带了。另外俩块原本是打算给叶赫那拉氏一块的,如今文浩要上战场了,文娴就将第三块交给了文浩随身携带。

大清很久没有战事了,这次是一个展示大清国威的打好机会。在康熙的严格命令之下,更个方面都不敢携带,巨大的国家机器运作了起来,一应物资都准备完毕。

康熙在点将台上位出征的将士们亲自的送行之后,大军浩浩荡荡的出发了。从京城出发的除了亲卫营以外,只有一小部分的士兵。毕竟京师重地,必要的驻军是必不可少的。其余的大军都将在行军的路程之上,陆续的加入到大军的序列之中。

因为蒙古葛尔丹部与京师的距离,大军开拔了俩个多月,这才到达了目的地。终于要开始打仗了,因为长时间行军导致的低迷的士气也开始高涨了起来。小兵们寻思着如何保命,并且取得点成就。而军官们则摩拳擦掌的,想要一展身手。

在扎营休息了几天之后,精神饱满的清兵们开始向着葛尔丹部进宫了。老十四毕竟是第一次带兵打仗,对手虽然实力不是很强大,但是却熟悉地形,占着地利。老十四因为轻敌冒进,第一场接触战就一头扎进了对手的埋伏之中,力拼之后才突围而出。幸亏此战文浩展示了自己的高超的武艺,斩杀敌军无数,生生的打出了一条出路。

重整军队的老十四吸取了教训,开始正视起对手来。派出了大量的斥候打探敌军的消息,并且发布悬赏,寻找熟悉地形的人来当军队的向导。在清军没了轻敌之心之后,双方开始正式的交战,互有胜负。这次随军而来的大多都是青年将领,没有什么作战的经验,之所以这么安排,康熙也是抱着利用这次的机会,锻炼一下这些青年将领的心思。

在不断的交战之中,这些年轻的将领们的经验迅速的强大着,经历了血与火的洗礼的军队,才是合格的军队。

葛尔丹既然敢叛乱,就必然是做出了充分的准备。在战争初期一度是占着上风的,只不过面对着迅速成长起来的清军们,在战争中期的时候就露出了颓势。这一方面是清军强大的军事实力的展现,另一方面是葛尔丹部低估了康熙对于平定这场叛乱的决心。

原本按照葛尔丹部的设想,在给清军一个深刻的教训之后,展示自己的实力,然后让清军知难而退,达到独立的目的。可是却不知道康熙觉的这场叛乱深深的抹黑了自己的政绩,是自己政绩上的一个大大的污点。为了不让自己的政绩上有遗憾,康熙下定了决心,不平定这场叛乱誓不罢休。所以这场战争,在一开始就注定了只有一个结果,那就是平定。

大清朝经过了康熙这么多年的经营,不管是国力还是军事实力都是很强大的。在整个国家机器的支持下,各种物资,兵力源源不断的支持着。当双方的激情过后,战争进入了焦灼时期。只可惜,大清朝耗的起,葛尔丹却是耗不起的。

在挣扎了俩年多以后,葛尔丹部举起了白旗,想要投降,奈何杀红了眼的大清士兵们坚决不接受,誓要用敌人的鲜血祭祀已逝的包泽。

在正远大将军老十四的主持下,大清始终保持着源源不断的攻势,消磨着葛尔丹的势力。而葛尔丹在没有出路的绝望下,也爆发了拼死的决心,誓要与大清周旋到底。

不说老十四这边的战争行为,在老十四离京之后,因为没有了老十四的主持,京城中的势力开始了变化。原本很是平衡的场面因为老十四的离开,开始逐渐朝着八阿哥的一方倾斜着。

大家都是很明白的,等到老十四率领大军班师回朝的时候,那么凭借着胜利之师的士气,那么到时候老十四的势力肯定会蓬勃的发展起来。所以八阿哥等人一方面加紧了自己势力的发展,另一方面则不断的派人,想尽办法给老十四拖后腿,添麻烦。

八阿哥等人倒是想让老十四直接战死在战场之上,可惜很不现实。直接通敌的话,这些人是肯定不敢的,也不会去做,所以只能耍些小手段,拖延战争胜利的时间,拖延老十四回来的时间。另一方面,则开始不断的动作,想要在老十四回来之前,彻底奠定好京城里的局势。

康熙也感觉到了京城里的情况,为了保证对于老十四物资的供应不出问题,康熙特意让胤g主持后勤的一应事务。这个职位让胤g是如鱼得水,胤g原本就是在户部工作的,在这方面更是有着丰富的经验。在胤g的运作之下,一应事务进行的十分的顺利,而且胤g也利用这次机会,悄无声息的安插着自己的势力。

对于八阿哥等人的小动作,胤g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的,只要不是太过分,胤g就当做是没看见的。胤g也意识到了自己这个十四弟带给自己的压力,也乐的给八阿哥等人做个顺水人情。

因为老十四负责后勤,不可避免的,在物资的支持上,年羹尧的部队就获得了更多的物资。而文浩也因为作战勇猛,被调离了亲卫营,也是自成一军的,也得到了胤g的特殊照顾。如今军队之中,有三只战斗力最强大的,分别就是老十四的中军,还有年羹尧跟文浩统领的先锋营了。在胤g的暗示之下,年羹尧跟文浩也开始放慢了进攻的脚步。对于胤g的命令,年羹尧是彻底执行的,文浩看在自己姐姐的面子上,对于这个便宜姐夫的命令,也是听的。

就在这样几方博弈的形式之下,大清军保持着足够的优势,但战争却是迟迟的无法取得最后的胜果,老十四也被拖在了这个泥潭之中,无法脱身而出。不过老十四对于这方面并没有什么在意的,老十四十分喜欢军营之中的氛围。对于京城之中的那些个勾心斗角,老十四心中很是厌恶的。只不过因为德妃的要求,老十四实在是不得不打起精神,去应付的。如今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老十四感觉别提多舒坦了。

古代打一场大战,可不是那么容易结束的。蒙古这方气候的原因,冬天的时候大军只能休整,这就给了葛尔丹一方休养生息的机会,这才是导致大战迟迟无法结束的最重要的原因。而且葛尔丹一方,大多以骑兵为主,来无影去无踪,这蒙古草原之上也是地势开阔,很是适合骑兵的作战。使的清军也很难抓住敌军的踪影,从而给敌人致命的一击。

因为八阿哥等人感受到了形势的紧迫,朝堂之上又开始了对于太子之位的争夺。不过康熙依旧是不为所动的,如今康熙的心目之中已经有了几个人选了。就是胤g,老十四跟十三。胤g的能力自然是不必说的,康熙是十分的满意的。老十四的话,在这场战争之中的表现也是可圈可点的,只不过治理国家跟带兵大战是不同的,老十四在这一方面却是弱了一些。至于十三阿哥,平时不显山不露水的,不过却是逃不出康熙的法眼。能力什么的还算不错,就是性格上面,不够铁血,不够硬气,还有待磨练的。

至于其他那些蹦q的欢的,康熙心中早就打上了一个大大的差了。康熙自幼就没有几个兄弟,所以对于自己的孩子们,很是希望他们能够团结一致的。可是这几位却是为了一个台子之位,就撕破脸皮,毫不顾忌兄弟之情,相互之间争来争去的。而且康熙爷还硬朗着呢,这些个不孝子们就开始争来争去的,这不是在给康熙爷添堵么惹的康熙爷不高兴了,那不就是万事皆休了。

康熙干脆就无视了这几个儿子之间的你争我夺,只要不出格,康熙爷懒得管了。等到时候尘埃落定了,这些人就连争也没得争了。到时候争斗自然就消失了。